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民教育版”教材为中心的初中综合文科课程与思想道德课程重叠探析_思想品德论文

以“人民教育版”教材为中心的初中综合文科课程与思想道德课程重叠探析_思想品德论文

初中综合文科课程与思想品德课程重叠现象之探究——以人教版教材为中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课程论文,以人论文,思想品德论文,现象论文,初中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63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0X (2006)05—0019—05

在新一轮课程改革过程中,初中综合文科课程备受瞩目,并在实验过程中取得了巨大的成绩。同时,这门课程在实验过程中也存在不少问题。其中一个比较集中而尖锐的问题是,实验区的教师、教研员普遍反映,初中综合文科课程与思想品德课程之间存在重叠现象,两门课程所用的教材之间有很多内容近似,因此,他们强烈要求在修订教材时注意这个问题。实际上,这种重叠现象不仅存在于教材之中,而且存在于课程标准和教学实践之中。因此,它不仅仅是教材本身的问题,而且涉及综合文科这门课程的性质、理念等诸多问题,特别是综合文科课程与思想品德课程之间的关系问题。因此,比较分析初中综合文科课程与思想品德课程之间的重叠现象,有助于我们深入认识这两门课程的关系,从而促进综合文科课程的研究与实施。

一、异中有同:综合文科课程与思想品德课程之间的重叠现象

(一)课程标准之间的重叠现象

一线教学的广大教师最为关心的是初中综合文科课程与思想品德课程所使用教材之间的重叠现象,实际上,课程标准是教材的指挥棒,可以说,这两门课程之间的重叠现象归根结底是由它们所依据的课程标准所决定的。在初中综合文科课程实验区所使用的教材中,人教版《历史与社会》占绝大多数,它是根据《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二)》编制的,因此,笔者主要围绕《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二)》和《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来进行比较。这两个课程标准分别对初中综合文科课程与思想品德课程的性质、理念以及目标等作了明确的规定,它们在不同层面都有相似的地方。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从课程性质及理念来讲,两门课程都强调人文性、综合性和实践性,都以培养良好公民为宗旨。其中尤为突出的是,两门课程都强调综合。课程综合化,作为课程改革的基本思路,贯穿于课程改革的所有环节。综合文科课程首当其冲,它“提供历史、地理和其他人文社会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1] 是“对历史、人文地理等相关学科内容的整合”。思想品德课程也不例外。[2]《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对道德、心理健康、法律和国情教育等多方面的学习内容进行有机整合”。[3] 除了历史、人文地理的基础知识之外,综合文科课程中“其他人文社会学科的基础知识”包括政治学、经济学、伦理学、心理学、哲学、人类学、考古学等等,这样,由于都强调综合性,综合文科课程与思想品德课程之间在学习内容上不可避免出现了重叠区域,如政治、经济、伦理、心理这几个领域,概括地说,主要集中在公民教育领域。

其次,两门课程在课程目标方面有相似的地方。由于课程标准中的总目标都高度概括,因此,文科的各科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中多少有一致的地方,似乎不足为奇。但就综合文科课程与思想品德课程而言,两个课程标准在分类目标中,也有不少相似的地方,如个体发展与社会的关系、个人与他人的关系、依法行使公民权利和义务、尊重法律等等。两门课程的分类目标各有十个左右,但相似的或交叉的分类目标就有五六个,几乎占据一半的比例。

最后,两个课程标准在内容标准部分也有许多相似的地方,由于内容标准比较详细,因此,相似的内容显得更多、更具体。例如,《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二)》第三个主题“我们面对的机遇与挑战”的内容标准部分要求,认识当代中国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了解当今的人口、资源与环境问题,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正确行使权利、履行义务,了解我国与发达国家在科技和教育领域中的差距,正确对待竞争与合作,而这些内容,在思想品德课程标准中都有。

(二)教材之间的重叠现象

由于初中综合文科课程实验区所使用的教材中,人教版《历史与社会》占绝大多数,而且使用这一版本教材的实验区大多同时使用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思想品德》,因此,以人教版《历史与社会》与《思想品德》作为文本,我们可以比较直观地了解综合文科课程与思想品德课程在教材方面的重叠现象。《历史与社会》与《思想品德》教材之间的重叠现象,最集中地体现在各级标题当中(表1)。

《历史与社会》 《思想品德》

七年级第六单元第二课《你我他的世界》 ○尊重与平等 八年级上册第九课《心有他人天地宽》 ○平等尊重你我他

七年级第八单元第二课《创业有方信用无价》 ○信用是金

八年级上册第十课《诚信做人到永远》 ○诚信是金

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权利义务伴我行》

七年级第七单元第二课《在规则中自由成长》

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我们的人身权利》

○权利:在规则中行使 ○义务:在规则中履行 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我们的文化、经济权利》

