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计算机的革命性在于其对数据信息的搜集、储存、处理与控制,其价值围绕“信息”产生与变化。也正是如此,现实中充斥着系统被攻击、账户密码被盗、病毒入侵、信息泄露等计算机安全问题,并且网络安全问题越来越复杂与多样化,无时不刻地威胁着人类的信息安全。可见,加强计算机信息安全技术即防护措施有着重要现实意义,本文对此从计算机面临的威胁,从而提出了有效的对策。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防护措施
一、网络发展现状原因及影响
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丰富了大众的视野,给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方便,随着用户群体的不断增加,截止2018年我国的上网人群8.29亿人,但与此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网络安全隐患,我们更需要防范、注意网络安全[1]。随着互联网用户对互联网内容需求的多样化和内容要求的提升,与此同时带来了一系列的网络安全隐患。在实际使用网络技术进行日常工作和学习的过程中,网络环境实际是非常复杂的,在这个自媒体的时代,网络上弥漫着大量的虚假信息。与此同时,若是不小心点开一些网站,那么网络漏洞、网络病毒等问题会使得计算机网络内部系统或者软件的运行情况出现故障,从而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
二、计算机信息的技术安全问题
(一)病毒的入侵
病毒入侵是一种来自他人的恶意攻击,通常是指一种破坏性程序进入电脑,对电脑内的信息进行快速大量的复制与传播,或者通过修改信息与系统程序使得电脑无法读取其已经储存的信息,甚至使导致系统无法操作,最终崩溃。病毒也会根据入侵目的不同,而分为不同的类型,对电脑系统产生不同程度的损害,最终很可能对用户造成巨大利益损失。比如,在电脑之间通过网络传输信息时,或者使用移动设备拷贝资料时,比那容易将病毒一并进行传输。
(二)黑客的攻击
黑客攻击是指攻击者通过一种程序、软件或特殊指令对系统进行攻击,包括扰乱电脑系统正常运行、盗取保密信息、修改信息、破坏或毁灭电脑系统等[2]。攻击方法通常为信息炸弹、拒绝服务、网络监听等,采用具体手段为获取口令、发送电子邮件、木马程序、攻击系统漏洞等,从而对电脑信息进行非法(非授权)访问,达到读取、传播、修改、盗取信息。
(三)垃圾软件与网站
随着软件的多样化与服务内容的丰富化,用户对于软件的下载与使用需求增加,因此该技术问题比较常见。比如,用户访问某个网站时,不小心点击了某个链接或者下载某个软件,那么病毒或黑客程序便可能随着软件入侵电脑,或者当用户使用某个恶意软件时,不小心输入自己的信息资料,从而给了黑客攻击的入口。
(四)网络的风险性
网络本身也存在信息安全风险,也就是说网络本身就是不安全的。比如,当用户进入某一个公共区域网络,并对该网络进行连接,甚至某些用户处于方便喜欢连接一些无密码的网络,随后就发现自己的个人信息泄露,甚至银行卡账户数据被篡改。该网络中,本身存在一些恶意程序、病毒等,因此,使用公共网络时必须提高警惕,最好不要使用无密码网络,也不要在该网络下登陆个人账户或者进行交易等。
三、如何处理计算机安全问题
(一)安装并使用高效杀毒软件
大数据时代背景下,需要加强对杀毒软件与邮件识别系统的应用。杀毒软件能够同防火墙技术同时应用,并且还能够对防火墙阻断的病毒和恶性软件等加以正确识别,从而既实现了有效杀毒,同时还将隐藏在计算机内的病毒一网打尽。邮件识别系统就是针对垃圾邮件而构建的一个安全防范系统,现阶段,大多数病毒和恶性软件均会以邮件的形式攻击计算机,然而,应用邮件识别系统却能够正确识别邮件,倘若在识别邮件的过程中发现了敏感信息,系统就会自动对其进行清除。由此可见,杀毒软件与邮件识别系统能够有效保证系统的安全稳定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及时对信息进行加密处理
用户在对信息进行接受、储存、发送时,对相关信息设置密码,使之成为加密文件,必须拥有该原始密码才能访问[3]。这样,就算攻击者截获到该数据,也必须授权或者破解密码,才能访问具体内容,从而有效保护信息安全。
