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业国际分工地位研究——基于产业内贸易形态的跨国比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形态论文,业内论文,地位论文,中国制造业论文,贸易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11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6964[2008]10-080422-0351一、引言
二战后,随着贸易自由化进程的不断加速,世界贸易迅速发展起来,国际分工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传统的国际分工主要发生在产业间,即不同国家在不同产业间分工,反映在贸易理论上即产业间贸易理论。二战后,国际分工逐渐深入到产业内,即不同国家在不同的产品间分工,但是这种产品的差异并不是价格差异,反映在贸易理论上即水平产业内贸易理论。近期的一些研究表明,国际分工逐渐深入到产品内,即不同国家在同一产品的不同层次上分工,对于同一产品而言,发达国家出口高价格的产品进口低价格产品,发展中国家出口低价格产品进口高价格产品,即发达国家占据了同一产品的高端层次,而发展中国家只能占据同一产品的低端层次,反映在贸易理论上即垂直产业内贸易理论。如果一国进口高端产品出口低端产品,称之为低品质垂直产业内贸易;出口高端产品进口低端产品,称之为高品质垂直产业内贸易;出口和进口商品类似,称之为水平产业内贸易形态。显然,一国如果以高品质垂直产业内贸易形态参与了国际分工,那么这种国际分工地位是有利的。
近年来中国已经以前所未有的开放姿态参与了国际分工,然而更重要的是中国以何种形式参与了国际分工,从产品内分工的角度看,中国进出口是产品的高端层次还是低端层次,从贸易形态角度来看,中国对外贸易是高品质垂直产业内贸易还是低品质产业内贸易,表1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初步描述:
表1可见,对于计算机外围设备这一产品,中国出口价格仅为进口价格的60%,意味着中国出口了低端产品而进口高端产品,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发达国家,美国出口价格是进口价格的4.367倍,日本是2.806倍,德国和英国进出口价格基本相同。因此,发达国家以高品质垂直产业内贸易为主,中国以低品质垂直产业内贸易为主,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国际分工处于相对不利地位。
基于上述的理论和现实思考,本文从中国与G7发达国家产业内贸易形态对比的角度研究了中国制造业的国际分工地位问题。文章安排如下:第二节主要分析产业内贸易形态与国际分工的理论关系;第三节介绍划分产业内贸易形态的方法;第四节是实证结果;第五节是主要结论和进一步深化研究的问题。
二、理论分析
当前国际分工主要是产品内分工状态,以此为起点,本节主要阐述下列核心观点:产品内分工造成了进出口商品的价格差异;进出口商品的价格差异决定了产业内贸易形态;因此产业内贸易形态可以反映一国国际分工地位。
首先,从生产全球化角度可以理解产品内分工造成进出口商品差异的经济学机制。从产品的生成过程来看,每一件产品的生产都需要若干生成过程,从总体上看,生产过程一般要经过研发设计、零部件生产和最后组装若干阶段,显然研发设计主要是人力资本和研发资本密集型的过程,零部件生产主要是资本密集型的生产过程,最后组装主要是劳动密集型的生产过程,在国际分工的前提下,不同国家在不同的生产过程上具有比较优势,因此有些国家占据了研发设计阶段,有些国家占据了零部件生产阶段而有些国家则占据了最后组装阶段,显然处于不同阶段的产品意味着不同的国际分工地位。