七年级第七单元第三课《在生活中运用规则》

七年级上册第九课《保护自我》

○寻求社会保障和紧急救险的规则 ○当个人权益受到侵犯时 ○身边的侵害与保护 ○防范侵害保护自己

七年级第八单元第一课《永远面对的选择》 ○合理的购物方式

九年级第七课《关注经济发展》 ○学会合理消费

九年级第一单元第三课《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一国两制”与统一大业

九年级第三课《认清基本国情》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九年级第二单元《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社会》 九年级第四课《了解基本国策与发展战略》

第二课《直面中国的人口、资源与环境问题》

○计划生育与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第三课《可持续发展——我们的选择》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九年级第三单元《走向新世纪的政治文明》 九年级第六课《参与政治生活》

第二课《人民当家作主》

○人民当家作主的法治国家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第三课《在法治的国家中》

○依法参与政治生活

九年级第四单元《与经济成长、科技进步同行》 九年级第七课《关注经济发展》

九年级第五单元第三课《多元文化的交融》 八年级上册第五课《多元文化“地球村”》

九年级第六单元第二课《感受竞争 追求创新》 八年级上册第八课《竞争合作求双赢》

第年级第六单元第二课《感受竞争 追求创新》 ○传统美德与民族精神

九年级第五课《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三)教学实践中的重叠现象

在教学实践中,《历史与社会》教师往往从分科课程的角度来看待两门课程之间的重叠内容。他们对《历史与社会》这门综合文科课程综合性的认识,大多停留在学科知识的综合这一层次,因此,他们很容易把综合文科课程中的“综合”简单地理解为“历史”加“地理”,再加上“思想品德”的部分内容,即原来分科的历史课、地理课和政治课中的相关内容的大拼盘。“《历史与社会》,就是一个大杂烩”,流行于实验区的顺口溜很能说明这种观念影响之广、之深。严格说来,他们所理解的综合,甚至还算不上学科知识的有机整合,最多只能算是学科知识的“拼盘”。因此,很多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一遇到与政治课类似的内容,便按照自己所理解的政治课教学模式来讲课,比如按照思想品德课程的一些教学设计来讲课。他们并没有深入比较分析两门课程重叠内容背后所存在的差异,反而认为综合文科课程与思想品德课程重复,甚至由此产生对综合文科课程的抵触情绪。总之,综合文科课程的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按照思想品德课程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加剧了一线教师对这两门课程之间重叠内容的忧虑,特别是那些同时兼任这两门课程的一线教师,而这种兼任现象,在实验区很普遍。

二、同中有异:重叠内容背后的差别

综合文科课程与思想品德课程的重叠内容,让许多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感到难以把握和处理,然而,如果我们深入比较和分析这些重叠内容就会发现,它们背后还是有着很大的差异。

(一)重叠内容所属的逻辑框架不同

如果详细分析表1内容便会发现,尽管标题相似,但它们的分布情况差异很大。比如,就《历史与社会》而言,这些标题主要集中在七年级《我们生活的世界》(下册),和九年级《我们面对的机遇与挑战》(全一册),相对而言,相似标题在《思想品德》中的分布则是相对零散的。这主要是以《历史与社会》为参照系,才会现出这种现象。同样,如果以《思想品德》教材为参照系,人们也会觉得,相似的标题在《思想品德》教材中是比较系统呈现的,而在《历史与社会》教材中则是零散分布的。另外,尽管标题相似,但它们在教材中的分量也有所不同,显得很不对称。比如,类似的标题,在《历史与社会》中可能是一课,而在《思想品德》中则可能是一个单元;在《历史与社会》中可能是课下的一个框题,而在《思想品德》中则可能是一课。造成上述现象的根本原因就是,两门课程的基本逻辑框架不同。

对于综合文科课程来说,《历史与社会》所依据的课程基本框架的思路是:“以时间为经,以空间为纬,以人类社会特别是中国社会发展为主轴,以综合认识现代社会基本问题为立足点,整体设计目标的递进关系和内容的逻辑顺序。”[4] (表2)

表2《历史与社会》课程结构图示

主题 逻辑内容

我们生活的世界

社会是怎样的对现实社会的基本认识

(要素的整合)

我们传承的文明

社会为什么这样 对现实社会的追根溯源

(史实的整合)

我们面对的机遇

社会应该怎样对现实社会主要问题的

与挑战

(问题的整合) 探索

对于思想品德课程来说,心理健康、道德、法律和国情教育等四个方面的学习内容构成横坐标,而“成长中的我”“我与他人的关系”“我与集体、国家和社会的关系”三个方面组成纵坐标,构建了思想品德的课程体系。(表3)

表3 《思想品德》课程结构图示[5]

主题心理健康

道德

法律

国情教育

成长中的我 认识自我

自尊自强

学法用法

文化认同

(中国心)

