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部崛起战略实施十年的成效、经验与未来取向,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取向论文,成效论文,中部崛起论文,战略论文,未来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0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751(2014)09-0045-10 自2004年国家首次明确提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以来,中部崛起战略已经实施十年。十年来,在国家的大力推动和中部六省的共同努力下,中部崛起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同时也存在着不少矛盾和问题,面临着一些极具挑战性的困难和问题。梳理中部崛起十年的历程,回顾中部崛起十年的成就,总结中部崛起十年的经验,明确未来促进中部崛起应把握的重大问题,谋划新时期新阶段促进中部崛起的战略思路、发展目标和重大举措,对于中部崛起战略的深入推进与实施,以更好地服务全国发展大局,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 一、中部崛起战略实施十年回顾 中部崛起战略实施十年以来,中部地区发生了巨大变化,取得了巨大成就,经济实力显著增强,结构调整成效明显,支撑能力大幅提升,人民生活水平持续提高,生态环境日益改善,呈现出持续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中部地区的巨大变化,既得益于国家的重视和支持,也源自于中部六省的共同努力,中部地区社会各界发挥了巨大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凝聚成了中部崛起的强大正能量。 (一)中部崛起战略的阶段划分 1.谋划酝酿阶段(2004-2006年) 十多年前,继东部率先、西部开发、东北振兴等相继上升为国家重大发展战略之后,如何谋划中部地区发展,成为社会各界尤其是中部各省探讨和关注的焦点问题。“中部塌陷”说、“中部边缘化”说、“不东不西、不是东西”说等充分反映了促进“中部崛起”的紧迫性、必要性和重要性。但这仅仅是民间层面的呼吁和心声,中部崛起真正进入国家视野始于2004年。2004年3月,时任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200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明确提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概念。同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再次提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指出“实施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实现相互促进、共同发展”。2005年3月,温家宝总理在《200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再次提出,抓紧研究制定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规划和措施。2006年3月2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研究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工作。总的来看,这一阶段中部崛起从民间呼吁到进入国家视野,标志着中部崛起已进入国家重大战略决策范畴,但由于中部崛起仅限于概念和政府文件中,尚未出台具体的指导意见和支持政策,可以说这一时期的中部崛起尚处在谋划酝酿阶段。 2.实质性推进阶段(2006-2009年) 经过多次讨论、谋划和酝酿,2006年4月15日,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纲领性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若干意见》正式出台,提出将中部地区建设成为全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能源原材料基地、现代装备制造及高技术产业基地和综合交通枢纽,即“三基地一枢纽”。同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若干意见有关政策措施的通知》,提出了56条具体实施意见。2007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又下发了《关于中部六省比照实施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和西部大开发有关政策范围的通知》,明确了中部6省26个城市比照实施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的有关政策,以及243个县(市、区)比照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有关政策。2007年4月,国家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办公室在国家发改委正式挂牌,标志着中部崛起的组织协调机构成立。2007年12月,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准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群为全国“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2008年1月,国务院正式批复国家发改委牵头的“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期间,标志着中部六省合作成果的第一届中国中部投资贸易博览会于2006年9月在湖南长沙成功举办,并成为年度性中部盛会。这一时期,《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若干意见》的出台,以及一系列后续的支持扶持政策,标志着中部崛起进入更具操作性的实施阶段,也意味着中部崛起由谋划酝酿进入到实质性推进阶段。 3.深入实施阶段(2009年-至今) 为进一步促进中部崛起,2009年9月23日,国务院通过了《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从粮食生产基地建设、能源原材料基地建设、现代装备制造及高技术产业基地建设、综合交通运输枢纽建设、重点地区发展、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社会事业发展等方面,提出了促进中部崛起的主要任务和工作重点。2010年5月,国家发改委印发了《关于促进中部地区城市群发展的指导意见的通知》,明确了中部地区城市群发展的总体要求、重点任务和支持政策。