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对于园林绿化工程施工企业而言,提高园林绿化质量尤其重要,园林绿化的质量跟施工过程中的现场管理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与后期植物的养护也有一定的关联,植物的养护不仅仅是为了使植物更好的生长,也能够提升园林的整体美观,使园林的观赏性更上一个等级,与施工时间相比,植物的养护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工作人员的用心工作。
关键词:园林绿化;工程施工;植物养护
园林绿化工程是一项民生工程,是造园的基础工程,是园林景观创造的实践过程,以市政工程原理为基础、以园林艺术为指导,极大地提高了人民的生活质量和优越感。因此,必须采取科学有效的养护管理措施,才能达到园林绿化的景观效果。园林绿化工程的施工是通过有效的组织方法和技术措施,按照设计要求,根据合同规定的工期,全面完成设计内容的全过程。
1园林工程施工与养护管理概述
1.1园林施工管理
在园林工程施工之前,应当了解施工的主要意图,并将设计的图纸与实地施工环境进行对比,制作详细的施工组织设计,使得图纸的适用性得到加强,园林工程涉及的内容比较多,通过合理的施工方式,能够有效地加快施工的进度,提高工程施工质量。在施工过程中,要采取各种措施,保证植物能够成活,并健康成长,发挥出自身的功能。可见,施工环节质量将直接影响园林工程的绿化和美观。
1.2园林养护管理
①植物生长过程中的浇水和施肥。浇水为植物提供充足的水分,促进植物新陈代谢。施肥为植物提供新陈代谢所需的养份,保持良好生长速度和状态;②必要的松土、除草、防病虫害操作。及时松土、除草能减少杂草对土壤中营养成份的吸收,也能减少杂草对灌木地被植物的生长空间的争夺,能够使得植物的生长更加茂盛,更好地达到园林设计中的效果;③对植物进行科学的修剪与防寒、防暑处理,采取各种措施保证植物顺利度过寒期、暑期。
2园林施工与养护有机结合的必要性
现阶段,在城市中发展园林建设不仅具有一定的社会价值和文明意义,更是社会和人类发展的需要,有助于人们在休闲时刻进行游玩和观看,同时又可以吸收有害气体,为建立美好家园贡献出一份力量。城市中的园林建设主要是指依据大自然环境、城市建设以及人民需求的发展特点而创造出一种新的产物。园林设计主要具有三大元素:一是山石;二是设计;三是绿化环境。由此可见,在一个园林设计中必须融合这三大元素,才能建造出美好的园林工程,当然也需要结合现阶段高科技的技术和设计理念,并且在园林施工工程结束后做好养护工作。
3园林绿化施工现场管理措施
3.1落实有关施工规划的管理工作
园林绿化工程的开展应与城市的发展规划相结合,对园林绿化工程的实施以及规划管理都应该从保护生态环境角度出发,并要与科学的发展观相结合。第一,以生态环境的保护为基础开始园林绿化工程,将水土的保护、防风固沙等类型的工作做好。第二,以保护生态稳定、生态平衡为前提,用园林绿化工程来使人类生存环境得到丰富。第三,依照多样性原则,持续对所用植物的种类进行丰富,使异种植物分开放置,以此使生态隔离、生态防治等技术在后期的植物养护工作中发挥作用,推动园林绿化工程的可持续发展。
3.2落实有关工作人员的管理工作
园林绿化工程的进程中,每个工作细节都会影响园林绿化工程的质量。在工作中,工作人员的素质良莠不齐,人员结构也比较复杂,而且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工作分工。因此,若要使园林绿化工程的质量得到保障,就要非常关注作业人员的招聘和综合素质,还要为他们定期进行技术培训,以此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技术水准。与此同时,还要努力完善对工作者的监督和管理,选聘责任心强的负责人,尽量减少或者杜绝工程进程中有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而保障园林绿化工程质量,使生态环境得到改良。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3落实有关植被移栽的管理工作
