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探高校图书馆数据素养教育平台构建论文

试探高校图书馆数据素养教育平台构建

蒋冠裙

(国防大学政治学院,江苏 南京 210003)

摘 要: 本文讨论了数据素养的相关概念、特征以及五个方面的维度,分析了大数据时代数据素养的现状。又具体讨论了我国高校数据素养现状不足之处,主要是重视程度不够、相关政策配套和服务支持不够、缺少系统的数据素养教育模式等等,最后提出了应对措施,试从三个方面讨论,提出高校图书馆数据素养教育服务平台。数据素养服务平台主要包括需求平台、技术平台、教育培训平台、共享平台。

关键词: 数据素养;大数据;对策;数据素养教育平台

1 数据素养现状

20世纪90年代,社会大规模进入了互联网时代,21世纪以来,信息技术的发展,更新更丰富的信息的出现致使我们数字化信息环境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人类的活动、信息交换与信息收集都深受数字化环境的波及,每个人都暴露在海量数据环境中,大数据时代正在改变我们的生活、工作和思维方式。所以获取信息的模式不能还停留在传统方式,而需要与时俱进,通过全面的数据收集、整合与处理来分析躲藏在这些数据深处的信息。这种获取数据的职责即数据素养,数据素养已经成为衡量整个社会及团体还有个人分析处理数据的根本前提和基本能力素质,成为了每个公民的基本素养。不仅是科研人员、图书馆员,甚至每个人都必须掌握数据素养,个人的数字化数据素养已经关系到个人以及整个社会的进步。因此,提高个人以及全社会的数据素养,既是作为新数据时代公民的一种责任,也是我们追求更大程度生活自由的一种保障。

2 相关概念

2.1 概念的提出

数据素养这一概念最早流行于美国教育界。数据素养(DataLiteracy)最早是2001年 R.Rice提出的,他指出数据素养是对数据处理应用的能力[1]。2007年,计算机最高奖项图灵奖获得者J.Grey第一次提及研究的“第四范式”,即以海量数据计算为基础的密集数据范式[2],在第四范式下,科研数据数量巨大、增长速度快、形式多样,许多研究人员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如何管理和使用数据。近年我国学界也越来越关注数据素养的概念,根据大数据的4V等特征以及人类的数据运行特征,某观点就强调大数据时代人民应具有的素质是传媒素养、数字素养等概念的传承和发展,命名为数据素养,涵盖了对数据的分析判断能力和对数据的全面使用能力等。

本文建立一个反应港口网络属性的需求函数用以刻画港口的供需关系,然后提出投资人的投资准则,并基于两种投资人(港口企业和港口城市)的行为,分别建立投资均衡模型,再根据模型的数学特征研究在两种投资行为下的投资均衡问题。

2.2 内涵

数据素养并不是孤立的概念,它与信息素养有着密不可分的更新,而目前的定义整体并不统一,有的学者认为数据素养是和统计素养、数字素养等相同的,相似的。有的学者则把它归类成信息素养,同时更多的学者表示数据素养不同于统筹素养、传媒素养和信息素养的新的素养概念。

综合各家之言,数据素养是先收集、再分析后解读各种数字化数据,并结合过去经验、标准化知识的理解,并将催生出指导性意见和可行性行为的一种能力,以此辅助学者做好规划。数据素养的全部内容主要涵盖了三大内容:一是意识形态,即要求本体具备杰出的数据意识,涵盖新数据意识、数据灵敏度以及宪法意识等;二是技能形态,技能涵盖数据集合和采纳能力、解析和判断能力、推论与识别能力、整合和运用能力、传播和分享能力,认识相关的数据特点与规范,如数据使用规范和数据调整政策等;三是知识形态,包括数据获取知识、数据分析和处理的知识、数据管理知识、数据交流知识,要求主体应当掌握相关的教育学知识、法律知识等。其中最重要的应当是技能层面,对大众进行数据素养培训的终极愿景就是能使大众收集、解析、管控、利用、分享数据的能力,使全面学习和全面工作中的数字化数据能更有效整合和科学管理。

1)高校人员需求平台。高校各类人员的学历学识、生活背景、职业岗位都不相同,他们所需要的数据素养的内容也各不相同,应当区别对待。数据素养服务平台的对象应该包括科研人员、教师、研究生和本科生。科研人员接触的是最前沿的学科数据,且非常庞杂,图书馆应当协助科研人员进行数据管理,在科研课题的整个过程中,帮助搜集学术论文的原始数据、数据保存的政策、数据管理的法规等等。教师面临申报课题、撰写论文、科研报告等科研任务,他们经常搜集和阅读各种文献、论文,具有一定的数据素养。不过能力往往还有待提高,主要是数据的分析和处理能力还不强,例如一些统计分析软件不会使用等。图书馆可以针对教师开展有针对性的数据分析和处理能力的讲座,介绍图书馆的数字资源,方便教师检索自己需要的数字资源。研究生在科研方面的要求也很高,与教师相似,不过研究生还有论文的要求,图书馆可以结合学科专业进一步开展数据素养在论文写作中的应用,帮助研究生拓展其专业领域的广度和深度。本科生的科研需求不大,但基本的数据素养是必要的,因此图书馆有责任为本科生提供数据素养的全面教育课程,从数据入手和培养,数据收集,甄别和运用能力,数据品德等方面培养本科生的全新全面素养能力。同时,与专业授课老师合作,将数据素养的理论和方法嵌入专业课程当中,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数据处理的技能。

