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角兽公司启示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独角兽论文,启示录论文,公司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策划/执行 张成龙 中国独角兽群体素描 2013年11月,美国投资人艾琳·李(Ailleen Lee)发布了一份报告,报告中将在私募和公开市场估值超过10亿美元的创业公司作为一个类别单独提出,并将其命名为“独角兽公司”。因其形象地描绘了一个引人瞩目的企业群体,“独角兽”一词迅速流行于硅谷,并登上了次年1月的《财富》封面。根据艾琳·李的统计,2003~2013年,美国互联网科技界共诞生了39家独角兽公司。 近两年,受全球流动性增加、移动互联浪潮兴起等因素影响,独角兽产生的速度越来越快,数量越来越多。国内市场也在最近数年间涌现了一批估值超过10亿美元的独角兽公司。2015年9月,艾瑞咨询发布了新一期《中国独角兽企业估值榜》。《中欧商业评论》研究团队以该榜单为基础略作调整,并结合媒体公开资料,从产业领域、地域分布、估值高低、创始团队等角度,对榜单上的国内50家独角兽公司进行了分析。 风口“造兽” 不出意外,上榜的50家独角兽公司绝大多数依托近几年的产业风口而生,成为独角兽的时间集中在2013~2015年。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领域成为独角兽的聚居地,该领域的独角兽占总数的88%。其中既有豌豆荚、Wi-Fi万能钥匙等纯粹生于移动互联网的新兴公司,也有以O2O模式为代表的、致力于利用互联网对传统行业进行改造的公司,且后者数量更大。 互联网公司之所以成为独角兽的主体,一方面是因为新技术、新模式创造出了全新的市场,使其得以在较短时间里迅速扩大市场规模,获得高速成长。另一方面,这类企业的高成长性正是风险资本看重的特质,这使其更容易实现融资目标,获得较高估值。 电商风口已过,数量占优估值偏低 由图1所示,电商和O2O是独角兽最为集中的两个领域,共同占据了榜单的半壁江山(54%),其中又以电商为最(30%)。虽然目前仍是阿里系的淘宝、天猫以及京东、亚马逊等百货类电商公司占据统治地位,但电商领域亦有大量的利基市场可以开拓,几家电商独角兽都是诞生于此。比如致力于打造女性购物社区的蘑菇街、美丽说,主打母婴市场的辣妈帮、贝贝网等。时下正火的跨境电商也已有独角兽出现,如蜜芽、洋码头。 尽管电商独角兽在数量上仍占多数,但其估值总额只有188.3亿美元,明显低于互联网金融(690.8亿美元)、高科技制造(630亿美元)、O2O(478.8亿美元)等领域。可见电商风口已过。 O2O市场骤热骤冷 O2O可谓2015年的最热词汇。如果说电子商务改造的是传统零售业,O2O的主要目标就是改造传统服务业。 O2O模式的成熟有赖于两项关键技术的发展:一是基于位置的移动服务,二是线上支付的解决。上榜的12家O2O公司中有8家在2009年以后成立,且主打移动端,典型代表如滴滴快的、Uber中国、饿了么、e代驾、神州专车。这与国内相关技术的发展成熟呈现明显的相关关系。大众点评等几家成立较早的O2O企业起初依托PC端发展,现在也多将业务重点迁移到移动端。 除了美团和大众点评外,其他10家O2O企业的估值均在2015年达到10亿美元。但受2015年8月国内股票市场暴跌影响,资本市场突遇寒冬,此前依靠融资补贴成风的O2O市场经历了巨大震荡,甚至出现了所谓“O2O死亡潮”。 互联网金融估值居首 除电商、O2O外,互联网领域的公司还包括互联网金融(12%)、软件(10%)和资讯(12%)三类。 互联网金融领域的独角兽尽管只有6家(蚂蚁金服、陆金所、众安保险、拉卡拉、人人贷、拍拍贷),却拥有接近700亿美元的总估值。这说明互联网金融已经快速形成了行业分化,进入门槛已经很高。金融产品边际成本极低,但需要专业人员提供配套服务,增加人员的边际成本十分高昂,因此传统金融业一直由少数寡头金融集团垄断。互联网改变了金融业务发生的渠道以及数据搜集处理的方式,使金融实现了场景化和链接化,同时由于减少了线下服务环节,边际成本优势得到强化,这些均为互联网金融公司提供了赶超传统金融机构的机会。 软件和资讯提供商是移动互联带来的原生商业。移动应用兴起后,传统的PC软件得以重塑,电子邮件、即时通信等软件在智能手机平台也有大量使用需求。此外,移动互联时代的应用场景也催生了诸多新型软件。比如,移动社交的兴起带来了图片美化应用的流行,较早在这一领域耕耘的美图秀秀已经跻身独角兽行列。移动互联时代带来的碎片化、场景化的阅读习惯也改变了资讯服务的方式,以门户新闻网站为代表的传统资讯服务方式向主动推送、定制化阅读转变,以今日头条为代表的资讯服务商成为用户新宠。 制造业独角兽既大且强 高科技制造行业需要大量的资金和技术投入,尤其是核心技术往往需要一定时间才能转化为经济价值,因此成长为独角兽并不容易。但一旦成为独角兽,因其技术壁垒不易被突破,往往可以获得非常高的估值。 榜单中的大疆创新最为典型,它用了7年时间成长为独角兽,目前已在全球商用无人机市场占据了约70%的份额。与许多靠投资做高估值的独角兽不同的是,大疆创新的营业收入非常高,2014年达到1.3亿美元,估值为80亿美元。同属这一类别的小米、魅族、移动,体量和实力也不必多说。总体来看,与其他类型的独角兽公司相比,制造业的独角兽更加稳健。 首次创业难成独角兽 站在风口的创业企业很多,但能成为独角兽的寥寥无几。除了领域选择、模式构建等重要因素外,创始团队的搭建、创始人的经验等也十分关键。 搭伙创业成主流 据统计,大多数独角兽公司的创始团队由至少2个人构成,3个及以上成员的创始团队相当常见,单打独斗的创业者很少。创始团队成员之间很多为曾经的同学、同事关系,拥有良好的教育背景,留学回国者众多。 此外,连续创业者更容易成功打造独角兽(表1)。榜单中主要创始人为连续创业的独角兽有27家,占总数的54%;11家独角兽由母公司或几家公司合资孵化,然后指派经理人管理,占22%;仅有12家独角兽的创始人为首次创业,占24%。 根据国内外相关研究,独角兽公司的创业者一般拥有三个方面的突出能力。一是敏锐洞察用户需求的能力,这往往需要经过长期的商业锻炼才能习得。二是合理利用公司内外各类资源的能力,雷军创办小米前拥有丰富的管理经验和投资经验,十分善于调动各方资源,最终将小米从一个手机制造商打造成一家平台公司。三是维持竞争优势的能力,在企业成长的不同阶段,保持优势的方法并不一样,要求创业者对行业及宏观经济环境有较好的把握,拥有创业经验或长期管理经验的创业者更具优势。 成长周期平均为5.5年 从经营时间看,榜单中的公司达到10亿美元估值所需的平均时间为5年半。42%的独角兽成长时间在5年以上;9家独角兽的成长时间达到10年乃至更长;但也有8家上榜公司仅花1年时间就成为了独角兽(表2)。在成长周期为1年的独角兽中,4家为母公司孵化,借助的是背靠大树带来的先天优势;3家公司创始人为连续创业者;只有APUS是个例外,前360副总裁李涛为首次创业,产品上线10个月即拥有了1.5亿用户,成长速度令人惊艳。 大多数独角兽在成长过程中经历了多轮融资(表3)。23家独角兽在C轮及以上轮次的融资时才达到10亿美元估值,占总数的46%;估值在A轮、B轮融资时达到10亿美元的独角兽各有8家,共占32%;另有8家独角兽未经融资便已获得高估值,多为实力雄厚的母公司或多家公司合资孵化而成。 在独角兽的投资方里,互联网三巨头BAT的身影频频出现。据统计,50家独角兽公司中的14家接受了BAT的投资,占总数的28%。 北京、上海是独角兽中心 据表4可以发现,独角兽们的总部更倾向于设置在相关产业政策较好的区域。最为明显的是O2O行业,12家020独角兽中,将总部设在北京和上海的各有5家,因为这两个城市经济最为发达,教育、科技实力较为领先,对于线上研发所需要的智力资源能够充分满足,同时拥有丰富的线下资源可供整合。 北京因科教、文化资源丰富,对互联网、信息科技的支持力度较大,因此在北京创业的电商、资讯、软件类公司成长性更好。上海的贸易金融发达,为物流、互联网金融、电商行业的公司创造了优越的发展环境。北京、上海是独角兽最为集中的地区,数量分别为21家和17家,占了总数的82%。