2010年8月,国家发改委印发了《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实施意见的通知》,提出了2020年中部崛起的总体目标、具体量化目标和一系列任务要求。2012年8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大力实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的若干意见》,提出了新形势下促进中部崛起,要推动重点地区加快发展、大力推进改革创新、全方位扩大开放等新要求。同时,为配合和深化中部崛起战略,在2007年批复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后,国务院以及有关部委又先后批复了一系列的区域规划和方案。例如,2009年12月国务院批复同意支持武汉东湖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2010年1月正式批复《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2010年12月又批准山西省为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2011年9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促进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2013年3月国务院正式批复了《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发展规划(2013-2025年)》等等。这表明,中部崛起已进入深入推进时期,进入加快崛起、谋势跨越的新阶段。 (二)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成效 1.经济实力显著增强 中部崛起战略实施以来,在国家的政策支持和中部六省的共同努力下,中部地区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发展速度明显加快,一改过去“不东不西”的尴尬局面,在全国经济版图中的地位日渐突出。据历年《中国统计年鉴》数据测算,从2004年到2013年,中部地区GDP年均增长率高达12.46%,远超全国10.18%的平均水平。2013年,中部六省GDP总量达到12.73万亿元,占全国GDP的比重达到22.38%;实现地方财政收入1.80万亿元,比2004年提高了833.35%;实现出口总额1380.7亿美元,比2004年提高了593.36%。① 2.结构调整成效明显 中部地区在提升自身经济实力的同时,也带动了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经济结构调整成效显著。2013年中部地区三次产业结构为11.8∶52.1∶36.1,与2004年相比,第一产业占比下降6.4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占比分别上升5.6个百分点和0.9个百分点。②工业结构明显优化,2012年中部地区高新技术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11万亿元,与2004年相比增幅高达1537.82%。③现代农业规模壮大,2013年实现粮食产量2.08亿吨,比2004年提高了42.7%。现代服务业发展迅速,2013年实现服务业增加值4.59万亿元,占GDP比重达到36.08%,比2004年提高了2.37个百分点。④ 3.支撑能力大幅提升 随着中部崛起战略的推进,中部地区各项重大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加快建设,基础支撑能力显著增强。截止2012年底,中部地区铁路营业里程数达到2.24万公里,比2004年增长29.1%;公路里程数达到115.54万公里,比2004年增长151.3%。⑤教育事业快速发展,人才支撑能力逐年增强。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644所,比2005年增加176所;本专科在校生规模达到653.9万人,比2005年增长53.4%。创新能力显著提高,2012年中部地区三项专利授权数达到13.30万件,比2004年增长860.56%;发明专利授权达到1.58万件,与2004年相比增长677.99%。⑥产业载体平台建设成效突出,目前中部地区共有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35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19个,此外还有大量的省级产业园区。 4.城镇化进程快速推进 中部地区城镇化进程呈现加速发展态势。中原城市群、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皖江城市带、太原城市群等中部城市群加速崛起,郑州、武汉、长沙、南昌、太原、合肥等中心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实力显著增强,洛阳、南阳、襄阳、湘潭等大中城市发展迅速,小城市和小城镇功能不断提升,城镇体系日趋完善,承载能力明显提升。2013年中部地区城镇化率达到48.95%,与2004年相比提高了13.8个百分点,明显高于全国城镇化的平均速度,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缩小了3个百分点。⑦ 5.人民生活水平持续提高 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中部地区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大幅提高,增速明显高于东部地区,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在逐渐缩小。2012年中部地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0697元,与2004年相比增长135.95%,高于同期东部地区13.52个百分点;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7435元,与2004年相比增长150.92%,高于同期东部地区20.85个百分点。⑧同时,在中部各省的努力下,中部地区公共服务水平和社会保障水平有了明显提高,城乡医疗、教育等公共服务设施和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不断提升,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初步建立。 6.生态环境日益改善 中部地区在过去十年的发展历程中,始终坚持生态文明的发展理念,积极贯彻落实生态保护制度,加强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加大污染防治力度,生态环境质量日趋改善。湖南长株潭城市群全面启动“两型社会”示范区建设,大河西、云龙、昭山、天易、滨湖5大示范区18个示范片区进展顺利;湘江流域综合治理取得巨大成效。