电气自动化控制在智能建筑中的应用分析论文_范贤智

电气自动化控制在智能建筑中的应用分析论文_范贤智

华诚博远工程技术集团有限公司 北京 100052

摘要:建筑物内的电气自动化管理与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分三个步骤:即采集存储实时数据、对相应的系统进行控制和管理、控制命令的完成。把建筑物各个功能系统的数据信息汇集计算机控制中心,电气自动化软件对建筑物各种使用功能实施24小时在线观测,根据人对建筑物的各种使用方式编制相应的指令程序;然后,利用不同的传感器把证件的芯片信息、声信息、光信息收入电气自动化控制中心的数据库,与自动操作指令想配合,完成自动化服务。

关键词:电气自动化;智能建筑;应用

引言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我国的工程技术获得了长足的进步,在各个行业占有的比重也很大,尤其涉及自动化、智能化等现代化重工业时,都需要电气领域的技术配合参与其中。本文分析了智能建筑内的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介绍了系统结构组成以及操作流程等,通过电气自动化技术对智能建筑各区域实现智能化管理,以达到高效与节能的目的。

1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作用

1.1自动控制作用

通过电气自动化可以对建筑系统实行有效的控制,减少出现的故障,提高系统的安全性,使建筑工程能更顺利的进行,并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

1.2监视作用

通过采用电气自动化系统,可以有效的提高对系统的监控作用,从而能够及时的发现设备中出现的任何故障以及损害,更深入了解每一项设备的工作情况,提高了工作效率。

1.3保护功能

自动控制系统能够提高对电子设备的保护,通过检测能够及时的发现信号的变化,提升对设备出现故障的维修速度,实行保护。

1.4测量功能

电子自动化控制体系可以测量电气设备,了解每个设备的工作状态,进而保证系统能够顺利、安全的开展工作。

2电气自动化控制在智能建筑中的应用

2.1智能建筑对现场总线技术的应用

在生产现场主要应用现场总线,将智能建筑的数字控制系统、自动化监测仪表与智能现场设备连接起来,从而实现控制系统、检测仪表与这些设备的多分支与全数字化结构相互联系的数据通信网络体系。将网络中智能化、数字化以及分散化的控制与测量设备作为网络控制的节点,并采用总线方式进行连接,以实现自动化控制功能与信息的相互交换功能。智能建筑的自动控制系统是过程控制的一种,因此智能建筑可以适用那些适合过程控制的通信标准协议。如今电气自动化控制中的现场总线技术在智能建筑中的应用最为广泛。

2.2楼宇自动化

在当前的智能建筑发展中,楼宇自动化的实现了提高了人们居住和生活的舒适度。楼宇中的相关电力设备包括水泵、电梯、空调等采用强电驱动的工作模式以及开放性的工作状态,通过自动化控制技术的应用可以对楼宇内各个系统的信息进行采集处理和自动控制,提高建筑的自动化水平。对智能建筑的冷热源系统、变配电系统、空调新风系统以及照明系统等进行分散控制和集中管理是现代建筑行业发展的重要方向。其中DDC作为应用十分广泛的一类分散控制器可以对楼宇内的自动化装置设备采用智能化的信息处理和控制手段,在为楼宇使用者打造出更为舒适的居住环境的同时系统运行的资源消耗也大大降低。

2.3消防自动化

在实际情况中,由于智能建筑内的机电设备比较复杂,在工作中由于电气短路等情况而产生的火灾是智能建筑在使用中不得不思考的问题。因此,在智能建筑自动化控制系统中,消防自动化也是一个重要的功能。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首先,在智能建筑的建设之初就要考虑的消防问题,在容易引起火灾的关键部位(如设备机房、电力机房、燃气管道等)要使用阻燃性能良好的建筑用材;其次,在智能建筑的布局设计中要做好消防设施的设计,不仅要设计好完善合理的消防安全通道,还给消防设施的安置留出足够的空间;最后,实现消防自动化的最关键因素就是要建立起完善的消防自动化控制系统,这个系统主要包括以下子系统:(1)火灾监测系统,实现在火灾发生或有发生隐患时及时向建筑消防中心报告;(2)火灾信息传输系统,这个系统主要向两者传输信息,一方面是智能建筑内的用户,及时告知用户灾情,另一者是消防单位,来实现消防单位在火灾爆发的第一时间赶至现场救援;(3)火灾通信指挥及管理网络系统,就是指在火灾发生对用户进行疏散指挥的信息化系统。

