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新课标中的体现_建构主义论文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新课标中的体现_建构主义论文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新政治课程标准中的体现,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课程标准论文,学习理论论文,政治论文,建构主义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建构主义理论始于20世纪90年代,建构主义的提出深化了人们对认知过程的认识,促进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产生。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个体的认知发展与学习过程密切相关。它对世界范围内的课程与教学改革产生了重要影响。我国当前新课程改革中,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高中思想政治课是一门情境性、意义性、实践性比较突出的学科,新政治课程标准中体现的建构主义理念,正好在更大程度上反映政治课教学的内在要求。

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简述

学习是个体主动建构的过程。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的获得是根据先前的认知结构主动注意和有选择地知觉外在信息;主动建构的关键在于主体根据自己先前的知识和经验来衡量他人所提供的各种知识并赋予其意义。

教学过程是对知识意义进行多元合作的过程。每个个体分别以自己的方式建构对世界的理解,是多元的;建构主义理论强调知识是个体主动建构的,但它不是一种纯个体的活动,而是时时需要与他人磋商从而不断地加以调整和修正,通过学习者之间的合作,使理解变得更加丰富和全面。

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提出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的四个因素:情境、协作、会话、意义建构。情境是意义建构的基本条件,学习环境中的情境必须有利于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意义建构;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友好、平等的协作与会话是意义建构的具体过程;帮助学生意义建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当组织者、引导者、帮助者、服务者的角色,要利用多种策略去支持学生对知识的建构。

在具体的教学方式上,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提倡发现学习,探究性学习、讨论、合作学习、个别化教学及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教学。

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新政治课程标准中的体现

1.新课程力图贴近能促进意义建构的生活情境

(1)首先表现在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和课程设计上。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主张“建构以生活为基础”“立足于学生现实的生活经验,着眼于学生的发展需求,把理论观点的阐述寓于社会生活的主题之中”。

(2)其次表现在课程的“实施建议”中。新政治课程标准主张“围绕学生关注的社会生活问题来组织教学”,把“教学内容从教科书扩展到所有学生关注的、有意义的题材”。在具体的实施建议中,建议教师们“收集”现实生活中的各类案例,“讨论”现实生活情境中关注的问题,对生活情境进行“点评”。建议教师们更多地“演示”具体生活材料,如“使用支票、信用卡、外汇的情境”,对“共同关注的问题形成……改进的建议”等。新政治课程标准从多方面、多角度对学习情境作了强调,是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要求相一致的。

2.注重探究

所谓探究就是利用事实和观察来回答问题、解决问题的教学策略。这是学生进行知识建构的一种主要形式。探究性教学有三个明显的特征:以学习者为主体,以问题为中心,以创设情境为关键。

(1)首先把探究能力的培养作为学习的目标。在“分类目标”中新课程明确提出要“培养为未来生活而自主学习、选择、探索的能力”,与新政治课程标准中的其他五个能力目标相并列。

(2)把探究作为实现意义建构的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新政治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就要求“倡导……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在“提示与建议”中就有许多针对主题的“讨论”“撰文”“调查”“评议”“活动”等等具体的探究方法,以求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3.通过社会性的合作来建构知识

新政治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中,“倡导开放互动的教学方法和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充满教学民主的过程中,提高主动学习和发展的能力”“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建议”中认为:“教学活动是师生共同参与的过程,……要充分发挥全体师生的作用,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共同收集、处理、展示课程资源。”新政治课程标准同时还十分注重通过“讨论”“活动”“辩论”“策划”等形式加强教学活动中的生生合作。

4.摆正教师在教学中的位置

由教师中心转变为学生中心,并不意味着教师在教学中的作用下降了。相反,为了促进学生的意义建构,要求教师课下所做的工作更多,对教师能力的要求也更高。教师不仅要精通教学内容,更要熟悉学生,掌握学生的认知规律,掌握现代化的教育技术,充分利用人类学习资源,设计开发有效的教学资源,对学生的学习给予必要的引导与具体帮助。

(1)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发挥主导的作用。新政治课程标准认为“课程资源不会自动进入教学领域,需要能动地去寻找、认识、选择和运用……更是教师主导的活动”。在“标准”的其他内容里也充分体现出教师在教学中的组织、引导、帮助、服务的功能。

(2)要求教师参与到合作学习过程中。在新政治课程标准要求的教学环境中教师必须放下“师道尊严”,作为参与合作学习中的一位特殊学生,在协作、会话中促进学生的意义建构。

5.重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在意义建构中的作用。新政治课程标准把“采用多种方法特别是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分类目标内容之一。在“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建议”中,主张丰富、拓展“信息化资源”,“利用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收集网上资源”,把现代信息技术当做一种教学的重要辅助手段来看待。通过发展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和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的结合,更好地达到意义建构,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三、新政治课程标准操作过程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在新课程标准中体现建构主义学习理念是我国教学改革的一大突破。以往的教学重传授、轻探究,重接受、轻体验,扼杀了新时代所需的创造人才的培养。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可以有效地指导当前教学改革,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合作交流。这对于我国教育改革和人才战略的实施确实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

但是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我们需要对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做辩证的分析。就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来说,以下两个方面需要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很好地把握。

1.不要因为过分注重生活体验而忽视对理论的把握

建构主义者认为我们所学的内容都根源于社会,从而受制于它们所发生的情境,学习应该是比较直接的生活体验。而政治课是理论性比较强的学科,过分注重生活体验忽视理论把握,恐怕不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对社会和个人的长远发展也不会有太大的意义。所以在教学中需要教师的讲授,需要教师对知识的归纳和总结。

2.创设情境应遵循维果茨基提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情境应十分尊重生活实际的本来面目,不能简单化,但一个人的学习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是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学生对生活情境的收集、分析、处理应该有一个由少到多,从简到繁,从典型到复杂的过程。维果茨基认为,在儿童智力活动中,对于所要解决的问题和原有能力之间可能存在差异,通过教学,儿童在教师帮助下可以消除这种差异,这个差异就是“最邻近发展区”。因此,教师应根据学生的最邻近发展区来创设情境。使学习既有所提高又不致脱离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

标签:;  ;  ;  ;  ;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新课标中的体现_建构主义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