湖北武汉市大东湖生态水网构建工程、梁子湖流域生态保护工程、汉江中下游流域生态补偿等相继启动,并取得显著成绩;青山区、东湖区、阳逻开发区等国家、省级循环经济示范园区建成投产。江西省“五河一湖”断面水质有了明显改善。为了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中部地区还大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大力发展低碳经济,节能减排成效显著,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电耗等指标均有了明显下降。 (三)促进中部崛起的基本经验 1.更加注重激发内部活力 促进中部崛起,国家的高度重视和政策支持是重要方面,但最根本的还在于激发中部地区的内部活力,挖掘中部地区的内在潜力,增强中部地区的发展动力。中部崛起战略实施以来,中部各省针对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通过深化改革、结构调整等系列举措,着力激发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活力。在深化改革方面,以国有企业改革为重点,着力推进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和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进一步增强市场活力。在经济结构调整方面,以优化产业结构为重点,积极发展现代农业,大力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加快推进现代服务业发展。在自主创新方面,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放在重要位置,以创新促转型、调结构、增动力。在城镇化建设方面,以城市群建设为重点,积极构建中原城市群、武汉都市圈、长株潭城市群等城市群,着力推进郑州、武汉、长沙等中心城市建设,积极推动大中城市和小城市发展,加快推进小城镇建设,着力形成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互动发展的新格局。 2.更加注重开放合作 中部地区地处内陆,在过去的发展中,对外开放与合作一直是制约中部地区发展的突出短板,也是影响中部崛起的关键障碍。中部崛起战略实施以来,中部地区高度重视对外开放与区域合作问题,积极把实施对外开放和区域合作置于突出位置,以开放促发展,以合作谋跨越。在对外开放方面,以建设内陆开放高地为重点,积极实施更加优惠的政策,不断拓宽开放领域,着力创新招商引资引智方式,积极打造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郑州新郑综合保税区、武汉东湖综合保税区等对外开放新平台,积极优化营商环境,着力形成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开放发展新格局。在区域合作方面,通过建立联席会议制度、政府工作协调小组等多种形式,不断加强六省之间的协调与衔接,着力推进中部六省区域合作;通过承接产业转移、交通互联互通等形式,全面加强中部地区与东部沿海地区、西部地区、东北地区的分工与合作,积极融入全国区域经济发展大格局。 3.更加注重城市群带动作用 城市群是最有效的空间组织形式,也是世界各国或地区推进区域发展和城镇化建设的主体形态。中部崛起战略实施以来,中部各省均把建设城市群作为加快中部崛起的战略重点,着力强化城市群的辐射带动作用。河南着力打造以郑州为核心、洛阳为副中心的中原城市群;湖北积极发展武汉城市圈,着力形成湖北经济的核心增长极;湖南加快推进长株潭城市群的建设,使之成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高地和核心支撑;江西加快构建鄱阳湖生态城市群和沿沪昆线、京九线两条城市带,着力形成中心城市与中小城市及小城镇分工明确、联系密切、布局合理、发展协调的城镇化新格局;安徽加快推进皖江城市带建设,努力建设成为长江流域具有重要影响的现代化城市群;山西积极发展以太原都市区为核心的太原都市圈,形成推动转型跨越发展的强大引擎。同时,随着中原城市群和长江中游城市群成为国家重点支持的中西部城市群,南北两大城市群支撑的战略格局初步形成,中部崛起来自城市群的力量将日益凸显。 4.更加注重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是实现我国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也是中部崛起的核心所在。在推进中部崛起的进程中,中部各省均把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放在突出位置,着力推进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的和谐统一和协调共进。河南持续探索走“两不三新、三化协调、四化同步”科学发展的新路子;湖北和湖南以开展“两型社会”建设为契机,在加强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积极推进生态环境保护,着力促进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江西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为重点,着力探索生态文明与经济社会发展协调统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新模式;安徽以生态文明为重点,着力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山西为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加快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努力建设“绿化山西、气化山西、净化山西、健康山西”。 二、进一步推动中部崛起应关注的若干重大问题 尽管中部崛起战略实施十年来取得了巨大成就,但相较于国家对中部崛起的新要求和城乡居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中部崛起的任务仍然十分艰巨,距实现崛起的目标还有不小距离,在前进中还有许多重大问题值得关注和重视。 (一)如何进一步推动中部六省的国家战略与中部崛起总战略相衔接,提升中部崛起凝聚力 为加快实施中部崛起战略,国家出台了多项政策措施。自2007年起,国家先后批复了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山西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试验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中原经济区、晋陕豫黄河金三角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以及洞庭湖生态经济区等多个国家战略。但是,由于中部六省地缘辽阔、情况复杂,表面上看,中部各省都在维护“中部崛起”的整体利益,实际上各省都有自己的发展思路,在发展中呈现出六省各自为政、割裂发展的分散局面。