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安界首中西医结合医院<兴安界首骨伤医院> 广西 桂林 541306)
【摘要】 李兴云名老中医运用当归四逆汤治疗上肢不安、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后遗症、腰椎间盘脱出、厥阴发寒等病症,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关键词】 当归四逆汤;李兴云;医案
【中图分类号】R24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9)32-0201-02
李兴云,全国基层名老中医药专家。李老对伤寒论有较深的造诣,并在临床过程中运用当归四逆汤治愈了诸多疑难病症,笔者在跟师学习期间,收集整理出许多效果明显的医案,现分享有代表性的四则典型医案如下。
1.上肢不安症
医案:雷某,男,44岁,于2014年9月初诊,诉右上肢不适感10月余,右上肢无论如何摆放,均觉不适,不出5分钟则需改变放置位置,难以工作,严重影响生活质量。时有右上肢麻木,胀痛,乏力。无怕冷,无口干口苦,纳可,夜间因右上肢不适,频繁变换体位造成入睡困难。已未工作半年。2月前曾在某中医处就诊,给以补中益气汤加减及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服药后症状可稍缓解,但停药后症状又如前。舌淡、苔白,脉沉细。把脉时觉触及右手冰冷,又触及其余三肢末端,亦冰冷甚。处方当归四逆汤加减:当归10g、白芍15g、桂枝15g、细辛3g、炙甘草15g、通草5g、制川乌5g、黄芪30g,7剂。二诊,症状大减,夜间能安然入睡。守原方7剂。过两周未见其来复诊,电话随访之,接电话者乃其妻,告曰,已愈。现已赴东莞打工。
按语:患者右上肢不适,伴有麻木,乏力。前医见麻木以为其血痹,投以黄芪桂枝五物汤,见乏力以为气虚,投以补中益气汤。虽有小效,但未能去其主症。患者未诉其四肢厥冷,甚至否认怕冷。但诊脉之时觉肢体冷甚。故考虑寒气凝滞经脉,气血运行行不利所致。投以当归四逆汤以散寒通脉,加用制川乌,增强其温经散寒之功,加黄芪补气,以扶气血,使之有力温煦。故收良效。
2.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后遗症
梁某,男,63岁。因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10余年于,2014年10月初诊,诉10余年前因腰椎间盘突出症,在外院行椎间盘摘除手术治疗(具体不详),术后疼痛有所好转,但一直遗留有腰部胀痛,左下肢疼痛麻木等症状,症状时而加重时而减轻,目前症见:患者腰部疼痛,胀痛,久站时明显加重,左下肢冷痛,足麻木,遇寒加剧,口干,多饮,稍口苦,纳眠可,二便调。舌暗淡,苔薄白,脉浮软。处方当归四逆汤加减:当归10g、白芍15g、桂枝15g、细辛3g、通草炙甘草10g、5g、鹿角霜6g、锁阳8g,7剂。二诊,诉腰痛明显好转,左下肢冷痛有所减轻。守上方加丹参20g,12剂。随访,未复发。
按语:本病为椎间盘术后后遗症,腰椎间盘突出可至神经根机械性压迫,不仅引起脑脊液循环产生障碍,还可使神经根周围血液的循环障碍,导致神经根局部营养缺失,同时,椎间盘突出所导致的继发炎性刺激,使受累神经根充血、水肿,严重时变性、粘连。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从而引起患者出现严重的神经根症状[1],这时需要手术进行治疗。大多数患者腰腿痛症状及神经根性症状术后很快缓解,但仍有少部分患者术后受压迫神经根支配区区麻木、肌力恢复缓慢,甚至不能恢复,这些临床表现统称为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综合征。李老认为本病多因术后经络不通、经气不利、血虚气滞,以致肢体、皮肤、肌肉得不到气血濡养,从而出现肢体疼痛、麻木不仁等症状。病机的根本在于气血功能障碍,本虚而标实,以气血虚为本,血瘀为标。气血功能失常贯穿于病机的始终。针对这一根本病机,治疗上当以补气活血、舒经通络为主法,气能行血,气充则血活,血活则瘀散,瘀散则经脉通利。
3.腰椎间盘脱出
