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级经济决策中的几个问题--对江苏省县级经济领导的调查_经济论文

县级经济决策中的几个问题--对江苏省县级经济领导的调查_经济论文

关于县级经济决策中的几个问题——江苏省的县级经济领导工作调查,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县级论文,经济论文,江苏省论文,几个问题论文,领导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县级领导机关,是我国最基层的党政领导机关,是联接城乡的重要结合部,起着承上启下的特殊重要作用。它要按照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上级领导机关的指示,从本地实际出发,自主地、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直接、具体地动员和组织广大干部群众投入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去。回顾十多年来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历程,可以这样说,县级领导工作是最活跃、最富有实践创造性的一个层次,县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成效也最显著,在许多地方都出现了“农村包围城市”的现象。实践证明,县级领导工作的中心环节是对事关全局的重大问题进行科学的决策。决策的正确与否,决定着一个县经济发展的快慢和实际成效的大小。决策失误所造成的损失和浪费,要比其它工作上的失误所造成的不良后果严重得多。因此,要提高县级领导工作的水平,关键是要推进县级经济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保证各项重大决策的正确性。

多年来,我们对县级领导工作作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分别总结了江苏省苏南、苏中、苏北二十多个县(市)领导工作的经验,与许多县(市)委书记成了知心朋友,一起探讨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县级领导决策的规律和特点。大家普遍感到,要实行科学决策,必须正确把握好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必须坚持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相结合,把人民的利益作为领导决策的最高标准。

所谓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从根本上来说,就是尊重客观规律,尊重民心民意,尊重群众的创造性实践,运用科学、民主的方法,依靠领导班子的集体智慧,对重大问题作出正确的决定。这就要求我们,在决策的过程中,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只有不断解放思想,才能排除干扰,拓宽思路,抓住机遇,果断决策;只有坚持实事求是,才能认清现实,了解民意,把握规律,科学决策。实践反复证明,坚持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相结合,是进行科学决策的根本思想基础。

许多县(市)的领导同志在实践中有这样一个共同的体会:在决策过程中,敢于不敢于、善于不善于坚持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相结合,这不仅仅是一个思想方法问题,更重要的,是用什么样的价值标准来制定决策的问题。他们认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判断一个决策是否正确,主要看两条,一条看是否符合实际情况,是不是按客观规律办事;一条看是否符合民心民意,是不是得到广大群众的赞成和拥护。我们所讲的实践,是在党的领导下,广大人民群众为实现自己的利益,改造自然、改造社会的创造性活动。因此,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这是领导决策的最高价值标准,也是在决策中敢于和善于坚持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相结合的根本动力。十多年来张家港市历届领导同志实行正确决策的实践,充分说明了这一点。张家港原来是比较贫困的地区,曾被称为“苏南的苏北”。粉碎“四人帮”后的第一任主要领导同志,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进行调查研究的过程中,深深感受到了广大群众迫切要求改变贫困面貌的强烈愿望,同时也看到了塘桥乡和欧桥村发展乡镇工业这一新生事物带来的希望。这使他深刻认识到,老百姓对社会主义的追求,对领导的希望,是要带领他们发展经济,改变面貌,尽快致富;群众中也蕴藏着发展经济、改变面貌的巨大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于是,他在全县(当时张家港市叫沙州县)响亮地提出了“发展经济不会错、发展乡镇工业不会错、让老百姓富起来不会错”的口号,大力推广“两桥”经验,在抓好农业的同时,把发展乡镇工业作为主攻方向和突破口,开创了发展经济、致富群众的崭新道路。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提出这样的口号,作出这样的重大决策,是需要一定的胆识和魄力的。而这种胆识和魄力就来自为民造福的历史使命感和高度责任感。后来的几任主要领导同志都啃住“三个不会错”,排除各种干扰,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思想不动摇,不断推进全市经济的发展。到秦振华同志担任市委书记以后,更是把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气氛搞得浓浓的,形成了“有经济地位,才有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的强烈氛围,把对张家港经济发展作出的贡献和贡献的大小,作为考察领导干部政绩的主要标准,作为衡量部门工作好坏的主要依据,作为协调各方关系的主要准则。象张家港的领导同志那样,坚持把人民的利益作为领导决策的最高标准,确立“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信念,这是许多县(市)领导同志的共识。但是,我们在调查中也发现,过去有些县(市)的领导同志常常为上级个别领导的观点所左右,为社会上是是非非的议论所动摇,为个人的名利得失所束缚,往往看准了的事情不敢果断决策,有了正确的决策不敢坚持到底,结果是丧失了机遇,延误了发展,究其原因,从根本上来说,是过多地考虑了个人的得失,没有真正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