作为一个数字例证,我们假设在研发设计阶段,产品重量为1吨,价格为10美元,均价为10美元;在零部件生产阶段,同样的产品重量变为2吨,其中包括了将研发设计阶段的核心产品加工制造的重量,由于这种加工制造主要是物质资本,因此价值增值较低,最后价格为15美元,均价为7.5美元;在最后组装阶段,由于在零部件基础上进行了再加工以及包装,重量增加为4吨,但是由于这一阶段主要是劳动力密集型,因此价值增值更低,最后商品价格为20美元,均价为5美元。这样产品生产阶段从重量看经历了从1吨到4吨的增加,从价格看经历了从10美元到20美元的增加,从均价看经历了从10美元到5美元的减少。这样一来,如果一个国家出口研发设计阶段的产品而进口最后组装阶段的产品,那么出口的单价为10美元/吨,进口的单价为6美元/吨,出口商品大于进口商品价格;从直觉看,处于研发设计阶段的国际分工状态是以质取胜的策略,是国际分工的高端,处于最后组装阶段的国际分工状态是以量求生的策略,是国际分工的低端;对于高端的国际分工,是以一抵二,出口一吨抵消了进口两吨,对于低端的国际分工是以二抵一。因此,从生产全球化角度,我们可以理解产品内分工造成进出口商品价格差异的内在机制。
其次,进出口商品的价格差异决定了产业内贸易的基本形态。传统产业间贸易理论认为产品是同质产品,很少考虑产品差异性。以Krugman(1979),Helpman&Krugman(1985)为代表的水平产业内贸易理论,强调产品的多样性,产品之间的多样性并不体现在产品价格差异上。垂直产业内贸易理论从供给层面强调人均资本差异或者技术水平差异,从而解释不同国家同一产品的价格差异;从需求层面延续了Linder(1961)的假设,即高收入的消费者具有较多的高价格产品需求,同时引入了消费者收入分布的非均匀性,从而保证了不同国家的消费者对所有价格的产品均有所需求;这样,高收入国家由于生产高价格产品的供给优势和部分消费者对于低价格商品的需求,将会出口高价格产品而进口低价格产品。反之,低收入国家由于生产低价格产品的供给优势和部分消费者对于高价格商品的需求,将会出口低品质商品而进口高品质商品。这样便解释了南北国家之间的产业内贸易形态,即垂直产业内贸易形态,具有代表性的文献参见Falm&Helpman(1987)。可见,不同国家生产同一产品的价格差异是产业内贸易发生的重要原因,而进出口的商品价格差异决定了产业内贸易的基本形态。
综上分析,产品的全球化生产是产品内分工的重要机制,这一机制造成了同一产品进出口的价格差异,如果出口价格高于进口价格,这说明在产品内分工中处于高端,国际分工处于有利地位;如果出口价格低于进口价格,说明在产品内分工中处于低端,国际分工处于不利地位;从垂直产业内贸易形态看,如果出口价格高于进口价格,产业内贸易为高品质垂直产业内贸易,如果出口价格低于进口价格,产业内贸易为低品质垂直产业内贸易。因此,如果一个国家对外贸易中以高品质垂直产业内贸易为主,说明该国在国际分工中处于有利地位,反之,如果一个国家对外贸易中以低品质垂直产业内贸易为主,那么该国在国际分工中处于不利地位。这样我们就可以通过产业内贸易形态来研究一国的国际分工地位。下一节介绍划分产业内贸易形态的基本方法。
三、实证方法及数据
测算产业内贸易形态的基本思路是利用进出口商品的品质差异划分不同的贸易形态,品质的测算一般是根据单位价值UV,即产品的价值与产品数量的比值。具体说来,测算产业内贸易形态的方法主要有Greenaway,Hine&Milner(1994)提出的GHM方法,Fontagné & Freudenberg(1997)提出的FF方法,以及较近Azhar&Robert(2006)提出的AR方法,我们对三种方法逐一介绍。
传统测算产业内贸易程度方法主要采用GL指数:
i代表产业,k代表贸易伙伴,p代表不同的产业内贸易类型,包括高品质垂直产业内贸易、低品质垂直产业内贸易和水平产业内贸易,l代表i产业的某种产品。上式保留了GL指数的基本形式,与GL指数的不同之处在于区分了贸易类型,利用进出口产品品质差异来划分:
