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教育改革热点问题的思考_素质教育论文

关于教育改革热点问题的思考_素质教育论文

教育改革热点问题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教育改革论文,热点问题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改革开放以来教育改革热点问题的类型

10多年来,教育改革的热点问题层出不穷,种类繁多,涉及教育的宏观、中观、微观领域的许多问题。教育改革的热点问题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基本类型:一是改革传统教育,实现教育的现代化问题;二是教育结构的调整与改革问题;三是国外现代课程及教学理论的传播引起的课程与教学改革问题;四是素质教育以及与之密切相连的中小学德育与心理辅导问题。

改革传统教育,实现教育的现代化,是自80年代初到90年代我国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问题,它本身又涉及教育思想、教育目标、教育模式、儿童的成长规律与早期智力开发问题、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知识与能力、认知与情感、隐性课程与校园文化的关系问题、克服应试教育与实施素质教育、教育实验的理论与实施规范等复杂的问题,在这一方面,教育改革问题的表现又是很复杂的,而且也是教育改革方面思想最活跃的领域之一。这也是改革开放以来,教育改革热点中的热点问题。

教育结构的调整与改革问题主要涉及教育体制改革、中等教育结构改革、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渗透改革、中等教育分流、幼小衔接、农村综合技术教育改革、学制改革与义务教育等问题。

课程与教学的改革是80年代中期以来基础教育改革中的重心问题之一,随着国外现代教学与课程理论的广泛传播,教学模式、教学目标分类与设计、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课程结构等问题成为教学理论研究以及教学改革实践的热点问题。

中小学德育、中小学生的心理辅导与教育成为80年代末90年代初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中的又一热点问题。德育的社会适应性问题、德育的实效性问题、德育模式问题,以及中小学生的心理辅导与教育问题也成为基础教育改革的不可回避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的教育改革热点问题都与其特定的社会背景和教育实践状况相联系,因而,需要联系国情和教育实际,认识和把握教育改革的热点问题的实质及其意义或价值,并了解人们分析并解决这些热点问题的思路和方法论。

二、教育改革热点问题的实质及其意义

教育改革的每一热点问题都有其特定的社会背景和教育实践基础,并针对教育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展开理论探讨或实验研究。本节主要对几种影响较广泛的教育改革热点问题作些分析。

(一)“三个面向”与教育改革热潮的兴起

1983年9月, 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为北京景山学校题词:“教育要面向现代,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三个面向”的精神,成为80年代教育改革的根本的指导思想,也直接导致了克服传统教育的种种弊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教育改革研究,教育改革热潮兴起。

80年代初,我国进入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历史时期,党和政府认识到现代教育经济的发展和新技术革命的兴起,必须重视教育发展在经济竞争中的重大作用。“三个面向”成为我国教育改革的总的指导思想。

在“三个面向”涉及的教育改革问题中,人们研究最多的是教育的现代化问题,人们把实现教育的现代化看作我国教育发展的总体目标。一时间,人们对传统教育的思想、活动体系等方面的种种弊端进行了较客观的分析,研究现代化教育的基本特征、教育观念、教育体制等问题,同时,人们也意识到处理好教育的现代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因而,中国传统文化与教育的关系成为理论工作者关心的课题,人们试图通过研究,发挥我国传统文化在实现现代化教育中的作用。

关于教育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人们还提出要探讨教育发展的本土化与国际化的关系等问题。

“三个面向”的观点,为80年代以来的教育改革奠定了思想基础。

(二)“人才学”的兴起与培养目标的大讨论

教育的培养目标一直是教育思想倾向的主要表现,同时也制约着教育改革的价值取向。培养什么样的人?一直是80年代以来教育改革的基本问题之一。

早在1979年,《人民教育》杂志开辟了“人才学论坛”专栏。“人才学”的讨论,首先涉及的是什么是人才;然后讨论了人才成长与时代需要、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以及成才的途径和方式等问题。人才学的讨论引起了教育理论界关于人才标准与培养目标的讨论。教育理论研究中,人们从面向全体学生发展的角度探讨教育的培养目标。在80年代初,主导性的看法是将知识丰富作为人才培养的首要标准,要求受教育者广泛掌握和了解各方面的知识,以便成为学识渊博的通才。在后来的几年中,大家认识到,仅有知识是不够的,要让学生掌握“双基”(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同时,发展智力。必须在获得知识的过程中发展观察力、思维力、想象力和独立能力。传授知识与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关系的讨论也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展开的。

