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升,交通土建工程建设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是仍有很多问题存在,对交通土建工程质量具有严重影响,对城市建设及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因此,需要重视交通土建工程中的质量控制是十分有必要进行的工程工序之一。本文就交通土建工程路基路面施工的关键技术进行简单的阐述。
关键词:交通土建工程;路基路面施工;关键技术;分析
引言
路基路面的施工,其关键技术是保证施工质量的重要条件,也是确保建设公路质量及其后期正常运行和使用的关键。因此,国家应不断提高对路基路面关键施工技术的重视程度。在生产实践的过程中,对这些关键技术进行有效应用,并不断完善和提高,以此来消除施工过程中出现的不合理部分,不断加强对施工质量的监督和管理,积极做好验收工作,排除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的安全隐患,从而使交通运输行业的发展得到有效改善,进而带动国家整体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
1、交通土建工程路基路面施工简述
交通土建工程是交通土木工程与建筑工程的集合,是指通过利用各种施工设备以及建筑材料,来完成所有和水土基础建设相关的计划和施工工作。在交通土建工程中,非常有必要重视路基路面的施工技术,其必要性的表现如下:就交通土建工程而言,路基路面是其重要的根基框架,为了确保其工程项目的质量,必须在其施工过程中注入更多的施工技术,使得其工程进度缩短,质量提高。采用正确得施工技术,以及加强对施工人员的监管强度,将原有的管理体系进行完善与改良,能规范相关人员的举止与态度,从而解决土建工程路基路面的施工问题。就社会经济的发展情况而言,土木建设工程主要包括交通道路的建设、房屋的建设等规模较大的工程。其中,交通土建工程包括交通路桥的施工工程、交通路桥的质量测试以及交通路桥的监督管理等方面。交通土建工程当中的路基路面施工又分为一般情况路基路面的施工、特殊情况路基路面的施工、路基路面维护工程的施工、水泥混合土路基路面的施工以及沥青路基路面的施工等方面。
2、交通土建工程中的路基路面问题分析
2.1施工技术和原料方面
其主要原因是选择了不正确的施工工艺,施工设备操作的不精准,使得施工水准达不到标准。原料方面,在施工材料方面没有按照规定标准进行配比,从而导致了路面出现裂缝,沉降的问题。导致路基缺陷的原因有很多,并且相对复杂,但主要因素还是施工阶段与后期使用过程中的路基缺陷。就施工阶段而论,引发路基缺陷的原因是因为路基填料的所含水分与压实度都达不到标准的要求,或是因为对施工设备选用的失误。
2.2人员方面
管理人员的态度懒散,起不到真正的监管作用,施工人员的施工作业也潦草了事,不按照工程要求标准进行。路基的不均匀沉降同时会影响到施工路基的排水系统等多方面出现问题,从而导致了路面的不平整。造成路面不平整的原因更多是人为方面,如果施工过程中严格的遵守相关的规定标准,路面的平整度是一定能够达到要求的,但因为管理方的松懈,在施工过程中没有起到应有的监管作用,存在管理人员失职,导致路面的不平整。
2.3自然因素方面
自然因素中存在着许多无法规避的自然灾害,例如:大暴雨、泥石流、地震等,这些灾害所产生的破坏力是不可估量的,一旦造成损失那其后果将无法弥补。导致路面不平的原因主要是因为路基没能均匀沉降。在施工阶段,如果不对路基进行严格的密实度方面测试的话,一旦遇到软土地基等地质条件,那在公路竣工后,在车辆行驶造成的压力下,很有可能使得公路发生不均匀沉降。
3、交通土建工程路基路面施工的关键技术
3.1路基开挖技术
推土机在路堑边坡顶部开始路堑,并挖掘和侧抛,直到达到所需的路基宽度。必须在“路堑顶部”施工桩处准确开始路堑,并按照要求的路堑坡度比进行路堑。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根据铲刀(S 型或 U 型铲刀)的类型,推土机可沿路段将多余或挖掘的材料推到铲刀前方 100m 处,以将其存放在稳定的地方。随着边坡变得更陡,越来越少的侧铸造材料被结合到侧填充中。推土机设备的放置控制很少,特别是在坡度较陡的边坡上,通常会产生“棉条填充”。这些填料充其量只能起到很小的作用,许多筑路工人倾向于采用侧浇和废弃挖掘材料的“全台阶法”。结果是路面稳定,但废料填充非常不稳定。
3.2路基填筑施工技术
