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兼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现实意义与当代价值,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传统文化论文,中国论文,中国共产党论文,优秀论文,现实意义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D25;G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284(2015)07-0060-08 在社会历史进程中,传统文化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正如恩格斯指出:“我们自己创造着我们的历史,但是第一,我们是在十分确定的前提和条件下创造的。”这种“前提和条件”,包括“经济的前提条件”,这是起“决定性”作用的,但同时,“那些萦回于人们头脑中的传统,也起着一定的作用,虽然不是决定性的作用。”[1]能否正确地对待传统,弃其糟粕、取其精华,使之转化为对现实具有重要指导和推动作用的精神文化力量,是一个政党、一个国家能否驾驭历史、推进经济社会能动发展的重要因素。 中华民族是具有五千年文明历史的伟大民族。博大精深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是代表中华民族独特品格的精神标识。这样一种文化传统和文化资源,极其深刻地影响着近现代中国的一切社会变革。作为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变革中作用最大、影响最广的政治实体,作为引领中华民族历经艰难斗争走向伟大复兴的最核心政治力量,中国共产党从诞生起,就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有着不可割裂的联系。如何对待中华民族历史悠久的传统文化成为始终萦绕在中国共产党发展进程中的一个重大问题。 继承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共产党人一贯秉持的科学态度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优化治国理政、推进“四个全面”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中,习近平把传承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提到更加突出的位置。他深刻指出:“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者,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学说,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但中国共产党人不是历史虚无主义者,也不是文化虚无主义者。我们从来认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必须同中国具体实际紧密结合起来,应该科学对待民族传统文化,科学对待世界各国文化,用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思想文化成果武装自己。在带领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长期历史实践中,中国共产党人始终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继承者和弘扬者。”[2]这一精辟论述,可以说是关于中国共产党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关系的最科学的回答,是我们在新的历史征途上继承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根本指南。 有一种疑问:中国共产党是在“五四”新文化运动激进的反传统思想文化背景下诞生的,新中国建立后又发动了以“文化大革命”为核心的反传统文化运动,怎么能说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继承者和弘扬者呢?回答这一疑问,需要坚持历史的观点、确立时代的眼光,即从党走过的90多年的光辉历程中,从党肩负的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使命中进行本质性的审视。在中国共产党走过的历史进程中,在如何对待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这一重大问题上,经历了从党成立早期的全盘否定,到党逐步走向成熟后的基本肯定;从革命思维和行为下的激烈否定,到执政思维和行为下的理性对待;从改革开放背景下的传统文化回归,到全球化背景下的创造性继承与创新性发展——党在对待中国传统文化上的不平凡历程,既反映了时代主题的转换和中心任务的变化对党的深刻影响,又体现了党的思想认识的不断与时俱进。而就本质和总体而言,中国共产党人的确始终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继承者和弘扬者。 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的领导人,虽然大部分都具有深厚的“国学”功底,但几乎是清一色的“五四”新文化运动所哺育的知识分子,加上党成立之后即肩负起反封建的革命任务,因而当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否定性评价在党内占据主导地位,从一定意义上说这也是一种顺乎逻辑的现象。陈独秀认为:“国故、孔教、帝制,本来是三位一体”,“像这样的文化,不但没有维护的必要,还应令他速死。”[3]瞿秋白写道:“中国的旧社会旧文化是什么?是宗法社会的文化,装满着一大堆的礼教纲常,固守着无量数的文章词赋;礼教纲常其实是束缚人性的利器,文章词赋也其实是贵族淫昏的粉饰。”[4]这种对中国传统文化一概否定的文化激进主义,有着复杂的党内外环境因素,从总体上说是党在早期不够成熟的一个重要体现,也是党在如何领导中国革命问题上屡遭挫折的一个重要原因。 随着党及其所领导的事业不断发展壮大,特别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一批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掌握党的领导权后,在如何对待中国传统文化问题上,党逐步走向成熟与自信。其基本特征是,在继承和延续“五四”新文化精神的同时,对中国传统文化作出愈益理性的分析与评价。1938年10月,毛泽东在中共六届六中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鲜明提出“学习我们的历史遗产”的任务。他说:“我们这个民族有数千年的历史,有它的特点,有它的许多珍贵品质。对于这些,我们还是小学生。”并进一步指出:“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5]533-534这一重要论述,不啻是中国共产党人在如何对待中国传统文化问题上走出偏激、走向正确的一个重要标志。1940年1月,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的著名演讲中,更加凝练地指出:“我们必须尊重自己的历史,决不能割断历史。”“中国的长期封建社会中,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化。