(三)用户加强自身的信息安全意识
用户能够意识到计算机信息安全的重要性并愿意去实施防护措施是绝对前提。加强安全意识意味着安装安全软件、做好定期检测与杀毒、不使用无密码公共网络、不随便浏览不安全网页并留下个人信息、不领取网页随意跳出来的红包优惠券等。
(四)加强保护账号安全
随着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加之不同类型和多种功能应用程序的普遍应用,人们的个人账户也开始日益增加,例如:网银、腾讯和微博账户等。为此,用户十分有必要加强保护账户的安全,并且不断提高本身的网络安全意识以及使用账号的意识。就账号的安全管理而言,用户应该对密码保护设置引起重视,在之前未接触过的环境中对账号进行登陆时必须将登陆信息消除。从某种程度上来看,基于对账号安全保护的加强,能够有效防止信息安全问题的出现。
(五)对计算机漏洞进行修复
在修复计算机网络漏洞的过程中,可以应用修复软件,并且基于对修复软件基本工作原理的充分掌握,了解漏洞修复软件的工作流程,合理应用漏洞修补技术,以此来符合漏洞修复研发过程中的基本思路和技术要求,从而对技术进行有效控制。计算机漏洞修复软件不仅要新颖独特,而且还应该同当前计算机网络安全发展的基本需求相适应。
四、改进方法
(一)提升管理人员的监管能力
管理人员是是关乎网络安全的核心人员,需要从培养高技术高素质的管理人员开始进行。从招聘管理人员阶段,就应当对其操作网络技术的能力进行考核,保证其具备处理网络安全风险的能力。
(二)公司完善监管制度
在实际进行计算机网络安全的防范工作时,相关部门应当建立起健全完善的网络管理制度,并利用制度来规范员工的使用行为。强制规定工作人员在上班时间内不浏览安全性未知的网页,不使用机箱接入移动设备。若是这样还不够严格,还可以建立责任监督机制,对工作流程进行监督,一旦有人进行违规操作而导致网络安全受到影响,可以直接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在对人员注重的同时不能忽视网络安全风险中的自然因素,组织工作人员定期对电路进行故障排查。
(三)网络安全检测及防护技术
在日常工作过程中,企业应当安排专业的技术人员对设备进行定期的体检,包括设备硬件以及软件系统的检测工作。一般的人们只知道如何使用软件,但不知如何真正的使用软件,错误的使用有的时候会导致网络安全问题的加深。基于信息技术的发展进步,现阶段计算机可以通过安装相应的软件,实现自动化、智能化的安全检测工作,对网络安全进行实时的监控,一旦发现安全隐患,就可以及时通过防火墙等装置进行拦截。并且通过警报装置通知管理人员注意安全风险问题,这就说明了密码的可行性,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包含人们的财产信息等。
总结
目前计算机信息安全问题主要表现为病毒的入侵、黑客的攻击、垃圾软件与网站、网络本身的风险性等,为了保障计算机信息的安全与用户个人利益,用户在计算机使用过程中,建议采取以下措施:用户加强自身的信息安全意识、安装并使用高效防火墙、安装并使用高效杀毒软件、及时对信息进行加密处理、定期进行系统维护与网络安全环境检测等。
参考文献
[1]龚奕.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和对策研究[J].软件导刊,2017(02):151-152.
[2]熊辉.浅析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及其防护对策[J].信息技术.2017(12):96-97.
[3]张跃虎,马春艳.数据加密技术在计算机安全中的应用分析[J].数字通信世界,2017(6):22-24.
作者简介:邱小芳(1981.03-),女,江苏淮安人,职称:讲师,学历:本科,主要研究方向:计算机应用技术。
论文作者:邱小芳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11月5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27
标签:网络论文; 信息论文; 计算机论文; 软件论文; 网络安全论文; 用户论文; 病毒论文; 《知识-力量》2019年11月5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