许多县(市)的领导同志还有一个共同的体会:在领导决策过程中坚持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相结合,就是要使人们的主观认识与客观实际相符合,在客观条件许可的范围内,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开拓创新的精神。实践证明,主观与客观相符合的程度,主观能动性的大小,又与思想解放的深度是密切相关的。在苏南发达地区调查时,无锡、江阴、武进、常熟、太仓等县(市)的领导同志回顾了改革开放十多年来不断解放思想的过程,都认为,实践在不断发展,客观情况在不断变化,人们的认识也必须随之不断深化,这就决定了解放思想是一个无止境的过程。在不同发展阶段、不同发展水平的地区、不同工作部门,解放思想所要解决的具体思想问题是不一样的。现在,这些县(市)正在通过进一步解放思想,确立经过论证的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目标,争取有高效益的高速度,探索加快现代化建设的新路子。前几年我们在句容调查的时候,县里的领导同志谈了一个很深的体会,他们说,解放思想也要从本地实际出发,它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而是一项实实在在的工作,必须分别解决好“一班人”(领导班子成员)、“一层人”(机关干部)、“一群人”(广大基层干部群众)的思想问题。他们针对句容是革命老区、原来的经济基础比较差、历史上外来户多、人口流动大等特点,分别对“一班人”、“一层人”、“一群人”提出了解放思想的不同要求,振奋了广大干部群众的精神,艰苦创业,越位奋进,加快了经济发展的步伐。最近,我们到地处淮北的铜山县调查,县里的领导同志谈到,在经济欠发达地区,解放思想首先要振奋干部群众的精神。这几年来,他们怀着“为官一任,振兴一方经济,致富一方群众”的强烈事业心和高度责任感,引导各级干部不断排除各种干扰,克服一部分干部中存在的“谋人不谋事”的现象,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引导大家把精力和心思集中到发展生产力、提前达小康的目标上来;不断破除小生产观念的束缚,克服“小富即安”、“玩龙玩虎不如玩土”的思想,坚持加快工业化步伐不松劲,引导大家尽快适应由农业为主向工业为主的转变,敢于开拓发展生产力的新天地;不断破除计划经济体制的老观念,克服怕担风险的思想,改变按部就班的工作方式,引导大家学习和掌握市场经济的新知识,激发起到市场竞争风浪中去拼搏的勇气和魄力;不断破除“外因决定论”的观念和长期以来形成的惰性,克服“等靠要”的思想和“怨天尤人”的情绪,引导大家发扬自力更生的精,激发起自己的事情自己办、能办的事情快一点办、铜山人也能干大事的志气和毅力。正是由于比较好地解决了上述这些思想认识问题,这几年铜山的各级干部保持了一种良好的精神状态,上上下下形成了快发展、奔小康的强烈氛围。实践告诉我们,只有把人民的利益作为领导决策的最高标准,才能在领导工作中真正贯彻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才能自觉排除各种干扰,勇于和善于坚持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相结合,从根本上保证领导决策的正确性。