清理古代文化的发展过程,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吸收其民主性的精华,是发展民族新文化提高民族自信心的必要条件。”[5]707-708正是由于确立了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批判性吸收、扬弃性继承的科学态度,从而形成了党的新民主主义文化纲领,引领和指导中国革命取得了辉煌胜利。 新中国建立后,虽然发生了“文化大革命”的挫折,但是就本质和总体而言,在如何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问题上,我们党仍然坚持了批判地继承的科学态度。1956年春,毛泽东提出了著名的“双百”方针。同年8月,他在同音乐工作者谈话中强调,外国的一切科学原理和长处都要学,但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创造出中国自己的、有独特的民族风格的东西”,“创造出中国独特的新东西”[6]。可以说,立足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发扬光大,是毛泽东在中外文化关系问题上的基本出发点和落脚点。60年代初期,毛泽东多次谈到,对中国的文化遗产,应当充分地利用、批判地利用。他说:“中国几千年的文化,主要是封建时代的文化,但并不全是封建主义的东西,有人民的东西,有反封建的东西。”况且“封建主义的东西也不全是坏的”,“反封建主义的文化也不是全部可以无批判地利用的。”[7]这样一种科学分析,从总体上体现了我们党一贯坚持和倡导的科学态度。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进入21世纪之后,中国共产党人在如何对待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问题上,升华到一个新的认识制高点。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坚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党的十七大鲜明提出“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三个倡导”,“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高度评价,深刻表明,中国共产党人愈益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机联系在一起,在增强民族文化自信的基础上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正是这种民族文化自信,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获得了广阔的传承与弘扬空间,正在不断释放出凝魂聚力、提神扬气的时代价值。 纵观我们党走过的90多年的光辉历程,对待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科学态度,突出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扬弃性继承。科学总结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弃其糟粕,立足现实、为我所用。二是创造性转化。深入挖掘和把握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使之转化为我们共有的精神家园和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巨大精神力量。三是创新性发展。着眼时代变化和实践发展,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的优秀文化基因大力弘扬起来,使之在新的历史进程中发扬光大。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性飞跃深深扎根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沃土 中国共产党人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继承者和弘扬者,不仅体现在党的认识与态度上,而且渗透在党的理论与实践中。其中,党致力于领导和推进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及其历史性飞跃,尤其鲜明地体现了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运用和创新性发展。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伟大创造,是党领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全部理论与实践的集中体现。何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1938年10月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作出精辟概括,这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按照中国特点去运用马克思主义,“使之在其每一表现中带着必须有的中国的特性,带着新鲜活泼的、为中国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5]533-534而要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运用带有中国特性、中国作风、中国气派乃至中国语言,就必须深深扎根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沃土,汲取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智慧,从而使中国百姓喜闻乐见,赢得广大人民的自觉认同,成为解决中国现实问题的根本理论指南和锐利思想武器。 党的理论与实践深刻表明,构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主要有三大要素:一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立场、科学方法和基本原理,这是根本指导,是“魂”;二是一定历史阶段的时代主题和中国国情,这是根本依据,是“体”;三是历史悠久博大精深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这是根本基础,是“根”。这三大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得益彰,从而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具有了鲜明的时代性、民族性、大众性等本质特征。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次历史性飞跃,深刻而鲜明地体现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如何汲取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智慧、扎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沃土的。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是在帝国主义战争和无产阶级革命深入发展的时代条件下和社会实践中进行的。