一是发展战略上分兵突围,区域发展表现出明显的“去中部化”。例如,山西认为自己是京津冀经济圈的传统腹地,注重加强与环渤海经济区合作;安徽紧靠长三角,实施了“东向发展,融入长三角”的发展战略;江西把视野聚焦长三角和珠三角,实施了“对接长珠闽,联结港澳台,融入全球化”的战略;湖南趋于向珠三角靠拢,提出了融入“泛珠三角”。在具体实施中,中部各省都从自身利益出发,缺乏整体行动和统一计划,区域竞争大于合作,形成了内耗,减弱了中部崛起政策的实施效果。二是内部发展不断较量博弈,中心城市之争日趋激烈。河南经济总量位居中部六省之首,郑州在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的带动下发展势头迅猛;湖北人均GDP最高,武汉是传统概念上的华中地区辐射中心,在国务院批复的《武汉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年)》中又被定位为“中部地区的中心城市”;湖南长沙借长株潭一体化之势,也取得了快速发展。实际上,中部六省的内部博弈,使得中部地区已经不算是完整的经济大区域的概念,在某种意义上,“中部”这个概念政治意义已经大于经济意义。 因此,进入中部崛起的深入推进期,科学实施中部崛起战略的首要任务就是要推动中部六省的国家级战略与中部崛起的总战略衔接和融合,切实提升中部崛起的凝聚力。下一阶段,中部各省之间应加强合作联动,立足资源禀赋和国内外经济发展新常态,在共同争取国家相关支持政策的基础上,利用各省现有的国家级战略平台针对性地研究地方经济优势和特点,把战略平台的功能定位与培育中部地区整体优势紧密结合起来,协调战略平台与中部六省区域发展之间的关系,合理有效引导战略平台的空间布局与发展规模,使战略平台成为助推中部崛起的重要支撑。譬如,立足中原经济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洞庭湖生态经济区保障粮食安全和发展现代农业的历史责任,推进黄淮海平原、鄱阳湖和洞庭湖地区建设一批现代农业示范区,稳定粮食播种面积、充分挖掘增产潜力,巩固中部地区粮食生产基地地位;立足中原经济区、武汉城市圈、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关于“先进制造业与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的战略定位,加快推动中原城市群、武汉城市群及皖江城市带发展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壮大中部地区现代装备制造及高技术产业基地实力;立足中原经济区、武汉城市群打造综合交通枢纽和物流中心的战略任务,加强郑州、武汉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强化中部地区综合交通运输枢纽地位;立足山西省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中原经济区、晋陕豫黄河金三角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传统的能源原材料产业基础,推进煤炭、钢铁、石化等传统优势产业优化升级,提高中部地区能源原材料基地发展水平;立足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两型社会”与生态安全保障区的核心任务,加大环境保护和生态经济建设力度,构建生态产业体系,继续探索中部地区可持续发展道路。 (二)如何在谋划区域发展新棋局中找准中部方位,重塑中部崛起新坐标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审时度势提出了新的区域发展战略思想,意在运用新地缘经济和新信息技术条件下的交通、物流和信息流等综合优势,谋划沿海与中西部相互支撑、良性互动的新棋局,推动国内与国外、内陆地区与沿海沿边地区联动发展。李克强总理在《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谋划区域发展新棋局,由东向西、由沿海向内地,沿大江大河和陆路交通干线,推进梯度发展。依托黄金水道,建设长江经济带。以海陆重点口岸为支点,形成与沿海连接的西南、中南、东北、西北等经济支撑带。”从沿海起步先行、溯内河向纵深腹地梯度发展,是世界经济史上一个重要规律,也是许多发达国家在现代化进程中的共同经历。当前,中央谋划的全国区域发展新棋局,将布局形态由“块”变成了“带”,早期全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四大板块”和客观发展中形成的东、中、西部“三大地带”,逐渐演变为涵盖沿新欧亚大陆桥布局的丝绸之路经济带、依托黄金水道的长江经济带、沿海岸线的沿海经济带、沿京广京哈铁路布局的京广京哈经济带以及沿包昆铁路布局的包昆经济带在内的“两横三纵”区域发展新棋局。新的区域发展战略从点到线再到面,从陆上到海上再到海外,从沿海到内陆再到沿边,以“国内外联动、区域间协同、外部协同与内部协同并重”的理念为统领,着力打破单纯的行政区划,把区域经济规划扩大到跨市、跨省乃至跨国,力图使生产要素摆脱行政区划束缚,在更大的空间内进行流动和组合。 “两横三纵”的区域发展新棋局将深刻改变中西部地区发展的“经济地理”,在此背景下,中部地区应牢牢把握发展机遇,探索新思路、寻求新方位、重塑新坐标,摆脱在国家区域发展战略重构中长期处于战略腹地而非战略核心的困境,变被动为主动,变“腹地”为“核心”,强化和凸显中部地区在国家区域发展新棋局中的战略枢纽地位与价值。一是应立足《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中构建的“两横两纵”经济带,加快推动中部地区融入国家“两横三纵”经济带,加强与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等东部发达地区的对接。湖北、湖南、安徽、江西四省应依托长江经济带这一国家战略轴线为支撑,以长江中游城市群这一四省合作共建的国家级城市群为战略支点,着力强化“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河南地处京广经济带和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十字交叉线上,地处“承东启西、连南贯北”的独特区位优势,东邻东陇海经济带和淮海经济区,西接西北丝绸之路通道和关中—天水经济区,应充分发挥全国区域协调发展的“国家战略支点”作用,进一步提升其在推动内陆地区与沿海、沿边地区联动发展的战略地位。二是把握丝绸之路经济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与长江经济带的重大战略机遇,强化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的国际功能定位,提升郑州作为中心城市的综合竞争力,着力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供应链的东方中心和价值链的高端基地;发挥武汉长江航运中心的区位优势,强化对长江中游经济带的集聚、辐射作用,着力打造长江经济带的重要经济港口和高端航运产业综合集聚区。 (三)如何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发挥优势服务全国发展大局,探索中部崛起新动力 201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明确指出,经济发展应适应新常态。