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靖市第二人民医院 云南 曲靖 655000)
【摘要】目的:总结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中内镜直视下肛管放置的护理配合。方法:对23例黏膜病变患者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手术,术后采用内镜直视下一次性肛管放置。结果:23例患者病灶平均大小2.7CM(1.9CM~3.8CM),平均手术时间56.7min(43min~71min),使用器械数量6.3件(6~9件),住院时间3.65d(2d-9d)。术后无迟发性出血及穿孔,无消化道不适症状。结论:对患者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手术,可以减少术后迟发性出血,穿孔等并发症,方便观察下消化道引流液及气体的色、质、量,便于患者排气,增加患者舒适感,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减少患者住院费用。
【关键词】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活检钳;肛管
【中图分类号】R472.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9)10-0177-02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是在内镜下黏膜切除术的基础上发展而来,是指利用各种电刀对>2cm病变进行黏膜下剥离的内镜微创技术。具有整片完整切除率高、复发率低、患者痛苦少、恢复快、费用低等优势,且可达到外科手术相似的疗效[1]。ESD 并发症发生率为 10%~30%不等, 主要是出血和穿孔。但是内镜直视下肛管放置对于减少出血,穿孔等并发症的发生,取得良好效果。现将其临床应用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2016年5月-2017年3月在我院消化内镜中心行ESD术治疗患者23例,其中男15例,女8例。年龄37岁~80岁,平均年龄58.3岁(37岁~80岁),病灶平均大小2.7CM(1.9CM ~3.8CM),平均手术时间56.7min(43min~71min),平均住院时间3.65d(2d~9d),使用器械数量6.3件(6~9件),本组病人均放置肛管,无迟发性出血及穿孔。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护理
2.1 术前护理
(1)患者准备 评估患者一般情况,有无使用抗凝药,各项检查指标都在正常值之内方可进行手术;若患者在口服抗凝药,应停药一周。做好心理护理,使患者情绪稳定,积极配合治疗。若服用降压药,于手术当天清晨含服。并签署手术知情同意书。确认无青光眼、前列腺肥大、无安装心脏起搏器、无钢钉钢板等植入物;患者术前3天进食无渣半流质饮食,手术当天禁食,术前6小时服用清肠剂以清洁肠道。(2)药物准备,术前15min遵医嘱肌肉注射或静脉推注丁溴东莨菪碱10mg,减少胃肠蠕动;西甲硅油,止血药物,黏膜下注射液,急救药物。(3)物品准备,准备好术中所需物品,并检查各个器材是否可正常工作。
2.2 术中护理配合
(1)ESD术术中配合,手术护士根据操作流程,快速,准确为医生提供所需器械。(2)留置肛管的护理配合,检查一次性肛管尺寸、规格、包装有无破损、是否在有效期内。使用20ml注射器抽取无菌蒸馏水20ml,从肛管肛侧注入,推入速度与流出速度相当,用石蜡油润滑插入部。将活检钳从一次性肛管肛侧插入,活检钳不超出一次性肛管为宜。待操作者将内窥镜插入直肠后,将一次性肛管缓慢插入直肠。与操作者配合,在内窥镜直视下缓慢推送一次性肛管。避开手术部位轻度旋转一次性肛管。待超出手术部位约4ml~5ml后,保持肛管在患者直肠位置。操作者缓慢退镜时,用双手顶住肛管,防止肛管移位。用纱布清理患者肛门周围及肛管。用胶布交叉固定肛管于双侧臀部。
2.3 术后护理
(1)病情观察,加强生命体征监测,术后24小时内严密观察血压、脉搏、呼吸及血氧饱和度的变化。注意观察有无肠鸣音亢进、反跳痛、呕血、黑便等症状。一旦出现上述症状,应立即通知医生,迅速建立静脉通道,快速补液、止血、配血,并做好手术准备。(2)饮食护理,术后常规禁食1d~2d。遵医嘱按时按量使用抗生素和止血药物。2d后如无并发症,首先饮少量温开水,无不适后进牛奶、稀饭,逐步过渡到普通饮食;少食多餐,忌过热、过饱及辛辣、坚硬及油腻食品,若有腹痛立即停止进食并报告医生。㈢肛管减压的护理,妥善放置及固定肛管。注意观察患者肛管有无脱出,是否通畅;密切观察引流液及气体的色、质、量。出血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处理。㈣出院指导和健康教育,对患者进行专人随访。告知患者减少剧烈运动,饮食应规律、宜清淡、易消化, 忌油炸、辛辣刺激、坚硬的食物。强调有发生迟发性出血的可能, 注意观察大便的颜色,凡出现与饮食无关的黑便、持续性腹痛、便血立即联系医生及立即急诊就医。注意休息、加强营养,3个月后复查。
3.结果
23例患者病灶平均大小2.7CM(1.9CM~3.8CM),平均手术时间56.7min(43min~71min),使用器械数量6.3件(6~9件),平均住院时间3.65d(2d~9d)。术后,无迟发性出血及穿孔。患及其他消化道不适症状,痊愈出院,随访过程中的局部复发情况未见复发。
4.讨论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治疗早期消化道肿瘤和黏膜下肿瘤的新技术, 能安全地将较大的病灶完整、大块切除,且具有与外科手术相同的治疗效果[2]。但是对于病变面积过大,手术时间较长的患者有穿孔、出血等并发症的风险。术后一次性肛管的放置,便于患者排气,增加患者舒适感。减少迟发性出血,穿孔等并发症的发生,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减少患者住院费用。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具有独特的治疗优势[3],目前已经成为衡量一家医院内镜水平高低的标志,在治疗消化道疾病中应用非常广泛,但并发症发生率较高,本文对23例下消化道巨大黏膜病变患者ESD术后留置肛管,均取得良好效果,在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的同时,也加快患者术后排气的速度,方便观察下消化道引流液及气体的色、质、量。增加患者舒适度,减少患者住院时间。但是留置肛管给患者带来不便,如:肛门异物感、行动不便等。
【参考文献】
[1]王保健,顾文芬,吴剑, 等.内镜黏膜切除术治疗消化道无蒂息肉观察[J].现代临床医学,2013,39(4):281-282.
[2]周平红,徐美东,陈巍峰, 等.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直肠病变[J].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07,24(1):4-7.
[3]马丽黎,陈世耀.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上消化道病变[J].胃肠病学,2008(08):495-498
论文作者:张欢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9年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29
标签:患者论文; 黏膜论文; 消化道论文; 术后论文; 手术论文; 并发症论文; 时间论文; 《医药前沿》2019年1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