此外,杭州、深圳分别依靠阿里和腾讯培养的庞大生态圈,也孵化出了一定数量的独角兽公司。其他城市特点并不明显。 企业市场仍待挖掘 榜单上的50家独角兽企业中,48家服务于大众消费市场,仅有易商、找钢网2家服务于企业市场。对于初创企业来说,进入企业市场所需的专业性更强,需要撬动的资源更重,用互联网工具改造起来难度更大,进入门槛更高。 借助迈克尔·波特的五力模型进行分析也能够发现,大众消费市场对于初创公司来说更易进入,但竞争更激烈,被替代的风险也更大。 在大众消费市场,创业公司有大量分散的供应商可以选择,例如优步面对的是众多分散的汽车驾驶员,大众点评面对的是众多分散的商家,因而在议价时更为强势。买家方面同样如此。大众消费市场的买家一般是渠道经销商,或直接面对终端消费者,更为分散,议价能力更弱。此外,不少公司在早期即获得了大量风险投资,可以通过补贴吸引用户、供应商加入,进而培养起双方的使用习惯。 但身处大众消费市场的独角兽公司同样面临较为激烈的竞争,风险主要源自潜在进入者和替代者。当独角兽们完成全新市场的开拓与初步培育后,往往会吸引巨头的注意,资本雄厚的大型企业很可能通过多元化经营、孵化子公司甚至直接收购的方式,进入这个市场。例如,陆金所是平安集团投资设立的网络融资平台,蚂蚁金服是网络巨头阿里旗下的成员。 来自替代者的风险则更大。替代者往往带着颠覆性的技术进入市场,同时伴随着对商业模式的改变,市场中的原有公司囿于此前形成的业务和管理定式,往往难以很快调整。虽然独角兽公司多以替代者的身份出现,但在快速变化的商业技术面前,如果不能及时适应,也难逃被颠覆的命运。 虽然企业市场的进入难度更高,但机会也更多,未来伴随互联网对传统产业改造的深入,面向企业的初创企业将有更多机会,2015年跻身独角兽行业的找钢网是先行者代表。 独角兽公司的高估值是否有泡沫,靠补贴抢占市场的商业模式是否可以持续,大规模用户是否能转化成真正的竞争优势……这些问题依然有待回答。前段时间硅谷宠儿印象笔记(Evernote)和Dropbox公司经营不善的消息传出,更加重了人们对独角兽公司的担忧。但无论怎样,独角兽公司仍是这个时代的佼佼者,尤其是它们身上的创新精神、改变世界的理想以及对用户福祉的关怀,更是值得尊敬。 投资独角兽:价值与权衡 近两年,随着中国互联网乃至整个TMT行业呈现爆发式增长,国内市场也在最近数年间涌现了一批估值超过10亿美元的独角兽公司。其中有些公司从宣告成立到成长为独角兽仅仅用了一年多甚至更短的时间。 是什么在承载独角兽? 峰瑞资本创始合伙人李丰认为,过去五年里,世界范围内之所以出现如此多未上市就估值很高的独角兽公司,是因为资金的大量供给推高了资产价格。 “历史上从来没有任何一个历史阶段印过这么多钱投到金融系统。”李丰表示,“从2009年开始,移动互联网带来了非常多的商业模式、足够大的想象空间和变化,是它们承载了这些昂贵的、数量巨大的独角兽。” 根据清科研究中心统计,2015年上半年天使投资市场共发生投资809起,投资交易共计涉及金额7.43亿美元。在2015年上半年活跃的109家天使机构中,平均每家投资8.81个案例,每起平均投资91.84万美元,较2014年全年上升33.7%。活跃机构数量较2014年上涨110%。 创业投资方面,2015年上半年中国创投市场共发生投资1103起,投资交易共计涉及金额82.45亿美元;活跃机构数量417家,2014年的活跃机构数量为334家,上升24.9%;机构平均投资案例数量为2.65起,2014年机构平均投资案例数量为5.74,下降53.9%;平均投资金额为747.51万美元,2014年平均投资金额是880.54万美元,较2014年全年下降15.1%。 阿米巴资本管理合伙人赵鸿认为,估值和公开市场密切相关,尤其是中国互联网非常明显。“过去几年,中国互联网经过了几个周期,基本上三年一个周期,尤其是IPO越靠后的公司其估值越和市场相关,甚至会相差3、4倍以上。但是早期的投资估值的差别是非常小的。这就造成了很多本来愿意投公开市场的基金都愿意投私募一些还没有上市的企业。这么多的资金涌进来,会使整个行业包括企业加速发展,用3年时间走过了本来要5、6年走过的路,有利有弊。” 在紫辉投资创始合伙人郑刚看来,估值跟发展速度有绝对的正相关关系。即使公司非常小,但是增长速度非常快,估值一定是非常高。“我觉得资本市场还是给了一个正常的合理估值,尤其对独角兽公司来说,本身他们创造的财富就是巨大的。” 如何找到独角兽? 金沙江投创管理合伙人朱啸虎告诉记者,过去十年,从2005年开始到2015年年底,在美国上市的中国互联网公司中,平均每年只能产生4家市值在10亿美元以上的独角兽公司。“所以独角兽公司是非常稀缺的,中国去年有几千家的公司拿到了天使投资,这些公司中最后只能产生4到5家的独角兽,所以需要很高的精准度。” “好的VC投中独角兽的比例差不多在10%~20%。”他表示,“如果投A轮的时候就说这个公司能看到百亿美金这是不可能的,但是10亿到20亿美金还是有机会的。我们最喜欢的是在大市场里面找小鱼,即使不是第一名、第二名,在一个很大的市场里,做到第三名、第四名也是很不错的。”朱啸虎指出两个关键点:首先,要看这个市场是不是足够大。第二,切入点非常关键,要进可攻退可守。 郑刚则认为,作为投资者,要投到独角兽公司需要有反向思维的能力,从大的方向里看到自己的机会。“往往没有门槛的竞争、越是红海的地方越有可能出现独角兽公司。此外,还要通过大量的阅读、大量的学习来了解行业里的发展趋势,找准行业里现在以及将来可能存在的热点,以及有潜力的公司在什么地方。” 不过移动互联网的渗透率已经到了一个新阶段——虽然还在增长,但增速已经放慢。“其实到达六七亿用户后,渗透率已经到了一个顶峰,大家对增速的预期改变了。”GGV纪源资本管理合伙人符绩勋表示,还有三个领域存在很大的机会:一是移动互联网尚未触及的领域和区域。二是垂直行业,例如农业、医疗健康。这些行业比较复杂,还有不同的利益群体,改造的时间会需要更长。三是新一代消费群体的崛起和消费升级。 在朱啸虎看来,行业的发展需要一定的铺垫,需要一定的成熟期。第一代iPhone是2007年出来的,但是移动互联网真正爆发是在2011年、2012年。他建议投资人可以先观察,不要急着动手。“我们看到一个比较好的切入点、时间点是这个行业的渗透率到了20%,这就出现了一个引爆点,做什么就水到渠成了。”朱啸虎说,“现在有很多新的方向,像智能硬件、VR,是不是到了引爆点,现在看还有点过早。大家都在进来学习,到了10%以上创业者可以动手了。到了20%的点,投资人进入可能比较容易一些。把握时间点很重要。” 赵鸿认同朱啸虎的观点,“四年前我们观察了很多公司,2015年选择了几个做投资,因为我们觉得时间点很快就要到了。很多行业、很多方向很早就有了,但是一定要在行业和方向里沉淀一段时间。” 独角兽是好是坏? “独角兽”到底是好是坏? 在一些人看来,估值不能完全反映公司的实际情况。独角兽们会虚增估值,在自身“价值”上误导局外人。 根据Fenwick的调查显示,35%的独角兽公司在融资后的估值恰好为10~11亿美元之间,显然这些融资是为了达到某个特定估值而商议好的。在多数案例中,独角兽为了让每一次的估值都能够增加,从而显示出自己的良好进展,很多公司都应投资者的要求,为融资中出售的股票附加特权。 此外,很多独角兽的员工并不了解清算优先权,他们所持有的普通股价值会因为这些保护条款而遭到稀释,令他们变成主要的受害者。当公司面临收购时,普通员工的潜在好处也大打折扣。 相反地,为了参与后期融资,很多投资者都会索要“清算优先权”等有利条款。这种条款承诺至少可以让投资者收回成本,有时候甚至会承诺投资回报。在其他情况下,投资者还会签订“棘轮条款”,一旦创业公司在IPO时的估值下滑,他们便可获得额外的股票作为补偿。也有投资人指出,独角兽公司的迅速崛起恰逢一个充满泡沫、竞争激烈的投资市场。在这样的投资市场环境下,投资者的投资决策往往不情愿地受到动量推动。比如,在5年前,很少有超过1000万美元的B轮融资,而到今天,3000~5000万美元的B轮融资比比皆是,但是与5年前相比,其利润回报和驱动力并没有相应地增长。 事实上,科技行业的很多独角兽都有着相似的业务,并非所有的独角兽都能存活下来。实力较弱的公司之所以能够持续运营下去,完全是因为融资太容易,它们的挥霍无度导致实力强大的企业难以控制自己的开支,从而压缩了利润。总之,一味追求独角兽公司让人们忽视了其他获得丰厚风投回报的机会。 寒冬里,资金使用的效率更加重要。