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信息网络时代,电力企业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其营销管理工作也发生了重大变革。基于信息网络技术的电力企业营销管理,不仅能够提高电力企业营销管理的效率,提升优质服务水平,同时还能够增强电力企业的市场竞争力。鉴于此,本文就电力营销管理信息系统结构设计及实现技术展开了论述,以供参阅。
关键词:电力营销;管理信息系统;结构设计;实现技术
引言
在全国各个行业的信息化管理和建设大规模开展的情况下,取得重大成就的还有电力营销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和日趋完善。所谓电力营销信息管理就是指在电力营销中运用了电力信息方面的技术,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的大形势下,电力发展开始从传统的工业发展逐渐向高度的知识化、技术化、集约化方向发展的过程。
1电力营销管理信息系统结构设计
构件系统的本质就是软件开发的一种工具或者方法。使用构件系统的原因则是为了使软件得到功能的扩充,以及得到重新使用的功效。使用构件技术不用设计或者开发很多的信息应用系统,可以对于多模式的系统核心功能上开展分析流程,这样不仅可以促使软件可以合理并科学的重新使用,又可以实现开发的信息系统可以使用于不同的模式。传统的面向对象程序的设计方法,经过延续形成了现今的构件技术方法,构件的技术方法是在运用构件组合的方式基础上,建立了应用的系统。该系统主要凸显了软件的互相重用性、操作性,在构件的定义、构建和装配上有所侧重。软件的互相操作性指的是每个构建都可以实现彼此之间的协调和通信,将错综复杂的功能可以在配合的过程中完成。而技术的重要性则是表明在这个方法里蕴含的功能,能够在不同的系统中体现。耦合法指的是对于构件中的相互独立、相互协调的合作和运行,使系统化、模块化等应用功能实现。构件的耦合法从构件中的相互关系来划分,可以划分两种形式,分别为紧耦合和松耦合。这两种形式在使用的过程中,可以将构件的开发和设计实现,并且会把构件科学合理的布置在服务器上,这样的做法会使应用的系统在运行和性能的效益上有所提高。独立的开发环境和编程语言则是构件耦合法的特点。此外,构件的位置和进程具有透明性,并且构件的重用性和扩充性也很高,在维护方面相对也非常的方便。
1.1系统的基本体系结构
目前较为常用的是多层B/S结构,相比于J2EE技术而言,该技术更具优势。其主要组成部分有四个,即数据库服务层、Web服务层、应用服务层以及客户层。不同部分负责不同的工作内容。数据库服务层主要负责对数据进行组织、同步、存储以及分布形式的管理;应用服务层是集中管理日常应用中的逻辑;Web服务层主要负责处理HTTPS协议的访问请求;客户层则是负责人与机器的交互。
1.2体系结构的部署
体系结构的部署如图1所示。从图1中可知,Web应用模式是企业的主要应用模式,图1中所示的服务器部署包括应用管理服务、服务接口和胶合逻辑、部署服务和配置三个层面。通过分析可知,专用构件与公用构件必是紧耦合,而专用构件内部必是松耦合。
图1 体系结构的部署图
2系统实现的核心技术
2.1构件的耦合技术
构件技术在电力营销管理信息系统的研发中体现出相互操作性强以及多重性高的优势,能够实现系统匹配软件的多功能化。而构件耦合的方法在我国当下的电力营管理信息系统中使用比较普遍。构件耦合法的主要优势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其一,可以有效实现构件的研发,能够有效匹配管理系统的具体要求与构件在服务器中的实际位置;其二、在保证这种方法科学使用的条件下,技术人员能够准确把握构件的具体坐标位置和事实状态。其三、作为一种切实可行的构件技术,耦合法能够拓展软件的相关功能,提高业务处理的效率,进而优化了管理信息系统的整体功能。构件耦合技术在保证构件的独立运作性的基础上,强调了系统各个构件的协和工作,通过降低构件互斥原来完善整体系统。我们将从紧耦合与松耦合两个大方面来考察该项技术。紧耦合强调了电力营销管理信息系统中构件的合,以数据库的衔接池与数据库的操作为例它们是相互关联相互结合的。而松耦合从性能上来看突出了构件个体的功能的独立化,有一些构件对系统内其他构件的依赖性比较弱,这就要求保证这类构件单独完成任务的能力。
2.2运作流程管理技术
工作流的技术指的就是在规定指导下,能够让流程的自动化顺利的实现的技术。通过对工作流技术的使用,可以使得工作流的正常管理顺畅进行,就避免了让计算机进行许多复杂编程的过程。现如今,大多使用的工作流平台一般情况下,都是常用的集成和框架的组件,然后再与简单的图形化工具进行结合,使管理、定义和监控能够以非常快捷的方式呈现。所以,使用工作流的技术能够让系统中的各个组件,都可以经过图形的方式体现出来,每个组件之间的互相联系情况,则是通过每个组件的连接和拖动来实现的,进而能够顺畅的完成相关业务。工作流技术的使用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创新技术,特别是用在电力营销管理信息系统中。工作流平台在建立的基础上,能够将每个系统的便捷掌握和灵活运用实现。此外,在现实的工作中,可以虚拟出不同的模板,然后采用工作流平台对应的进行科学合理的装配。在工作的过程中如果出现了突发的变化,就需要采用工作流平台来对产生问题的部分,进行对应的修正从而将问题解决,避免了对于大面积修改的规模性工作,使得整个的系统在灵活性上得到了提高,并且能够最大程度的适应其电力系统的变化。
2.3系统整合的安全管理技术
我们知道,作为国家的电力供应系统,它的安全技术必须是一流的,才能保证各个供电网络的安全运行,保证电力的及时、高效供应。我国的电力系统在安全管理上则是采用统一的标准,还给不同级别的电力管理系统供给不同种类的安全技术管理控制。还能够给电力业务的相关系统提供便利的连接端口,方便用户进行身份的验证和对用户的使用权利、限制的查询
2.4信息系统辅助决策的管理技术
电力营销的信息整理分析使用就是为了帮助电力系统管理着做出正确的决策,因此我们要求电力营销管理的信息系统能够做好与其他系统的对接工作,从而发挥信息系统辅助营销决策的作用。在辅助决策的管理技术方面,营销信息管理系统可以划分出包括收费管理、用电检查管理、工作质量管理、线路故障管理等在内的子系统,通过这些管理系统提供的信息,系统可以采取根据具体内容采取特定的计量方法对各类信息以灵活的方式进行分析,并且利用数学图表直观表现。收费财务处理方面要做到规范化,明确收支状况;在收费服务方面,可以推行窗口收费与网络银行收费的方法。
结束语
电力营销管理信息系统是以网络技术和通信技术为基础,对电力营销业务管理实现信息采集、处理、储存、传递和分析,并向客户提供迅速快捷的服务,形成从省电力公司到各供电企业、供电所站的多层业务处理能力,建立起电力公司对市场真实、准确、及时的反应和预测机制,为业务决策提供科学、可靠的依据。
参考文献:
[1]江伟,郑锐,万丽丽.电力营销管理信息系统结构的设计及技术实现研究[J].科技经济导刊,2015,(13):30-31.
[2]李磊.电力营销管理信息系统结构设计及实现技术探析[J].赤子(上中旬),2016,(16):158.
[3]杨学慧.电力营销管理信息系统结构设计与实现技术分析[J].2014,(21):122-123.
论文作者:卢志强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2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12
标签:构件论文; 技术论文; 电力论文; 系统论文; 管理信息系统论文; 工作流论文; 则是论文; 《电力设备》2018年第2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