分别表示同一产品出口和进口的单位价值,α为分界点,一般取为0.15,如果出口商品与进口商品的单位价值比在1-α与1+α之间则被称为水平产业内贸易(HIIT);如果出口商品与进口商品的单位价值比小于1-α被称为低品质的垂直产业内贸易(LVIIT);如果出口商品与进口商品的单位价值比大于1+α被称为高品质的垂直产业内贸易(HVIIT)。这样传统产业内指标就可以划分为三部分:GL=HIIT+HVIIT+LVIIT
FF方法与GHM方法的区分在于对产业内贸易的定义,FF方法从进出口贸易的重合程度来定义产业内贸易(在其文中称为双向贸易),如下式:
如果λ小于0.1则被认为是产业间贸易(单向贸易),反之被认为产业内贸易(双向贸易),在定义了产业内贸易基础上,利用下式进一步区分三种贸易形态:
此式对贸易形态的定义与GHM方法基本相同。
GHM与FF方法的不同点在于定义产业内贸易的方式不同,对临界值的选择方式不同,其共同点在于都采用进出口商品的单位价值比作为区分三种贸易形态的关键,然而这一比值指标却有重要缺陷,首先这一比值没有上限,我们无法向GL指数那样得到一个范围,从而可以进行跨时间跨截面的比较;其次,Azhar&Robert(2006)认为这一比值对于进出口商品单位价值变化的反应不同,利用这一指标分别对进口和出口的单位价值求偏导,如下式所示:
这意味着当进出口商品单位价值有相似的变化趋势时,如均趋向于0的时候,f对进出口商品单位价值的变化的反映却截然不同,这说明这一指标对进出口单位价值的变化具有非对称性,考虑到这些因素,Azhar&Robert(2006)吸取GL指标的合理因素,提出了PQV指标:
在此基础上定义三种贸易形态,定义贸易形态的方法与GHM方法类似,如下式:
1-α≤PQV≤1+α
显然从形式看,PQV指标对进出口商品的单位价值反映具有相似性,当进出口商品的单位价值弹性趋近0的时候,反映弹性均为0。可见,PQV指标较f指标具有更好的属性,不仅具有上限和下限,而且对进出口商品单位价值反映弹性具有相似性。
比较上面三种方法,GHM和FF方法着眼点都在产业内贸易上,它们都首先测算产业内贸易指标,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划分不同形态的产业内贸易形式;AR方法则直接从品质差异角度入手,将贸易直接划分为HIIT,LVIIT和HVIIT。由于本文关注点在于进出口商品的价格差异问题,并不关注产业内贸易的整体情况;另外考虑到PQV指标的良好属性,本文采用AR方法来研究产业内贸易的三种形态,并进一步分析中国制造业国际分工地位问题。
本文贸易数据为国际贸易标准分类方法第二版本(SITC Rev.2)四分位贸易数据。本文的所有贸易数据均来自OECD分类商品数据库。本文从跨国比较角度来研究中国国际分工地位问题,为此选取了主要发达国家,即G7国,包括美国、日本、英国、法国、德国、加拿大、意大利。这样,原始数据就包括了1992~2003年中国以及G7国家与世界的四分位贸易数据,由于只考虑制造业,因此数据包括5~8类商品。为了对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我们进一步将商品细分,参考Lall(2000)做法,将产品在SITC Rev.2三分位的基础上将产品按照技术密集度划分为高技术产品、中技术产品和低技术产品;同时参考国际工业标准分类第二版本(ISIC Rev.2),选取了三个典型行业,即纺织业(321)、电气机械业(383)、专业和科学设备(385),它们分别代表了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行业。最后,由于原始数据是SITC四分位数据;行业分类是按照ISIC Rev.2分类方法;而技术密集度又是按照SITC Rev.2三分位分类方法,因此必须将ISIC,SITC分类方法都统一在SITC分类标准下,为此我们参考了Haveman产品分类转化表②。
四、实证结果
