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中国乡村的转型与复兴论文_吴恩谷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中国乡村的转型与复兴论文_吴恩谷

(福建省建盟工程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福建 福州 350001)

【摘 要】城镇乡村一体化在当今中国的发展下已经不是简单的设想,而且正在紧锣密鼓的实行,乡村的转型是迅速、高效的,但是众所周知现在的乡村人口数还是较多的,大部分的乡村还维持原有的生活方式以及原有的管理模式,所以乡村的转型需要有新的管理模式和管理体制。我国的城镇化进程一直在推进,乡村有着自己特有的价值,随着中国对乡村的政策不断增多,乡村在规划建设以及多元化治理上要重新规划找出可实行的方式,来实现乡村的复兴。

【关键词】乡村转型;政策;乡村复兴

【中图分类号】TU982.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8544(2017)04-0240-02

1.中国乡村各个方面的转型

城乡一体化不是一个口号,是时代发展的必然,现在乡村的人口多是老年人,年轻人大多去了城镇工作生活,这也使得农村慢慢的衰落,因此在这种前提下就需要管理者正确的理解城镇化,要打破传统思维模式,缩小城乡间各行业的差距,将实现一体化拿到台面上来赋予它可执行性,这样就需要统一完善管理制度,做出可行性方案,消除城镇一体化的阻碍,来实现乡村的转型。

当代的乡村管理者大多是由村民的民主选举所产生的,也就说明乡村的管理还处于村民自治,村民自治上村民会从中体会到自己的价值所在,并且村民自己更加了解乡村的设施、制度,可以更好的实现教育制度以及服务、管理制度。这样的管理体制更好的服务于人民、实现了村民的自我约束、自我管理。村民自治化在乡村发展的今天取得非常大的成果。乡村自治上城镇的管理也是不可忽视的,由于大部分农村没有经济来源,在建设方面依然需要城镇的扶持,因此必需将农村的自治纳入到城乡一体化的公共管理和社会管理体系之中。

1.1 公共服务的转型

乡村要想建设一定的公共服设施是很难达到的,部分农村还没有配备公共服务设施:例如学校、医疗等,有的乡村的学生甚至要去离家很远的学校去学习,要想村民自己建设校舍他们的财力是远远达不到的,医疗条件也存在很大的问题,有的乡村连一些较小的疾病都无法医治,这也恰恰体现了医疗的分配不均衡,因此要实现城乡一体化的转型,首先公共服务就要达到标准,在城镇扩建各项公共服务时将乡村公共服务的预算也结合其中。我们也知道所有乡村都配套公共设施是不现实的,由于乡村间的路程较短,可以选取中心区建设相应的配套设施,缩短城乡之间的差距,实现城乡公共管理的体系。

1.2 土地制度的转型

土地制度的转型是一项艰难的改革,土地自古以来都是农民最重要的经济来源,要想进行土地制度的转型就要有非常成熟的建议。现在农村的土地都是分散管理的,农民大多会认为这样更具有自主性。乡村在经济管理方面必须推进集体产权的确权改革,也就是对农村集体土地或其它集体产权加以细化,将具体权责范围明晰到农民个体之上。并通过制度创新建立起集体产权交易机制,使农民个体的产权收益更加明确。

1.3 人口流动转型

农村人口的流动性是非常大的,大多都是往城镇流动,这样,农村就会发展得越来越封闭 导致农村的发展越发不稳定,这些不单单会导致农村人口的流失,也会使得农村的发展越来越会衰落,甚至一些乡村会走向终结。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因此,要缓解和改善目前乡村单向外流局面,必须要满足两个基本条件:一是乡村社区得以更好的建设与发展,乡村社区生活方式同样达到现代化水平;二是乡村社会是充分开放的,即乡村市场必须充分发展。

虽然现在的农村人口流动性大,但是也可以改善,农村人口外流和农村的经济、体制有着很大的联系。生存是人留下的首要条件,只有生存的条件较好,物质和精神上都得到满足,流动也会差很多,所以现在的转型重点就是要改善农村的生活方式、生活条件,这样更有助于实现城乡一体化。

2.乡村复兴

乡村的复兴需要多方面的支撑,例如经济、空间以及乡村的文化等等,实现了这些复兴对城乡一体化是大有裨益的。

2.1 复兴乡村经济

乡村转型的过程中经济多次被提及到,那么要实现城镇化,经济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切的改革首要条件都需要经济的支撑,在乡村发展工业是不容易的,而且地形地势也都有一定的限制,因此,乡村的复兴在经济上要结合乡村的特有属性,这些属性可能是乡村特有的地貌或是乡村特有的民俗风情,运用这些开发具有乡村特色的企业或是旅游产业链,实现了乡村自给自足,聘请乡村内原有的村民在自己的企业工作管理,他们会更了解自己所处地区的环境和特色更好的发展经济,这样也可以解决很大一部分人的生存需要,也能有效的减少乡村人口的单向流动性。

2.2 复兴乡村空间

按照社会空间统一体的理论,空间是社会的物质性实践与社会结构相互作用的产物,作为社会产物的空间一旦生成,又作为一种生产资料、消费对象用于再生产某种社会结构与关系。乡村空间也不例外,乡村社会经济的剧烈变迁是促使乡村空间重塑的原动力,而乡村空间反过来作用于乡村的社会经济发展。因此乡村空间是乡村复兴的重要内容,也是乡村地理、乡村规划研究关注的核心。

2.3 复兴乡村文化

现在无论是学校或是企业都有着自己的文化底蕴。乡村人民世代生活在自己的乡村,早已对乡村有着不舍的情怀,许多乡村有着自己的乡村文化,乡村文化是乡村复兴的灵魂,要实现乡村复兴就要重塑乡村文化,好的优良传统也要重塑、传承和保持,才更有利于乡村的复兴。

3.转型与复兴的注意事项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中国乡村的转型与复兴一定要注意的就是结合,注重人文的改变,对于乡村的转型与复兴只改善其中任何一种对于实现城镇一体化都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要用长远的发展眼光来看待这些问题,一步步的执行下去才能实现乡村的转型与复兴。

4.总结

可以看出对于乡村的转型与复兴需要我们做的还有很多,其本质是给我们提供了一种思考和启示,诠释了一种基于乡村性基础,发挥乡村特有价值。也正是基于此,中国广大农村一定会走出更加多元化的复兴之路。但许多措施也不够系统和完善,这就需要有关部门和城镇乡村的共同努力找出适合乡村发展的方案,进行改革与深化,实现城镇化的宏伟蓝图。

参考文献

[1]新型城镇化与扶贫开发研究进展与展望[J].戈大专,龙花楼,屠爽爽,李裕瑞.经济地理,2016(04).

[2]国内外农村空间多元化研究热点识别与推移[J].张娟,王茂军.地理科学进展,2016(06).

[3]解析中国当前乡建热潮背后的资本逻辑[J].张京祥,姜克芳.现代城市研究,2016(10).

[4]新型集体经济发展与乡村居住空间转型耦合机制——以苏州为例[J].李广斌,王勇.城市发展研究,2016(12).

论文作者:吴恩谷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知识》2017年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6/19

标签:;  ;  ;  ;  ;  ;  ;  ;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中国乡村的转型与复兴论文_吴恩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