“水涨船高,真假独角兽都隐藏在里面。可能时间才能认定真正的独角兽,但我个人认为现在上百家独角兽中,一大部分都是‘paperunicorn’(纸做的独角兽),遇到寒冬,很容易被吹走和烧掉,可能一两年就能看出来。”符绩勋认为,既然你是独角兽,就要让人看到真正的盈利模式,证明你的商业逻辑是成立的。之前可以假设,但现在是冬天,大家不愿意让你去假设,你必须去证实。 “中国要走入一个新的时代,不论是后工业时代还是消费时代,过去三十年靠投资和出口这两驾马车拉动确实已经乏力了。这个新的时代,不是速度有多快,而是质量有多高,应该是创新和效率在驱动。”符绩勋表示。 硅谷金牌投资眼中的“独角兽”秘密 2015年5月,硅谷知名天使投资人、独角兽公司Paypal联合创始人、《从0到1》的作者彼得·蒂尔(Peter Thiel)与领英联合创始人兼执行董事雷德·霍夫曼(Reid Hoffman)曾来华分享他们眼中的独角兽公司应该具有怎样的特质。他们的观点对于国内独角兽公司的发展似有一定借鉴意义。 创始人的双重悖论 彼得·蒂尔认为,创业者要做与众不同的事情,这有利于帮助成就一个自己的领域,形成垄断,这样的公司就是非常有价值的公司。毕竟疯狂竞争,消耗的只是公司的利润。 “中国过去四十年,因为效仿其他国家比较成功,得以省略很多步骤。但是,这不是一个可持续的趋势,当到了某一个节点的时候,能效仿的都效仿完了,就必须做一些创新性的事情。”彼得·蒂尔说道。 但是彼得·蒂尔认为,创新也是需要一个逐渐过渡的过程,不能将过去的效仿戛然而止,而希望一切都是创新的。毕竟中国当前企业家的竞争环境比其他国家更加的白热化。 谈到企业家应该如何应对风险挑战走向成功,彼得·蒂尔称企业家要把相矛盾的特质结合起来,才能让企业非常成功,而如果只注重一个特质的话,则很容易失败。 雷德·霍夫曼也认同上述观点,他说,一方面企业家要有愿景,另一方面又要有灵活性;一方面要有长期的战略,另一方面又要有短期的执行力……对于企业家来说,这个悖论的两端都要做到。 初创企业是否存在估值泡沫? 现在以互联网企业为首的初创企业频现高估值,很多投资者会担忧其中潜藏的泡沫风险。毕竟对大多数人来说,2000年的互联网泡沫破裂实在是过于记忆犹新。 雷德·霍夫曼认为,在飞速发展的互联网时代,只有少数企业才可以以非凡的速度发展,获得高额的利润和收入。但问题是市场总是很难分辨这些公司,而往往对于这个行业的所有企业进行同样的估值,而由于差异化未能在这些企业中产生,这时候便有了估值泡沫。 但雷德·霍夫曼认为,和千禧年的互联网泡沫不同的是,现在的很多企业,商业模式更加坚实,虽然他们仍然有一些估值过高,但是由于有业务的支持,总体而言并不会造成严重的后果。甚至有些企业的估值还是不足的。 彼得·蒂尔认为,现在很多企业虽然比互联网泡沫时的一些企业的最高估值还要高,但是由于硅谷并没有引发大量的公众参与,因此在这个起起伏伏的周期中,投资者只需在最低时买进,然后长期持有即可。 不过,彼得·蒂尔提醒中国的投资者,要防止过度投资的问题。他说,中国不同于硅谷,中国的公众参与度非常高,而泡沫作为周期性的社会问题,往往产生于大众都参与的时候。 探秘独角兽公司的成功要诀 对于美国的独角兽公司(unicorn),大家应该并不陌生。它们指的就是那些创建不久市值就达到10亿美元以上的公司。目前美国有80多家这样的公司,主要集中在硅谷地区。比如说美国移动支付公司Square,上市不久市值就达到了60亿美元,不过现在看起来这个数字似乎已经算不上太大了。 如今已经有了许多独角兽公司,因此对于那些市值超过100亿美元的更大型的公司又有了新的称呼,即十角兽公司(decacorn)。比如说,以提供租车及实时共乘服务起家的优步公司(Uber)市值就超过了500亿美元,以旅行房屋租赁为主的美国空中食宿公司(Airbnb)市值达到了250亿美元,以“阅后即焚”软件闻名的公司(Snapchat)市值也接近160亿美元。如此看来,用百万美元的数量级去形容公司的规模是不是已经过时了呢? 独角兽公司的成功要诀究竟何在? 独角兽公司是一个相对较新的概念,甚至绝大多数的普通人和一般性的投资者都认为,新创建的公司能否成为独角兽是很难预测的。但读完此文,你可能会产生不同的想法。 首先笔者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所有新建公司投资规则中的秘密,这个秘密可能大部分人并不知道,因为它与新建公司众多投资规则中最基础的一条相冲突。这条最基础性的规则认为,如果想要获得成功,公司产品必须与众不同,或者拥有自己的特殊专利,也就是说你必须足够聪明,能够发明某种别人无法完成的发明。或者是即便自己没法发明这种东西,也必须通过某种途径发现或得到某种与众不同的东西。 让我们想想有哪些例子。比如说,苹果公司就进行了许多发明创造,像苹果操作系统、苹果播放器、苹果手机等——这些都是比较特别的东西,拥有自己的专利。即便是其他的公司想开发类似的产品,也很难一下子完成,因为要对这些产品进行复制确实有些难度。又比如说我们熟知的谷歌公司,他们发明了现代化的搜索引擎,虽说其他许多竞争对手也在尽力模仿,但是由于谷歌公司的缔造者们生产的产品知识技术含量相对较高,以至于其他大多数公司很难对其进行模仿或者根本就无法模仿。虽说后来的必应(Bing)和雅虎(Yahoo)公司也设计出了类似的产品,但是最后都没有做得太成功。 还有许多富有创造力的专利性产品,比如说施乐公司(Xerox)的复印机、游戏业大佬任天堂公司(Nintendo)的第一台游戏机、电子表格霸主VisiCalc公司的电子表格产品……诸如此类,不胜枚举。以上所有的例子中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这些公司都发明了某些新技术,并且获得了绝对的专利权。 如果你对它们进行抄袭,就要面临与其对簿公堂的风险,如果试着采用其他相反的技术,可能就会感觉步履艰难,这两者都不是理想的选择。因为缺乏竞争,这些拥有巨大利润空间的公司就能喊出高价。产品专利性强、设计特别精巧、无法复制或超越,这些成了众多投资者特别是风投竞相砸钱的原因。 因此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许多国家或公司都集中精力创建技术型企业。总而言之,成功的关键在于自己的产品或服务必须建立在某种知识含量极高、产品专利性极强的基础之上。只有这样,产品才能定价高、获利多、价值大,这也是谷歌、惠普、苹果等这些大公司能够创造出惊人成绩的一个重要原因。 那些PE/VC对几代技术创新型企业提出着同样的忠告:努力使自己的产品知识化、智能化,并且申请专利,让自己的公司具备实现价值的可能。 不过笔者在这里要说的是独角兽公司的情况并非如此,它们的成功方式略有不同。我们大致可以将其归结为以下几点:去知识化、去智能化、去专利化,尽量让产品能够被竞争对手模仿,但关键是让自己的产品成为某个领域的第一家。 让我们来看看它们究竟是如何运作的。空中食宿公司(Airbnb)主张出租可供大家共享的房子,优步(Uber)和快的倡导分享使用我们的汽车,“阅后即焚”公司(Snapchat)设计的软件使得发送的邮件可以在某个时间后自动消失——这些产品都不属于高智能型,但是它们绝对属于受众面广的产品。它们并不是专门为编程专家、数学大师或软件高手等高智商聪明人设计的,但每一个普通人都能迅速地明白产品的魅力所在,产品的定位已经从知识贵族向普通大众转移。 如果公司想通过以上的方式迅速发展、为大家所知,甚至挤入独角兽行列,它们就没有时间磨磨蹭蹭,让人们长期等待,它们应该能够迅速筹集到资金。毕竟公司发展并不涉及到专利技术,投资者无须花太多时间去弄明白其中包含的深奥原理。 现在我们简单总结一下独角兽公司的发展秘诀,那就是没有秘密地让自己的产品便于复制、易于理解,且产品必须是广大人群目前急需的产品。一旦公司建立起来,就需要马上投入大量的资金,即使当下并不盈利。 但是假如你真想创建知识智能型企业,情况又该如何呢? 知识智能型的创业公司对专利秘密的依赖程度比较高,这里面常常包含着精密的数学计算或者是构思特别巧妙的创意。然而这些专利对于那些沿着独角兽模式发展的公司来说,并不会显得那么意义重大。随着那些知识智能型的创业公司逐步淡出历史舞台,我们会发现它们更多地属于上个世纪,而不是属于21世纪。实际上,随着网络公司的迅速崛起,这些公司在大约2000年前后就开始走下坡路了。 这里好像还存在一个事实:老式的知识智能型的创业公司失败的几率相对较高。