这次飞跃所解决的根本问题,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的中国,要进行什么样的革命、怎样进行革命的重大课题,成功开辟了一条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并初步探索了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形成了毛泽东思想这一伟大成果。这次历史性飞跃之所以能够取得辉煌成功,一个根本性原因就是形成了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是党的优良作风,是党团结和带领人民克敌制胜、排除万难的根本法宝。而“实事求是”,就来源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宝库。 “实事求是”,最早见于班固所著《汉书·河间献王传》。书中记载:河间献王刘德,是汉景帝的第三个儿子,他十分好学,从民间收集、抄录了大批古书、善本,认真阅读、研究,鉴别真伪,去伪存真。所以班固称赞他“修学好古,实事求是”。在延安整风中,毛泽东古为今用,结合党的思想作风建设,对“实事求是”作出新的阐释。他说:“‘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8]801这样,就赋予“实事求是”以全新的内涵,这就是:“从客观存在的实际情况出发,做周密的调查,详细地占有第一手材料,在马克思列宁主义一般原理的指导下,进行科学的分析研究,从客观事物本身引出其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作为我们行为的向导。”[8]801正是由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着力于从中国具体实际出发探索中国革命规律,从而成功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是在世界格局发生重大变化、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日渐形成并深入发展的时代条件下和社会实践中进行的。这次飞跃所解决的根本问题,是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要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重大课题,成功开创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以邓小平理论为基础,包括“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次历史性飞跃之所以能够取得巨大成功,有力开创了中国现代化建设新局面,一个基础性因素,就是确立了以“小康社会”为核心的中国现代化发展战略。而“小康社会”,直接来源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智慧。 “小康”,源远流长,最早源自《诗经·大雅》:“民亦劳止,汔可小康。”意思是说,民众劳累了,期待休养生息。中国儒家思想赋予“小康”以社会意义,把比“大同”社会较低级的社会称之为“小康”。中国儒家思想经典《礼记·礼运》中描绘了理想化的“小康”社会:“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以设制度,以立田里……是谓小康。”小康,是中华民族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中国百姓对安定幸福的守望。邓小平将这一通俗易懂且寓意深刻的概念引进我国的改革开放,形成了著名的“三步走”发展战略,生动表达了“中华民族的雄心壮志”。经过30多年的运用、丰富和发展,“小康”这一中华民族的朴素愿望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形成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现代化国家的重要基础,锻造成实现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重要支点。从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明确提出的“小康之家”,到几年之后邓小平反复论述的“小康社会”;从党的十六大关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目标的谋划,到党的十八大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确立,“小康”这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智慧的结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和社会实践中愈益彰显出深刻的人文内涵和巨大的政治价值,“小康”思想在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历史性飞跃中具有不可磨灭的基础性意义。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深邃的文化自信品格,这是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重要基础 中国共产党在新时期的最重大实践是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党的十八大指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历史任务,必须准备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9]14;为此,全党必须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9]17。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是凭空产生的,它既是我们党在新时期领导人民坚持改革开放的直接产物,又是中华民族在长期历史进程中奋斗求索的必然结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具有面向新的时代、顺应时代潮流的创新性,又具有立足中国历史、继承优秀传统的传承性。正如习近平深刻指出:“数千年来,中华民族走着一条不同于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文明发展道路。我们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是偶然的,是我国历史传承和文化传统决定的。”“独特的文化传统,独特的历史命运,独特的国情,注定了中国必然走适合自己特点的发展道路。我们走出了这样一条道路,并且取得了成功。”“中华民族5000多年文明史,中国人民近代以来170多年斗争史,中国共产党90多年奋斗史,中华人民共和国60多年发展史,改革开放30多年探索史,这些历史一脉相承,不可割裂。”[10]脱离了中国历史,脱离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很难正确认识当代中国,很难正确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从本质上说是一种文化自信。