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老年心肌梗死;护理干预;SCL-90;SAQ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linical experience of nursing intervention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myocardial infarction. Methods: from March 2017 to March 2018, 89 elderly patients with myocardial infarction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were selected, and 80 patients meeting the requirements were selected for retrospective analysis. According to the principle of randomness, they were divided into groups A and B. In group A, 40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conventional nursing methods, while in group B, 40 patient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targeted nursing intervention. Both groups A and B used scl-90 (symptom self-assessment table) and SAQ (angina pectoris questionnaire) to conduct statistical investigation of patients' conditions. Results: after the nursing intervention, the scores of the patients in group B's self-evaluation table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in group A. Conclusion: the application of nursing interven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elderly patients with myocardial infarction, it can be the emotional stability of patients, the psychological state of patients will be relieved, the curative effect is significant, it is recommended to promote the application in other medical units.
心肌梗死是由于人体心脏冠状动脉的供血出现问题,使人体相应的心肌持久严重剧减或者使其中断缺血最终导致心肌坏死。而老年心肌梗死则具有病情进展快、病情复杂的特点。这也导致其具有致死率高,状况多样的特点。因此临床的护理策略将会影响病人的病情及预后情况。由此本次针对此类病情采取针对护理、严密观察、心理干预的方式进行综合护理干预,临床效果良好,具体如下。
1.临床资料
1.1研究对象
选取2017年3月到2018年3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老年心肌梗死病例89例,选取80例符合要求病例进行回顾分析,共有男性患者54名,女性患者46名,年龄为60到75岁,平均年龄(65.5±4.7)岁。所有患者均符合WHO临床命名的标准化AMI诊断标准,80名患者中有明显胸痛症状者为28名,无明显胸痛症状者18名,心力衰竭者、心律失常者、心原性休克者共有34名,所有患者根据随机性原则进行分组,分为A、B两组。
1.2护理方法
A组为对照组共40例,使用常规护理手段,B组为实验组共40例,在常规护理手段的同时使用针对性的积极的护理干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3护理干预
1.3.1心理干预
医护人员要多与病人进行沟通交流,使自己能和病人建立积极的关系,能够取得病人的信任,也让病人信任自己。在此基础下深入患者的心灵,找出其心理问题,进而制定一定的心理护理策略。带有计划性的对其进行心理干预策略,将关怀与体贴带给病人治疗的整个过程。对于一些病情并非为典型病症的病人因为其病情并非一般进展,因此需要结合经验来判断其病情进展,因此在此情况下应对病人进行积极的引导,使得病人能够自觉自愿的积极的配合医生的沟通治疗,进而使得医生能够更加准确的评估其身体状况。、
因为治疗的持续性,有些病人其家庭条件较差,在此情况下要与病人家属进行沟通,使其明确每天花销,并要让其同病人说明细致,从而减少病人的心理压力。使其能够更加积极的接受治疗。
有些病人存在情绪变化大或者过度慌张的状态,对于此类病人,护理人员应当积极热情的去安抚病人,使其能够脱离紧张或者过度悲伤的情绪。对于一些经过抢救病情稳定的病人,护理人员要对其积极开导使得病人能够尽快走出悲观情绪。护理人员在进行心理干预时要注意保持耐心,多听取病人诉说,理解问题所在,必要时对病人进行听音乐等放松行为开导。
1.3.2静脉治疗护理
由于老年心肌梗死病人病情发展急骤,因此在治疗过程中,尤其是在进行静脉溶栓过程前,应详细了解病人胸痛时间及性质,排除所有禁忌病症,做好血常规等一系列血液检查。溶栓是要注意观察监视病人的实时心电图,记录其出凝血时间变化及APTT肌钙蛋白指标变化,从各个方面保证患者的各项体征。
1.3.3药物护理
病人一般需以静脉注射方式进行注射低分子的左旋糖酐,此类药物可以改善患者自身心脏的微小循环,用药配合氯化钾(1.5g)、胰岛素(8到12u)、葡萄糖(250%、250ml),时间为一天一次,一周为一疗程,此类药物可以减少并发症,使胸痛症状尽快消失。此类药物会引起患者出现皮肤潮红,并会影响血压,因此使用时要对血压进行检测防止血压过低导致晕厥。
这也就意味着使用药物时,老年患者更需要被照顾,因此要与病人家属做好沟通,避免老人独自来医院或者独自使用药物。所以对家人进行沟通,使家人能过参与到病人的康复计划中来。护理人员定期联系病人家属,起到答疑与监督作用,以此来帮助老人尽快康复。
2结果
以常规护理手段的A组和综合护理干预的B组其患者自评表各项数据均比其护理治疗前低,并且B组患者的评分显著低于A组。
并且B组在实施护理干预后,患者躯体受限程度和满意度以及疾病认知度即 DP 得分和干预前相比明显提高,差异有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但患者的心绞痛稳定状态以及心绞痛发作情况差异不明显(P > 0.05)。[2]
3护理体会
心肌梗死作为一种威胁生命的疾病,患者对于患病会有不同的心理反应,因此护理人员必须对患者做好心理干预,使患者能够更加清晰的了解到自己的病情,能够克服自身的消极心理并且做到更加了解治疗过程,减少病人慌乱的情绪。因此在护理工作中,对病人的关怀与照顾就显得尤为重要,一般患者紧张慌张情绪,会因为护理人员的热情仔细而减轻。而根据实验数据也可以看出在护理时的细致精心会让患者更加具有与病魔抗争的信心,会使得病人恢复更快,此时会为病人树立良好的心理基础。
另外,此类病人往往在出院时,也并未完全康复,需要进一步的康复计划。因此在这一方面,就需要做好病人家属的治疗认识,使得病人家属认识到参与到整个治疗过程中来。使得老年病人能够得到更加细致的照顾,同时定期的联系更能起到答疑、督促作用。使得病情变化早一步发现,最终实现患者的康复或者缓解症状,避免过早死亡的发生。另外,心梗的老年患者更应当注意运动,在情况合适的情况下适当的太极拳、散步等活动。[3]不仅对病情有帮助,更会影响患者的心情。但是运动要做到循序渐进以及强度适宜,以此来增强患者康复训练的成果。
综上所述,通过进行综合的护理干预能够使得老年心肌梗死患者的恐惧和焦虑减轻,提高了患者对病情的应对力与准备力,也增加了医院与病人的理解和信任,进一步提高了护理人员的服务质量。
参考文献
[1]张玲.护理干预对老年心肌梗死住院患者跌倒及坠床事件发生的影响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9,17(20):229-230.
[2]张毓.探析护理干预对老年心肌梗死患者恢复期的临床效果[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7(20):223-224.
[3]张微微,肖喜娥.综合护理干预对老年糖尿病合并心肌梗死患者临床疗效及心理状态的影响[J].现代医药卫生,2017,33(02):184-186.
论文作者:张艳奇,通讯作者:朱婧
论文发表刊物:《中西医结合护理》2019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13
标签:患者论文; 病人论文; 心肌梗死论文; 病情论文; 老年论文; 心理论文; 此类论文; 《中西医结合护理》2019年第1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