因为即便你比较聪明,产品知识含量高,但总有其他人或者别的公司比你更加聪明。如果你的产品或者提供的服务基于聪明才智之上,它们很有可能要么不能正常运作,要么后来被更聪明的竞争对手所打败。 知识智能型的创业公司通常像马路上的动物一样,被无辜地轧死。假如竞争对手是一家技术含量高的创业公司,但规模一般,你也许能够打败它,但这可能会是一种短期现象。然而一般情况下你很难打败巨型公司,至少是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你很难扳倒它们,即便它们的知识技术成分不高,但是它们拥有巨额资金,公司规模够大。 独角兽公司并不是以产品的知识性或智能性来取胜的,虽然公司的巨大规模能够让其获得力量,其他公司往往很难在较短的时间内筹集到足够多的资金来打败它们,但它们之所以能够盛行,主要还是因为其产品设计相对简单、易于理解,并且拥有比其他对手更雄厚的资金储备。 在美国我们常用“大而不能垮”来形容那些巨大的财经公司,这种说法对独角兽公司同样适用。它们抢占市场的决定性因素不在于产品智能性的高低,而在于资金的多少和规模的大小。正如他们所说的,规模是关键。这就是独角兽公司的秘密所在。 如果自己的公司不能够发展成为独角兽公司,情况又将如何呢? 其实我也不是说不能够创建知识智能型公司。我想告诉大家的是,假如想创建公司,就必须理解一下公司发展的三种模式: 非知识型和非“10亿美元+”型企业 公司的基本产品或服务不属于知识含量高的,其产品可能属于普通商品,专利性不强也不针对特定人群。但只要推销技能过关,产品就能够卖出去。如果公司聘用专业的管理人员经营,短期内应该问题不大。假如是家族式企业,可能发展相对会更长远,因为在这样的公司里,员工的忠诚和管理人员的融洽关系显得更为重要。它不需要大量的资金,但一般也不会创造出特别惊人的价值。 知识智能型企业 公司的产品知识技术含量高,分类抽象细致,往往是非专业人员很难理解的类型。这种公司必须有受过良好教育的专业人员进行经营。它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但很难确保成功。通常情况下公司寿命不是太长,因为它经常要面临同行的挑战,而竞争对手往往也有自己的技术人才和设计精巧的产品,公司产品短时间内升值的几率往往不高,倘若真的获得成功,往往需要好几年的时间。 非知识型的独角兽企业 这些公司往往以平民百姓的日常需求为研究目标。它需要大量资金,否则成功的可能性不大,有了这些资金,公司就能够迅速扩张,并且不会面临太大的竞争。如果成功了的话,在很长时间内都能够继续发展和生存,这与那些知识智能型的企业恰恰相反。为了生存或者繁荣发展,它们往往需要在政府部门里面寻求合作伙伴。因为它们主要是以普通大众为服务对象,与知识型企业相比,影响范围要宽很多。 你可以根据自己的产品进行定位,设计好公司和个人的发展目标,参照这些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发展模式。不同发展模式自身的特点可能会影响你的决定,但以下几点是迫切需要考虑的。 ●如果自己不是真正的知识智能型人才,最好不要去开创这类企业。你更有可能属于那种性格外向和市场推广能力强的人。 ●如果你性格外向且注重家庭,不要进入那些知识智能型或独角兽公司。即便挣不了大钱,但你可以在自己选择的领域获得成功,活得舒服自在。 ●如果你聪明但性格内向,进入知识智能型企业可能是你的不二之选,然而你在那些独角兽企业或非知识型企业中发展的前景可能不大。 ●如果你属于外向型人才,见多识广或是一个天生的网络工作者,你有可能创建一个独角兽公司。虽说这并非定论,但是至少当你的想法获得了风投的认可时,有获得主持一个相对大型企业的机会,哪怕最后未必成功。 随着时间的发展,其他关于谈论创建独角兽公司秘诀的书籍也会陆续出现。在这些书出来之前,笔者希望大家可以暂时将此文作为一篇入门读物。 独角兽养成术 独角兽是西方神话中的一种神秘生物,其形如马,额前有一个螺旋角,代表高傲与纯洁。 在2013年,诞生过太多商业神话的硅谷把独角兽这个词拿了过来,用来指在新一轮融资时估值超过10亿美元的创业公司,从此10亿美元也就成为了独角兽公司的入门标准。 秒拍成“兽”记 出色的创业公司很多,但火到连开场新闻发布会都一票难求的并不多见,一下科技就是一家这样的公司。在其2015年11月的D轮融资发布会上,新浪董事长曹国伟、分众传媒创始人江南春、红杉资本合伙人沈南鹏等大佬前来助阵,李冰冰、任泉、贾乃亮、女子团体SNH48等一众娱乐圈红人也来站台。原定容纳200人的会场硬是塞下了500多人。这样的阵仗,比当天发布的“融资2亿美元、估值10亿美元”的消息本身更抓人眼球。 虽然许多人对“一下科技”这个名字并不熟悉,但它旗下的两款App——秒拍和小咖秀则正当红:秒拍已是国内最大的短视频播放平台,日播放量超过5亿次,与市值50亿美元的优酷土豆移动端的日播放量相当;小咖秀上线三个月便收获了1500万用户,在苹果商店的免费应用榜连续登顶41天,这个纪录在全球范围内至今无人能破。光鲜背后,这只“新晋独角兽”到底经历了哪些坚持、试错和成长? 起点:5万美元和一位连续创业者 一下科技的天使轮融资只有5万美元。按今天的估值,当初的投资方晨兴也许已赚了几百甚至上千倍,且只用了四年时间。外人可能会说晨兴运气好,捡了个大便宜,但事实并非如此。因为这次创业本身就“不差钱”。 70后韩坤是一下科技的创始人兼CEO,此前已是一名成功的连续创业者。韩坤靠做导航网站赚到了人生第一桶金,当时月收入已超过10万元,后来网站被百度用数千万元收购,韩坤实现财务自由,那年他26岁。当时互联网在中国刚刚兴起,旗帜是三大门户(新浪、搜狐和网易),来自安徽小县城的韩坤作了一个决定:去搜狐做夜班编辑。他的想法很简单,去大公司学习和锻炼,结果不到5年便升任搜狐网高级副总裁。之后,韩坤离开搜狐,参与创立了视频网站酷6,4年后酷6在纳斯达克上市。 看上去顺风顺水,功成名就,但韩坤本人却说,“这些事情没有一件让我特别有成就感”。最大的遗憾来自酷6,韩坤当时的梦想是把酷6做成中国的Youtube,却“最后做成了一个电影站”。 就在此时,晨兴找到了韩坤,称现在有个机会可以实现他的夙愿,不过不是在PC上,而是手机。当时是2011年,3G网络刚刚开始普及,以iPhone4为代表的智能手机在中国大卖,这一年被视为中国移动互联网的元年。在晨兴的鼓动下,韩坤创立了一下科技。 “酷6为什么做成了电影站?一是设备不足,中国当时DV年产量才100万台,没足够的设备怎么能产生足够的视频?二是用户习惯,当时国内用户不像现在的年轻人那么愿意去娱乐和分享。”韩坤分析。2011年,智能手机迎来大爆发,尤其是安卓手机的价格已经很便宜,相当于每个手机用户都有了一台摄像机,手机是短视频的天然生存地。此外,更爱表达和分享的90后也起来了。韩坤看到了不可错过的机会。 资本的嗅觉是敏锐的。就在晨兴投资后的一个多月,美国知名VC红点创投又领投了一个数百万美元的A轮,这可能是创业公司里间隔时间最短的两轮融资。 转折:秒拍出世 2013年7月,一下科技完成B轮融资,新浪领投、红点和晨兴跟投2500万美元。选择新浪作为战略投资方,是韩坤和他的一下科技在短视频领域布局的关键一步。对UGC(User-generated Content,用户生产内容)平台来说,一个活跃的社交平台对于内容的传播与用户的互动至关重要,新浪微博比微信朋友圈在内容引爆上更具优势。 但此时,一下科技还没有找到最合适的短视频产品。在B轮融资前的一两年里,摸索着做了几款短视频App,但反响寥寥。当时没有人知道什么样的移动端视频产品才会受欢迎,只有不断去迭代试错。一下科技早期的短视频App是不限制拍摄时长的,但当时国内的网络环境还处在2G向3G的过渡阶段,数据传输速度制约了视频产品的发展。 除此之外,早期产品还有一个问题:只要是能实现的功能,全都加在产品上,但结果发现用户并不知道要去拍什么。团队开始对产品不断简化,但情况并没有改观。直到有一天,他们在产品设计上做了一个小小的改变。“只让拍10秒,因为很多精彩瞬间就是10秒钟,人是很奇怪的,你让他随便拍,他不知道拍什么,限制10秒,他反倒会拍出很多内容。”韩坤说。 这个只能拍10秒的应用就是“秒拍”,2013年10月正式上线,在随后的半年里迎来了一波爆发,用户数突破1000万。正当韩坤以为秒拍可以借助新浪在微博上一飞冲天时,一个新玩家——美拍杀了出来。