深入继承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坚定和增强民族文化自信,是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重要基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民族文化自信元素和深邃的民族文化自信品格,这是我们党领导人民在新的历史征途上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不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弥足珍贵的思想文化资源。 ——自强不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最鲜明的文化自信元素,也是中华民族最宝贵的文化传承基因。中华民族之所以源远流长、历久弥坚,创造了长达5000多年的中华文明,从根本意义上说就是因为有了这样一种自强不息的文化自信。自强不息精神,就是一种奋发图强、独立自主、孜孜不倦、坚忍不拔、百折不挠、锲而不舍的精神。这种精神状态,体现在个人价值方面,就是自我超越、持之以恒;体现在社会价值方面,就是锐意进取、革故鼎新;体现在国家价值方面,就是发愤图强、民族振兴。中国共产党人历来崇尚自强不息精神,为谋求民族独立、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而前赴后继、不懈奋斗,尝尽艰辛而无悔,历尽挫折而不馁。自强不息,内在地融入我们党的宗旨与追求,成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领导人民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不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坚固精神支撑。 ——厚德载物。“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与天道运行体现出的刚健自强相对应,大地之势表现出的是博大宽厚。君子应当效法大地的这种德性,具有宽广的胸怀、深厚的修养,包容万物、博采众长。厚德载物精神渗透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方方面面,成为民族文化自信的标识。在人与人关系方面,体现为虚怀若谷、宽以待人;在人与自然关系方面,体现为善待万物、和谐共处;在国与国、民族与民族关系方面,体现为协和万邦、和睦共容;在思想文化方面,体现为兼容并包、海纳百川……继承和弘扬厚德载物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之所以能赢得广大人民和社会各界的拥护和信任,由小到大、由弱变强,从胜利不断走向胜利的重要原因。今天,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立足中国大地,情系广大人民,以博大的文明胸怀包容各方智慧,以宽广的文明视野博采各国所长,更加体现了厚德载物的优秀品格和价值追求。厚德载物,内在地融入我们党的行为与作风,成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领导人民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不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强大精神动力。 ——锐意革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革故鼎新,与时俱进。”这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价值追求。中华民族之所以是一个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优秀民族,中华文明之所以是世界上延续时间最长、最具有历史穿透力和现实影响力的先进文明,是因为中华民族是一个锐意改革的民族,中华文明是一种与时俱进的文明。古往今来,多少仁人志士,为寻求社会变革真理而上下求索、奔走呼号,耗尽一腔热血;多少改革先行者,为探索社会变革之路而披荆斩棘、冲锋陷阵,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中国共产党正是在忠实继承和弘扬这种锐意变革、革故鼎新的民族精神中成长壮大起来的,因而成为“中华民族的脊梁”。正是因为有了这种民族文化自信的传承基因,我们党才会屡遭艰险而愈强,历经苦难而辉煌。今天,我国正处在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历史时期。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任务和宏伟目标,更加需要我们党站在改革前列,以“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勇气,领导全国人民不断把改革推向前进。锐意革新,内在地融入我们党的理论与实践,成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领导人民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不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鲜明精神标志。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鲜活的核心价值元素,这是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资源 明确把“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确定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核心内容,是中国共产党人思想觉醒的又一重大成果,是政治自信的又一重要体现。价值观自信是保持民族精神独立性的重要支撑,是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基础和灵魂。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地位、本质、内涵、特点、功能作出精辟论述,对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出规律性的揭示。他深刻指出:“价值观是人类在认识、改造自然和社会的过程中产生与发挥作用的。”“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核心价值观必须同这个民族、这个国家的历史文化相契合,同这个民族、这个国家的人民正在进行的奋斗相结合,同这个民族、这个国家需要解决的时代问题相适应。”[11]171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效整合社会意识,是社会系统得以正常运转、社会秩序得以有效维护的重要途径,也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方面。”因此,我们必须“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不断夯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道德基础”。[11]16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是我们党顺应时代潮流、遵循人类文明规律的产物,又是传承优秀传统、扎根中华文明沃土的结果。中华民族自古就是一个富有价值追求的民族。中国封建社会之所以能够维系两千多年,创造和延续了具有强大生命力的东方文明,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形成了具有特定内涵和鲜明特色的核心价值观。