第二,必须坚持顺应宏观环境的变化与正确把握本地实际相结合,善于抓住机遇,理清决策思路。

县区经济作为全省、全国整个国民经济的有机组成部分,其发展的速度、规模和效益,必然要受全省、全国宏观大环境变化的制约。善于观察和研究宏观大环境的变化,捕捉有利于本地经济发展的机遇,乃是县级领导进行正确决策的重要前提。这是我省苏南、苏中、苏北经济发展比较好的县(市)的共同经验。从这些县(市)的实践来看,作为县(市)一级的主要决策者,特别需要注重观察和研究整个国家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观察和研究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变化,观察和研究国际国内市场环境的变化。这样,才能善于总揽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充分发挥领导工作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捕捉发展的机遇,实行正确的决策。被誉为“华夏第一县”的无锡县,几任主要领导同志有一个共同的显著特点,就是注重观察大气候、了解大气候,善于利用大气候来改造小气候。他们认为,宏观环境宽松时有发展机遇,宏观环境趋紧时同样有发展机遇。1989年下半年开始,国家决定用三年时间实施治理整顿的方针,当时的县委主要领导同志思考了这样一个问题:回顾我国经济发展的历程,明显地表现出一种周期变化的规律,如果无锡县的经济发展,在周期变化的每个阶段中都能超前人家一个阶段,那末无锡县的经济领导工作就主动了,形成了“抢先一拍,超前决策”的想法。同时,他又分析了无锡县的经济现状,感到乡镇工业已发展到现在这样的规模,在宏观环境趋紧的情况下,不能再走过去那种以外延扩大再生产为主的路子了,必须尽快转移到内涵扩大再生产为主的轨道上来。他用这样的思考和分析统一各级干部的思想,于1990年年中作出了在加大经济结构调整的同时,对乡镇企业中的骨干企业实行“高起点、大跨度”的技术改造这一重大决策。1990年下半年全县技改投入4.6亿元,1991年投入12.8亿元, 1992年投入30亿元,并做到“三个百分之七十以上”,即固定 资产投入百分之七十以上搞技改,技改项目百分之七十以上采用国际、国内的先进技术,技改项目百分之七十以上当年投入当年产出。这样,无锡县利用三年治理整顿的机遇,使全县经济的整体素质大大提高了一步,经济总量也大幅度增长,国民生产总值由1989年的35.3亿元上升到1992年的83.8亿元,为后来的进一步加快发展、提高质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许多人经常提出一个问题:“华夏第一县”的领导同志高明在什么地方?我看,他们就高明在善于从宏观大环境的变化中寻找机遇,先人一拍,超前决策。

由于自然的、历史的、现实的多种原因,各个县(市)发展经济的主客观条件有很大区别,明显地表现出发展不平衡的状况。作为县(市)一级的领导,能否正确把握本地实际,是能否正确决策的又一个重要前提。许多县(市)领导工作的实践证明,正确把握本地实际,要善于在宏观与微观、全局与局部、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结合上,辩证地分析本地的客观条件和主观条件,认清本地的优势与劣势、长处与短处,在这样的基础上才能进行科学的决策。如果只着眼一个县(市)的微观经济,从局部利益出发,固守本地的特殊性,那就在工作指导上容易陷入盲目性,不可能形成正确的决策。从各地的经验来看,坚持从本地实际出发有三条需要正确把握好:一是客观地分析本地发展经济的现实优势和制约因素,弄清楚本地经济发展的潜力所在;二是清醒认识本地经济发展所处的历史阶段,弄清楚现阶段发展的目标和任务;三是正确看待本地经济发展的主观条件,弄清楚干部群众思想解放的程度和整体素质的水平。从而,真正弄清楚在自己任期内应该做什么和能够做什么,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制定和实施正确的决策。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苏北学苏南,着重于照搬苏南模式的具体做法,看到苏南做什么,也跟着做什么,结果都不成功。最近五、六年来,苏北学苏南,着眼于借鉴苏南发达地区领导决策的思路和方法,从本地实际出发,大多数县(市)都找准了适合本地情况的发展路子。这个领导决策上的深刻变化,对于加快苏北的发展是有决定性意义的。

