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庆油田总医院 163000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人性化护理模式在超声介入手术室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我院2015年10月至2017年10月在超声介入室进行介入手术的60例肝癌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随机将其分为干预组(人性化护理组)和对照组(常规组)各30例。对照组给与常规的介入手术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术前访视、术中配合指导与非语言沟通、术后回访等人性化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SAS评分、患者配合度、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组患者的SA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手术配合度及对护理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超声介入室实施人性化护理模式,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焦虑程度,提高患者对手术的配合度及对护理的满意度。
关键词:人性化护理;介入室;配合度;满意率
Objective:To study and analyz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humanized nursing mode in ultrasound intervention operation room. Methods:the object of this study is to select 60 patients with liver cancer who underwent interventional operation from October 2015 to October 2017 in our hospital,and analyze the clinical data retrospectively. It was randomly divided into 30 cases in the intervention group(humanized nursing group)and the control group(routine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routine interventional operation nursing,while the intervention group increased preoperative visit,intraoperative coordination guidance and non-verbal communication,postoperative visits and other sexual nursing based on routine nursing. The SAS scores,patient coordination and nursing satisfaction were observed in the two groups. Results:the SAS score of the patients in the interven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and the patients' operation coordination and the satisfaction of nursing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P<0.05,the difference is obvious,with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Conclusion:the implementation of humanistic nursing mode in the ultrasound intervention room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anxiety level of patients,improve the patients' cooperation degree and the satisfaction degree of nursing.
[Key words] humanized nursing;intervention room;coordination degree;satisfaction rate;
人性化护理是一种集创新性、个体化、整体性为一体的高效护理模式,它能使患者享受到更方便、舒适和满意的服务,提高医疗质量[1]。我院超声介入室接受介入手术的大多数是肝癌患者,由于患者疾病的特殊性,患者的心理问题尤为突兀。所以我们在2012年在超声介入室实施了人性化护理,获得了良好的效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2015年10月至2017年10月在超声介入手术室的实施介入手术的肝癌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男性49例,女性11例,年龄在23~78(48.3±15.7)岁,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在一般资料比较上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与常规的介入手术室护理模式。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人性化护理模式。①术前访视:由于本次研究的患者都是肝癌患者,此类患者本来就处于精神焦虑状态,再加上要进行介入手术,患者焦虑、恐惧、担心等各类负性心理在手术前突显出来,会引起患者手术的配合度、术后恢复效果等。干预组的患者在介入手术的前一天,介入室护士就在认真了解患者基本资料的前提之下,到患者病房与患者进行术前沟通和交流,了解患者的心理动态特征,为患者提供个性化心理疏导,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增加相互之间的信任。同时为患者提供详细的健康宣教知识,消除患者的各类负性情绪,保证良好的睡眠、饮食。提高手术配合度。②术中配合指导与非语言类沟通:术中体位的指导,当患者感觉不适时,可在言语安慰的基础上,给与握住病人的手,或者轻拍患者的肩部等非语言性沟通,患者术中紧张情绪,增加术中配合度。③术后回访:术后72小时由介入室护士进病房对患者进行访视,了解患者手术后的恢复情况,患者的心理、饮食、睡眠、症状等,同时征集患者及家属对介入手术中的意见及建议。同时根据患者的身体恢复情况,请患者填写满意度调查表。
1.3观察方法
采用焦虑自评量表和自制的满意度调查表,对2组患者的SAS及手术配合度、护理满意度进行评分,评定两组患者的焦虑情况及手术配合度、护理满意度。
1.4数据处理
数据分析采用SPSS 16.0软件,进行r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2组患者的SAS评分结果:干预组SA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的患者手术配合度及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P<0.05,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3.1将人性化护理融入超声检查的全过程:医疗对象首先是“人”,其次才是“病”。因此护理人员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尊重、理解、关怀患者,不断更新服务理念。由于实施超声检查过程中,大多数时候是做超声检查的患者多,易引起患者及家属常常烦躁和不满,甚至对医务人员出言不逊,谩骂等。这时,护理人员切不可恶语相加,在人性化护理模式的指导下,真正做到急患者所急,想患者之所想,把自己置身于患者的角度,为患者提供真正的人性化护理服务。
3.2了解患者的心理、护理需求:当患者来做超声检查时,即希望尽快进行检查并想立刻知道自己的检查结果,又害怕检查结果是不能治愈的疾病而心理方面产生焦虑,常常处于惊恐不安的紧张状态。护理人员耐心的疏导,尊重、理解,关怀患者,消除患者及家属的不良情绪,进行换位思考,充分体会作为一名患者所产生的一系列需求。并对病情加重的患者沉着冷静的用肢体语言果断地采取救治措施,保持良好的护理风范,使家属心服口服。
3.3密切观察病情及保持各种管道的通畅:护理人员应遵循患者至上宗旨,爱岗敬业,把精力和热情投入到患者身上,在超声检查中密切观察病情,及时发现异常,及时采取紧急救治措施。同时强化慎独精神,一方面是指护士在医疗实践的各个环节自觉地认真负责,谨慎小心,兢兢业业,一丝不苟,还表现在严格遵守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3.4努力营造舒适的检查环境:B超室的环境应整洁稍暗,绝对禁止吸烟,主要是针对陪护人员及医务工作者。室温最好保持在20~25℃,以使患者舒适,既无寒意,又不燥热,能保证患者四肢局部温度恒定,避免室温低而感觉冷。耦合剂的温度也保持和体温差不多,以使患者涂在皮肤上不觉得冰冷。
3.5加强护理人员的整体素质:除了加强护理人员的职业道德修养、伦理学、心理学、行为学、语言学等相关学科的知识外,还要加强超声检查知识及专科护理知识,以娴熟的技术服务患者,是对超声检查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的基础。只有告知患者及家属超声检查知识的注意事项,才能使患者检查顺利进行。
人性化护理使病人在接受手术时在心理上获得满足感和安全感。同时调动护士的积极性,增强了护士主动为患者提供全方位服务的意识,为手术顺利进行创造良好的条件[2]。超声介入手术室是一个特殊的治疗环境,特别对于肝癌患者,本来患者的心理状态就处于紧张焦虑不安、悲观状态,加上现在又要进行手术,患者对又产生恐惧感。对超声检查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在工作中的应用,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激发协了护理人员由被动式护理转变为主动式护理的工作理念。这样在超声检查的各个环节中,才能做到有的放失,有章可循,患者微小病情变化都在护士掌握和监控之下,使患者得到及时救治,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而且使护理风险降到最低限度。从而使护理工作更加人性化,责任化,系统化,规范化,实现最优质的服务。介入室护士术前应对患者进行访视,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术中进行人性化护理,给予患者非语言沟通,使患者手术中配合度增加,真正体现以人为本。干预组患者对手术的配合度明显提高,对护理人员工作的满意度也明显提高(P<0.05)。
参考文献:
[1]王毅,张德辽,刘成霞.开展护士人性化护理培训干预的效果与研究[J].重庆医学. 2009,38(6):58-60.
[2]杨小红,阮爱娟,桂赛银.人性化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 2007,1(22)2期:121-122
论文作者:高淑艳,葛文艳,王金凤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23
标签:患者论文; 超声论文; 手术论文; 满意度论文; 护士论文; 手术室论文; 对照组论文;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