当前世界经济形势依然复杂严峻,全球金融危机引发全球增长方式、供需关系和治理结构深刻调整,世界经济低速增长态势仍将延续,作为世界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经济不可避免地呈现出“新常态”。具体而言,习总书记提出的经济发展“新常态”涵盖三个核心特征,即增长速度的新常态、结构调整的新常态、宏观政策的新常态。当前,我国正处在经济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的阶段,宏观经济受多因素影响下行压力加剧,经济增速保持在7%上下波动将是我国经济增速的新常态;基于30年高速发展衍生的经济结构性问题突出,前期累积的失衡因素迫切需要调整,自改革开放以来国际产业资本与中国劳动力形成的出口拉动发展模式正面临深刻转型,优化经济结构将成为我国经济改革的新常态;近些年中央坚持宏观政策要稳、微观政策要活、社会政策要托底的思路,保持宏观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不实施大规模刺激政策,坚持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现行政策基调,创造透明宏观政策环境和良好发展预期将成为我国宏观政策的新常态。但是,聚焦当下的中部地区,正处于爬坡过坎、攻坚转型的关键时期,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依然是最为突出的问题,传统优势产业支撑能力急剧下降,新的经济增长点尚未强化是中部六省的共性问题,作为肩负服务全国大局和实现自身崛起发展的中部地区,保持合理的发展速度和发展质量是急需解决的重大现实问题。 因此,立足国际经济发展新形势和国内经济发展新常态,中部地区应不断释放内需潜力、创新动力和改革红利,进一步探索、凝聚、释放中部崛起的新动力。一是抓住我国增强内需拉动经济主引擎作用的历史机遇,挖掘中部六省巨大的市场潜力,以释放农民消费力、推进城市居民消费升级为突破,进一步强化内需驱动力。二是把握经济增长从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型的发展趋势,谋求在全球价值链中的新布局,加快向内陆纵深拓展新空间,围绕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增强企业发展活力,进一步强化创新驱动力。三是充分认识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变化,紧紧围绕培育经济发展新动力着力推进改革创新,重塑经济发展新动力,从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问题改起,积极利用中部地区一系列国家级战略发展平台和政策窗口,勇于向改革要红利、勇于先行先试,以深化改革培育经济发展驱动力。 (四)如何在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推进中把握机遇,开创中部崛起新局面 新型城镇化是一场全面深刻的经济社会变革,与工业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四位一体,能有效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和调整,推动社会管理理念和体制变革。坚持以人为本,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是新型城镇化的核心,也是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关键。数据显示,我国东部地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2.2%,而中部、西部地区分别只有48.5%、44.8%⑨,中西部地区正处于城镇化加速发展阶段。李克强总理在《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着重解决好现有三个1亿人问题,促进约1亿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改造约1亿人居住的城镇棚户区和城中村,引导约1亿人在中西部地区就近城镇化。”因此,从某种意义来看,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战略重点,将集中在中西部地区尤其是中部地区,中部地区将成为加快城镇化建设的主战场。 所以,新时期促进中部崛起,就需要抓住国家促进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新机遇,先行先试、突出重点,率先垂范、把握关键,着力开创中部崛起的新局面。一是坚持把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作为中部地区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战略重点,尤其是要把促进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常住人口有序实现市民化作为首要任务,积极稳妥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二是紧紧把握新型城镇化培育发展中西部城市群的战略机遇,加快构建沿长江经济带、沿陇海经济带、沿京广经济带和沿京九经济带,大力发展中原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等,加快推进郑州、武汉、长沙、南昌、合肥、太原等大城市、特大城市发展,着力提升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发展质量,全面提升中部地区城市发展水平。三是加大承接产业转移力度,提升产业承接质量,积极谋划承接一批现代装备制造业、生产性服务业等高端产业和项目,着力推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扭转中部地区目前产品偏传统、结构偏重化、价值链偏低端的产业特征。四是积极推进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加快推进生态环境建设,不断提升中部地区城镇化发展支撑能力。 (五)如何在全面深化改革背景下实现关键领域破冰,激发中部崛起新活力 2013年被称为中国改革的新起点,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新主张,着力打造中国改革“升级版”。2014年,被视为中国全面深化改革的元年,改革已经成为中国各界的发展共识。全面深化改革,对中部地区这块长期远离改革前沿的区域而言,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改革开放是中部崛起的必由之路,是中部六省破解发展难题、实现转型升级的根本途径,是中部地区发挥独特优势、实现跨越发展的难得机遇。中部崛起的新动力不能再从传统发展方式中来,只能从改革中来,从调整中来,从创新中来。