各地发展的实际情况表明,宏观大环境的变化所带来的机遇,是“平等”的,又是“不平等”的。说它是“平等”的,因为机遇大家都可以利用。说它是“不平等”的,因为每一次机遇对各个地方带来的有利条件和制约因素是不一样的,各个地方利用机遇的程度和效果也有很大的区别。80年代以来几次宏观调控、整顿、紧缩,对江苏经济发展的影响大体上是三种情况:苏南“砍在下半身”,苏中“砍在半腰中”,苏北“砍在颈项上”。这说明,宏观环境变化所带来的机遇,只是提供了一种发展的可能性,变这种可能性为现实性,一方面取决于主观努力程度,另一方面取决于本地经济发展的基础、水平和各种现实条件。一个高明的领导者,其高明之处,不仅表现在善于抓住机遇,而且表现在科学利用机遇。原来“华夏第一县”的主要负责同志,到连云港市担任领导工作以后,有了苏南与淮北两个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地区的比较,对此深有体会。他说,认清本地所处的发展阶段,是用好机遇的前提。我们只能在客观条件许可的范围内活动,做好在一定发展阶段上能够做到的事情,好高骛远,好大喜功都是无济于事的,用理想化的决策指导工作,最后都免不了要碰壁。

第三,必须坚持扬长避短与扬长补短相结合,做好优势转化这篇大文章。

领导经济工作,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就是利用宏观经济环境所提供的条件,把本地现实的、潜在的优势科学、合理地组合起来,使之变成现实的生产力。有关经济工作的重大决策,实际上就是做好优势转化这篇大文章。一个地方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智力优势,仅仅是一种潜在的生产力,只有把它们转化为各种生产要素,进入生产过程,才能变成现实的生产力,变成现实的经济优势。在调查中,我们曾经把无锡县和宜兴市作过比较。这两个县、市文化教育都比较发达,培养的人才都比较多,劳动者素质都比较高,从宜兴出来的文化名人、专家学者甚至比无锡县还多,但长期以来,宜兴市经济的发展与无锡县相比,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很重要的一条,是在宜兴民间历史上存在着一个“重耕读、轻工商”的传统,发达的文化教育所形成的智力优势,没有很好地转化为发展商品经济的优势;而无锡县民间的商品意识比较浓厚,历来有“崇工、崇商、崇教”的传统,早在70年代就开始把它的人才和智力优势组合到发展乡镇工业上来了。宜兴市从80年代中期开始,注意了这个问题,加快了智力优势的转化,经济的发展就明显地加快。特别是近几年来,宜兴市在促进智力优势转化上采取了许多有效的措施,使宜兴市经济的发展增添了新的活力。从无锡、宜兴两县(市)历史上的对比和宜兴的前后变化,可以看出,优势的强弱固然是发展经济的一个重要条件,但是否善于做好优势的转化工作,则更是一个决定性的因素。