分层对公路路基进行填筑压实,各层填筑路基的最大压实度应保持在 20cm 以下,最后一层路床上方的压实度要控制在 20cm 左右(在一些特殊情况中,只要符合施工要求即可,并将其压实度的最小量控制在10cm 以上)。公路填筑路基的含水量幅度要在最佳含水量 2%之内的范围进行有效控制。路基填筑宽度与填筑层设计宽度相比要多出 30cm 左右,在宽度确定中,压实宽度要大于施工设计宽度,最后进行削坡施工。为有效避免路基出现积水现象,应设置一个外向横坡在路基表面。与此同时,为防止雨水对路基边坡造成严重的冲刷,可以将临时挡水埝或排水设施在路基填筑施工当中进行设置,在填筑路床的过程中要确保路基的均匀性及密实度,应保持路床顶面横坡与路拱横坡的统一性。
3.3路面施工的关键技术
路面施工的关键技术研究主要从原材料、施工阶段等方面着手。原材料的选取应从源头把关,在购买原材料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购买沥青材料时应着重对沥青混合料进行测试,将沥青不同成分的含量进行定装测量,测量时应必须严格按照测量的标准进行。在对矿料检测的过程中,矿石的稳定性成为其重点检测的方向。在试验的过程中,良好地掌握度量方法是非常有益的,应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检测标准及其应用程序,使检测能够得到精准度极高的结果。在矿粉和消石灰的选取过程中,应根据矿粉在沥青中所占的比例来权衡,运用 EDTA 二钠与盐酸的共同反应,以此来测定其不同的含量。在土建工程路基路面施工前期,可对一小段路面进行提前施工试验,将试验路面用拟定的施工方法、施工工艺及原材料进行铺设,这样是为了能够提前获知施工阶段的可行性,其施工进度是否符合标准,且还可结合有关检测报告,对试验的路基路段进行稳定度和冻融劈裂等方面的试验。若试验结果显示存在较为严重的问题,应当立即找到问题源头的所在,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改正,只有所有的检测指标都达到标准后,才可进入到下一步的正式施工阶段。在正式施工的过程中,应使用转运车对沥青混合材料进行运作,从而避免工程车辆发生碰撞的现象。公路施工的过程中,应及时对路面的宽度、路基的厚度及原材料的配比情况进行监督管理,以此来保证无安全隐患后进行施工,这样不仅能使施工进度得到保证,还能使施工的质量得到有效保障,进而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
3.4质量检测技术
在沥青路面施工中,主要采用核子密度仪,检测沥青路面的质量。为了数据的准确性,检测人员在检测过程中,务必控制其检测厚度在 20cm左右。而沥青表面的密度测量,主要是采用散射法进行,这种方法主要是用于测量土质基层的材料质量,该种方法的测量方法步骤如下:①在检测开始之前,必须先确定测量的具体位置,还要对检测仪进行预热,再将检测仪放置在置顶的位置即可。②待数据稳定时,则可读取数据。在测量过程中,要按照相关标准要求,进行规范性操作,这样才能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当测量工作结束后,则可读取数据并作记录,最后关闭检测仪器即可。③当所有检测工作都完成以后,务必将检测仪器放在规定的仪器存放箱中,从而保障仪器安全。
4、总结
城市是否能够快速的发展,基于交通建设是否完善,而道路交通是否完善又取决于土建工程中的路基路面,其项目质量将对会对交通土建工程造成直接影响。但是在许多交通土建工程路基路面的施工技术相对偏低,从而导致了其工程项目的质量接二两三的出现问题,并且也没有得到有关部门的有效管理。综上所述,文章提供了一些关于提高交通土建工程路基路面项目质量的技术,如果能有效的加强过程中的监管体系,不但能对施工人员的行为举止以及操作行为有所规范,而且还能够促进交通土建工程的有效开展,进一步的提升城市化建设的速度,从而使人民是国家从中得到更多的效益。
参考文献:
[1]梁飞.交通土建工程路基路面施工的关键技术分析[J].企业科技与发展,2015(17):65-66.
[2]徐荣聪.交通土建工程路基路面施工的关键技术分析[J].四川水泥,2017(11):26-26.
[3]蒋永垒.交通土建工程路基路面施工的关键技术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7(15):280.
论文作者:文昌盛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8
标签:路基论文; 路面论文; 土建论文; 工程论文; 交通论文; 过程中论文; 关键技术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