因此,中部六省要深刻认识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性、必要性、紧迫性,坚定不移地把改革开放全面引向深入,坚定不移地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 未来一个时期,中部地区应立足自身发展阶段和社会环境,努力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迫切、最需要、最受益的问题入手,从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破冰改革,着力激发中部崛起新活力。一是加快政府职能转变,理清政府角色定位,扭转在原有考核评价机制下的GDP至上倾向,创新行政管理方式,提高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二是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努力在加快改革开放中推动形成发展新格局,着力消除市场壁垒,优化就业创业环境,聚合各种创新要素,最大限度激发市场活力。三是破除制约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加快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尊重农民意愿,坚持试点先行,处理好农民和土地的关系,确保农村改革健康顺利进行。四是进一步扩大开放,推动对内对外开放相互促进、引进来和走出去更好结合,促进国际国内要素有序自由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市场深度融合,加快培育参与和引领国际经济合作竞争新优势。 三、新时期深入推进中部崛起的总体思路和对策建议 在新的历史时期,深入推进中部地区崛起,要适应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顺应城乡居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线,以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对外开放为动力,着重推进转型发展,加快经济结构优化升级,提高发展质量和水平;着重推进创新发展,加强区域创新体系建设,更多依靠科技创新驱动经济社会发展;着重推进协调发展,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形成城乡协调互动发展新格局;着重推进可持续发展,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着重推进和谐发展,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加快中部崛起进程提供坚强支撑,打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 (一)深入推进中部崛起的战略目标 1.结构更加优化 结构战略性调整取得显著成效,经济结构日趋优化。需求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投资、消费、出口协调拉动的格局初步形成。产业结构调整取得显著成效,三次产业结构协调互动格局逐步形成:农业发展上,传统种植业比重显著下降,现代农业、高效农业比重显著提升;工业结构上,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装备制造业比重大幅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取得明显成效;服务业发展上,金融保险、现代物流等现代服务业显著提升。要素投入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幅提高。区域协调和城乡一体化发展取得新成效,城乡差距和区域差距明显缩小。 2.实力显著增强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取得实质性进展,经济持续保持平稳较快发展,经济实力显著增强,经济规模持续扩大,年均经济增长速度继续快于全国平均水平,经济总量占全国的比重显著提高;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大幅提升,并超过全国平均水平,与东部地区发展的差距显著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大幅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缩小。新型城镇化扎实推进,核心城市辐射力和影响力显著提升,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支撑能力显著增强,区域城镇化水平显著提高,城镇化率力争达到或超过全国平均水平。 3.优势更加凸显 区域优势得到充分发挥,“三个基地、一个枢纽”优势地位日益彰显。粮食生产基地建设扎实推进,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显著提升,粮食产量达到全国粮食总产量的1/3。能源原材料基地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大型煤炭基地、电力基地、原材料精深加工基地等建设取得积极进展,国家重要的能源原材料基地地位日益巩固。现代装备制造及高技术产业基地建设快速推进,装备制造业整体实力和水平显著增强,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传统制造业不断优化升级,装备制造及高技术产业优势地位日益提升。综合交通运输枢纽建设快速推进,铁路、公路、民航等交通通道建设加速推进,郑州、武汉等全国性枢纽地位日益彰显,交通基础支撑能力显著提升,连通东西、纵贯南北的枢纽地位日益强化。 4.社会更加和谐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城乡发展差距逐步缩小,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本实现。民生事业发展快速推进,城乡就业持续扩大,居民收入较快增长,家庭财产稳定增加,城乡居民生活条件显著改善。教育事业迅速发展,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全面实现。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成效显著,城乡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全面建立,新型社会救助体系基本形成,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成。城乡医疗事业全面发展,城乡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和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基本建立。城乡文化事业发展取得积极进展,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取得明显成效。保障性住房建设加快推进,居有所居逐步实现。