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几年来,伴随着国内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乡规划设计工作已经受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本文先对城乡规划以及生态建筑设计的相关内容进行简要分析,并进一步对城乡规划设计中的生态建筑进行研究。
关键词:城乡规划;生态建筑设计
现阶段,伴随着国内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我国生态环境遭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与破坏,在进行城乡规划设计工作时,提高生态环境的建设质量对于促进城乡发展和人们的生活水平提升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生态环境建设不仅是我国长期发展的一个主要目标,同时它也可以反映出现阶段国内丰富多彩的民族特色以及不同地区的优良传统。此外,生态建筑也是历史产生与发展的必然趋势,它对于人文、自然环境建设以及经济、社会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1城乡规划设计中生态建筑的概述
1.1 城乡规划设计的概念
所谓的城乡规划,指的是有关建设部门对于本地区城乡发展情况的一个规划、设计。在这一过程中,要保证空间结构的布局合理、科学,同时还要对资源的利用情况进行合理、科学、高效的利用。在进行城乡规划设计的过程中,要对城乡发展中的经济要素、文化要素和政治要素等进行综合性的分析,进而可以促进各个因素之间的和谐、整体发展。这样一来,就能为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文化的进步提供一系列的科学保障,同时也可以实现生态环境建设的统一性、科学性。
1.2 城乡规划设计中生态建筑的重要意义
1.2.1 促进与自然环境和谐相处
在进行生态建筑的设计过程中,一定要重视对当地自然环境的高效利用。通过这一方式,不仅能够降低建筑物的能耗问题,同时还能最大程度的对当地的自然环境进行保护。比如说在进行生态建筑的建设过程中,比较重视太阳光的利用,因而可以减少建筑物对照明设备的使用;同时,生态建筑也利用水池、喷水系统等进行室内温度的调节,这样一来可以有效的减少对制冷设备的使用。
1.2.2 对于新技术、新材料的高效利用
目前,伴随着国内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建筑设计与施工中越来越多的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被应用。通过这些材料与技术的应用,极大的提升了建筑工程的节能、环保效果,同时也促进了我国建筑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因而,在进行生态建筑的设计过程中,一定要重视新技术、新材料的利用,进而可以降低建筑工程使用过程中的能源消耗,进而起到保护环境的功能。
1.2.3 提供健康、舒适的环境
对于生态建筑来说,它的一个显著的优点就是提升了使用者的健康度以及舒适度,这也从侧面体现出建筑对人的关怀,提升了建筑使用者与自然环境之间的沟通。①生态建筑在使用功能方面得到了显著的完善,进而可以满足人们生活和工作对于建筑的不同需求。②生态建筑对于采光设计以及通风设计、温度控制、湿度控制等细节进行了仔细、全面的思考,这样一来可以为用户提供一个高质、舒适、健康的居住与工作环境。
2 我国城乡规划中生态建筑设计存在的问题
从目前来看,我国的城乡规划里生态建筑设计包含了很多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不利于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也不利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2.1 不能深刻认识生态建筑的概念
从现在来看,国内和国外没有一致的定义生态建筑,不过它们的核心内容一样,就是在设计生态建筑时必须融合生态理念和建筑理念,按照当地的环境状况科学的安排和设计。与此同时,建筑物内部要具备良好的气候状况,建筑自身要具备良好的自我调节能力,不能有任何的污染,必须改善周围的环境等等。不过对于很多人来说,他们认为只要在建筑物周围种上一些绿植就被叫做生态建筑,这种看法是非常肤浅的,忽视了对于其内涵的深刻研究,仅仅是片面的认识了生态建筑。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 缺乏现代化技术的应用