1983年2月, 燕国才同志在《光明日报》上发表《应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一文,不仅使得人们对教育的培养目标的认识更全面了,而且还直接引发了一直延续到90 年代关于“非智力因素”的热点讨论。 1983年秋,“三个面向”为培养目标提出了更高的标准。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指出:“教育体制改革的根本目标是提高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所有这些人才都应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和社会主义事业,具有为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而艰苦奋斗的献身精神,都应不断地追求新知,具有实事求是、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这些目标的确定,为培养目标的研究与讨论指明了方向。

正如《中共中央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的那样,由于长期以来,“在教育思想、教育内容、教育方法上,从小培养学生独立生活和思考的能力不够,发扬立志为祖国富强而献身的精神很不够”,因而80年代中期,中小学教育改革中,人们着重开展了培养目标的具体化以及中小学生身心素质培养的实验研究,如杭州大学教育系和杭州天长小学开展了小学生“三自能力”培养的实验研究等。关于培养目标、学生素质结构的研究与实验一直持续到90年代,并成为当今素质教育热点问题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从“学会”到“会学”:教学理论研究与教学改革实验

随着新技术革命的兴起和“知识激增”,教育工作者认识到教学方式改革的重要性,人们愈来愈不满足“满堂灌”式的教学。此时人们很快接受了埃德加·富尔在《学会生存》一书中的观点:“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因而,学会生存、学会学习成为人们研究的热点问题。

教学生学会学习,即“学习方法指导”的研究与实验得以广泛开展。“学习方法指导”的研究又分为两种类型:一是渗透法,却在日常的教学中有意识地渗透某些有助于培养自学能力的学习方法,潜移默化地让学生掌握,并且适机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不追求学法指导的固定模式。另一种是开设“学习方法指导课”,或者在课堂教学中明确每堂课的学习方法应达到的目的和具体途径,使学生掌握一些有效的学习方法。

在“学习方法指导”的研究中,影响最大的是关于“自学辅导”的实验研究,如卢仲衡的数学自学辅导实验研究,魏书生等人的语文自学能力培养的研究与实验。魏书生强调从建立计划系统、监督检查系统、总结反馈系统入手,培养学生选择科学的学习方法的能力,提高学生自学语文的能力,从而建立语言教学管理自动化的目标。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的目的,最终还是为了使学生学会学习。

80年代中后期,人们不仅关注“学会学习”的问题,而且进一步研究了使学生“学会创造”的问题,人们相当重视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教育心理学和智力心理学关于智力结构、创造思维的条件的研究,为创造教育提供了理论依据。中小学教育改革中相当关注结合各科教学,研究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问题。

由于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教育目标分类学理论、暗示教学法、程序教学、掌握学习理论,以及认知心理学理论等西方新教学理论的广泛引进,直接影响了中小学教学改革实验研究,教师与学生、知识与能力、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关系问题,以及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等问题成为中小学教学改革实验研究关注的热点问题。

(四)主体性教育思想与实验研究

主体性教育思想是自80年代中期以来对中小学教育影响相当深远的教育思想,主体性教育改革实验研究是80—90年代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中一个重要的热点问题。

近十年来,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表明,传统的教育低估了学生的发展潜能,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也忽视了学生发展的主体性要求。随着社会的发展,对受教育者主体性要求越来越高,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和主体性素质的发展与培养日益得到重视。因此,80年代末,教育理论界提出了主体教育的观念、思想,并在90年代初开始,北京、河南安阳、天津、湖北荆门、深圳、湖南长沙等地开展了中小学主体性教育改革实验研究。主体性教育的理论实践研究成为当今教育改革的热点问题之一。

人们普遍认为,教育本身就是一种主体性相当强的实践活动,教育作为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活动,是通过促进人的社会化和个性化来展开的,而人的社会化和个性化的过程就是人的主体性素质的不断培育和展现的过程,因而在本质上教育就是一种关照受教育者主体性的活动,教育过程也就是一种对受教育者的主体素质的培育过程。教育活动中教师、学生作为活动的主体,客观地要求体现出人的主体性;现代社会的改革与发展特别是我国市场经济,对教育提出的一系列挑战客观地要求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主体素质。主体性教育成为一种令人振奋的教育观念和教育理论,因为它集中地体现了我们所处的这个注重弘扬人的主体性的伟大时代的基本精神,主体性教育思想深入教育改革实践之中,人们甚至把主体性教育看成是素质教育的精髓。

学生的主体性素质包括哪些方面?人们认为,学生主体性素质主要包括主体能力(独立自主性、自觉能动性、积极创造性)、主体意识和主体人格等方面。在主体性教育的实验研究中,人们又结合学校各科教学、各种教育活动的特点,构建出一定体系的主体性素质发展目标。

