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金寨县赶鱼嘴铅锌矿地质特征及成矿浅析论文_孙伟

安徽省金寨县赶鱼嘴铅锌矿地质特征及成矿浅析论文_孙伟

华东冶金地质勘查局八一五地质队 安徽巢湖 238000

摘要:赶鱼嘴铅锌矿赋存于中元古界苏家河变质岩群浒湾岩组变质岩系中,受近东西向挤压构造破碎带控制,通过分析矿床地质、矿体规模、形态、产状及矿石质量特征,得出矿床属岩浆期后中—低温热液充填交代型硫化铅锌矿矿床。

关键词:赶鱼嘴;铅锌矿;成矿规律

The Jianyuzui lead-zinc deposit is located in the metamorphic rock series of the Sujiahe metamorphic group of the Middle Proterozoic in the Liwan Formation,controlled by the near-East-west extruded tectonic fracture zone,and analyzed by deposit geology,ore body size,morphology,and occurrence. And the quality characteristics of the ore,it is concluded that the deposit is a medium-low temperature hydrothermal filling and metamorphic sulfide lead-zinc deposit after the magma period。

Key words:catching fish mouth,lead-zinc ore,metallogenic regularity

矿区位于金寨县城南西方向,直线距离50千米。行政区划隶属于金寨县关庙乡管辖。本文通过查阅赶鱼嘴铅锌成矿与找矿的成果资料,试图以这些资料为基础,结合笔者多年从事铅锌矿勘查体会与实地工作所得,总结了赶鱼嘴铅锌矿地质特征,并就其成矿模式进行了探讨。

1、区域地质背景

查区位于东西向药铺-青山断裂与北东向商麻断裂的次级银山-泗河断裂交汇处的北东侧,商城杂岩体的南东缘,区内构造活动频繁,岩浆岩广泛分布,为成矿提供了有利条件。

2、矿区地质概况

2.1地层

矿区出露地层为中元古界苏家河变质岩群浒湾岩组变质岩系。浒湾组由角闪岩相变形变质组成,主要以混杂片麻岩(混合岩)为主,次为浅粒岩、白云石英片岩、角闪斜长片麻岩、黑云角闪变粒岩、大理岩等。混杂片麻岩(混合岩)是由二长片麻岩、斜长角闪岩、角闪片岩与长英质浅色变质岩等交织在一起而成,见有条带状、角砾状、迷雾状构造。

混杂片麻岩(混合岩):灰黑色、红褐色,条带状、迷雾状构造,花岗变晶结构,片麻状结构,暗色矿物基本与浅色矿物各成条带相互交错分布,一般带宽1-2cm,粒径约0.5-1mm,暗色矿物主要为角闪石黑云母,次为斜长石,属斜长角闪岩,黑云母斜长片麻岩,黑云变粒岩等;浅色矿物主要为钾长石、石英、斜长石等,属混合过程中的低溶组分。

黑云角闪斜长片麻岩:深灰色,变晶结构,片麻状构造,主要为斜长石组成,含量40-50%;石英含量25-30%;角闪石含量10-15%;黑云母含量10-15%;角闪石、黑云母粒径约0.3-1.0mm,斜长石、石英粒径约0.5-1.5mm不等。

2.2构造

区内断裂构造尚发育,但由于侵入体后期改造,难觅明显迹象。从地貌特征、断裂蚀变岩、糜棱岩化和断裂山等特征辨别,归纳可分为三组:NE向、NE~NEE向、近EW向。

1、区内NW向断裂—赶鱼嘴沟压扭性断裂:走向310°~340°,倾向NE,倾角60°~80°,北起石门寨,经赶鱼嘴、玄庙、蚂蚁堰,长度大于3500m,可见断层残山、糜棱岩化、破碎蚀变、角砾岩等迹象。该断层多出被晚期北东向断裂错开。

2、区内NE向断裂—均为压扭性断层

①蒋家湾(沙坪沟)~石门寨断层(F3):走向60°,局部扭曲,倾向北西,倾角60°~72°,长3Km。沿断裂糜棱岩化发育。

②赶鱼嘴~四里尖断层(F5):走向50°,倾向北西,倾角70°~75°,长2Km,沿断裂可见构造破碎带、角砾岩带,具强硅化、黄铁矿化、糜棱岩化。属右行压扭性断裂。