以儒家思想为主体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蕴藏着丰富的关于调理社会关系、规范个体行为、劝人向上向善的价值文化,从而构成了以“仁”为核心内容的中国封建社会核心价值观。以“仁”来塑造社会、以“仁”来教化人生,是儒家思想文化的内核,也是贯穿了中国封建社会始终的核心价值取向。两千多年的中国封建文化的理论与实践,赋予“仁”以十分丰富的价值内涵:“仁”是政治纲领,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所谓“克己复礼为仁”;“仁”是调理社会关系的价值准则,所谓“仁者爱人”;“仁”是理想追求和道德境界,所谓“不成功便成仁”;“仁”是完美人格的价值体现,所谓“仁至义尽”“杀身成仁”……正是这样一种以“仁”为核心内涵的价值观,使中国封建社会得以维系、变革与发展,形成了至今仍然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借鉴作用的价值标准和价值规范。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以“仁”为核心内涵的中国封建社会核心价值观,是建立在以小农经济为主要形式的封建社会生产关系和以皇权政治为主要形式的封建社会政治关系基础之上的,因而具有极大的历史局限性和狭隘性,对于今天我们社会的思想道德和行为规范仍然会产生深重的消极影响。因此,对于中国封建主义核心价值观及其所深刻影响的封建文化,只能批判地继承,绝不能简单地复制。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是我们党以积极扬弃的态度对待中国封建社会价值文化的产物,是在积极学习和批判继承的基础上,对封建主义核心价值观和资本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大超越,是具有丰富内涵和远大目标的重大创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各个层面,内化和凝聚着我们党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弘扬。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集中体现了建设现代国家的价值功能,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这一国家价值目标的确立,凝聚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内涵丰富的国家价值追求。在中华文明发展史上,国家价值目标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强烈的国家意识、浓郁的家国情怀,可以说是贯穿几千年中华文明发展史的一条精神主线。国泰民安、国富民丰,寄托着中华儿女对国家状态的企望;精忠报国、以身许国,表达着中华儿女对国家利益的奉献;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渗透着中华儿女对国家安危的忧思……如此等等具有深邃内涵和广袤张力的价值观念和价值追求,伴随着历史的步伐连绵不断,深深地融化在中华儿女的血液中,成为凝聚中华民族的坚韧精神纽带、砥砺中华民族的强大精神力量。今天,历经改革开放洗礼的社会主义新中国,在传承优秀历史传统的基础上,正展示着前所未有的国家意志和国家力量。神州崛起,沧海横流。今天的中国,如果说有什么价值共识能够始终将亿万中华儿女凝聚在一起的话,那就是建设现代国家、实现民族复兴。“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作为国家层面的核心价值目标,正是我们党在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价值观基础上形成的价值共识,是激励全国各族人民向着美好目标共同奋斗的强大价值力量,是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根本价值内涵。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集中体现了构架现代社会的价值功能,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这一社会价值取向的凝练,继承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特色鲜明的社会价值追求。向往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一种重要的价值元素。“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反映了人们对不平等社会的愤慨;“天下为公,归于大同”,寄托了人们对公平公正社会的向往……正是在继承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关于社会发展取向的基础上,积极借鉴和吸纳现代社会民主法治的价值元素,我们党将“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作为当今中国社会的核心价值取向,成为凝聚社会力量、增进社会共识、推进社会治理、建设现代社会的根本价值遵循。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集中体现了培育现代公民的价值功能,是公民个体层面的价值准则。这一价值准则的形成,更是鲜明彰显了我们党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继承与大力弘扬。爱国主义历来是凝结中华民族的核心力量。千百年来,无数仁人志士、英雄儿女为祖国的安危奔走呼号、抛洒热血,为祖国的强大辛勤劳作、无私奉献。“位卑未敢忘忧国”,这样一种价值追求,深深地融化在每一个中华儿女的血液中。爱岗敬业历来是中华民族的优秀品格,是源远流长的优良传统,“功崇惟志,业精于勤”,成为每一个有良知的中华儿女的价值追求和行为准则。诚实守信历来是中华民族的最优秀品德,是我们的先人留给我们的最珍贵精神财富,“人无诚不实,人无信不立”,是否诚实守信,内在地成为衡量一个人品行如何的最重要价值尺度。友善历来是中华民族最优秀的遗传基因,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为人处世之道,“忠厚传家久”“积善有余庆”,成为千百年来一代又一代中国人修身齐家的价值境界。在全社会褒扬友善之举、吹动友善之风,历来是一个社会和谐向上的重要标志。今天,我们将“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凝练为公民个体的核心价值准则,进一步彰显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美德的当代价值。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治国理政智慧,这是我们党领导人民在新的历史征途上优化治国理政的重要法宝 我们的先辈十分注重对治国理政之道的求索,“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成为无数有识之士的最高价值理想。习近平深刻指出:“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华民族创造了独树一帜的灿烂文化,积累了丰富的治国理政经验,其中既包括升平之世社会发展进步的成功经验,也有衰乱之世社会动荡的深刻教训。”