园林绿化工程中最常见的工作是植被移栽采用正确措施,进行合理管理是促进移栽后植被的存活率提升的关键。落实有关植被移栽管理工作,提高被移栽植被的成活率,可以提高园林绿化工程质量,进而改善生态环境,改良人们的生活环境。
4养护技术要点
4.1浇水
生命离不开水,植物也是一样。不同的植物对水的需求也不同,有的喜湿耐水、怕干旱,如杨、柳、水杉等,有的有较强的耐旱性,如侧柏、龙柏等。根据不同树木的习性提供适宜的水分,如果水分过多,会给植物带来危害。由于新植物的根系有着一定的断离现象,导致其吸收水分也会受到影响,其恢复正常需要一段时期。为了使水分能够适宜植物的习性,需要采取一些措施进行增湿、保湿、防止阳光直晒,通常有扎干、搭棚、喷水等方式。在浇灌过程中,主要目的是增加土壤湿度,保证土壤滋润,只有土壤含水量符合植物的水分需要时,才能使其健康生长,如果长时间水分不足或过多都会给植物带来危害,容易造成植物死亡。由于浇灌能力有一定的限制,在浇灌时要分清顺序与重点。新植树、小苗、灌木、阔叶树要优先,早栽、落叶、大树应作为重点。总之,要根据不同植物的性质特点控制浇灌量和次数,以免造成植物的损害。浇灌的水资源主要有自来水、河湖池水、井水等。
4.2施肥
土壤的施肥是养护工作的重要阶段,在植物种植期,我们应对土壤进行基肥处理,并在植物生长前进行追肥,前期追肥主要有三个阶段,分别为开花前追肥、高峰追肥与分化期花芽追肥,具体实施时间要根据植物、地区的差异与不同年龄进行合理安排,对植物土壤的施肥有两个关键时期,即早春与晚秋,应避免夏季时间施肥,特别是不应在仲夏后进行施肥,施肥次数大约为每年一次,或者每两到四年施肥一次,对植物根外的 施肥也有技巧,一般选择在室外温度较高且空气较干燥的时期进行,最佳时期为上午 10 点前或下午 4 点后。
4.3修剪
修剪是指对树木的枝、叶、花、果等进行剪裁,为了使树木的枝叶顺着期望的形状生长,将树木的枝叶进行修剪,也可以称之为“整形修剪”,自然形修剪主要是根据树木枝叶的外形进行修剪,如盆架子、小叶榄仁等树形美观、有层次感的树木不能截头打脚,只能剪除枯枝、病虫枝、扰乱树形的枝条等。造型修剪就是将树木修剪成不同形状而达到期望的造型,如:几何形、动物形、盆景形等。其中包括:(1)行道树:一般以杯子形为主,落叶树修剪的最佳时期为冬季,常绿树的最佳时期为生长阶段。中央干生长较强,以侧枝短截修剪成圆锥、圆头的树冠形状。(2)灌木:大多数为丛生枝、小枝疏剪和短截。例如紫薇、木槿、月季等植物最佳修剪时期为休眠期到花前重剪,梅、樱、海棠等树木的人修剪最佳时期为花期后 1—2 周。
4.4 防治病虫害、防风、防寒、保洁等
(1)病虫害防治:平时要注意观察,及时发现,及时防治。达到治早、治小、治尽、注意用药安全。(2)防风:乔木大苗栽种后应做好支撑固定工作,避免强风吹倒。传统支撑方法很多,如支、拉、撑、坠。已经倒伏的植物要及时扶正,并去除死枝,同时进行排水除涝等工作。(3)防寒:是指受到霜冻等低温影响而使植物遭受侵害,在冬季,应适时立防风障、设防寒罩、刷白、草绳护干等。(4)清洁工作:将剪下的枝叶及时清理外运,不留垃圾死角,保持植物生长环境的干净。
5结论
园林的绿化工作,促进了城市的环境发展,保证了城市环境的美好,为人们营造了一个和谐的生活环境,但是在进行园林绿化的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要针对这些问题进行合理的改正,提出有效的措施和建议,保证园林绿化的工作能够有效的进行。
参考文献:
[1]罗凤平.试析如何“用心”做好班主任工作[J].新课程研究(上旬刊),2018(10):121-122.
[2]李启兰.班主任教学管理工作难点分析[J].才智,2018(19):97.
[3]张丹.试论小学班主任教学管理中如何加强德育工作[J].课程教育研究,2018(14):191.
论文作者:张娟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11
标签:植物论文; 园林论文; 园林绿化论文; 工作论文; 绿化工程论文; 追肥论文; 树木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