从本地实际出发,选准优势转化的突破口,将各方面的优势配套转化为各种生产要素,这是许多县(市)级领导同志在一定发展阶段制定战略决策的重要经验。这个突破口选得准不准,能不能将各种优势配套转化,决定着战略决策的方向、目标的选择,决定着决策实施的成效。研究苏南经济发展的历程可以看出,在不同发展阶段,优势转化的突破口是不断变化的。从70年代至80年代中期,优势转化的突破口是发展乡镇工业。70年代初,在无锡、常熟等地,为了解决人多地少的矛盾,寻找农村经济发展的新的生长点,作出了“围绕农业办工业,办好工业促农业”的战略决策。他们采取低分配的政策,将比较发达的农业所形成的集体积累,转化为发展乡镇工业的原始资金;将上海、苏州、无锡等城市的下放干部、下放知青和回乡职工转化为企业的负责人和技术骨干,靠他们与城市企业建立联系,找产品、找项目、找市场;将农业上转移出的素质比较高的青年农民转化为职工;将历史上形成的比较浓厚的商品意识转化为供销队伍的拼搏奋斗进取精神。这样,当时这一带所具有的各种优势,配套转化成了农村工业的各项生产要素,乡镇工业由此异军突起,从小到大、从少到多很快发展起来,开创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村工业化的崭新道路。80年代中后期,“牵住牛鼻子,发展外向型”,又成了苏南各种优势转化的突破口。到80年代末、90年代初,搞各类开发区的建设,又成了一个新的突破口。正是这样,选准一个突破口,配套、组合优势的转化,不断将苏南经济的发展推向新的阶段,提高到新的水平。在苏北一些县(市),这几年也都十分注意从本地实际出发,选准各自的突破口,推动经济的发展。例如,新沂市根据本地的交通区位优势,提出了“以路兴商,以商促工,工商兴市”的发展战略。赣榆县提出了“板块发展战略”,沿海一块,以养为主,养捕加并举,加快了耕海、牧渔、建设“海上赣榆”的步伐;山区一块,开采地下的,栽好地上的,多养食草的,变经济发展的薄弱点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平原一块,建设吨粮田,种好万元园,畜禽上批量,形成集约化的态势。东台市总结了过去所走过的单一农业、就农抓农的路子和学苏南亦步亦趋办乡村工业的路子都不成功的教训,把本地的农业、生物资源丰富的优势、紧靠204 国道的区位优势和有一条稳定的农副产品销售渠道的市场优势,组合到大力发展多种经营上来,加快了致富农村、致富农民的步伐。去年多种经营产值21.27亿元, 农民多种经营纯收入人均高达1300元。现在看来,在苏北走贸工农一体化的路子,是目前聚集、转化各种优势,加快农村经济发展的最佳突破口。连云港的如意食品公司、铜山县的维维集团和汉王乡的中国果茶、邳州市的银杏系列产品等典型,都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一般说来,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或在经济发展的低层次阶段,转化优势遵循的是“扬长避短”的决策思路。苏南创办乡镇工业时实行的“三就地”政策(就地取材、就地加工、就地销售),现在苏北很多地方制定的发展战略,都体现了这样一种决策思路。这无疑是正确的。但是,实践证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或在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仍然固守“扬长避短”的决策思路,会束缚领导者和群众的手脚,阻碍经济的发展。在这种情况下,必须由“扬长避短”的决策思路向更高层次的“扬长补短”的决策思路转变。一方面,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扬其所“长”;另一方面,实行全方位开放,通过外引内联,从县内外、市内外、省内外、国内外组织资金、资源、人才、技术、劳动力等诸种生产要素,补其所“短”。昆山开发区的创办,很能说明这一点。当时,昆山是农业大县,乡镇工业起步较迟,并不存在搞开发区的各种条件。但当时县委的领导同志以超人的胆略和魄力,利用靠近大上海的区位优势,遵循“扬长补短”的决策思路,按照“靠城设区、自费开发、筑巢引凤”的方针,搞起了县级自费开发区。他们抓住上海名牌产品扩点增量、内地军工企业转产民品、上海浦东开发开放等多次机遇,将国内外的资金、资源、人才、技术、劳动力组合到开发区来,逐步壮大,由低级向高级发展,成为全国开发区中的佼佼者,被中央领导同志誉为“昆山之路”。很明显,如果按照“扬长避短”的决策思路办事,就不可能创办昆山开发区,即使办起后也不会有昆山开发区的今天。如果说,昆山开发区的创办,是县级领导遵循“扬长补短”决策思路的成功典型,那末丹徒县龙山鳗业集团则是企业决策在这方面的成功典型。龙山村在1986年前还是一个穷山村,他们聘请国家一级企业——谏壁电厂的一位副厂长和一位工程师领办养殖、加工、出口鳗鱼的乡镇工业,由于把乡镇企业的灵活机制和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技术、管理紧密结合起来,这个企业充满活力,在国际国内鳗鱼市场的激烈竞争中崭露头角,不断发展壮大,成了全国的“鳗鱼大王”,成为全国乡镇企业出口创汇的冠军。我们曾对这个企业集团作过专门调查,发现这个企业的“扬长补短”经历了两个阶段,先是通过市场机制的作用,将各种生产要素组合到龙山;后来发展到哪里有资源、有市场,就用其技术、人才、管理的优势到哪里去办新的企业。“补短”不仅“补”在龙山,而且“补”到外地,进入了“扬长补短”的更高层次。现在龙山鳗业集团的固定资产60%不在龙山,而在外地。实践一再表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以后,“扬长避短”至多是中策,“扬长补短”才是上策。尽快实现由“扬长避短”向“扬长补短”转变,乃是提高领导决策水平的重要一环。