社会管理取得积极进展,社会保持和谐稳定。 5.环境明显改善 生态环境建设扎实推进,生态环境治理取得积极进展,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得到有效控制,主要大江大河防洪体系基本形成,生态环境质量总体得到有效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节能减排工作取得重大进展,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单位地区生产总值和固定资产投资新增建设用地消耗量等指标持续下降。资源环境支撑能力不断增强,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可持续发展能力明显增强。 (二)促进中部崛起亟待破解的重大矛盾和问题 1.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任务艰巨 实现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推进经济结构优化升级,长期以来一直是我国积极推进和着力破解的重大现实性难题。和全国一样,经过多年来的调整和转换,中部地区经济结构出现了积极变化,但还存在着一些矛盾和问题,阻碍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中部崛起的进程。在需求结构上,投资与消费、出口失衡问题严重。在产业结构上,传统种植业份额较大,现代农业、高效农业发展滞后;工业发展大而不强,传统产业份额依然较大,高新技术产业名义上比重提高较快,但多集中于价值链低端;服务业发展较为缓慢,尤其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滞后。在要素投入结构上,经济增长过度依赖资源能源的大量投入,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在区域结构上,区域间的差距不断扩大,区域恶性竞争不断加剧,区域同构、产业同质现象较为突出。可以说,未来一个时期,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中部地区仍面临着十分艰巨的任务。 2.“三农”问题依然突出 中部地区是我国“三农”问题最为突出的地区,中部崛起的战略目标能否实现,关键取决于“三农”问题的解决程度。虽然近年来,由于国家对“三农”工作的日益重视和中部各省的不懈努力,中部地区的“三农”问题有所缓解,但从目前实际来看,“三农”问题依然突出。而且,随着中部地区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原有的“三农”问题又衍生出诸如“失地农民、农民工、空心村”“农民工、失地农民和农地”等“新三农”问题,给中部崛起带来了极大挑战。同时,由于高素质农村人口向城镇大量转移,中部地区一些地方“三缺”(农业生产缺人手、新农村建设缺人才、抗灾救灾缺人力)现象凸显、“三化”(农业兼业化、农村空心化、农民老龄化)趋势明显、“三留守”(农村留守儿童、留守妇女、留守老人)问题突出,这些都加大了中部崛起的难度。 3.中心城市辐射带动能力弱 区域经济发展的实践表明,强大的经济中心(一般为核心城市)对区域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它可以通过其强大的辐射带动作用和有效的组织协调功能,引领带动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中部地区的核心城市除中心城市武汉实力稍强外,郑州、长沙、南昌、太原、合肥等城市尚处在经济要素集聚阶段,城市规模相对较小,经济实力相对较弱,辐射带动能力稍显不足,很难担负起支撑、引领和带动区域发展的重任。2012年中部地区各省的核心城市武汉、郑州、长沙、太原、合肥、南昌等实现生产总值分别为8003.8亿元、5549.8亿元、6399.9亿元、2311.4亿元、4164.3亿元和3000.5亿元⑩,不仅远低于北京、上海、天津、重庆等四大直辖市,而且低于广州、深圳、重庆、成都等城市。 4.开放发展程度仍然较低 国内外发展经验显示,经济发展水平与开放程度密切相关。从整体上来看,中部地区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依然较低。2012年,中部地区货物进出口总额仅为1933.9亿美元,占全国的比重为5.0%,其中出口总额为1205.5亿美元,占全国的比重为5.9%;实现外商投资总额2689.0亿美元,占全国的比重为8.2%。(11)同时,区域开放水平差异显著,河南、安徽、江西、湖北四省开放水平相对较高,湖南和山西两省相对较低。2012年,河南、安徽、江西、湖北进出口总额分别达到517.4亿美元、392.8亿美元、334.1亿美元和320.0亿美元,而湖南、山西仅为219.4亿美元和150.4亿美元。(12)如何借助丝绸之路经济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等重大战略机遇,着力融入全球发展大格局和国际分工新体系,进一步提升开放发展水平,构建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对外开放新格局,是未来一个时期中部地区值得关注的重大现实性问题。 5.人力资源开发利用潜力有待挖掘 中部地区是我国人力资源较为丰富的地区,也是劳动力资源较为密集的地区。2012年,中部地区总人口3.6亿人,占全国的比重达到26.7%。然而由于高等教育资源相对不足、职业教育关注不够、产业发展相对滞后、就业空间相对有限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一方面中部地区劳动力就业能力相对较低,另一方面大量富余劳动力流失,致使中部地区产业发展和各项建设受到极大制约。同时,与东部发达地区相比,中部地区基础环境和高端产业相对不足,既造成了大量高端人才外流,也抑制了高层次人才引进,导致中部地区高层次人才严重不足,影响着高端产业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未来一个时期,如何加大人力资源开发利用力度,有效促进劳动力资源回流,培养和引进支撑高质量发展的高层次人才,是中部地区值得考虑的重大战略问题。 (三)新时期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对策建议 1.加快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未来一个时期,中部地区应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主攻方向,通过改善需求结构、优化产业结构、推进区域协调发展等途径和举措,着力破解制约中部地区发展的重大结构性问题,不断增强长期发展后劲。首先,坚持内外并举和投资、消费、出口联动方针,在扩大内需的基础上,积极创造条件加快发展外向型经济,着力拓宽中部地区的外需空间;在稳定投资的基础上,多策并举激发消费活力、挖掘消费潜力,使经济发展更多依靠内外需联动和投资、消费、出口协同拉动。其次,把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放在突出位置,通过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发展现代服务业、建立现代产业体系等多种举措,不断推进产业结构优化调整,使经济增长更多依靠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带动。