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课异构促交流,高效课堂齐探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高效论文,课堂论文,异构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同课异构是指教师选用同一课时内容,根据不同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自身特点,进行具有自己风格的教学设计.通过同中求异与异中求同的比较,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进一步探索高效的课堂教学,以促进教育的发展. 同课异构是学校开展教研活动的常用教研方式.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同课异构的开展不仅仅局限于校内,学校之间、区域之间的教学交流也更多倾向于同课异构.同课异构激发了教师智慧的碰撞,提供了教师面对面交流互动的平台,促进了不同区域之间的智慧交流和资源共享.下面通过对比和分析两节同课异构课,探讨课堂教学的高效性,反思课堂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一、学情分析 授课内容是人教A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2(必修)》“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的第1课时.在此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直线和圆的方程,能用代数法求两条直线的交点坐标.本节课将利用代数法与几何法研究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培养学生数形结合的能力. 授课班级是普通高中高二理科班,学生水平相对较差.两位教师来自两所普通高中,甲教师在自己班上课,乙教师是借班上课,学生层次比甲教师授课班级略好. 二、甲教师的教学设计 问题1:点与圆有几种位置关系,是用什么量来刻画的? 问题2: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有几种,它们有什么特征? 情境问题:一艘轮船在沿直线返回港口的途中,接到气象台的台风预报:台风中心位于轮船正西70km处,受影响的范围是半径长为30km的圆形区域.已知港口位于台风中心正北40km处,如果这艘轮船不改变航线,那么它是否会受到台风的影响? 【设计意图】以旧引新,情境问题来自生活,引发学生的兴趣. 思考:在上面的问题情境中,如何用直线和圆的方程判断它们的位置关系? 师生活动:师生共同完成对新知的探索,总结出研究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的两种方法,即代数法和几何法. 3.展、评 (1)例题示范,巩固新知. 例 已知直线l:3x+y-6=0和圆心为点C的圆,判断直线l与圆的位置关系;如果相交,求它们交点的坐标. 师生活动:由教师讲解为主,分析代数法和几何法,并用ppt展示解答过程.此外,教师还引导学生发现直线l经过定点(2,0),借助图形判定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2)即时反馈. ①已知直线l:y=x+6和圆,试判断直线l与圆的位置关系. ②求以C(1,3)为圆心,并与直线3x-4y-6=0相切的圆的方程. ③若直线y=x+b与圆没有公共点,则求实数b的取值范围. 师生活动:由学生自主完成,分小组展示,并由学生点评,教师做必要的补充,强化代数法和几何法的运用. 小组合作讨论. (1)尝试解决情境问题,并与小组成员讨论,小结出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的判定方法. (2)直线y=kx+2与圆的位置关系该如何判断?你有什么想法? 【设计意图】(1)由学生利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2)着重数形分析. (1)直线3x+4y-5=0与圆,判断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2)若直线x+y+m=0与圆只有一个公共点,求m. (3)若直线y=x+b与圆相交,求实数b的取值范围. (4)小结. ①本节课学习了哪些知识?从中体现哪些数学思想? ②判断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有几种方法?它们的特点是什么? (5)课外思考:已知直线l过点M(-3,-3),圆. ①当直线l斜率不存在时,求该直线与圆相交弦的弦长; ②直线l被圆.所截得的弦长为,求直线l的方程. 三、乙教师的教学设计 欣赏巴金先生的散文《海上日出》(节选):“……天水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道红霞……过了一会儿,那里出现了太阳的小半边脸……慢慢地,一纵一纵地,使劲儿向上升.到了最后,它终于冲破了云霞,完全跳出了海面……” 师:感受大自然的美,巴金先生描述的画面给我们呈现出一幅怎样的几何图形? 师生活动:全班深情朗读巴金先生的散文,活跃了课堂气氛,拉近了师生的距离.同时通过ppt展示了生活中太阳升起的画面,揭示实际问题和数学知识之间的关系,让学生体会数学的美. (1)构建知识:理解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完成下表. 思考:引起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变化的关键因素是什么?如何判断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设计意图】学生经历从直观到抽象、从实际问题到数学模型的过程,结合图形,从直线与圆交点的个数、圆心到直线的距离与半径的关系两方面思考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引出几何法和代数法,让学生感悟数形结合的魅力. 师生活动:利用几何画板软件演示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的变化情况,让学生直观判断.在临界位置时直观判断容易出错,让学生体会“数缺形时少直观,形缺数时难入微”. (2)知识运用.问题1:判断直线l:3x+y-6=0与圆C:的位置关系;如果相交,求它们的相交弦长. 师生活动:学生尝试利用代数法和几何法解题,详细分析两种方法解题的关键点和优缺点,总结求弦长的方法. 问题2:已知过点M(-3,-3)的直线l被圆所截得的弦长为求直线l的方程. 变式:问题2中,若截得的弦长为8,结果又如何呢? 【设计意图】注意直线斜率不存在的情形. 问题3:一艘轮船在沿直线返回港口的途中,接到气象台的台风预报:台风中心位于轮船正西70km处,受影响的范围是半径长为30km的圆形区域.