第四,必须坚持决策的连续性与创造性相结合,保证重大战略决策的稳定实施。

制定了正确的决策,必须付诸实践,坚持到底,才能实现决策的目标,取得实际成效。特别是事关一个县(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其实施要经过很长的时间才能见效。这就要求在领导工作中敢于排除来自各方面的干扰,保持正确决策的连续性。这是苏南许多县(市)领导同志的共同体会。在这些县(市),从70年代末到现在,一般都更换了四、五任书记,但是坚持发展乡镇工业这个战略决策,始终都没有动摇过。不管是哪一任书记作出的决策,只要是正确的,接任的同志都继续认真地执行,长期坚持下去,不因领导同志的变更而中止或废止。当然,接任的同志也不是无所作为,而是根据宏观环境的变化和本地经济发展的实践,不断研究新情况、新问题,充分发挥各自的创造性,对原有的决策进行必要的补充、修正和完善;或者在原有决策已经取得成效的基础上,根据新的情况,作出新的决策。这如接力赛一样,朝着既定的目标,在自己握棒的距离内,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积极性、创造性和主动精神,一棒一棒地接下去,不断推进本地经济、社会的发展。

实践告诉我们,要坚持领导决策的连续性和创造性相结合,对于担任县(市)主要领导工作的同志来说,必须有长远的战略眼光和顾全大局的宽阔胸怀。作为前任,在作决策的时候,既要考虑在自己任期内出成果、见成效,又要考虑为后任再发展创造有利的条件;作为后任,则应将前任的正确决策延续下去,再加上自己的创造,以求更大的成效。无论是苏南还是苏北,凡是经济发展比较快、比较好的地方,主要领导同志对前后任的关系一般处理得都比较好;相反,凡是换一任书记、变一套思路的地方,经济工作往往出现曲折和折腾,发展得就比较慢。也有这样的情况,由于多种原因,前任的决策发生了失误,作为接任的同志,理所当然地要理清发展思路,重新实行决策,因而出现了“换了书记、面貌大变”的现象。

在这里,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如何正确对待自己任期内的政绩。政绩,是一个领导干部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过程中所创造的业绩,它是衡量一个领导干部工作能力和领导水平的重要标志。因此,干部看重自己的政绩,在情理之中,是无可非议的。问题是出发点、立足点放在什么基准上,是为党和人民的利益创业绩,还是从个人的名利得失看政绩。我们在苏北调查时,不少县(市)的领导同志都说,在决策时必须“瞻前顾后”,既要在自己任期内加快本地经济的发展,又要甘于做打基础的工作,即使是在自己任期内难见成效的事情,该办的就得认认真真地去办,为后来的同志创造奇迹准备必要的条件。这种胸怀和气魄,是值得大加赞扬和倡导的。我们也发现,有的领导同志不是这样,他们把个人的名利得失看得比什么都重要,在决策时只顾任内、不顾任后,明显地表现出一种短期行为。他们办事情,往往好为“锦上添花”,不为“雪中送炭”;企求“立竿见影”,不求长期效应;只想“事半功倍”,不想艰苦努力;注重“轰动效应”,不重实际效果。这样做领导工作,就个人而言,可能在短期内会“名利双收”;而对党和人民的事业来说,有百害而无一利。实在应该杜绝这种现象的发生。

为了坚持领导决策的连续性和创造性相结合,保持领导班子成员、特别是主要负责同志的相对稳定,显得十分重要。一个干部到一个地方工作,从调查研究,摸清情况,到形成正确的决策,需要有一定的时间,将正确的决策付诸实施,取得成效,更需要有一个较长的实践过程。再说,每个领导同志的气质、性格和工作方式也各有特点,对一个地区工作的运转会产生很大的影响,机关和乡镇的干部与之密切配合也需要有一个适应过程。一旦形成一种上下默契、左右协调的运作方式和工作秩序,对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会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因此,主要领导干部变动频繁,不利于一个地区经济的发展。对那些在县(市)级岗位上作出显著成绩、在群众中有威望的领导同志除实在因工作需要,提拔他们担任更重要的领导职务以外,可采用多种途径解决他们的职级问题,让他们在县(市)里多干一些时间,这对一个县(市)经济的稳定发展,对于一方群众的利益,是会大有好处的。