我与他人的 交往与沟通 交往的品德 权利与义务 共同理想

我与集体、 积极适应社 承担对祖国、

法律与社

知国情、

国家和社会 会的发展和 社会和自然 会秩序 爱中华

的关系 进步

环境的责任

从表2和表3可以看出,综合文科课程与思想品德课程各自拥有相对独立的课程体系,教材中相似的标题,各自服务于自己所在的课程体系,各自镶嵌在不同的主题下。比如,九年级《历史与社会》第四单元和九年级《思想品德》第七课都讲经济(表1),但《历史与社会》是在“我们如何适应市场经济”这一主题下来讲的,主要讲了四个方面:市场机制的作用、政府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发展区域经济、公民在市场经济中的角色和行为。而《思想品德》实际是在国情教育这一主题下来讲的,主要讲了我国的基本的经济制度以及分配制度,这里的经济制度主要讲现阶段我国的所有制形式。所以,同样讲经济成长、经济发展,侧重点是不同的,《历史与社会》围绕市场运行机制来讲,《思想品德》围绕所有制形式来讲。

(二)重叠内容在知识方面的呈现方式不同

尽管综合文科课程和思想品德课程都以培养良好公民为宗旨,但它们在相似主题的呈现方式上有所区别。比如,《历史与社会》七年级第八单元和九年级《思想品德》第七课都讲到了合理消费(表1),但是,《历史与社会》在讲这一部分内容时,从空间的角度讲了不同地域交易场所的差别;从时间的角度讲了交易场所的变化、交易方式的变化、消费观念的变化。《思想品德》则注重从国情教育的角度,围绕我们国家消费现状来设计教材:现在市场上商品种类丰富了,人们消费能力增强了,消费水平提高了,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应当如何消费。又如,《历史与社会》与《思想品德》教材都涉及依法治国的内容,但《历史与社会》更侧重让学生从大的时空观角度来认识法治,让学生分析现实生活中的法治,分析历史上东西方国家的人治,最后比较现实生活中的人治与法治,从而理解法治是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历史产物,它突出的是法治的普遍性;而《思想品德》则侧重从国家政策的角度来阐发依法治国这一基本国策的具体内涵,让学生在特定的日常生活情境中体会什么是依法治国,它突出的是法治的中国特色。

(三)重叠内容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方面采取的途径不同

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方面,相对而言,综合文科课程显得更为隐蔽,可谓“润物细无声”;思想品德课程则明显一些,可谓“大珠小珠落玉盘”。换言之,综合文科课程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有更多的历史、地理方面的知识支撑,而思想品德课程则把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放在最为显要的位置,并且不必然要求有历史支撑,活动设计中有适当的情感教育素材就可以了,这方面,现实生活中的感人事例或文学素材反而可能有更直接、更强烈的感染力。例如,九年级的《历史与社会》与《思想品德》都讲到了“一国两制”的内容,但活动设计的侧重点仍然有所不同。《历史与社会》的活动设计侧重于“一国两制”产生的历史背景和历史过程,让学生通过分析史料来认识一国两制,而《思想品德》的活动设计侧重于“一国两制”这一制度对于国家统一的意义,通过文学作品来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以及对祖国统一的强烈愿望。有的教师在讲《历史与社会》中“一国两制”内容时,把余光中的《乡愁》作为学生探究活动的核心材料,而把教材中具有史料性质的活动材料作为补充材料,显然没有领会历史与社会这门课程的特点以及教材设计的宗旨,而与思想品德课程趋同。

(四)重叠内容所反映的学生与教材之间的关系有所不同

从教材设计的角度来说,新一轮课程改革过程中,教材编写十分注重情境化,无论是《历史与社会》教材还是《思想品德》教材,在编写过程中都体现了情境化这一特色,但又有各自的特点。在编写教材过程中,《历史与社会》在设计活动方面更倾向于让学生作为一个认知主体,去理解、分析教材所提供的情境;而《思想品德》则更倾向于让学生作为一个行动主体,融入教材所设计的情境之中。如果说《历史与社会》追求的“情境”是“无我之境”,那么,《思想品德》追求的“情境”则是“有我之境”。比如,九年级第五单元第三课和《思想品德》八年级上册第五课都讲到了多元文化,但是,《历史与社会》侧重于让学生理解作为客体的文化之间的多样性与交流,让学生从时间与空间的角度来理解不同文化,把文化多元化与经济全球化以及世界多极化作为当前国际社会三大基本状况,让学生在国际社会的大视野当中了解文化的多样性与交融;而《思想品德》侧重于让学生体会不同文化下的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在人与他人之间的交往这样一个大背景下,来认识多元文化,懂得作为不高文化背景下的主体,在现实生活中如何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三、存同求异:综合文科课程与思想品德课程的关系