③八斗垅~彭家断层(F6):走向50°,倾向北西,倾角70°~75°,与F5断裂呈平行排列,长2.5Km。沿断裂硅化、糜棱岩化发育,局部见岩层错位。

④邵家湾~玄庙断层(F7):走向60°,倾向北西,倾角70°~75°,长2Km。沿断层可见断层角砾岩、断层泥,硅化、黄铁矿化发育,局部见蚀变和PbZn矿化。属压扭性断裂。

近EW向断裂

近EW向断裂为一组多条近平行的压扭性裂隙带,且多与NE向压扭性断裂的次级(羽状)裂隙带组合,由于多次活动,形成了延深较大,延长较长的复杂的大型挤压、压扭、张扭裂隙带,形成本区良好的控矿容矿构造。

产状:走向近EW,倾向N,倾角60°~80°,一般长约300~900米,个别长约1800米,宽1~10米,多为1~3米,延深200~500米,常集群出现,多为铅锌矿脉、矿化蚀变岩、石英脉及晚期斑岩脉充填。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岩浆岩

矿区处在银山~七邻构造岩浆带上,岩浆岩活动频繁,出露的侵入岩有:

呈岩株状出露的侵入岩为燕山晚期较早的中粗粒二长花岗岩和稍晚的细粒二长花岗岩,及少量的石英闪长岩,次有脉状的正长斑岩、辉石岩、煌斑岩、闪长岩等,还有燕山晚期的花岗斑岩侵入,呈岩株状及脉状出现,其往往与钼矿及铅锌矿形成有关。

二长花岗岩:灰白-肉红色,全晶质中-细粒花岗结构,块状构造,主要由斜长石、钾长石、石英、黑云母等矿物组成,次生蚀变多为硅化、钾化、绿帘石化、绿泥石化、高岭土化等,常见石英重熔拉长现象,岩体发育黄铁矿化、硅化脉。

花岗斑岩:肉红色,块状构造,斑状结构,斑晶主要由肉红色正长石、斜长石、少量角闪石组成,次有他形粒状石英,斑晶约占30%左右,基质由长英质矿物组成,呈细粒稳晶质。具硅化、钾长石化、黄铁绢芙岩化、绿帘石化、绿泥石化、高岭土化等。

3、矿床地质特征

3.1矿体地质特征与分布

赶鱼嘴铅锌钼多金属矿,受北东向断裂和近东西向断裂控制,同时受北东向压扭性断裂及其次级(羽状)裂隙与近东西向压扭性裂隙组合控制,多呈近平行的群带状分布,陡倾斜,脉状、带状产出,多倾向北,倾角70°~80°。

矿体围岩为浒湾组混杂片麻岩,部分为二长花岗岩。含矿地质体主要由硫化物矿化围岩组成,有石英脉铅锌矿充填型,有石英网脉铅锌矿侵染型,有铅锌矿化呈斑点状、团块状、星点状浸染分布的;矿体有含矿片麻岩、含矿花岗岩、含矿石英脉、含矿白云岩等自然类型;矿体与围岩界线一般比较清晰,少数侵染型具渐变关系。围岩蚀变以硅化、黄铁矿化、黄铁绢英岩化、绿帘石化为主,次有绿泥石化、高岭土化、萤石矿化等。

3.2矿体规模、形态、产状

矿区矿体主呈陡倾斜脉状产生于近EW向裂隙带中,走向变化于240°~290°之间。多数北倾,少数南倾,倾角变化于68°~85°之间。

矿体一般延长400~800米,延深200~400米,厚1~6米。矿体形态为脉状、透镜状,有膨大收缩现象、尖灭再现现象及呈舒缓波状起伏特征。矿体均出露地表,呈褐黑色带状铁锰帽产出,一般铁帽深1-2米,宽1-5米,其下部为原生矿。