[12]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最基本的文化基因,是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在修齐治平、尊时守位、知常达变、开物成务、建功立业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有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标识”。在9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尤其是在60多年的执政生涯中,我们党高度重视对历史上治国理政经验教训的总结,充分继承和吸取古人治国理政的政治智慧,并与我们党的宗旨和任务相契合,从而形成了内涵丰富、独具特色的治国理政智慧与方略。这是我们党极其珍贵的思想理论财富。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深入总结和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治国理政的政治智慧与经验,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提出了一系列优化治国理政的重大战略思想,卓有成效地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前进。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上的重要讲话中,习近平如数家珍地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蕴藏着解决当代人类面临的难题的重要启示”[2]进行了系统总结,比如,关于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关于天下为公、大同世界的思想,关于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思想,关于以民为本、安民富民乐民的思想,关于为政以德、政者正也的思想,关于“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革故鼎新、与时俱进的思想,关于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思想,关于经世致用、知行合一、躬行实践的思想,关于集思广益、博施众利、群策群力的思想,关于仁者爱人、以德立人的思想,关于以诚待人、讲信修睦的思想,关于清廉从政、勤勉奉公的思想,关于俭约自守、力戒奢华的思想,关于中和、泰和、求同存异、和而不同、和谐相处的思想,关于安不忘危、存不忘亡、治不忘乱、居安思危的思想。如此等等优秀传统文化要素,体现了博大精深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和道德追求,“可以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启迪,可以为治国理政提供有益启示,也可以为道德建设提供有益启发。”[2]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启了“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新征程,开辟了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新阶段,也开始了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新飞跃。党的十八大以来,逐步形成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则是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为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飞跃而坚持的重大战略目标和采取的重大战略举措。在习近平关于继承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指引下,在着力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许多珍贵思想和智慧,与中国共产党人的理论和实践更加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获得了历史性的传承和弘扬,实现了创造性的转化和创新性的发展。 在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一系列优化治国理政重大战略中,鲜明地渗透和体现着许多优秀传统文化要素。比如:民为邦本、以民为本,这是优化治国理政的根本基础;为政以德、政者正也,这是优化治国理政的关键环节;礼法合治、德主刑辅,这是优化治国理政的根本路径;居安思危、改易更化,这是优化治国理政的强大动力;勤政为民、夙夜在公,这是优化治国理政的基本精神;廉洁奉公、两袖清风,这是优化治国理政的根本保障。如此等等优秀传统文化要素,经过习近平的大力倡导和全党的躬身实践,已经有效地内化为党的执政理念、外化为党的执政形象,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强大精神力量。 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宝库中,历史悠久、内涵丰富、博大精深、思想独到的齐鲁文化,不啻是价值最大、影响最广的传世瑰宝。齐鲁大地是儒家文化的重要发源地,儒家思想是齐鲁文化的主体组成部分。习近平指出:“儒家思想和中国历史上存在的其他学说既对立又统一,既相互竞争又相互借鉴,虽然儒家思想长期居于主导地位,但始终和其他学说处于和而不同的局面之中。”“儒家思想和中国历史上存在的其他学说都是与时迁移、应物变化的,都是顺应中国社会发展和时代前进的要求而不断发展更新的,因而具有长久的生命力。”“儒家思想和中国历史上存在的其他学说都坚持经世致用原则,注重发挥文以化人的教化功能,把对个人、社会的教化同对国家的治理结合起来,达到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目的。”[2]这几个重要特点,是我们深入研究、发掘、传承、弘扬齐鲁文化的重要依据。齐鲁文化具有包容互鉴、慎思笃行的科学精神,具有德法互济、讲信修睦的治国主张,具有崇尚气节、自强不息的爱国精神,具有以德立人、以仁化人的人文情怀。齐鲁文化不仅在历史上发挥了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对世界文明产生了深远影响,而且在今天依然具有巨大的现实价值,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大的借鉴作用。习近平明确指出:“用好齐鲁文化资源丰富的优势,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为做好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提供强大精神力量。”弘扬齐鲁优秀传统文化,是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中之重。我们应当秉承党的光荣传统,深入挖掘、精心研究、大力弘扬齐鲁优秀传统文化,让这一历史瑰宝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和新的社会实践中释放出更加绚丽夺目的光彩!标签:中国共产党论文; 文化自信论文; 中国精神论文; 制度理论论文; 华夏文明论文; 炎黄文化论文; 文明发展论文; 社会主义社会论文; 社会改革论文; 当代历史论文; 制度文化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