这是一款偏工具的短视频应用,亮点是有各种效果的滤镜和配乐供用户使用。美拍突然成了“爆款”,上线9个月用户过亿,而超级App微信达到这个数字也用了14个月。 秒拍一下被甩到了后面。韩坤有点慌。一个字,抄!但当秒拍用了三个月时间也上线了类似的工具功能时,美拍又出了新的版本,就这样反反复复地追了几个月,韩坤突然觉得不大对劲。 “追了四五个月,还是追不上。我们就开始反思自己的优势到底在哪?真的是在工具上吗?工具总有被用烦用腻的一天,但如果每天都有新的内容给用户看,就算工具变了,用户还是会跟着你。所以当时我们整体转向,工具是要做好,但重心应该放在内容上。”韩坤说。 高潮:“微博+明星”造爆款 一下科技的C轮融资在2014年9月。凯鹏华盈领投,Star VC、新浪、红点跟投5000万美元,估值达到1亿美元。新进入的Star VC的三位创始合伙人是黄晓明、任泉和李冰冰,而一下科技是这支明星基金投的第一个项目。他们进入的时点非常关键,因为秒拍正在预谋一场引爆微博的活动,明星VC帮上了大忙。 当时,美国兴起了一场名为“冰桶挑战赛”的慈善活动,规则很简单,参与者将一桶冰水淋在自己头上,然后就可点名3个人接受挑战,被邀请者如果不应战,就需要向ALS(肌萎缩侧索硬化症,又称渐冻人症)协会至少捐款100美元。8月18日,北京瓷娃娃罕见病关爱中心发起了中国的冰桶挑战,希望大家能关注和渐冻人处境一样的其他罕见病群体。 凭借在搜狐培养出来的媒体敏锐度,韩坤断定这个活动会火,而秒拍正好借势而上。浇桶水差不多就是10秒的视频长度,天然适合秒拍。更重要的是,韩坤手里有微博平台和明星资源两张王牌。于是,一场空前的“病毒营销”在微博上演,短短几天,近百位演艺明星和商界大佬纷纷“湿身”,“冰桶挑战”在微博上的话题阅读量超过7亿,秒拍借此又迎来一波爆发,大大缩小了与美拍的距离。 而真正让秒拍超越美拍、问鼎国内第一短视频平台的,是一款对口型App——小咖秀。这款依托于秒拍平台的短视频应用在2015年5月上线,只用了两个月时间就登上了苹果商店免费应用榜榜首。当时国内做对口型的短视频产品有好几家,可见形式本身并不是小咖秀成功的关键,真正的引爆路径和“冰桶挑战”的病毒式传播如出一辙,就是微博+明星,只不过这两大势能在助推小咖秀时更加强劲。 当时,秒拍上已有1000多位明星进驻,每个明星在微博上都有几千万到几万不等的粉丝群体,这种量级的传播速度是几何级的。演员蒋欣在微博上传的小咖秀自拍视频能在1小时内转发超过21万次。同时,微博和秒拍在2015年5月实现了排他性捆绑,秒拍成了微博唯一的短视频发布器,小咖秀正是在此时上线。再加上后期在湖南卫视等传统媒体平台的大面积曝光,小咖秀在苹果商店免费应用榜蝉联榜首41天,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期,韩坤形容这是“天下奇迹”。 有意思的是,小咖秀的开发完成只用了两天,背后是一套独创的多媒体开放框架。韩坤对外一直声称一下科技有三个核心产品,除去秒拍和小咖秀,第三个就是这套看不见的开放框架。韩坤形容它是“一切产品的底层,就像发动机一样”。目前国内有两万多款App依托这个框架搭建,这也是此轮凯鹏华盈决定领投的另一关键原因。可见,一下科技不仅是一家踩准赛道的产品型公司,它的技术积累也足够重要。 待续:独角兽≠胜利 刚刚完成的D轮融资让一下科技跻身独角兽俱乐部,10亿美元的估值让很多人吃惊,包括投资人自己。周炜是凯鹏华盈主导这个项目的合伙人,他认定短视频领域会出“独角兽”,但没想到实现这个预言只用了一年。 韩坤也没料到这个行业爆发得如此之快。2014年末,他在提出2015年目标的时候表示,如果秒拍2015年能实现每天2亿次播放,就给员工涨工资,带员工出去玩,还许了其他一堆承诺。“当时的感觉是,每天播放量达到2亿次是非常难的,结果我们在2015年9月就实现了日播放量5亿次。” 单看秒拍和小咖秀,D轮融资并非必需。小咖秀本身已经能够盈利,因为有大量的影视剧制作方希望通过小咖秀提前露出内容,这是一笔日益壮大的现金流。更主要的原因是,一下科技在资本的使用上异常高效。“实际上,公司在A轮的时候,天使的钱还没开始用;B轮的时候,A轮的钱还没开始用;C轮的时候,B轮的钱还没开始用;D轮的时候,C轮的钱还在账上,1分钱都没用。”韩坤说。 细看一下科技的产品架构,会发现这家公司有巨大的扩张潜能。秒拍扮演的是“母鸡”,小咖秀是秒拍孵化的“小鸡”。像小咖秀这样的内部创业团队,在公司内目前运作的有四五个。 韩坤强调,他特别反对将产品进行公司化运营。“现在很多创业公司的一个小产品会被很多部门管理,产品部门也想说了算,运营部门也想说了算,技术部门也想说了算,最后大家都说了不算,这是极大的效率消耗。我们公司的每一个产品都有独立的运营、技术和产品设计,每一个产品都有一个老大,拥有独立的决策权,秒拍作为最顶层的平台去提供各种支持,这样我们就可以有无限多的产品和无限多个老大。” D轮融的2亿美元,为的是下一个“老大”——移动直播,也可以理解成秒拍这只“母鸡”孵化的另一只“小鸡”。国外可对标产品的估值已经超过1亿美元。尽管韩坤承认目前在中国市场推移动直播稍早了些,但他非常愿意花重金提前布局,赌5G时代的到来。“3G时代成就了微博和微信,4G时代带宽费用更便宜、速度更快,秒拍就是一个4G产品。移动直播对于流量的要求更高,我觉得5G也需要一个产品,形态很可能就是直播。” 韩坤把直播、秒拍和小咖秀列为一个三角矩阵,已经不能简单归为一个UGC平台,它更像是一个PGC(Professionally-generated Content,专业生产内容)平台,依靠名人、达人、媒体等各种意见领袖生产内容,去创造更多的头部流量。所谓头部流量就是指10%的视频内容创造出50%的流量。一下科技要打造的是一艘短视频领域里的“航空母舰”,这件事是韩坤每天只睡四个小时的最大动力。 “成为‘独角兽’对公司来说的确是一个里程碑,但并不是说公司就胜利了,还差得很远。创业的成功率只有1%。”韩坤说。 阿凡题:在线教育“独角兽” 在民间故事里有这样的一个人物熠熠生辉,他头戴小帽,留着两撇可爱的胡子,倒骑着毛驴,热衷于惩恶扬善……不用再继续说,很多人都有了答案,这个叫阿凡提的人物是很多人童年里的偶像。 当下,一款名字类似的APP阿凡题也正笼罩着偶像光环,它定位于在线答疑,为学生指点迷津。成立两年多,注册用户超过2000万,平台老师超过2万名,阿凡题迅速成长为“国内最大的师生真人在线答疑平台”,成为学生和家长们心中名副其实的“阿凡提”。 面对成绩,阿凡题创始人兼CEO陈李江和联合创始人王庆苑平和冷静,他们想做的是把教学闭环中的答疑环节做到极致,从而使更多的孩子得到公平优质的教育资源。 这个组合有点炫 有人曾说伙伴关系是创业成功必不可少的因素之一,这一点上,陈李江和王庆苑这一对“北大+清华”的组合最具发言权,两人从相识到携手创业称得上惺惺相惜,并且拥有一个共同的标签——“高材生”。 作为北京大学和耶鲁大学联合培养的大数据博士,毕业后的陈李江一直从事计算机方向的工作,曾经在惠普研究院工作两年。在很多人看来,能在全球知名的企业研究院工作,无疑是令人羡慕的,他放弃优越的工作,选择创业多少使一些人费解。 但是在陈李江看来,技术应该服务于更多人群。“在研究院做的是研究未来十年二十年才能成熟的新技术,但是我们更希望把现在掌握的前沿技术做成一个产品,让每一个人都能感受得到。”抱着这样的想法,陈李江毅然选择了创业。 虽然同为高材生,王庆苑的经历却不尽相同。创办阿凡题前,王庆苑的职业经验比较丰富,工作经历包括国企、民企、大型外企……他告诉记者,枉耶鲁MBA期间接触的一堂名为“社会型企业”的课使他深受感动。课程认为,企业家应主动担负起社会责任,对社会整体起向上作用。这个理念引起了王庆苑的思考,“有没有一种商业模式既创造了社会价值同时又能实现商业价值”。对于成长中的阿凡题,他就想打造这种多赢的商业模式。 “教育的结果不是让受教育者最终成为一个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我们在学业上的成功与幸运不无关系,但是我们想做到的是让幸运普惠到更多的人,通过互联网共享中国最好的教育资源。”王庆苑淡然地说道。 志同道合的二人迅速付诸实践,并且吸引了更多高材生的加入。2013年底团队开始着手调研、开发,2014年7月致力于为中小学生提供便捷答疑服务的阿凡题App正式上线,在追寻理想的过程中,他们走出了自己的道路。 “独角兽”的野心 教育本身是非标准化的,它依赖于老师和学生间的交流,同时,教育也是一个持续的过程,阿凡题是怎么保持教育的延续性呢?回答这个问题要先从阿凡题的技术谈起。 阿凡题有很大的题库,用以支持拍照搜题,拍照搜题能够解决大多数的难题。但题库模式无法识别手写公式,并且存在明显的瓶颈——题库有限的容量永难覆盖无边题海。然而,随着全新概念App阿凡题-X推出,这两个难题都迎刃而解了。据了解,阿凡题-X实现了手写体识别和人工智能的双突破,“未来,在用户的持续‘调教’下,阿凡题-X不仅能轻松解决学生的题海问题,甚至可能成为老师教学中的得力助手。”陈李江说。 与此同时,阿凡题在拍照搜题功能的基础上引入老师在线答疑和即时辅导,为学生提供一个全面且个性化的解决方案,最大程度地实现答疑环节的尽善尽美。 当然,阿凡题的目标不止于此,陈李江想做的是“滴滴‘打’老师”。在这种模式下,又如何保持教育的延续性? 王庆苑告诉记者,依靠庞大的运营系统、分配算法和计价机制,阿凡题对供需关系进行匹配,进而形成“提问-匹配-辅导”的“滴滴‘打’老师”模式。在阿凡题,学生可以“收藏”并关注老师,定向提问,老师也能通过关注学生第一时间掌握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师生间的交互、交流得以延伸,延续性自然能够保持。 入口在哪里? 在线教育市场是增量市场,数据显示,中国在线教育市场正以每年30%以上的速度增长,预计2017年中国在线教育市场规模将达到1980亿元。巨大的蛋糕摆在眼前,众多“玩家”追逐、疯抢,在此背景下,阿凡题何以脱颖而出? “答案很简单,那就是专注。”陈李江说。 众所周知,教学步骤通常分为“诊、教、练、测、答”,有人认为这些步骤都可能成为在线教育市场的入口,但在陈李江看来,真正的入口只有答疑。“在这五个教学步骤中,只有答疑是由学生发起的知识掌握程度反馈,同时也是老师诊断并深入下一教学循环的基础,是整个教学实现正向循环的最核心步骤。” 据《全国中小学生学习压力调查》显示,68.9%的中小学生认为难题是耽误写作业进程的主要原因,但只有10%的难题通过老师解决了。这个数据表明,学生写作业遇到难题时,大多无法获得解答。基于此,阿凡题选择深耕答疑环节,明白学生所想,解决学生所需。 “你很难想象当我的孩子晚上11点多还在被作业困扰,孩子抓耳挠腮、父母爱莫能助的感觉。”这是一名投资人说的话,给两位创始人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而更可怕的是,类似场景在中国普遍存在。当无数家庭面对这样的时刻,阿凡题的存在已远远超越了“在线答疑”本身的含义。 未上线就拿到了千万元人民币投资,2015年1月迅速取得了上千万美元的A轮融资,2015年12月获得6000万美元的B轮融资。这些看起来很不简单的数字,阿凡题是如何实现的?王庆苑告诉记者,通过“滴滴‘打’老师”模式,建立起师生间的交互关系,在此基础上,阿凡题可根据学生的不同需求开发一系列产品,这其中具有很大的盈利空间。而这也正是投资人所看重的。 一路走来,阿凡题收获了鲜花和掌声,但是也遭遇了争议和质疑,比如关于抄作业的争议就一直存在。 陈李江借用户的真实看法直面质疑。“对于真想抄作业的学生而言,阿凡题是一个很笨的慢办法。最快最简单的办法是第二天到学校借别人的作业来抄,不需要理会答案正确与否。而使用阿凡题还需要拍、抄甚至和老师在线交流,只有真正希望搞懂知识点的学生才会这样做。” 两位创始人强调,阿凡题发挥的真正效用是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完成作业只是过程中的副产品。“只有当应试教育中最占据时间的‘大头’被解决,学生才能有更多的时间投入到素质教育中去。” 创业无疑是艰难的,如果骨子里没有想做一件事的原动力,很难在这条路上走得太远。对于陈李江和王庆苑而言,现在的阿凡题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初心未改,他们的目标始终是打造一个共享中国最好的教育资源的在线平台,实现“桃李满天下”。 融360:独角兽新贵 蚂蚁金服、众安保险、陆金所……如今的独角兽公司并不乏互联网金融的身影。从2013年互联网金融元年开启到现在,互联网金融一度誉满天下、谤满天下,究其根本似乎绕不开的是其略显野蛮的生长速度。 纵然是在资本寒冬的大背景下,仍不乏获得高估值者,融360便是其中一员。2015年10月,在线金融搜索平台融360宣布完成超过10亿人民币D轮融资,这意味着融360顺利跻身“独角兽”公司行列。 跻身独角兽 作为国内最大的金融产品搜索平台,融360主要免费为个人消费者和微小企业提供金融产品的搜索、推荐和申请服务,业务范围覆盖贷款、信用卡、理财等17万种金融产品。 2012年3月上线之后,融360在当月便获得光速领投、凯鹏华盈及清科跟投的A轮700万美元融资,并分别于2013年8月和2014年7月完成B轮和C轮融资,先后由红杉中国基金和淡马锡旗下兰亭投资领投。 而D轮的投资更是集中了各路光环,由云锋基金、赛领基金等国内基金领投,红杉及Star VC跟投。云锋基金是2010年初以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马云和聚众传媒创始人虞锋的名字命名而成;而赛领资本则是中国规模最大的人民币国际投贷基金管理人,被称为“中投二号”,Star VC则是由黄晓明、李冰冰、任泉、章子怡、黄渤为合伙人。 由于此轮融资明星投资人身影济济,融360也被越来越多的推到了镁光灯前,融360联合创始人、CEO叶大清更因一场和任泉同台的论坛被镀上了一层明星的光环。 获得投资后的叶大清表示,这是投资人对于融360坚持平台方向的一种认可。四年时间,融360成为连接大量金融机构和普通用户最大的第三方平台。金融搜索比价,能高效地连接大量金融机构和普通用户,相对来说政策风险较低,金融搜索平台的潜力正在得到验证。更重要的是,融360开发的大数据风控系统也成为构筑独特竞争力的门槛。 目前,在宏观经济面临下行压力之下,互联网金融的融资环境已日益艰难。大多数公司尚处B轮、C轮阶段,融360是为数不多的获得D轮超10亿融资的公司。 Star VC联合创始人任泉表示,选择融360最重要的是看重其作为平台方的风控能力。据了解,融360自身建设的大数据风控系统“天机”已经和国内8家征信机构合作,实现5万元以下的贷款申请完全在线化。同时,公司已经同全球最大征信局Experian(益博睿)建立了合作使用其数据模型和方法论。 根据融360披露的数据,从2011年10月8日成立到现在,融360的员工人数已经从最初的10余人,发展至近700人。目前已发展成为国内最大的金融产品“搜索+推荐+服务”平台,覆盖近300个城市,免费为个人消费者和微小企业提供PC及手机端服务。 目前,融360的合作金融机构上万家。站内实时更新17万余款金融产品,其中贷款产品7万余款、信用卡1万张、理财产品8万余款。 四年来服务过的用户人数1230万,累计信贷申请金额约2万亿元,获批金额近3000亿元。每个月的搜索次数接近上亿次,已成功占领金融搜索第一入口级服务。 D轮融资之后,叶大清称,公司将继续坚守创业之初的定位:只做金融搜索平台,避免成为金融机构。“我们不碰钱,融360是穿牛仔裤做平台的人,为穿西装‘行服’的银行送锤子、送水,提供服务。” 叶大清透露,此轮融资后,融360将主要用于支持业务高速增长,目标是在2017年获得10倍的业绩增长。除了继续在风控和移动领域加强研发之外,会更重视通过积极的品牌建设,继续培养用户在线获取金融服务的习惯。 叶大清认为,未来若干年,下一个千亿美金市值公司很有可能将会诞生在互联网金融领域。在互联网金融的各种模式中,平台的价值开始显现,巨头们发现“做银行”不那么好赚钱,因而纷纷将目光转移到平台。例如,蚂蚁金服在做开放平台,陆金所近期也向开放平台转型。 据融360对外公布的数据,最近几年,其业务的地域覆盖呈现显著变化,贷款申请从沿海城市向内地扩展的趋势明显,来自二三线以及内地城市的在线申请贷款占比已经近8成,从2012年的32%增长到2015年的79%。用户在线申请贷款的平均搜索次数也在显著上升,从2012年3.15次上升到2015年5.2次。这样的数据似乎也验证了叶大清的平台理论。 谈到互联网金融的下一个风口会在哪儿,叶大清认为是在消费金融领域。