3 高校人员数据素养的现状

3)对应精控压裂能够解决薄差油层难以动用的问题,该井通过加大压裂规模,穿透比达到20%~25%,压后井组注采井距缩小至80 m,有效保证了薄差层建立驱替关系,并应用新型压裂管柱、采取水井超前压裂注水、压后及时调整等手段,措施后增油效果明显。

数据素养教育不仅需要高校图书馆的努力,还需要学校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为引起学生的重视,将数据素养列入考试考核的范围,考试不是目的,目的是让学生有意识地提高自身数据素养,以应对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学校教务处等部门还可以将数据素养引进到各高校课程选修,由图书馆引导,开设数据素养新课程,并和教研室老师和科研人员配合,开展嵌入式数据素养教育,为学生和科研人员提供与专业有关的数据信息以及怎样提高自己数据素养的培训。

3.1 重视程度不够

目前,关于高校数据素养教育的服务对象、内容、如何实施,尚没有一个统一的模式。在数据爆炸式的大环境下,新数据管理整合能力是新信息素养的最重要的一环,因此加强数据素养的培训是我们每一个“图书馆人”的要求。目前学校图书馆的新数据素养课程基本以通识教育为主,并没有区分本科生、研究生和科研人员,专业性的课程没有。基本都是培训讲座,在线课程也只有武汉大学图书馆于2014年6月开设的《研究生学术道德与学术规范》慕课,已经是武汉大学研究生学习的必修课程,辅助研究生深刻认识学术的根本道德规范和全面行为准则。目前,亟待从操作层面提出数据素养教育的模式,本文将试着探讨数据素养教育平台的建构。

3.2 相关政策配套和服务支持不够

以前的公路建设大多数采用推土机来进行施工场地的整平工作,这样能够有效地提高强夯技术应用时的效率,保证工程建设的高质量。通过前期的整平工作,能够发现进行夯基工作之后地面是否出现沉降或者出现坑洼等情况。如果出现了沉降或者坑洼等问题,施工人员需根据科学地计算来处理这种问题,从而加强路基的承载力,提高工程建设的质量。

3.3 缺少系统的数据素养教育模式

目前,有关信息素养教育的研究越来越多,高校十分重视信息素养的培养,大部分都开展了各种信息素养教育公开课、讲座、慕课等等,而数据素养是一个新提出的概念,很多文科生会觉得大数据和我没什么关系,会看懂数据没有那么重要,或者那些表格、图表我实在看不懂,平时没有关注过自身数据素养的培养。高校图书馆对读者数据素养的教育也重视不够,相关的课程较少,没有设计相应的课程帮助读者提高数据意识、数据分析处理能力、数据交流能力等。目前有的课程不多,例如北京大学图书馆以一小时讲座的方式提供SPSS数据分析软件的培训[北京大学图书馆.统计数据分析服务及SPSS网络版升级[3]等。

4 对策

数据素养是人们有效地获取、使用和评估信息和数据的一种意识和能力,它是信息素养在大数据背景下的延伸和发展,是信息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数据素养涉及多源、异构数据的发现、获取和处理等,因此比信息素养中的信息检索、信息获取等要复杂,而每个人的数据素养需求又不一样,图书馆应该结合高校里各类人群的知识背景和信息诉求,以及图书馆自身的建设水平,力争搭建一个面向高校全体人员的数据素养教育平台。

4.1 高校应为数据素养教育提供和创造环境

高校应当是开展数据素养的前沿阵地,为此不仅是图书馆应该行动起来,从学校领导层到各个院系都该加入到数据素养教育当中。图书馆通过举办讲座、培训,开设专门的“数据素养”教育课程,平时加大对读者数据素养重要性的宣传,可以推出一些宣传手册等,采购部门也侧重购买一些数据素养有关的书籍。图书馆还可以通过学习共享空间和信息共享空间来传递相关理念和知识,营造数据素养教育的良好氛围。学校领导层也应当重视学生的数据素养培养,把培育学生的数据素养纳入学生培养计划中,将其纳入选修课和必修课中,并打通专业教师和图书馆之间的壁垒,为图书馆参与教师课程设计等从政策上提供便利,在此方面作出贡献的教师在职称晋升等方面都可以加分。

我国数据素养研究起步较晚,尚处于起步阶段,加上高校的重视程度不够,大多是对国外的理论和实践的介绍,或者是从图书馆角度做一些思考和展望,而对高校图书馆进行数据素养教育的具体措施、教育模式、搭建怎样的平台等讨论的较少,关于数据素养教育的实践层面的研究缺乏。

