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市第一人民医院 常德市 415000
【摘 要】目的:讨论脑卒中偏瘫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92例脑卒中偏瘫患者进行研究,分为常规组和治疗组,常规组实施常规的康复护理干预,治疗组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效果、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以及生活质量明显优于常规组。结论: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的保障患者治疗效果,加速其恢复,保障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脑卒中偏瘫;早期康复护理;临床效果
偏瘫是脑卒中后常发生的后遗症,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了沉重的负担。临床证明,针对病情给予患者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患者的预后意义重大 [1],本文的研究为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临床效果,特选取2016年1月~2016年12月,92例脑卒中偏瘫患者进行研究,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自2016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92例脑卒中偏瘫患者进行观察,所有患者均符合脑卒中偏瘫的诊断标准[2],所有患者均为首次发病且均有不同程度的肢体功能障碍。根据护理方式分为两组,常规组和治疗组,常规组46例,男性患者26例,女性患者20例,缺血性脑卒中的患者为29例,出血性脑卒中的为17例;治疗组患者为46例,男性患者25例,女性患者21例,缺血性脑卒中的患者为30例,出血性脑卒中的为16例,对比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等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常规组,本组患者实施常规的康复护理干预,即包括治疗、日常以及药物等方面。治疗组,本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具体操作如下:
1.2.1心理护理,脑卒中发病突然、病情严重,加上伴有肢体障碍,多数患者面对打击心理难免出现变化,容易产生暴躁、焦虑、悲观等负面情绪,导致机体内分泌受到影响,甚至有加重病情的可能。护理人员需重视各阶段患者的心理状态,给予重视。多于患者沟通,在交谈中准确评估其心理状态的变化,帮助患者减轻心理压力,疏导负面情绪,帮助患者树立信心;可以集中多个患者一同进行康复训练,即可增加患者间的交流与沟通,也有利于患者间经验交流[3]。
1.2.2基础护理,护理人员应为患者营造舒适、安静的治疗环境,病床设床栏,增加绿植的摆放,提高患者治疗期间身心舒适度;同时,充分掌握患者基本情况(身体状况、病情、心理状态等),根据基本情况及偏瘫严重程度设立康复重点,为患者制定具有针对性的康复护理计划,保证患者恢复期间康复训练的有效性、全面性及连续性。
1.2.3语言功能护理,主要是通过刺激疗法改善患者言语功能,提高患者沟通、语言表达能力。如果患者不能讲话,制作一些沟通的卡片,或者可以通过写字、肢体动作来完成说话的内容。
1.2.4吞咽功能护理,感官刺激练习:有文献指出,机体前口腔的咽部有机械与温度感觉相关受体存在,可通过有效、合适的刺激促进吞咽功能,给予患者局部每天3次的冷刺激能够提高吞咽发生敏感性。护理人员用冰棒给予患者舌根、软腭、咽后壁轻度刺激,对咽反射形成刺激后,嘱咐患者进行空吞咽的动作,以反复锻炼其吞咽功能;此外,护理人员还应用棉签、压舌板或手指刺激患者的面颊部、口唇及舌部,以此增加上述部位敏感度上升。同时嘱咐患者进行“喔”、“啊”发声练习,利于咽缩肌的开放。
1.2.5肢体功能恢复护理,患者处于稳定期后开始肢体恢复训练,以握手、起坐、桥式运动为主。首先,先进性被动运动,为了刺激患者患肢的感知能力,护理人员按摩患者的肢体,按摩幅度要逐渐逐渐增大,以患者舒适为宜,如果患者在按摩的过程中,其病情出现加重的情况,应及时的停止运动[3]。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治疗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CNIHSS、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以及治疗后生活质量等情况。
1.4疗效判定标准
显效:经康复护理后,偏瘫患者症状有明显改善。
有效:康复护理后,偏瘫患者症状有改善趋势。
无效:经康复护理后,患者的临床症状未见减轻,甚至有所加重。
1.5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率(%)表示,用 t 检验,计数资料用x2检验,统计结果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常规组的有效率为78.26%;治疗组的有效率为93.47%。对比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CNIHSS、ADL情况,治疗后患者的CNIHSS明显降低,ADL评分明显升高,但是治疗组患者的分值明显优于常规组,对比其数据,(p<0.05)见表2.
2.3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生活质量情况,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改善,治疗组的数据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详情见表3.
3讨论
随着人类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脑卒中的发生率也呈上升趋势,该疾病是一种突然性的脑血液循环功能障碍疾病,引起该疾病的主要高危因素为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高脂血症、吸烟、饮酒、肥胖等,该病的发病原因较多,并且患者在发病时会出现头晕、恶心、肢体不灵活、一侧肢体麻木等,严重的还会出现意识、语言等障碍,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而偏瘫是脑卒中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患者会出现语言障碍、运动障碍等情况,因此在治疗的过程中必须实施相应的护理干预才能保障患者的健康[5]。
通过本文研究结果可得出,观察组的治疗效果、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以及生活质量明显优于常规组。说明,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是根据患者的情况,在患者病情稳定、生命特征稳定的情况下制定相应的康复时间,秉持着循序渐进的原则,同时越早的进行康复锻炼其效果越理想。
参考文献:
[1]刘文权,徐武华,吴婉霞. 强化膝关节控制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平衡功能和步行能力的影响[J]. 实用医学杂志,2012,28(21):3536-3538.
[2]卓雅淑,张海玲.脑卒中偏瘫四期肢体运动功能康复护理对策[J].现代医院,2013,23(07):80一81.
[3]张琳琳,郭长波,张丽娜 . 急性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早期康复护理的临床效果观察 [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29(12):201-203.
[4]许孝梅,耿利琼.脑卒中偏瘫病人肢体功能早期康复护理进展[J].全科护理,2014,31(11):980一981.
[5]卢菊清,沈群芳,夏荷秀,等.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急性脑卒中患者认知及神经功能的影响[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2,12(10):1372-1373.
论文作者:丁敬文,何思洁,伍艳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蒙医药》2017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7/17
标签:患者论文; 脑卒中论文; 肢体论文; 常规论文; 两组论文; 功能论文; 生活质量论文; 《中国蒙医药》2017年第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