在数据整理的基础上,我们按照如下步骤对数据进行处理:首先基于AR方法,测算8个国家的制造业产业内贸易形态,并进行比较,结果见第一部分;其次,对8个国家不同技术类型的制造业产业内贸易形态进行比较,结果见第二部分;再次,选取典型制造业,对8个国家的典型制造业产业内贸易形态进行比较,结果见第三部分。
1.总体制造业国际分工比较分析
中国与G7国家的总体制造业产业内贸易比重比较分析见表2:
从高品质垂直产业内贸易比重来看,美国占到将近50%,日本、德国占到将近40%,其他发达国家占30%左右,相比较而言中国的比重只有20%左右;美国2000年高品质垂直产业内贸易高达51.3%,而中国2003年高品质垂直产业内贸易仅有14.6%;从动态发展过程看,美国、德国、加拿大、高品质垂直产业内贸易比重相对稳定;英国、法国、意大利和日本有上升趋势;中国则呈现下降趋势,从1992年的29.2%下降到2003年的14.6%;总体来看,高品质垂直产业内贸易美国居于首位,其它G7国家居中间,中国居最后,而且中国的比重有下降趋势。
从水平产业内贸易比重来看,比较显著的特点是德国、法国、英国、加拿大和意大利比重一般都超过了50%,德国、法国的比重高达60%多;美国、日本比重较低,占到30%左右;中国最低,占到20%左右;从动态看,发达国家水平产业内贸易比重比较稳定,而中国有下滑趋势,从1992年的28.8%下滑为2003年的18.6%;总体来看,美国比重较低、日本比重较低,其他发达国家很高,中国居最后,而且有下滑趋势。
从低品质垂直产业内贸易比重来看,中国最高在50%左右;发达国家中只有日本比重较高,在30%~40%之间;美国在10%~20%之间;其他发达国家一般在10%左右;从趋势看,中国低品质垂直产业内贸易比重有增加趋势,从1992年的42%上升为2003年的66.8%,发达国家相对比较稳定。
综合上面的分析,中国产业内贸易以低品质垂直产业内贸易为主而且有增加趋势;发达国家以高品质垂直产业内贸易和水平产业内贸易为主,比重相对稳定;美国作为世界最发达国家,高品质垂直产业内贸易高达50%;德国、法国、英国、加拿大和意大利以水平产业内贸易为主,高达50%~70%之间。由此可见,美国占据了国际分工的最高端,其他发达国家占据了国际分工的中端,而中国占据了国际分工的低端,因此中国国际分工地位不利,而且有进一步恶化的趋势。
2.不同技术类型制造业国际分工比较分析
上述分析只是对制造业总体分析,忽略了制造业本身的技术特点。从理论上看,对于高技术产品,由于发达国家具有丰富的人力资本和研发资本,发达国家占据国际分工高端;对于低技术产品,由于对人力资本和研发资本要求不是很高,因此发展中国家凭借本身的优势,可能实现产品升级,占据国际分工的有利地位。基于上述考虑,我们将制造业划分为高、中、低技术制造业,以2003年为例,对不同国家的产业内贸易方式再分析,从而研究不同技术水平制造业的国际分工,结果见表3。
从高技术产品来看,美国高品质垂直产业内贸易高达63.1%,加拿大高达71.3%,其他发达国家也均在20%以上,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比重只有4.4%!美国低品质垂直产业内贸易仅有14.6%,其他发达国家也均在50%以下,而中国高达92.6%!这说明,在高技术产品上,美国作为整个世界的“领头羊”,完成了对于高技术产品的研发和创造阶段,其他发达国家凭借一定的自身优势紧随其后,而中国则处于高技术产品的最低端。高技术产品与制造业总体比较来看,并没有改变制造业整体的国际分工格局,只是发达国家的优势更明显,中国的劣势更严重,国际分工地位更低。
从中技术产品来看,中国仍然以低品质垂直产业内贸易为主,高达63.8%,其他发达国家以高品质垂直产业内贸易和水平产业内贸易为主,一般在50%以上。美国的优势和其他国家相比并不像在高技术产品那么明显。
从低技术产品来看,中国仍然以低品质垂直产业内贸易为主,高达44.1%;除美国外的发达国家均以水平产业内贸易和高品质垂直产业内贸易为主,高达90%以上;相反,美国的低品质垂直产业内贸易高达35.4%,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美国产业结构的升级。