如何实施主体性教育?当前,人们根据主体性教育的目的观、教育过程观、课程观、师生观、时空观,从主体性教育目标、主体性教育的课程结构、主体性教学活动体系、主体性教育管理与评价等不同的角度,通过实验研究,探讨主体性教育的有效模式。而且主体性教育的实验研究由单校实验逐步发展为区域性的改革实验研究。

应该说,主体性教育理论和改革实践是与我国当前社会发展的实际相一致的,它集中地反映了我国建立市场经济对教育和对人的发展的客观要求。主体性教育理论和改革实验研究成为教育改革中的热点问题,是历史的必然。

(五)成功教育、希望教育、愉快教育等新思想引起的建构中小学教育模式的热潮

为了解决由“应试教育”导致的学生学习负担过重问题,使学生得到生动活泼的发展,为了解决中小学中普遍存在的“差生”问题,大面积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每个学生的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1986年以来,我国中小学教育工作者开展了成功教育、希望教育、愉快教育、和谐教育等新探索,试图建构中小学新的教育模式。新思想、新方法不断涌现,掀起了建构中小学教育模式的热潮。

“成功教育”是由上海闸北区教育局教育室和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在闸北区薄弱初中——闸北八中开展的实验研究。成功教育面向为数从多的“学习困难生”,认为“学习困难生”具有一般学生同样的潜能,通过教育的改善,学生能够获得多方面的成功,学习心理品质不断完善,成为学习的成功者,进而为其成为社会的成功者作好基本素质的准备。成功教育的实施基本过程是:教师对学生有积极的期望和要求多方面为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诱导学生主动参与教育、教学活动,对学生进行积极鼓励性的评价,使学生得到成功的经验;有意义地强化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使学生的非智力的心理品质得到改善;并在各学科的教学改革中按年级安排各阶段的教育目标。

“希望教育”是由武汉市粮道街中学进行的一项以转变差生为目的的实验研究。“希望教育”在实施过程中,通过引导学生对美好前景和目标的向往,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尊心,鼓励学生主动进取;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对每个学生充满着不同的期待,克服教师和学生之间存在的无望的消极情绪和心理,促进学生向预定的目标努力;教师引导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确定合适的目标(包括总体目标、心理素质目标、能力素质目标),并引导学生自主地追求,用成功支持希望,使每个学生都有成就感,不断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同时重视人际情感交流,创造和谐的团体气氛。

“愉快教育”或“乐学教育”实验主要在小学进行,是针对学生负担过重等问题提出的。人们强调教育过程应是学生生动活泼的发展过程,因而,学校教育应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校园环境和学习环境、形成融洽的人际关系、愉快、合作的教学过程,以及愉悦的心理体验。愉快教育实验从教育思想上提倡师生关系的和谐,教学的民主,在具体作法上,多强调减少学科教学时间,组织各种兴趣活动;要求教师以良好的心理状态对待学生;教学过程生动。许多学校从校园环境建设、课堂教学改革、学生评价等方面进行实验研究,通过实施愉快教育,赋予学校教育活动浓厚的生命意识,把学校教育活动变成儿童生活的一部分。

“成功教育”、“希望教育”、“愉快教育”等新教育模式或教育思想的研究,是针对基础教育中普遍存在的“应试教育”导致的种种弊端进行的,这些新的教育思想或教育模式的产生,表明人们对基础教育现状的不满。此时基础教育中掀起了探讨新模式的热潮,这些热潮并不只是热衷于提出新概念,而是在教育整体改革的基础上,创造科学多样的办学模式,实现学生有个性,学校有特色的办学目标。

(六)中小学课程理论研究与课程结构改革

80年代以来,随着西方课程理论的引进以及西方各国课程改革的影响,我国教育科学中,课程理论研究日益得到重视,课程论逐步从教学论中独立出来,课程改革亦成为基础教育改革中的核心问题。

长期以来,我国基础教育的课程结构单一,中小学课程设置存在一系列问题:只重视学科课程,忽视活动课程;只强调必修课程,缺乏选修课程;强调分科课程,忽视综合课程;只关注显性课程,不注重隐性课程;只有国家课程,没有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课程模式也缺乏弹性;在课程的内容上,也存在着课程内容陈旧的问题,需要处理好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与知识更新的关系。课程设计在结构上存在的问题与学生的全面发展的客观要求不相符合,因此,课程理论研究与课程改革实验正是针对这些问题而展开的。

80年代中期以来的课程改革研究相当活跃,实验研究的问题集中在综合课程、选修课程的设计与实施上。关于综合课程,东北师范大学开展了综合理科课程、综合文科课程的实验研究,关于选修课程,南京师范大学开展了高中选修课程设计的实验研究。1988年后,课程理论界开展了隐性课程的理论研究,随后,许多中小学从隐性课程建设的角度加强了校园文化的研究与实验。

