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型颅脑损伤中不同麻醉方案的临床应用效果观察论文_王文博,付海杰,王玥,张玉颖,朱莉

大庆龙南医院重症医学科 黑龙江省大庆市 163453

摘要:目的: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治疗过程中应用不同麻醉方案,观察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本次探究需要在我院2015年8月~2016年8月所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利用自愿参与原则选取52例作为样本人群,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对52例患者实行均分,2组患者分别命名为研究组和参照组,每组26例患者。在参照组患者麻醉过程中应用常规麻醉,在研究组患者麻醉过程中应用异丙酚+瑞芬太尼麻醉,将2组患者实行不同麻醉后得到的组间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性更优,对比参照组患者而言,统计学存在意义且P均<0.05。结论: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治疗过程中应用异丙酚+瑞芬太尼麻醉方案的麻醉效果明显更佳且存在临床推荐价值。

关键词:重型颅脑损伤;不同麻醉方案;麻醉效果

本组探究中共计选取52例,探究目的是深入分析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治疗过程中应用不同麻醉方案的临床应用效果,并作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基础性资料

参与本次探究的52例患者均选自我院所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就诊时间是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组别是2组,分组方法是随机数字表法,分别为研究组(n=26)和参照组(n=26)。研究组患者中男女患者例数分别是16例、10例,患者年龄在86岁至23岁不等且中位年龄为(45.6±2.5)岁;参照组患者中男女患者例数分别是15例、11例,患者年龄在85岁至24岁不等且中位年龄为(44.9±2.6)岁。本组探究中给予2组患者各项临床资料对比分析时利用统计学分析软件,患者各项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具体病情变化等,分析结果为不存在显著性差异且P>0.05,无统计学意义存在。

1.2方法

在参照组患者麻醉过程中应用常规麻醉:给予患者万可松+异丙酚+芬太尼麻醉治疗,给药剂量分别是0.1kg/mg、1.5mg/kg、3ug/kg,注射完成5min后,给予患者快速插管处理并观察患者的麻醉效果。

在研究组患者麻醉过程中应用异丙酚+瑞芬太尼麻醉:麻醉药物使用剂量分别是0.03mg/kg、0.15ug/(kg.min),将以上药物实施稀释操作,稀释至50ml后给予患者注射并观察患者的麻醉效果。

给予2组患者麻醉40分钟后实施麻醉药物追加,追加药物是万可松,追加剂量是0.05ug/kg,术中,确保患者呼吸二氧化碳量在23mmHg左右且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

1.3统计学处理

对本次参与探究的52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所有临床数据进行深入分析,分析软件名称是SPSS19.0软件,本组中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形式表示,经t检验后P<0.05则表示统计学意义存在;本组中计数资料用率的形式表示,经X2检验后P<0.05则表示统计学意义存在。

2 结果

对比2组患者经过不同麻醉方案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得出明显研究组患者更佳的结论,对比参照组患者而言,组间数据对比结果是P<0.05且统计学意义存在,详见下表。研究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是3.84%(1/26),参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是30.76%(8/26),经过统计学检验,X2值是6.5840,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重型颅脑损伤在临床上较为常见和多发且属于重症疾病,致病原因主要是暴力直接作用或者间接作用于患者头部[1],例如车祸伤、高处坠落伤,可导致患者出现脑组织损伤以及出现昏迷症状等。临床上主要应用手术治疗给予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有效治疗[2],确保患者生命安全,但是临床上在治疗本病患者时应用的常规麻醉效果并不十分理想,并发症发生率较高,基于此,临床上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麻醉过程中提出了异丙酚+瑞芬太尼麻醉方案,获得了较为理想的麻醉效果。

丙泊酚临床优势是起效速度快以及术后苏醒速度快[3],可用于麻醉诱导和麻醉维持,进入麻醉较为迅速和平稳、安全性较高且可以良好保护患者脑组织;瑞芬太尼可在给予患者静脉给药后快速达到血液有效浓度并具有体内无蓄积的临床优势,其代谢不受到血浆胆碱酯酶以及胆碱酯酶药物的影响且主要通过血浆和组织中的非特异性酯酶进行水解代谢[4],安全性更高。两者联合使用具有协同作用,不仅麻醉效果更加理想,同时安全性更高。

本组探究结果:研究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分别是92.30%、3.84%,显著更优于参照组。

综合以上理论得出,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治疗过程中应用异丙酚+瑞芬太尼麻醉方案的麻醉效果明显更佳,安全性更高,值得将其作为有效麻醉方法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 郭莉,刘翠翠,张帅等.不同麻醉方式对重型颅脑损伤急诊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5(23):53-54,55.

[2] 王言武.瑞芬太尼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脑氧代谢及脑血流的影响[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4(7):40-41,42.

[3] 肖翔,李冷媚,曾英等.不同麻醉方案在重型颅脑损伤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26(19):4492-4494.

[4] 于彭,孟玉花.重型颅脑损伤中不同麻醉方案的临床应用效果研究[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5(20):4135-4136.

作者简介:王文博,女,1978年10月出生,硕士研究生,主治医师,现就职于大庆龙南医院重症医学科,从事麻醉学研究

论文作者:王文博,付海杰,王玥,张玉颖,朱莉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7年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7/24

标签:;  ;  ;  ;  ;  ;  ;  ;  

重型颅脑损伤中不同麻醉方案的临床应用效果观察论文_王文博,付海杰,王玥,张玉颖,朱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