伴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各种各样的科学技术应用到设计环节里,对于城乡规划的生态建筑设计也是如此。借助于应用信息技术可以提高城乡建筑的资源利用率,让整个建筑更加环保节能。不过,因为很多人的思想观念不够先进,虽然现代化技术已经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是没有在生态建筑里体现城乡规划,这样一来不能完全的体现建筑设计生态理念,导致城乡规划里生态建筑现代化水平比较低。
3.提升城乡规划设计中生态建筑质量的措施
3.1 深化城乡规划设计的制度改革
在进行城乡规划设计的过程中,首先要进行体制上的创新与革命,进而促进城乡规划设计工作质量的提升。建立健全高效、合理的规划设计体系,可以将先进、成熟的生态建筑设计理念融入到本地区、本城市的城乡规划设计工作中去。这样一来,不仅可以不断的改善城市居民的生存条件和生态建设的质量,同时还能有效的促进生态建筑设计在城乡规划设计工作中的运用与发展。在进行具体的体制、制度的改革时,要充分考虑到当地的地理环境以及人文底蕴等不同因素对于规划设计工作的影响,同时还要考虑到土地资源的节省问题,进而可以提高对于空间的利用率,提升城乡建筑水平。
3.2 注重观念、方法的创新
在进行具体的城乡规划设计中的生态建筑设计工作时,要不断进行规划设计观念以及方法的创新,进而可以发挥出生态建筑设计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①参与城乡规划设计工作的人员要积极吸收优秀、先进的建筑设计理论以及设计经验,并且将这些经验与理论应用到实际工作中;②在进行生态建筑的设计工作时,要注重实地的考察工作,因地制宜的进行设计。在进行规划设计工作时,要注重建立天空、地面、地下全面的立体系统,进而可以高效的发挥建筑和自然环境的最佳功能;另外,还要敢于打破以往建筑设计中的老套理念与方式,同时还要将多种先进的设计思路与方式融合到设计规划工作中。这样一来,可以在生态建筑设计工作中注入新思维、新概念,同时也能更好的体现人文情怀。
3.3 增加生态平衡的调节作用
生态建筑的优势在于其与周围生态环境的完美融合,生态建筑的设计重点之一就在于建筑物调节气候的能力。生态建筑在设计时,会留有一定的备用空间,以便在后续的使用过程中能够随时进行整改。生态建筑的布局要兼顾采光与通气性,可以多布置绿色植物来净化环境、调节温度湿度,同时也要提高对自然灾害的抵抗水平,最大程度的保障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具体来说,保持生态平衡的意义有以下几点:①有利于我国的可持续发展,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②有利于实现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相协调;③有利于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构建文明、和谐的社会。对于湿地公园来说,其作用主要有以下三点:①保护
生物和遗传多样性。自然湿地生态系统结构的复杂性和稳定性较高,是遗传的基因库以及生物演替的温床;②固定二氧化碳和调节区域气候。由于湿地特殊的生态特性,在植物生长、促淤造陆等生态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无机碳和有机碳;③滞留有害物质,净化水体。
3.4 将建筑设计与城乡规划紧密的结合起来
建筑工程在其建设施工期间,要注重建筑物和周边环境的紧密结合,同时还要确保建筑物的总体设计框架满足当地环境的不同需求。一旦在建筑工程施工期间规划设计与当地环境出现了冲突与矛盾,要及时利用有效的措施进行解决。另外,还要确保设计方案的合理性与科学性,遇到问题多从整体方面进行考虑,提升建筑工程的经济价值与生态价值。
进入 21 世纪以来,伴随着国内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的建筑行业获得了一个发展的契机。在城乡规划的过程里,通过城乡规划设计的生态建筑理念,我国的经济发展可以更好的和生态环境问题相协调要大力弘扬生态建筑的理念,为我国的城乡规划提供良好的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1]姚瑞峰.浅谈城乡规划设计中的生态建筑设计[J].黑龙江 科 技 信息,2014(12):59~61.
[2]齐冠宇.城乡规划中的生态建筑设计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4(22):6~7.
[3]李海英.生态建筑节能技术及案例分析 [M]. 北 京:中 国 电 力出 版 社,2013.
[4] 马珂 . 基于我国现行城市规划管理体制问题的思考 [J]. 中国城市经济,2011(29).
论文作者:何率真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20
标签:生态论文; 建筑论文; 规划设计论文; 城乡论文; 建筑设计论文; 工作论文; 城乡规划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