当前中小学课程改革与实验的热点是活动课程的理论与实践问题。人们认为,传统的学科课程只能为学生提供脱离现实生活需要的书本知识,学科课程不能满足学生现实生活的需要,不利于培养学生对日益复杂的社会生活的适应能力。不仅如此,而且学科课程不利于每个学生个性发展。人们主张,要发挥课程的整体育人功能,必须把活动课程作为中小学课程结构中的有机组成部分。

关于活动课程,一些课程理论工作者研究了活动课程的历史发展、活动课程的教育观、活动课程的理论基础,以及活动课程的目标等基本问题,并研究了新型活动课程同实用主义活动课程、课外活动、学科课程中的实际活动等方面的区别,探讨了当前实施活动课程的基本规范。人们普遍认为开设活动课程,对实施素质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对满足学生的个性发展,以及能力培养都具有现实意义和教育价值。关于活动课程的研究与实验,当前尚待讨论的问题是活动课程的内在结构问题,即究竟应设计哪些门类的活动课程,活动课程的实施是否需要设计活动课程的指导书?活动课程与活动教学的关系究竟对何处理?这些问题不仅成为课程理论研究与改革实践的热点问题,也是中小学教育改革实践中的难点问题。

关于课程理论问题的研究,课程设计的价值取向、课程设计的方法论,课程管理体制等问题也是课程理论界所关注的重要问题。

(七)素质教育的提出与中小学心理辅导的兴起

“素质教育”问题是80年代末我国教育理论与改革实践中兴起的最重要、影响最广泛的热点问题,甚至是一种教育思潮。它不仅影响了基础教育,而且对中等专业教育、高等教育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教育体制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民族素质”;《教师法》第七条指出:“基础教育是提高民族素质的奠基工程,必须加强”;《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更明确地提出:“要把教育转变到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上来”。这一系列教育改革的纲领性文献为“素质教育”热点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武器。而长期困扰我国基础教育的“应试教育”以及“片面追求升学率”带来的种种弊端,为“素质教育”的提出奠定了教育实践基础。90年代初期,“素质教育”的观念从教育实践和教育理论中凸现出来,尽管对“素质教育”的概念仍然存在着一些分歧甚至反对的观点,但“素质教育”的确成为当前教育改革中最突出的热点。

素质教育是什么?教育理论家们引经据典,研究素质教育的概念及其内涵。从教育思想上看,人们认为素质教育的精髓在于:实施全面发展教育、培养学生的个性、注重学生主动发展。更进一步,人们从教育本质观、教育价值观、教育目的观、课程观、教学观、学生观等方面重新思考教育;从教育理论上,人们试图建立起素质教育理论体系;在办学模式上,人们也开始建构素质教育的实践模式,并在实践中涌现出湖南汨罗经验、上海南市经验等不同的素质教育实践模式;在教育政策上,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把素质教育确定为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基本思路。

素质教育主张对学生进行全面的素质培育。但学生的素质结构究竟包括哪些组成部分?素质教育的具体的素质目标是什么?学校教育能够培养学生的哪些素质?与素质教育相适应的教学活动策略是什么?课程结构是什么?与素质教育相适应的教育评价制度如何改革?这些问题都是人们在当前实施素质教育中需要回答的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

人们普遍认同,素质教育应培养学生的良好的科学文化素质、思想道德素质、劳动技能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但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学生的心理素质包括哪些基本的要求?为了从理论和实践上解决这些问题,中小学心理辅导兴起。

心理辅导的兴起与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变革的加剧是直接相关的。因为社会的变迁,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客观地要求儿童青少年具有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竞争意识与合作精神、承受挫折的能力,情感发展健全,具有较强的社会交往能力和自我调控能力。但中小学生在教育情境中面临着各种压力,生理的变化、升学与就业的双重选择、人际交往的困难都会导致他们心理上的困惑。中小学心理辅导则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开展学习辅导、生活辅导、社会交往辅导、性心理辅导、消费辅导、闲暇辅导、择业辅导。

中小学心理辅导实践主要集中开展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建立心理辅导的工作系统,建立学生心理辅导档案;创造良好的班级氛围和融洽的人际关系,开展班级辅导和个别辅导。在理论上,中小学心理辅导的一般原理,心理辅导的策略、中小学生心理素质测验量表、中小学心理辅导课程和活动的内容等问题,都有待于进一步探讨。

标签:;  ;  ;  ;  ;  ;  ;  

关于教育改革热点问题的思考_素质教育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