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内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分析论文_柏娜

(遂宁中心医院 四川遂宁 629000)

【摘要】目的:分析急诊内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9月-2016年9月来我院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的基本规则,分成观察组、对照组,对照组41例患者实行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的前提上加入中医治疗,比对两组患者治疗有效性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将中西医联合治疗应用于急诊内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治疗过程中,能够有效提升整体治疗效果,可推广。

【关键词】急诊内科;上消化道出血;中西医结合治疗;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R57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21-0130-02

上消化道出血属于临床内科常见急诊,严重的情况下很有可能威胁到患者生命安全,患者主要表现为黑便体积呕血、失血引起的全身综合症状[1],治疗上消化道患者时,应先对患者出血位置、出血原因进行确定,并采取针对性急救措施,为患者的急救节省时间。因此,本文重点探究急诊内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数据结果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文研究对象为2014年9月—2016年9月来我院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82例患者,遵循随机分组原则,分成观察组、对照组,对照组41例患者中,男24例、女17例,年龄25~67岁,平均年龄(42.49±3.14)岁,出血原因:胃癌出血5例、脑溢血应激溃疡出血9例、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22例、出血不明5例;观察组41例患者中,男25例、女16例,年龄24~68岁,平均年龄(43.16±3.21)岁,出血原因:胃癌出血6例、脑溢血应激溃疡出血8例、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21例、出血不明6例。比对两组患者基本资料,无明显差异,可比较(P>0.05)。

1.2 治疗方式

两组患者入院后均马上实行常规对症治疗:胃肠减压、抗感染、维生素K1止血治疗、禁食等。

对照组41例患者实行常规西医治疗:在常规对症治疗基础上,加入西医治疗:(1)泮托拉唑40mg+0.9%生理盐水100ml,采取静脉输注方式,一天两次,5周为一个治疗疗程;(2)口服奥美拉唑,一次20毫克,一天一次,5周为一个治疗疗程[2]。

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的前提上加入中医治疗:常规对症治疗、西医治疗与对照组相同;中医治疗方案:给予患者云南白药,一次0.5克,一天4次。

1.3 评定标准与观察指标

评定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一是痊愈,患者呕血、便血等临床症状均得以控制,生命指标恢复正常;二是显效,治疗3天后,患者临床症状显著改善,便血、呕血问题明显缓解;三是有效,患者临床症状逐步缓解,出血情况减少;四是无效,患者仍存在呕血、便血等问题。总治疗有效率=[(治愈例数+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0%。

观察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包括口干、腹泻、食欲不振。

1.4 统计学方法

统计患者临床资料,借助SPSS12.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数资料使用百分数表示,行χ2值检验,利用P值判定数据的差异,其小于0.05时,说明数据存在显著差异,反之,则无。

2.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

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治愈例数达30例,比对照组多8例。同时,观察组无效例数仅2例,比对照组少8例,数据间具备显著差异(P<0.05),具体如表1所示。

2.2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

经过治疗后,对照组口干、腹泻、食欲不振例数分别出现2例(4.88%)、3例(7.32%)、1例(2.44%);观察组分别出现1例(2.44%)、2例(4.88%)、2例(4.88%)。两组数据之间无明显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上消化道出血属于临床急症,但根据临床数据统计,该疾病易出现误诊,误诊率高达20.0%,相对于其他消化系统疾病来说,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病速度快、病情进展快,如果没有得到及时治疗、抢救[3],很有可能导致患者死亡。诱发上消化道出血疾病的因素较为复杂,主要包括饮食结构不合理、嗜酒、情绪长期过于紧张、药物刺激、过度劳累等。因此,上消化道出血多发于青年男性,且该疾病的发病机率呈现出不断上升的趋势。当前,治疗消化道出血的方式主要分为以下四种:一是常规药物,如垂体后叶素、生长抑素等;二是气囊压迫止血;三是内镜治疗;四是介入治疗。

通过本研究结果证明,观察组治愈例数达30例,比对照组多8例。同时,观察组无效例数仅2例,比对照组少8例,说明观察组治疗方式的效果更为突出。在中医领域中,上消化道出血归属于便血的范畴,患者出血通常是由胃部产生,严重的情况下出血量较大,因此,中医领域在主张治疗上消化道时强调纠正患者的休克症状,在控制患者出血量的前提下,分析患者出血原因,最后进行综合治疗。与常规西医治疗方式相结合,坚持标本兼治的原则,对患者上消化道出血症状进行根治性治疗,力求在最短时间内控制患者出血问题,并改善患者预后。

综上所述,将中西医联合治疗应用于急诊内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治疗过程中,可有效控制患者出血、呕血等症状,可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郑东阳,颜丽卿,张卓群等.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对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病症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生化药物杂志,2016,36(9):141-143.

[2]林白浪,王曙红,符小玲等.全程分期健康教育对消化道出血患者遵医行为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健康教育,2016,32(8):739-742.

[3]王宝香,梅红,彭罕鸣等.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因子1基因多态性与过敏性紫癜胃肠道出血的相关性[J].临床儿科杂志,2016,34(3):197-200.

论文作者:柏娜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7年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9/5

标签:;  ;  ;  ;  ;  ;  ;  ;  

急诊内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分析论文_柏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