总之,随着产品技术的不断升级,高品质垂直产业内贸易比重呈现如下特点:中国比重不断下降,从低技术的30%到中技术的12.9%再到高技术的4.4%;美国不断上升,从低技术的43.5%,到中技术的48.7%,再到高技术的63.1%;其他发达国家先下降,再上升,从低技术的60%左右,下降为中技术的30%左右,再上升为高技术的40%左右。这说明,随着技术升级,美国作为发达国家的优势逐渐明显,国际分工地位逐渐优化;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劣势逐渐加深,国际分工地位逐渐恶化;其他发达国家,在中低技术上与美国相当,占据了国际分工的有利地位,在高技术上与美国有一定差距,处于不利地位。总之,随着技术升级,中国国际分工地位不断恶化,发达国家国际分工地位不断优化。
3.典型制造业国际分工比较分析
为了对问题进行更深入细致的分析,我们选取了3个典型行业进行研究:纺织业(321)、电气机械业(383)与专业和科学设备(385),它们分别代表了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行业,结果如表4所示:
从劳动密集型行业纺织业来看,中国以水平产业内贸易为主,为61.2%,部分发达国家以高品质垂直产业内贸易为主,如法国高达61.6%,但是总起来看,在纺织业上中国的国际分工地位处于中端,相对于整体制造业和高技术产品而言,这已是巨大的进步。从资本密集型行业电气制造业来看,中国以低品质垂直产业内贸易为主,高达78%;发达国家低品质垂直产业内贸易比重很低,最高的意大利也只有28.3%,因此在电气制造业中中国处于国际分工的低端地位。
从技术密集型行业专业和科学设备来看,中国以低品质垂直产业内贸易为主,高达79.1%;美国作为技术领先国家,高品质垂直产业内贸易高达83%;其他发达国家低品质垂直产业内贸易较低,最高的日本也只有33.3%。因此,相对于电器制造业,专业和科学设备处于更不利的国际分工地位。
五、结论及政策建议
本文利用中国、G7国家的国际贸易标准分类的四分位数据,从产业内贸易形态跨国比较的视角,对中国制造业国际分工地位问题进行了研究。结论发现,从整体制造业看,中国50%以上为低品质垂直产业内贸易,而且有增加趋势;发达国家50%以上为高品质垂直产业内贸易和水平产业内贸易,相对比较稳定。从不同技术类型的制造业看,高技术制造业中,中国仅有4.4%为高品质垂直产业内贸易,中低技术制造业中,中国高品质垂直产业内贸易均在20%以下,其他发达国家均以高品质垂直产业内贸易和水平产业内贸易为主。从具体的制造业看,中国纺织业61.2%为水平产业内贸易,电气制造业和专业及科学设备80%左右为低品质垂直产业内贸易;美国在专业和科学设备上的高品质垂直产业内贸易高达83%。因此,中国制造业国际分工地位总体低下,而且在中高技术产品、资本密集型产品上国际分工地位极为低下,与发达国家有很大差距。
从政策上看,如何提高中国国际分工地位,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成为当务之急。提升中国出口商品品质,优化中国制造业结构,加大科学和研究开发投入,提倡自主创新,走高精尖的科学发展之路,最终实现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转变是对外贸易发展的强国之策。
注释:
①文中所有表格均为作者根据原始数据计算所得。
②参见http://www.macalester.edu/research/economics/page/haveman/Trade.Resources/tradeconcordances.html.
标签:产业内贸易论文; 国际分工论文; 中国制造业论文; 差异分析论文; 商品价值论文; 产品价值论文; 形态理论论文; 发达国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