第五,必须坚持条条与块块相结合,形成实施正确决策的强大合力。

制定正确的决策是十分重要的,但它只是全部领导决策过程中的前一个环节,只有做好后一个环节的工作,将决策付诸实施,变成全县广大干部群众的创造性实践,才能取得实际成效。这就要用正确的决策统一全县干部群众的思想,首先要统一县级机关各个职能部门的认识。因为任何一项决策,只有当它具体转化为各个部门的工作以后,才能真正贯彻落实到基层。目前,正处在新旧体制的转换过程中,条块分割、条条分割的弊端尚未完全消除,这对领导决策的制定和实施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在制定决策时,有一个部门反对或提出不同意见,就很难拍板定案;即使作了决定,也很难真正落到实处。我们在调查中发现,有些发展比较慢的县(市),并不是领导决策不正确,而是部门“中梗阻”,给卡住了,没有真正贯彻落实下去。许多领导同志反映,协调条块关系,成了领导工作中的一大难题,他们为此耗费了许多时间和精力。

调查情况表明,凡是经济发展比较快、比较好的县(市),条块之间、条条之间关系都比较协调,贯彻执行领导决策都很积极主动,形成了发展经济的强大合力。从这些地方的实践来看,处理好条块、条条的关系,关键有两条:一条是县(市)委、县(市)政府有比较高的权威,特别是主要领导同志在干部群众中有较高的威望,说话、办事有很强的号召力、凝聚力;一条是党委、政府的各个职能部门的负责同志有为发展地方经济的高度责任感和自觉性,有高度的全局观念和组织纪律性。许多县(市)机关部门的负责同志向我们谈了一个深刻的体会,他们说,在部门工作的同志,要在两个层面上自觉地坚持民主集中制:一是在系统范围内,在条条上,坚持民主集中制,认真贯彻上级部门的政策和指示,落实各项调控措施;二是在县(市)区范围内,在块块里,坚持民主集中制,认真贯彻执行本地党委、政府的决策和指示,做好各项服务基层的工作。因此,每个部门都应在自己的工作中找准“服从条条”与“服务块块”的最佳结合点,用足、用活、用好政策,来推动本地经济、社会的发展。现在机关部门执行政策,有两种截然不同的情况,一种是把上级部门给的政策作为支持基层改革开放、促进经济发展的手段,指导和帮助基层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一种是把条条给的政策变成束缚基层干部群众手脚的框框,给基层设“关”设“卡”,制造障碍。两种不同的立足点,两种不同的执行方法,带来了两种明显不同的效果。

进行机关干部与乡镇干部的交流,这是苏南发达地区协调条块关系的一个成功经验。据我们早几年调查,张家港机关各部门的第一把手,90%在乡镇一级担任过主要领导职务;乡镇党政一把手有50%是从机关的优秀中青年干部中选派的。这个做法,坚持多年,使得机关与基层的关系十分融洽,相互理解,相互支持,上下一致,形成了强大的合力。

要做到上面所说的“五个坚持”,加快县(市)级经济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说到底,关键还在于提高县(市)级领导班子的素质。每个领导成员特别是党政一把手,都要实践党的宗旨,发扬奉献精神;增强宏观意识,善于总揽全局;学习经济知识,掌握经济规律;尊重群众实践,了解民心民意;注重调查研究,熟悉实际情况;充分发扬民主,善于正确集中;发挥智囊作用,依靠集体智慧,从而对经济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制定正确的决策,并把它变为广大干部群众的自觉行动,不断推进本地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标签:;  ;  ;  ;  ;  

县级经济决策中的几个问题--对江苏省县级经济领导的调查_经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