20世纪90年代初,上海、浙江就已经开始了初中综合文科课程的改革实验,当时叫“社会课程”,针对这些地区的实践经验,有学者指出:“特别要研究《社会》学科与政治、思想品德等学科的关系,在互补的前提下调整课程结构,补充相关学科知识,建立更为完善和科学的《社会》学科综合课程体系。”[6] 初中综合文科课程的课程标准出台后,《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二)解读》也指出:“与本课程同时开设的,还有思想品德课。如何考虑这两门不能相互替代的课程之间的关系,如何与思想政治课的教学相衔接、互补,也是我们把握本课程性质的一个特定要求。”[7] 可见,把握好综合文科课程与思想品德课程之间的关系,是综合文科课程研究的重要内容,它关系到综合文科课程的发展前途。那么,经过比较分析初中综合文科课程与思想品德课程之间的重叠现象,我们又应该如何看待这两门课程之间的关系呢?

一方面,两门课程之间存在重叠现象有其合理性。在我国,对于中学生而言,持续性的、有系统的公民教育主要是通过思想品德课或者思想政治课来承担,为了保持公民教育的持续性与系统性,这一课程不会因为某些内容与其他课程重叠而回避这些内容。“历史、经济学、文学,以及其他的学科确实能提高学生对于政府和政治的了解,但是它们无法取代持续性的、有系统的公民教育。”[8] 对于综合文科课程来说,与其他课程拥有类似的内容也是这门课程的特点决定的,“社会课的特点是有多重目标和目的,其中有很多目标和目的要与其他学科共享。”[9] 如果说课程体系是大树的主干,那么,这些重叠现象只不过

是枝叶,尽管两棵树上的枝叶有相似之处,但并不影响它们各自自成一体;我们甚至可以说,正是这些重叠现象,才使得两个课程体系各自成为完整、丰满的体系。无论哪一门课程,缺少了它们,都会显得苍白。从这个意义上讲,两门课程出现重叠现象才是正常现象,否则,才是不正常现象。完全避免不同课程之间的重叠现象,不仅不必要,而且也不可能,甚至违背了课程改革追求课程之间有机联系的宗旨。

另一方面,尽管重叠不可避免,但是,两门课程在课程标准修订、教材修订以及教师培训过程中应该加强沟通,尽量避免低层次的重复现象,比如,课程标准中具体内容标准的重复,教材中具体的案例设计的重复。课程标准中的重复现象,在2004年初的课程标准修订过程中,已经得到课程标准制定者的充分重视,并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修正;但由于课程标准是对课程体系提纲挈领的勾勒,不可能将原有的课程框架完全打破,另起炉灶,因此,一些交叉重叠内容,必然在具体的教材设计中体现出来。所以,在教材修订过程中,对于相似的内容,必须突出各自的特点。对于《历史与社会》而言,则应充分发挥它依托历史与地理,通过多学科多角度综合来进行公民教育这一特色。

归根结底,初中综合文科课程和思想品德课程的交集是公民教育领域,如何发挥各自的特色,最终为培养良好公民这一宗旨服务,是处理好这两门课程关系的关键所在。我国现阶段的德育课程是“大德育”课程,基本上承担了系统性公民教育的任务,这是我国德育的特色。但是,如果考虑到这两门课程的共同发展,仍然有必要在公民教育与思想品德教育之间作进一步的分疏。公民教育侧重在权利和义务统一基础上去理解个人与国家、社会的关系和责任,而思想品德教育不仅强调权利和义务的统一,更强调个人对国家、社会的责任;公民教育是以公民社会的要求为基本取向,而思想品德教育更多地融入了执政党的政治主张和价值取向;公民教育侧重于道德培养方面的普适性,而思想品德教育在追求普适性的同时,还有先进性的诉求。[10]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要“引导人们在遵守基本行为准则的基础上,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这实际为思想品德教育指出了明确的方向,即立足于普适性的公民教育,在此基础上,追求先进性,进一步提高人们的精神境界。公民教育与思想品德教育在这几方面的差异,无疑给我们把握这两门课程之间的关系带来启示:在公民教育这一共同领域中,相对于综合文科课程,思想品德课程应该更突出个人的责任意识,充分地体现执政党的意志,体现普适性道德教育基础上的先进性追求;对于综合文科课程来说,则应尽量避免在这几个方面同思想品德课程重复,在发挥科际综合特色的同时,努力向公民教育的本真意义回归。

总之,初中综合文科课程与思想品德课程异中有同,同中有异,我们既应承认它们之间存在重叠现象的合理性,也应注意它们各自的特点,在研究开发这两门课程的过程中,存同求异,这样,两者之间才能相互补充、和而不同,殊途同归,一起推动和落实培养良好公民这一共同宗旨。

标签:;  ;  ;  ;  ;  ;  ;  

以“人民教育版”教材为中心的初中综合文科课程与思想道德课程重叠探析_思想品德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