2.4在净化器空调中的应用

在控制湿度上,通风管内部的湿度传感器可以将检测到的实际湿度,通过数据的形式传送到控制器,再同系统设定的湿度数据进行比较,用比例加上积分运算的方式进行控制,从而使湿度保持在适宜的范围之内。在控制温度上,空调直接利用数字实行控制。通风管根据温度传感器所检测到的温度实际值,采用数据方式传送到DX—9100,与设定点的温度进行比较,并输出适应的电压信号来调控冷水调节阀或是加热调节阀,将温度保持在适宜温度内。

2.5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设计

(1)TN-S装置系统

TN-S装置系统适用于低压配电设备,要把零线和地线严格分开,三相四线中三根火线接通指挥建筑物相应功能设施的动力电器设备,零线和地线在变压器的中性点实现共同接地。电气自动化系统正常运行时,地线不带电,零线带电,基准电位可靠。在连接过程中接地保护线即地线必须与建筑物设备的金属外壳。这样接线的技术节点是针对建筑物中电气自动化设备多用单相电作动力,负荷较大、各个系统运行状态极不平衡,零线带有一定的随机电流,不能与建筑物自动化设备的任何金属外壳接触,因此,与地线相连有可能酿成事故,破坏信息中心正常工作。

(2)TN-C-S装置系统

TN-C-S电气自动化装置系统分两部分,即TN-C电气自动化装置系统和TN-S电气自动化装置系统,分设各自不同的接地系统,分界点就是中性线与保护地线相交的接点处。智能建筑电气化自动装置,需用的电源由域外引入时,电流的时候,选用TN-C-S装置系统,有显著的安全优势。系统使用前由TN-C系统控制,进入后重复接地,而由TN-S自动管理系统控制。

(3)注重使用接地保护装置

实现智能建筑的电气自动化控制管理,必须由多种人工智能化电器互动的服务体系做基础。不仅有强电设备,还有弱电设备以及不带电金属设备和部件元件,因此,在工程安装工程中,对电器的接地保护要有充分的关注。电气自动化设备安装工程竣工投入使用后,虽然有相应的日常维护保养措施,但是,不可抗拒的突发外力对自动化电器设备的绝缘部分造成破坏的机会,从客观上来说,是存在的,如果接地保护装置运用不好,很有可能造成个别电器的漏电而酿成事故。因此,确保电器金属外壳实现正常接地,是智能化建筑自动化控制安全的基础条件和有力的保障措施。

2.6智能建筑通信系统中的应用

智能化建筑的核心就是智能化,而通信系统却是建筑智能化的核心,因此在建筑电气设计中必须要尽可能实现通信系统的自动化。首先智能建筑应该完善数据通信系统,这样可以使智能建筑用户建立局域网,以联接办公区内计算机及其他外部设备完成电子数据交换业务,这样就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满足用户对这个方面的需求。

3结束语

随着我国科技水平的不断快速的发展,建筑行业全面实现电气工程自动化是一种必然的趋势。因为,只有这样建筑行业才能够跟上人们日益提高的生活水平,满足人们的需求。同时,应用电气工程自动化能够大大降低人工的需求量,增大测量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可有效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保证设备的安全运行。

参考文献:

[1]鄢庆桂.智能建筑中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探讨[J].中国科技投资,2013(Z2).

[2]毛菊英.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现代建筑中的应用探讨[J].科技创新导报,2012(3).

[3]刘安香.浅析智能建筑中电气施工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民营科技,2011(7).

论文作者:范贤智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7

标签:;  ;  ;  ;  ;  ;  ;  ;  

电气自动化控制在智能建筑中的应用分析论文_范贤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