他说,特别是小微企业的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一直是一个困扰经济发展的大问题。未来,这方面将存在很多的发展机会,今后十年,甚至二十年,会有巨大的发展空间。但叶大清也表示,前提是要做好相关的基础设施、数据、风控的服务、征信。 而对于近期的P2P问题平台的不断涌现,叶大清认为,其实从长远来看,中国的P2P有些会成为中国的新型互联网银行。但从目前来看真正能够做到有规模、有品牌、很成功,风险管理过硬的却屈指可数,他预计只有10家左右。“我觉得90%以上的可能几年以后会销声匿迹,就像当年中国的千团大战,最终留在线上的有品牌、有规模的只有不到5家。” 房多多:做不同,乃成 成立于2011年的房多多,是一个连接买卖双方和经纪人的交易平台。房多多的创始人们想把它打造为一家有意义的公司,而不仅仅是做传统改良的公司。 从成立到成长为独角兽企业,房多多踏实地做了四年的功课。 成为独角兽 房多多有三位创始人,他们是多年的老同学。 CEO段毅,在创立房多多之前是苏州一家房地产代理公司的创始股东之一,有着10多年的房地产交易从业经历。 COO曾熙,大学时跟段毅是房地产专业的同门师兄弟,毕业后去了新联康工作,2004年加入一家地产代理公司。当时段毅是总经理,曾熙是副总经理。 CTO李建成,1996年从华中理工大学毕业,进入通讯行业,2005年加入腾讯,担任过深圳研发中心总经理、腾讯学院顾问。 去年底,在万科耕耘20年的老将肖莉高调加盟房多多,随即,百度的重量级技术腕儿杨勇也紧随其后。如今的房多多主管团队里,有30多人来自于阿里巴巴。“选择行业里面最强的人,留出足够的股份以共同创业,不是每个CEO都可以做到的。房多多的团队有一种真正的合伙人文化,很注重股权、期权的分享。”房多多的一位投资人曾如此评价。 2012年8月,房多多获得德讯投资曾李青数百万元天使投资;2013年7月,获得鼎晖投资5000万元A轮投资;2014年7月,获得8000万美元的B轮融资,由嘉御基金、光速安振中国创投、鼎晖创投联合投资。2015年7月,房多多完成C轮223亿美金融资,由方源资本领投。短短几年时间,房多多已经迅速成长为一家独角兽企业。 作为一家房地产交易服务平台,房多多首先要做的是让商品在线。因此一开始,房多多就着手找房源、盘活经纪人,他们采用先做B端,以新房切入的策略,靠地推找到房源。 对开发商和业主来说,最大的痛点是找不到真正想买房子的人。虽然线上的流量有一定的品牌知名度,覆盖面也很广,但是更加精准营销还是需要通过线下。房多多通过线上线下一体的服务模式,捕获这些潜在的买家。据了解,目前,房多多平台上有三四百万的精准客户。 如今,房多多在和各大知名地产开发商达成合作的同时也建立了一支庞大的线下服务团队,新房业务已经覆盖北京、上海、深圳、广州等在内的全国50多个城市,全国拥有员工3000多人。 “预计2015年房多多在新房领域的交易规模应该做到3000多亿。”曾熙说。 曾熙认为,虽然新房在中国还是一个非常大的市场,但是从国外的经验来看,会面临新房一次交易以后市场萎缩的状态。于是从2014年开始,房多多做了新房、二手房和金融的三角布局。 曾熙表示,房多多的初心是服务于用户,所有的战略,包括商业模式,构建的服务体系,一切都是基于买家和卖家的需求出发。“大家现在买房只有一个选择,就是找中介、找经纪人。经纪人充当着买家和卖家的连接体,实际上,经纪人是一个流动性高、尚未建立起诚信和服务体系的一个团体。消费者付了高额的佣金,服务体验非常糟糕。接下来我们会致力于让买家和卖家在平台上直接进行对接,把信息做到对称。” 目前,经过近一年的努力,房多多已经在国内十个城市开展二手房的业务。 不是为了创新而创新,是为了解决行业的痛点,这样才会有存在的价值。 “我们希望构建的是一个买家、卖家、经纪人三者共生共荣、自由交付、降低整个行业成本的机制。当然这件事会非常难,我坚信那句话:做正确的事情,错了也是此生可待。”曾熙说。 在对房地产营销行业进行深入研究之后,创始人们发现,这个行业主要的三类参与者——买方、卖方、经纪人之间存在很多的矛盾。 从买方的角度来看,痛点在于房价高、时间成本和不透明的价格。 从卖方的角度来看,开发商的痛点在于难以获取精准的客户,推广成本高。二手房业主的痛点同样是和经纪人的信息不对称。 从经纪人的角度来看,这个行业门槛低且收入不高,大部分中介门店里面,70%的人赚的钱不足以弥补日常住宿和生活开销,不少从业者希望通过制造信息不对称的壁垒,隔绝买卖双方的联系,以此获得盈利。 地产“黄金时代”,可以坐等客户上门;市场形势变得不好,房子越来越难卖,房地产商和中介公司也亟需求变。房多多试图从地产经纪人的角度入手,打造一个以交易为导向的第三方平台:经纪人把客户贡献出来,在平台上与一手房匹配,同时说服地产商将房源放上平台,将新房的资源开放给经纪人,通过平台的效应,从而把传统的“一二手联动”业务规模化。 对于开发商和新房代理公司,通过房多多的平台,可以增加销售渠道,降低成本,实现资金快速回笼。 对于经纪人,通过房多多可以拿到大量新房房源,这意味着成交比例的上升,销售成功后经纪人获得佣金激励。此外,房多多承诺七天快速结佣,收到客户定金后,直接与经纪人计算佣金。 对于购房用户,可以通过经纪人看到更多房源,增加选择余地,还可以获得一定的优惠。 段毅表示,房多多的目标是用“阿里巴巴模式”改变房地产,打造一个囊括“淘宝、天猫、支付宝、余额宝”等元素的“生态圈”。 曾熙则认为,现在的互联网创业,如果是做一个传统模式的优化,不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既然出来创业,就做一件有意义的事情,能够颠覆传统玩法的事情。“不管是在新房、二手房还是在金融上,我们希望做的东西是不一样的。” 模式尚待验证 曾熙认为,房地产行业有抵抗互联网的独特属性,首先表现为低频交易,即不同于通过重复交易来获取利益的互联网电商行业;其次,作为区域化特性明显的行业,只有基于当地才能更好地契合买家与卖家的需求;第三,行业交易过程的复杂性决定了线下服务的不可或缺,甚至比在线上提供信息更加重要。 因此,要改造这个行业,就需要进行交易链的重构。不同场景下基于互联网的全新颠覆,才会真正的提高效率。 “中国最好的经纪人人均能效是一个月0.3单,也就是说3个月卖掉一套房子。我们认为这个能效可以提高10倍以上。提高的基础就是重新构建在整个O2O商品和用户交付过程当中的场景。这个场景会因为互联网的存在,让信息变得更对称,极度改善整体交付的效率。”曾熙表示,房多多一直致力于两件事:一是连接,二是效率。 “房地产最倾向于做的是信息不对称,我们通过交易链条上的移动互联网连接的方式,让每个角色回归本身行业分工里面应有的角色。”在李建成看来,衡量新模式或者是新产品、新流程的唯一标准就是效率。效率是一切商业进军的根本,通过效率的提升也可能降低成本。“低频高价,这是对普通人。经纪人是高频使用者,如果有一个新的工具可以提高生产效率,他可以天天卖房子。” 不过,房多多的模式虽然看似完美,业内却一直对其存在质疑:提点高、结佣快的确激发了经纪人的销售热情,但开发商外场几乎没有自有客户,这不正常。“房多多的地推团队和外场销售人员、房产项目销售负责人形成利益捆绑,销售人员把外场自有客户倒给经纪人自肥的现象开始抬头。我知道几个业绩不起眼的项目销售,去年就靠这个赚了上百万元。”一位业内人士认为,房多多定位房产交易平台,如同地产垂直领域的阿里巴巴。但和阿里巴巴自身不直接从事商品买卖不同,房多多反而成立了一系列的房屋经纪、广告和活动策划公司。有些房产项目销售负责人、小主管、乃至驻场人员也暗地里成立经纪公司。把房产开发商的自有客户“洗”出来,而这些公司其实是壳。 的确,与短流程的线上买卖、线下物流的阿里电商平台不一样,房产销售的链条很长,购房者下定决心之前,已经在同一区域的竞争楼盘之间多次徘徊,很难界定这一客户是开发商自有、其他渠道电商,还是房多多发起的经纪联动。 “这是个两难处境。如果房多多的表现没有超乎同业,就满足不了上市互联网企业的业绩指标;如果客源占比过高,则难免侵占开发商自有客户或者截留其他渠道商的客户,势必遭受开发商或同业的抵制。”无法回避的事实是这个看似完美的模式尚待验证。 “独角兽”死亡潮将至 硅谷投资人艾琳·李最初提出“独角兽”概念时,一个重要内涵是此类公司十分稀少。