已知港口位于台风中心正北40km处,如果这艘轮船不改变航线,那么它是否会受到台风的影响? 【设计意图】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3)课堂小结. 梳理本节课的主要知识和思想方法. 四、案例对比分析 1.课堂导入 良好的课堂导入犹如引人入胜的序幕,扣住了学生的心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甲教师从点与圆的位置关系导入,以旧引新,旨在让学生类比得到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这种纵向导入的方式,从学生思维的最近发展区出发,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此外,甲教师还以台风问题为情境,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同时让学生体会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 乙教师以巴金先生的《海上日出》导入,学生在深情朗诵的过程中,不仅身临其境,感受大自然的美,而且能从中联系到数学知识,感受数学之美.整节课由此行云流水般逐步展开,自然和谐,给人以美的享受.另外,乙教师是借班上课,这种引入能更快地拉近师生间的距离,更好地提高了教学质量. 总之,两位教师在课堂引入上都能针对学生的实际进行设计,效果不错. 2.用教材教 教材是蓝本,教学不能脱离教材,但怎么教、教到什么程度却是不尽相同的.教师在备课时不能照搬教材,必须考查学情,结合自身的教学风格进行再设计,以便自己的教学思路更贴近学生实际,使学生得到最大程度的发展. 两位教师在设计的时候都对教材进行了加工、整合.教材开篇引用了台风的例子,需采用坐标法求解,对初学者来讲难度较大.甲教师将它作为情境引入,在学生掌握了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后再来解决.乙教师也把台风问题挪到知识运用部分让学生解决.显然,学生在掌握了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后再来处理此题,能更好地发挥这道题的教育功能. 在教学内容取舍方面,两位教师也思考了很多.甲教师由于学生的基础较为薄弱,将教材内容一分为二,本节课重点处理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的判定,而不涉及弦长问题.乙教师教学设计的问题灵活度较大,从位置关系的判定到弦长问题,再到实际问题的处理,整节课内涵丰富,思维含量高.尽管本节课涵盖的内容多,但是在师生的互动中,教学任务被很好地完成了,是一节数学味较浓的课. 教材是刚性的,它从内容层面对教什么做出了明确的规范,而用教材教则是弹性的,它把怎么教这一问题留给了教师去开发.从这个角度讲,两位教师在用教材教上都做出了一些创造性的思考. 3.以生为本 张奠宙教授认为,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指导者、合作者,同时也是领导者和示范者.这就要求教师把课堂的主动权及话语权交给学生,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甲教师设计的问题较多,但大多数问题都是由学生先做,再小组展示,并由学生点评,必要时教师再进行补充、点评.先做后讲给予学生动手实践的机会,他们在做的过程中体验与探索,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方法.学生点评给予学生反思的机会,还原思维过程,总结思想方法.在这样的课堂学习过程中,学生不仅收获了知识,同时还收获了自信. 乙教师的课堂则很好地体现了师生和谐互动,通过互动加深学生对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的认识.整节课乙教师不急于将知识呈现在学生面前,而是借助启发式教学,通过师生对话、学生展示讨论等方式,层层推进、抽丝剥茧地完成了教学任务.这样的课堂,学生在“愤”“悱”之中激发了学习动力,主动获取知识,体验了数学思想. 1.适当的模式是必要的,但不能模式化 从两节课的教学设计来看,课堂教学主要采取的教学模式是导学案. 甲教师分“导、思、展、评、议、检”等环节开展教学,设计了九个需要学生演算的问题,采用小组分工,由不同的小组来展示不同的题目.表面上来看,所有题目都展示完了,但实际上不少题目学生是没时间完成的.当其他小组在展示点评时,部分学生对题目没有很好的感知,因而不知所云.另外,在课堂上,有些学生对一些题目的点评并不充分,而甲教师没有补充就匆匆进入下一环节了.这种情况下,题目没有讲透,学生也很难形成深刻的认识.反观这节课,甲教师设计的这九个问题是否都是必需的呢?实际上,展、议、检环节的题目大同小异,不妨大胆删除一些题目,让教学过程慢一些,让学生的体会多一些. 而乙教师在教学实施中大胆地打破了教学各环节之间的界限,将“研、展、评”三个环节融为一体,整个课堂时而板演、时而质疑、时而交流,交织在一起,学生思维相互碰撞,对问题的探讨更深入、理解更深刻,同时学生对知识的认识也呈现出了螺旋上升的状态. 教无定法,适当的模式教学是必要的,但不能模式化.恪守模式、循规蹈矩的课堂教学是没有生命力的.倡导模式教学的核心是倡导学生的学,教师在教学设计中不应该拘泥于教学模式,而应该在学生的学上多下工夫. 2.导学案模式更应关注课堂的生成 本次同课异构的两节课均采用了导学案.导学案教学已成为一种积极推广的教学模式,越来越受到教师的青睐.确实,导学案有其自身的特点与优势,它突出了学生的主动学习.但导学案在实施的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甲教师的导学案在“导”的方面做得还不足,导学案的编写总体上还是以题目为主,无形中强化了学习即解题的任务倾向,对数学本身的思维活动过程关注得不够.另外,甲教师的导学案过分规范了课堂的流程,在某种程度上会约束学生的思维. 在这一点上,乙教师的导学案设计得好些.例如,构建知识中的表格引导学生分析位置关系和图形表示,并思考引起直线与圆位置关系变化的关键因素是什么.这种开放性问题指向性没有那么强,能够促使学生思考.在对问题1的处理上,乙教师也充分调动了学生的思维,学生也展示了很多精彩的解法. 在一节课中,学生的发展水平来自于自身的积极思考和主动探索,教师不能越俎代庖,更不能扼制学生的思维.导学案模式在规范课堂的秩序、突出学生的学方面确实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教师在编写导学案时,更应该给学生足够的思维空间,在实施导学案的过程中,更应该关注课堂的生成. 六、结束语 此次同课异构活动不仅帮助教师感悟了教学的新理念,优化加深了教师对教材的理解,而且交流分享了学校间课堂改革的最新成果及良好效果.希望这种学校之间、区域之间的同课异构活动可以成为教研的一种常态.论同班同构促进沟通与高效课堂_同课异构论文
论同班同构促进沟通与高效课堂_同课异构论文
下载Doc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