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中式供水工程饮用水微生物学指标与介水传染病的相关性论文_谢姝

谢姝

(荥经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四川 雅安 625200)

【摘要】 目的:探析集中式供水工程饮用水微生物学指标与介水传染病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2年至2015年我县的237个出厂水和末梢水监测点中的水样进行检测分析,以选取水样中的菌群总数以及总大肠菌群、耐热大肠菌群为主要检测项目,同时对我县同期介水传染病的发病情况进行统计分析,以对集中式供水工程饮用水微生物学指标和介水传染病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在237个出厂水和末梢水监测点的960个检测水样中,菌群总数检测合格率约为99.2%,总大肠菌群检测合格率约为96.4%,耐热大肠菌群检测合格率约为99.6%,并且集中式供水工程供水系统不同,菌群总数的检测合格率也不同,其中,菌群总数检测合格率中市政供水最高,为100%。此外,检测水样的菌群总数合格率以及总大肠菌群合格率与介水传染病发病率之间呈负相关性,P<0.05。结论:我县集中式供水工程饮用水微生物学指标与介水传染病之间有一定的相关性,值得引起关注和重视。

【关键词】 集中式供水工程饮用水;微生物学指标;介水传染病;相关性;分析

【中图分类号】R1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10-0070-02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介水传染病管理与控制体制的逐步完善,进行集中式供水工程饮用水微生物学指标与介水传染病相关性的分析研究,为介水传染病控制管理提供相关依据,提高公共卫生环境水平,确保居民健康,其价值意义也越来越突出[1]。下文将以我县集中式供水工程饮用水微生物学指标监测为例,结合我县介水传染病感染发生的实际情况,对集中式供水工程饮用水微生物学指标与介水传染病之间的相关性进行研究分析,以为集中式供水工程饮用水管理以及介水传染病控制提供相应的依据支撑。

1.一般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至2015年我县的237个出厂水和末梢水监测点中的960个水样进行检测分析。其中,2012年进行监测分析出厂水和末梢水监测点66个,检测水样182个;2013年进行监测分析出厂水和末梢水监测点64个,检测水样449个;2014年进行监测分析出厂水和末梢水监测点50个,检测水样178个,2015年进行监测分析出厂水和末梢水监测点57个,检测水样,151个。其次,在237个出厂水和末梢水监测点中,有市政供水系统监测点24个,农村集中式供水工程213个。

在进行我县同期人口介水传染病发生情况的统计调查中,以各监测点所辐射的辖区常住居民为统计调查人群,以统计调查人群的霍乱、伤寒、病毒性肝炎、副伤寒、细菌性痢疾、阿米巴性痢疾以及其他感染性腹泻疾病作为介水传染病的主要统计调查疾病类型。

1.2 方法

首先,对集中式供水工程饮用水微生物学指标检测,需要在每年的枯水期以及丰水期等不同时期采取出厂水和末梢水监测点水样各一次,以对出厂水和末梢水监测点的微生物学指标进行检测分析。其中,水样的采集以及保存、运输、检验过程严格依据GB/T 5750-2006《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中的相关要求进行,并且水样检测结果也要依据的GB5749-200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相关要求和规定进行评价判断。此外,对同期我县人口介水传染病的发病情况的统计分析,以我县饮用水监督监测信息系统的监测数据为准,进行相关情况的统计分析。统计分析指标包括介水传染病发病率以及生活饮用水指标,其中,包括市政供水、农村集中式供水工程等不同供水系统覆盖率以及饮用水中菌群总数合格率、总大肠菌群合格率、耐热大肠菌群合格率、检测水样合格率等。