余某,女,41岁。2014年10月初诊。诉腰痛伴双下肢疼痛3年余,伴有间歇性跛行,腰部及手足怕冷,口淡无味,腹胀,饮食难入,眠可,大便稀,一日2~3次,小便少。月经量少,月经周期正常,无痛经。舌淡,苔薄黄,脉沉细。查体:腰部压痛,左下肢直腿抬高试验50度(+),肌力,肌张力可。腰椎MRI:L5/S1椎间盘脱出。处方当归四逆汤加减:当归10g、桂枝15g、白芍15g、细辛3g、通草5g、炙甘草10g、地龙10g、黄芪15g,7剂。二诊,诉腰痛症状明显缓解,仍有腹胀,饮食难入,大便情况无明显改善。予守上方加炒麦芽、炒神曲、炒山楂各10g(焦三仙),7剂。一月后随访,腰痛已愈,无腹胀,饮食可,大便可。
按语:患者临床表现腰痛下肢疼痛明显,怕冷。寒为阴邪,侵入人体,阴经受之;客于筋骨分肉之间,使气血凝滞,得冷则痛更盛。寒性主痛,寒凝经脉可使血凝痛痹,其为主证。本案病机为风寒之邪客于血脉,血为风寒之邪所伤,使营气凝滞,症属厥阴寒证。故用当归四逆汤温阳散邪,又因腹胀,饮食难入加焦三仙。
4.腰痛
患者张某,女,38岁。于2014年8月初诊。诉腰部疼痛,僵硬1年余,怕冷、畏风,夜间稍口干,无口苦,纳可,睡眠欠佳,多梦,小便急,大便溏。月经量少,不规律。舌质淡、苔薄稍腻、脉沉细。前医先后投以归脾汤、肾着汤,症状仍无缓解。处方:当归四逆汤加小茴香:当归10g,白芍15g,桂枝15g,通草5g,细辛3g 炙甘草10g,小茴香6g。二诊:诉腰痛较前改善,四肢怕冷、小便不利较前改善,仍有僵硬感,腰部怕冷,口干,夜间明显,睡眠欠佳。舌淡,苔薄白,脉沉。守上方加生晒参10g,炮附子10g 6剂。三诊:诉腰痛、腰部僵硬较前进一步缓解,睡眠较前改善,仍有腰部怕冷,口稍干,心烦,二便调。舌淡,苔薄白,脉沉。守上方加郁金6g、珍珠母10g 6剂。四诊:诉腰痛较前无明显好转,亦不加重,腰背部怕冷明显,无口苦,稍口干,纳可,失眠多梦,小便频、大便稀。舌淡,苔薄白,脉沉。处方:附子汤6剂。五诊:诉腰痛、腰部僵硬、腰部怕冷较前缓解,失眠、多梦情况较前缓解,无明显口干,无口苦,二便调(无小便频及大便稀),舌淡,苔薄白,脉沉。处方:守上方党参易为红参加酸枣仁汤:茯苓15g,白术15g,白芍15g,红参10g,附子10g,川芎10g,酸枣仁20g,知母10g,甘草6g 6剂。
其后未见其来复诊,随访,已愈。
按语:本病患者四诊资料较多,起初无明显突出点,经反复验方,方见疗效。经过综合分析,患者主要存在寒凝经脉,血行不利之当归四逆汤症,又有腰背冷之附子汤症。而当归四逆汤不足以温其少阴背寒,附子汤亦不能救厥阴之手足逆冷。故先与当归四逆汤救其厥阴[2],再与附子汤温其少阴则愈。但本用法为辩证不足所致,非故意为之,如前期辩证更为准确,两方合用效果可能会更佳。
结语:当归四逆汤出自《伤寒论》,功效为温阳散寒、养血通脉。主治手足厥寒、脉细欲绝者[3]。方中当归补血行血、补虚行滞。白芍能敛营益阴,与当归相配伍,既能养血又能活血,充养血脉。桂枝为温经散寒,活血通经要药,配以当归,曾强温通血脉之功,与芍药相配,调和营卫。细辛温经散寒,木通通利血脉以利关节,木通得桂枝、细辛之温,寒而不滞;桂枝、细辛得木通之寒,温而不燥。炙甘草益气健脾,佐助当归、白芍补益营血,桂枝、细辛阳气,甘草兼调和诸药。诸药相合,使营血充盈得利,阳气振奋得升,寒邪散而经脉通[4]。李老在运用当归四逆汤治疗是有两个主症:1是厥阴有寒。2是手足冷、脉细微。李老认为,当归四逆汤主治在于寒凝经脉,经脉不通,以通为用。故而区分与阴虚导致的不然能濡养经脉造成的四肢冷等症状。
【参考文献】
[1]阮诚,李栋梁,禹鹏飞.钻孔减压术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临床观察[N].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2):55-57.
[2]王懋成.李兴云名中医治疗杂病验案3则[J].光明中医,2016,(3):408-409.
[3]胡华容.当归四逆汤临证治验举隅[J].浙江中医杂志,2013,(11):800.
[4]朱华,黄孙科,马云飞.从肝论治晨间腰痛验案3例[J].广西中医药,2012,(5):54-55.
论文作者:王懋成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9年3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12
标签:当归论文; 桂枝论文; 腰痛论文; 细辛论文; 腰部论文; 白芍论文; 术后论文; 《医药前沿》2019年3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