但美国独角兽公司的数量近年来呈直线上升趋势,随手一列就是一串:Groupon、Dropbox、Zuily、Airbnb、Instagram、Pinterest、Uber…… 中国的独角兽近两年也出现爆发式增长。或许是担心移动互联网带来的这波机会转瞬即逝,国内创业公司更喜欢通过非常规途径,快速成长为独角兽。典型做法是大把烧钱,用金钱换时间。目前,国内被普遍认可的独角兽公司约有20家,估值认定宽松一点的话约有50家,另有50家估值接近10亿美元的公司可以视为“准独角兽”。但无论哪国的独角兽,都活得并不轻松。独角兽本就稀少,真正能修成正果的更是少之又少。 不上不下的尴尬 在美国,独角兽公司往往有一些明显特征:在某个垂直细分领域提供独特的产品或服务,占有相对主导的地位;在业务上致力于开拓新市场而非争夺旧有市场。 在中国,由于创业环境不同,上述特征缺乏基础,估值成为独角兽的唯一衡量标准。公认的国内独角兽包括新美大(美团+大众点评)、陆金所、蚂蚁金服、滴滴快的、小米、大疆创新、今日头条、爱奇艺、同程旅游等。从这个名单可以看出,国内独角兽的业务基本不具备唯一垄断性,在各自领域都有强劲对手,很大程度上还是要依靠融资和烧钱来抢占市场份额,与美国的Airbnb、Instagram、Pinterest等在业务上独树一帜的独角兽有极大区别。 即便是美国的独角兽们,也并非个个前景明朗:有的独角兽已经上市,但很快露出了“原形”;有的还没上市就已经没落;有的价值仍在,但估值大大削减。当然也有少数独角兽至今风头仍劲。Facebook、LinkedIn是过去成功独角兽的代表,后继者想要达到它们的高度,难度很大。 如今,越来越多的创业公司将成为独角兽作为短期奋斗目标,认为这是一家公司能够成功上岸的标志,不仅意味着资本的财务目标能够实现,抗风险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也得到加强,但事实可能并非如此。独角兽既非成熟的大型平台类公司,又非刚刚起步的小型初创公司,却要面对跟二者相似的诸多问题,不上不下的位置有些尴尬。 巨头重重围剿 创业公司在达到独角兽的量级后,百分之百会遭到围剿。Dropbox曾一度被认为是创新势力的代表,其形式新颖的云服务颇得用户青睐,在微软、谷歌等巨头的夹缝中发展起来,获得了上百亿美元的估值。不过在之后的实力较量中,Dropbox暴露了它的脆弱,在OneDrive、GoogleDrive、iCloud等巨头们推出的相似产品的夹击下,经营出现困难。 同样的事情正在中国发生,且残酷性更胜一筹,美团是个典型的例子。原本美团、大众点评和糯米三分天下,美团的估值在2015年1月即达到70亿美元,看起来已是一只强壮的独角兽,独立做大顺理成章。但国内团购市场竞争过于激烈,几乎各家都在寻求巨头支持,美团不得不考虑别的对手“抄后路”的可能,最终无奈与大众点评合并,倒向腾讯,即便如此也未能阻止估值下滑。 类似的戏码几乎正在国内各个领域上演。今日头条这家非传统的媒体公司,凭借个性化的移动阅读服务赢得了用户,崛起过程可谓惊艳,可一旦各方力量将目光投向这里,它的日子立刻就变得难过;爱奇艺虽然在估值上已达到独角兽的标准,但其所在的视频领域强劲对手众多,背后多有巨头支持,以后会怎样还很难说;曾被称为业界神话的小米也不例外,行业对手里既有巨头,也有新生代的小不点儿,无不以削减小米的实力、打败小米为荣。 百度、阿里、腾讯,这三家中国最大的互联网公司,有钱有人有资源,复制一个模式不过是分分钟的事情。只要独角兽们做出的业绩足够引人关注,马上就会有相似的产品或企业冒出来。甚至你还没来得及成为独角兽,身后就已经有一群追赶者。 适度竞争可以提升公司的竞争力,过度竞争则是有害的。过去20年,死于对手模仿与复制的创业公司数不胜数,尤其是中国互联网领域,已不是简单的竞争角力场,而是一片野蛮的丛林。独角兽们必须充分考虑这片土地的基本国情,小心避免沦为巨头打击下的牺牲品。 新势力步步紧逼 在小心翼翼避开巨头、考虑如何往前走的同时,独角兽还要留一只眼睛注意新出现的追赶者们。崛起越快的独角兽,身后的追兵会越多。财富故事往往能引爆人们的创业激情,也许最终都做不成,但把独角兽拖下水并不是件难事。 滴滴快的号称自己占据了99%的出租车打车市场,在专车市场也有80%以上的份额,但Uber和神州专车对此报以嗤笑。按理说,拥有这等市场份额,也就意味着取得了定价权,更拥有了随意收割利润的权力,至少不必再补贴了吧,但事实并非如此。滴滴快的对于市场的补贴只是略有减少,并不敢十分放松。身后跟着实力强大的追赶者,放弃补贴就意味着市场份额的快速流失。更何况,用钱可以解决的问题只能算是小问题,用钱解决不了的才真是大问题。 小米原本是互联网手机里的绝对翘楚,其业务发展极度依赖增长的高速度,强劲追赶者的出现对于小米来说就是劫难。而现实是,小米的追赶者不是一个,而是一群。华为手机目前与小米平分秋色,且产品线齐全,小米一直想进入中高端手机市场但未能如愿。魅族、奇酷、一加、VIVO这些公司的崛起,又使人们看明白一件事:小米手机不是互联网手机的代名词。当小米的追赶者们奋力向前时,小米就无法保持过去的高增速,从而影响到估值。 内部创新乏力 应对围剿和追赶,只是独角兽保持高速增长的必要条件,源自内部的危机其实威胁更大,其中创新能力的衰退最为致命。 一些独角兽未大先老,组织管理混乱,创新能力缺失,陷入内斗不可自拔,最终沦为平庸的企业。人在一无所有时往往能迸发出最强的创新力,一旦成为有产阶级,考虑问题时就会有很多顾虑,创新力大打折扣。 保持创新能力是所有大公司都感到头疼的事,为此它们不断引进人才,把拥有创新思维和冲劲的年轻团队拉进自己的体系。虽然结果多半是原有体系将创新力量压制并驯服,但至少能给体系内的创新势力燃起一些光亮。但对于独角兽们来说就不是那么回事了,它们不具备大公司的固有基础,创新不成便意味着失败。 独角兽多是靠创新上位,典型的如Pinterest。但瀑布流不过是一个能迎合人们某种内在浏览喜好的产品形式,还远远谈不上改变人们的习惯。可惜的是,Pinterest并未在创新路上更进一步,加之一夜间冒出了许多模仿与追随者,这只独角兽的前景很快就变得不那么妙了。 独角兽要保持创新能力,必须为自己设定某个切合实际的目标,且自身要有一个合理的业务拓展逻辑。早来的成功人人都想要,但从另一方面来说,成功过早也可能使人思维钝化,止步不前。这是独角兽成长为真正巨头的巨大障碍。 一批独角兽会死去 在2015年上半年的O2O创业潮中,一大批创业公司做的是连接用户与实体店的生活服务类项目。为快速抢占市场份额,花了大把钞票进行补贴,试图以此获得新用户,并沉淀出用户习惯。很多公司已做到了很高的估值,甚至不乏估值上10亿美元者,最终却发现投资者并不买账,拒绝接盘。 2015年下半年开始的O2O寒冬,与靠烧钱膨胀起来的虚高估值有很大关系。在无人接盘的情况下,后续项目还在源源不断地按既有路径往上走,于是形成一个怪现象:即便其中有真正的好公司也会被误杀。至于那些全靠烧钱、并无真正竞争力的独角兽和准独角兽们,更是会死得很惨。 一个企业是要有商业模式的,而不该只有资本模式。商业模式的根本在于提升效率、降低成本,创造出特有的价值,仅靠烧钱抢份额、造声势无法持续。国内市场前20名独角兽虽然看上去个个都很强,但把它们的利润加起来之后,会得到一个负数。低利润甚至负利润可以使公司的业务规模迅速扩大,实现对市场份额的快速攫取,但如果这成为独角兽成长的常态,就有些令人困惑了。 百度、腾讯、阿里巴巴这些大公司和大平台,在某种意义上虽然已沦为传统保守力量的代表,但它们都有着稳定而高效率的利润,在各自的领域已经建立起了先发优势,拥有巨大的用户规模,也享有使用者的习惯沉淀。许多独角兽公司除了有点钱去买用户,这些最基本的条件一个都没有。这背后的含义,只能是死亡。 当前国内正处在资本寒冬的初期,创业寒冬也许马上就要到来。待到寒冬末期,独角兽和想成为独角兽的公司们,也许会成批倒下。到那时,今天会成为前车之鉴,创业公司的发展困局才有望在冷静中得到反省和破解。 资料来源: 《中欧商业评论》2016.1 齐卿 罗真 潘鑫磊 葛甲 《投资与合作》2016.1上 简越 刘莫 泰德·普林斯 《投资与理财》2016.3 劳新颖标签:独角兽公司论文; o2o论文; 融资公司论文; 公司估值论文; 移动互联网论文; 基金估值论文; 创业论文; 朱啸虎论文; 中国创业公司论文; 投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