3.3矿石物质组分及结构构造

矿石中金属矿物主要为方铅矿约占4~25%、闪锌矿约占5~25%、黄铁矿约占2~8%,镜铁矿约占5~15%,局部含黄铜矿约占0.3~0.6%。各矿物成分变化较大,局部黄铁矿、镜铁矿可达30%左右。脉石矿物主要为石英、斜长石、钾长石、角闪石、辉石、黑云母、白云母、方解石、萤石等,以石英、长石占大多数。矿石中典型矿物组合为:石英—斜长石—钾长石—方铅矿—闪锌矿—黄铁矿—镜铁矿。地表氧化带中金属矿物以褐铁矿为主,局部可见软锰矿、铜蓝等。

矿石结构主要为自形~半自形不等粒结构、乳浊状结构、叶片状结构及压碎结构等。方铅矿呈铅灰色,黄铁矿呈淡黄色,晶形完整,呈自形镶嵌或散布于脉石矿物之间。方铅矿粒径0.3~1.0mm不等,黄铁矿粒径0.2~1.0mm不等。闪锌矿呈棕褐色,呈半自形~它形粒状不规则分布于脉石或黄铁矿之间,粒径0.3~1.0mm不等,其内时有0.01~0.3mm的乳浊状方铅矿及少量黄铜矿分布。亦见有方铅矿、闪锌矿沿碎裂的黄铁矿晶隙充填。镜铁矿呈灰色,多为叶片状结构,放射状分布,粒径0.3~1.0m居多。

矿石构造主要为细脉状构造,斑点浸染状构造,团块状构造及致密块状构造。方铅矿、闪锌矿多呈细脉浸染条带状或斑点状分布于脉石或黄铁矿中,少数呈团块状分布。方铅矿、闪锌矿或黄铁矿集中富集地段,形成致密块状铅锌矿石。

3.4围岩蚀变

围岩蚀变发育,主要沿裂隙带呈带状分布,具有蚀变分带现象,从平面上看,自西向东,自南向北,有温度渐降趋势;在剖面上自下而上温度有递减趋势。表现为强硅化、钾化、强黄铁矿化伴随镜铁矿化,有铅锌矿化和黄铜矿化→黄铁绢英岩化、赤铁矿化、绿帘石化、钠化,伴有铅锌矿化→弱硅化、绿泥石化、高岭土化、碳酸盐化,伴有萤石矿化,偶见铅锌矿化的演变趋势。

具体可分为:①硅化、黄铁矿化、镜铁矿化带;②黄铁绢英岩化、赤铁矿化、绿帘石化带;③绿泥石化、碳酸盐化带。

4、矿床成因讨论

本区位于安徽省北淮阳金、多金属成矿带的西段,沙坪沟钼矿床东侧,沙坪沟钼矿处于北西西向与北东向构造交汇集点,燕山期岩浆活动强烈中心,在其周边产生一系列不同方向的构造裂隙或破碎带,控制着后期的多金属矿化分布,形成以钼矿化为中心向周边形成铅锌铜矿化的矿化水平分带特征。由于受强构造岩浆活动中心的制约,本区产生一系列相互平行的挤压构造破碎带,为成矿提供了有益的通道和空间。

金寨赶鱼嘴铅锌矿体主要赋存在近EW向张扭性断裂或裂隙带中,在地表多呈铁帽硅化褐铁矿化黄铁矿化蚀变带,蚀变带往往可达数百米,常成群带分布,就矿找矿,深部找矿是其主要方向。

根据矿床特点,矿物组合,蚀变特征,初步定为属岩浆期后中—低温热液充填交代型硫化铅锌矿矿床。

参考文献:

[1]徐晓春,楼金伟,陆三明,等. 安徽金寨银山钼-铅-锌多金属矿床Re-Os和有关岩浆岩^40Ar-^39Ar年龄测定[J]. 矿床地质,2009.

[2]张怀东,史东方,郝越进,等. 安徽省金寨县沙坪沟斑岩型钼矿成矿地质特征[J]. 安徽地质,2010(2).

论文作者:孙伟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10

标签:;  ;  ;  ;  ;  ;  ;  ;  

安徽省金寨县赶鱼嘴铅锌矿地质特征及成矿浅析论文_孙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