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社会主义的总体价值观,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价值观论文,总体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事业。这一根本性的社会历史变革过程,必须坚持“三个主义”相统一,即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相统一的总体价值观。
“三个主义”相统一是当代中国社会价值观的总体现
毛泽东同志早就说过:“一定的文化(当作观念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给予伟大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客观上需要与之相适应,并能促进其发展的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代价值观体系,这种价值观体系从总体意义上来说,只能是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的高度统一。其理由是:
第一,“三个主义”的总体价值观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在我们的社会里,凡是正确的价值观,总是自觉不自觉地符合辩证唯物主义社会历史观,符合自然、社会、人类自身发展的客观规律,像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价值观等。反之,凡是不正确的价值观,总是受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影响,背离马克思主义唯物论和辩证法,背离客观规律,像个人主义、实用主义价值观等。
第二,“三个主义”价值观体现了我国现阶段社会发展的总体价值要求。党的基本路线集中体现了现阶段我国社会的总体价值目标,即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这迫切要求有一种伟大的精神动力来推动。而“三个主义”价值观,正是凝聚中华民族,推动中国发展的伟大精神动力,在客观上符合这种要求。
第三,“三个主义”作为全社会价值观的基本原则,是社会主义整个价值体系的灵魄,它“统帅”社会主义价值观的一切价值范畴和规范,是衡量行为人品质的最高价值标准。因为没有“三个主义”精神,就不可能正确处理个人、集体和国家之间的关系,也不能正确处理同世界各国的关系,当然也不具备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高尚品质;没有这种精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就是一句空话;没有这种精神,就不会有热爱社会主义的言行,就会背离广大劳动人民的根本利益;没有这种精神,就谈不上树立共产主义劳动态度。同时,没有这种精神也谈不上“爱岗建功做贡献”,也不会产生正确理解和对待正义、义务、良心、荣誉、幸福、情操的指导思想。
“三个主义”价值观是一个有机整体
“三个主义”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内在地构成社会主义价值观的有机整体。
第一,坚持社会主义,从价值观上来说就是坚持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是一科学的理论体系,先进的社会制度,也是一种崇高的文化价值系统。在它看来,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客观上必然具有一定的任务、使命和规定,当达成任务、使命的条件已经形成时,任务和使命就成为人的责任,变成了人们的行为规范。而科学理论的巨大意义更在于,要帮助人们通过对历史条件的分析,揭示社会发展的必然性,认清自己的责任,并付诸行动。这个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过程,即是改造世界的过程。这个过程的社会价值表现为:全面推进社会进步,以解放全人类为己任;追求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并且个人自由发展能够成为他人自由全面发展的客观条件。从这里不难看出,社会主义这种先进的科学文化体系,本身包含着集体主义,即集体主义是社会主义文化价值体系上的必然体现和实际行为的价值取向。因此,从道德价值观上来讲,坚持社会主义必须坚持集体主义。即社会主义价值观是以集体主义为核心内容和基本原则的。
第二,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的时代主题。社会主义作为一般意义上的科学理论,总是通过具体的民族、国家的革命和建设的实践实现的。社会主义不是抽象物,其本身即是个别与一般、内容和形式的统一。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性质和方向,是具有共性的、普遍性的。但是社会主义的具体道路必然是民族化的,充分反映民族精神。因而,社会主义作为一种崇高的文化价值体系,它本身包含着爱国主义的内涵。“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历史结论告诉我们,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要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第三,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是统一的。集体主义作为社会主义道德价值体系的核心,贯穿在各种人际社会关系中,并现实地体现为各种具体的道德价值规范。社会主义的爱国主义就是集体主义在处理个人同民族、国家的关系中的重要道德、价值规范。人们的爱国之情、振兴民族之志,为集体主义的存在和发展的科学性和道义性提供了历史确证,从历史发展的观点看,爱国主义的存在和发展则又标志着人在发展和实践社会本性的道路上进入了一个重要阶段。如果说,从爱国主义走向社会主义是近代中国社会的特定历史条件决定的必然道路,那么在当代中国,从爱国主义走向集体主义则是我们时代精神的自然升华。
市场经济离不开“三个主义”统一构成的总体价值导向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为坚持“三个主义”为核心的社会文化精神和总价值体系奠定了深厚的物质经济基础。另一方面,市场经济又迫切需要坚持“三个主义”的总体价值导向,高扬时代主旋律,以保证其方向。
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公有制主体地位来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以公有制为主体,个体、私营、外资等为补充的经济体制。公有制经济不仅决定了我国经济基础的社会主义性质,也决定了上层建筑的社会主义性质。理论和实践告诉我们,要建立市场经济体制,不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不行,而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不坚持公有观念不行,公有观念本质地集中地体现在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和集体主义构成的总体价值观上。因而,“三个主义”的总体价值观,正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相联系的公有制经济成份内在地相一致。
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分配制度来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实行的是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分配形式为补充的多重分配形式并存的制度。它决定了劳动者只有发挥社会主义主人翁精神和集体主义精神,并有为国家作贡献的劳动态度,才会取得较好的劳动成果和报酬。这表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分配制度对“三个主义”的总价值取向,有着内在的要求。
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竞争原则来看,社会主义的竞争,是在公有制和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的竞争。是平等互利、相互协助的竞争,而不是“大鱼吃小鱼”、弱肉强食。这种性质的竞争有助于“三个主义”价值体系中的团结协作、互助互利、助人为乐的新型人际关系的形成,有助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目标来看。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本质内容,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最高目标。要实现这个目标,既要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劳动生产率,创造共同富裕的物质条件;又需要坚持“三个主义”的价值导向,提高人们的思想觉悟,创造共同富裕的精神条件。物质变精神,精神变物质。物质的丰富和精神的充实,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共同富裕的两个相辅相成的条件。因此,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最根本的是要培养和造就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的一代新人。只有这样的人,才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才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
当然,市场经济对人们价值观的影响作用是双重的。一方面,它突出个性,强调个人利益,使人们的主动性、积极性得以发挥;另一方面,市场经济固有的自发性又会诱导人们产生拜金主义、个人主义、享乐主义、功利主义等腐朽的价值观念。对此,我们既应正确对待其负面效应,加强法制和教育,加强正确引导,又要从本质上肯定积极效应的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总体价值观是相一致的,进一步将其引导到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价值观的高度,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健康地发展。
标签:市场经济论文; 集体主义论文; 爱国主义论文; 社会价值观论文; 社会主义社会论文; 社会主义革命论文; 经济论文; 时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