再次,把构建自主创新体系放在全局位置,以构建自主创新体系为主导推进创新驱动发展,使经济发展更多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驱动。最后,把区域协调发展和城乡一体发展作为工作重点,通过构建新型城乡关系、建立区域协调结构、强化区域功能分工、构建区域协调发展机制等系列措施,着力推进城乡间、区域间的协同发展,使经济发展更多依靠城乡区域发展协调互动。 2.有效破解“三农”发展难题 中部地区要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放在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着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改善农村发展条件,促进农民增产增收,加快形成农业农村发展新格局。首先,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提高农业生产效益为重点,加大农业投入力度,优化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加快推进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强化农业基础设施和重大水利工程设施建设,不断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和农业现代化水平。其次,以农村改革和美丽乡村建设为重点,着力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着力推进农村生态环境治理和基础设施建设,切实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激发农村发展活力。再次,以培育新型农民和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为重点,强化政策支持和制度保障,加强农民技能培训和职业教育,不断提高农民的就业能力、技能水平和收入水平,积极创造条件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3.着力提升中心城市辐射带动能力 中部地区在实施新型城镇化战略的过程中,应把提升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能力和综合竞争力作为工作重点,通过政策支持、制度保障和提升发展质量等方式或途径,不断强化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和组织协调能力,为中部崛起提供战略性支撑。首先,借助中原城市群和长江中游城市群作为国家重点发展的城市群重大机遇,积极加强与国家有关部委的沟通协调,在把武汉市作为中部地区核心城市的基础上,积极争取把郑州市作为中部地区的另一核心城市,形成“双核”支撑中部崛起的战略新格局。其次,强化政策支持,提供制度保障,积极拓展长沙、南昌、合肥、太原等城市的发展空间,不断提升其经济规模、人口规模和建成区面积,不断提高其辐射带动能力和区域影响力。再次,加快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等高端产业的发展,积极促进高端要素聚集,不断提升武汉、郑州、长沙、南昌、合肥、太原等中心城市的综合服务功能。最后,进一步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等支持能力建设,不断提升中心城市的运行效率。 4.加快形成对外开放的新格局 把对外开放作为关键性举措,以开放促改革、促转型、促发展。中部地区要紧紧抓住国家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等建设的重大战略机遇,强化政策支持,积极有效融入,加快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发展新格局。积极发挥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郑州新郑综合保税区、武汉东湖综合保税区等对外开放的战略平台作用,着力融入全球,接驳国际市场,打造内陆开放新高地。积极寻求国家支持,争取在郑州、武汉等城市设立自由贸易区。不断拓宽开放领域,坚持非禁即入原则,对国家法律法规未明确禁止的领域一律对外开放,重点推进社会事业、基础设施、基础产业和服务业领域的对外开放,鼓励社会资本参与投资经营。创新招商方式方法,积极探索产业链招商、集群招商、以商招商、中介招商、专业团队招商的新模式,切实引进一批高效益的项目、高端人才和高新技术。营造优越的营商环境,健全公共服务体系,为企业提供优质服务。优化出口结构,扩大高新技术产品、机电产品等产品出口,不断提高中部地区产品的国际影响力。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鼓励和支持企业开拓国际市场。 5.加强人力资源支撑体系建设 中部地区要把人力资源支撑体系建设作为战略重点,通过实施人才强区战略、加大教育培训力度、优化人才发展环境等综合措施,积极培育、造就和引进一批高素质的人才,为中部崛起提供坚实的人力支撑。大力实施人才强区战略,以人才高地建设为目标,以提升人才能力素质为核心,以高层次人才、高技能人才为重点,以重大人才工程为载体,加快推进人才资源开发,造就和培养一批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加大教育培训力度,通过扩大高等教育规模、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实施农民工技能培训工程等,造就一批高素质的产业工人和技能人才。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坚持用事业凝聚人才、用实践造就人才、用机制激励人才、用法制保障人才,创新人才培养开发、评价发现、选拔任用、流动配置、激励保障机制,营造人尽其才、才尽其的宽松环境。实施更加开放的人才政策,着力吸引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到中部地区生活和工作。 ①②④⑤⑥⑦⑧数据来自于2005-2013年《中国统计年鉴》,或根据历年统计年鉴数据测算所得。 ③数据来源于2004-2012年《国家知识产权局统计年报》。 ⑨数据来源于《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04-2020年)》。 ⑩(11)(12)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2013》,中国统计出版社,2013年。标签:战略实施论文; 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规划论文; 中国城市群论文; 新常态论文; 国内宏观论文; 经济建设论文; 国家经济论文; 经济学论文; 时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