4.2 以培养数据意识为核心

笔者从需求层次理论出发,对高校图书馆应该搭建怎样的数据素养服务平台试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从平台对象的需求、平台架构、技术支持、平台提供的教育内容等方面提出高校图书馆数据素养服务平台。(如图1所示)

4.3 构建高校图书馆数据素养教育服务平台

在当前的大数据环境下,我们能够方便、自由地获取各种数据、信息,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是如何以批判性眼光分析、解释、评估和利用它们,数据素养的核心就是数字环境下的科学思想、方法、习惯和精神。这种对特定数据的敏感性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养成的,而是长期的渗透的过程。除了图书馆开设的各种讲座和培训之外,应当找到与学生学业的切入点,嵌入专业课程中,帮助学生完成毕业论文,学生发现了数据素养的实用性,那么必然会在思想上重视数据素养,主动提高自己的数据意识。

图1 高校图书馆数据素养服务平台

具体的说,数据素养还包含5个角度:对数据的敏锐,数据的整合能力,数据的解析、运用能力,利用数据决定的能力,对数据的怀疑性思维。数据素养的核心是数字环境下的科学思想、方法、习惯和精神。

2)技术平台。技术平台包括硬件建设、软件开发、数据管理、平台服务。图书馆要建成相应的数字化设施,包括各种服务器的采购、更新和维护,各种软件的采购和开发,例如中外文数据库、自建特色数据库、自建本院硕博士论文库等等。图书馆专业人员还可以根据本校学生数据素养的具体情况开发可以提高数据能力的软件。还有为了方便用户的使用,利用数据整合技术、元数据技术等将各种异构数据都整合在一个统一的平台。我国很多高校图书馆都有一个统一的搜索平台,将图书馆所有数字资源都整合起来,例如北大图书馆的“未名搜索”、清华大学图书馆“水木搜索”等,大数据时代的异构数据非常多,图书馆应该提高数据整合的能力,将图片、视频等数据都可以纳入一站式搜索的平台中。

3)教育培训平台。教育培训平台包括培训工作、各类讲座、特色资源服务。培训工作包括对馆员的数据库使用能力、数据挖掘能力、数据思维能力等的培养,从而提高为全校学生和教师服务的能力。也包括对学生的数据素养能力的培训,可以开设各类的课程与讲座,嵌入学生的专业课学习中,如何在互联网和图书馆的数据库中搜索资源,如何在有效获取资源的前提下进行数据研究分析等,这些方面都可以加强。还应根据每个学校自身的情况开展特色资源服务,笔者所在的军校,应加快科研成果的转化力度,将在部队的实践和实战经验进行汇总和处理,及时转化为培训的内容,实现战、训、研的有机结合,形成数据素养的教育案例库,使未来数据素养培训具有更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本文的研究结论对于劳动力成本上升以及“中国制造2025”制造强国战略实施背景下,调整优化制造业结构具有一定的启示和政策含义。应建立制造业企业分类目录、实施差别化产业政策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引导制造业结构优化,推动“中国制造”转向“中国智造”。

4)共享平台。共享平台包括平台咨询和共享平台建设。平台咨询指图书馆工作人员通过邮箱、微博、微信等手段,对学生和教师在数据素养方面的询问进行的回答与交流。为有需要的用户提供RSS订阅、参考咨询、定题服务、代查服务、查新服务等。还可以提供用户的交流平台,由专业人员统一管理,有共同学习诉求的用户可以碰撞出更多的火花。为避免资源重复采购和更好整合,可以建立一个统一的数据素养服务共享平台,或者是QQ群、微信群等,需要找什么书或什么文章,在群里询问很快就会得到解决,为用户提供更好更及时的服务。

为了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广州市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仍然首先在教育理念上下足功夫。以屈哨兵局长为首的一批学者型官员执掌广州教育的船舵,为了坚守教育的使命,延续广州的光荣,他们深入思考、广泛研讨,不断定位,不断纠偏,不断调整。

参考文献:

[1] 孟祥保,常娥,叶兰.数据素养研究:源起、现状与展望[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6,42(02):109-126.

[2] 张晨.大数据时代的图书馆与数据素养教育[J].图书与情报,2014(04):117-119.

[3] 邓李君,杨文建.大数据环境下高校图书馆数据素养教育研究[J].图书馆建设,2016(01):76-80.

[4] Rice R. Data Support for Learning&Teaching: the Final Frontier[OL].Presented at IASSIST 2001 conference, Amsterdam.Available at:http://datalib.ed.ac.uk/projects/datateach/iassist2001/tsld001.htm

[5] HeyT,TansleyS,TolleK.The Fourth Paradigm:Data-Intensive Scientific Discovery[M].Washington:Microsoft Press,2009.

[6] 沈婷婷.数据素养及其对科学数据管理的影响[J].图书馆论坛,2015(1):68-73.

中图分类号: G258

标签:;  ;  ;  ;  ;  

试探高校图书馆数据素养教育平台构建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