1.3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5.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和处理,并采用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进行集中式供水工程饮用水微生物学指标合格率与介水传染病发病率的相关性分析。通过介水传染病发病率以及饮用水指标构建多元线性回归方程,进行集中式供水工程饮用水微生物学指标与介水传染病相关因素的回顾分析。P<0.05表示差异突出,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首先,在237个出厂水和末梢水监测点的960个检测水样中,不同时期集中式供水工程饮用水菌群总数以及总大肠菌群、耐热大肠菌群的检测平均合格率分别为99.2%、96.4%和99.6%,并且不同时期的饮用水菌群总数以及总大肠菌群、耐热大肠菌群检测合格率之间存在突出差异,P<0.05,其中,以2013年度集中式供水工程饮用水微生物学指标检测合格率为最高。如下表所示,为不同时期城市饮用水微生物指标检测合格率。

其次,在对不同供水方式下的集中式供水工程饮用水微生物学指标检测分析中,市政供水系统的饮用水菌群总数检测合格率为100%、总大肠菌群检测合格率为100%、耐热大肠菌群检测合格率为100%;农村集中式供水系统中饮用水菌群总数检测合格率为98.8%、总大肠菌群检测合格率为94.9%、耐热大肠菌群检测合格率为99.4%;不同供水方式下的饮用水微生物学指标检测合格率不同,P<0.05。

最后,对监测人群介水传染病发病情况统计中显示,监测期间共发生介水传染病例267例,主要以感染性腹泻、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甲肝、戊肝为主。其中,感染性腹泻发生率最高,约占比率为 88.8%,其次为细菌性痢疾,约占比率为7.9%,并且不同时期各种介水传染病的发生率存在较大差别,P<0.05。

通过对上述结果进行回顾分析,饮用水中菌群总数合格率与细菌性痢疾和感染性腹泻的发病率之间呈负相关性,而总大肠菌群合格率与感染性腹泻、细菌性痢疾、甲肝的发病率呈负相关性,P<0.05。

3.讨论

介水传染病是一种通过饮用水实现病原体传染所引起的疾病类型,在临床中比较多见[2]。由于饮用水中存在较多的致病因子,并且引起疾病发生的途径比较多,因此,开展饮用水卫生监测,对集中式供水工程饮用水微生物学指标与介水传染病相关性进行分析研究,从而确保居民饮水健康,减少饮水引起的疾病问题,对城市环境卫生以及城市水平的建设提升,都有着积极作用和意义[3]。

上文中,在对于我县2012年至2015年集中式供水工程饮用水微生物学指标与介水传染病相关性分析显示,市政供水系统的饮用水微生物学指标合格率明显高于集中式供水工程饮用水微生物学指标的合格率。从这一分析结果可以看出,农村集中式供水工程供水的水质污染可能性以及消毒效果明显低于市政供水[4]。此外,在对于集中式供水工程饮用水微生物学指标监测区域的介水传染病发生情况统计中显示,饮用水中菌群总数合格率与细菌性痢疾、感染性腹泻发病率呈负相关性,而总大肠菌群合格率与细菌性痢疾、感染性腹泻、甲肝发病率呈负相关性。根据这一结果可以推断出集中式供水工程饮用水质量与介水传染病发病率之间具有一定的相关性,这对集中式供水工程饮用水监测以及介水传染病控制都有着突出的价值作用。

表 不同时期集中式供水工程饮用水微生物学指标检测合格率统计

【参考文献】

[1] 崔妍,刘莹,田卓. 国内外饮用水水质标准中微生物指标的比较综述[J].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2015(7): 2573-2580.

[2] 万民君,杨海涛. 一起因饮用桶装饮用水引起的介水传染病的调查分析[J]. 医学信息. 2013(28): 144, 145.

[3] 石明才,王桂菊,张云玲等.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五师生活饮用水水质改善与传染病流行变化趋势[J].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2015, 26(2): 31-34.

[4] 班海群,张流波. 我国洪涝灾害生活饮用水污染及肠道传染病的流行特点[J].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2(4): 61-63.

论文作者:谢姝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6年4月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5/16

标签:;  ;  ;  ;  ;  ;  ;  ;  

集中式供水工程饮用水微生物学指标与介水传染病的相关性论文_谢姝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