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叁[1]2001年在《北碚区坡耕地资源及其开发利用途径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坡耕地调查评价是西部大开发土地资源调查评价的两大任务之一。耕地的开发利用,特别是坡耕地的利用,是人口、资源、环境与农业研究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坡耕地利用的好坏不但影响生态环境质量,还直接影响人民的生活与生存。本文通过对北碚区坡耕地的现状、利用方向、存在问题及与坡耕地相关的人口、自然资源和经济状况的调查研究,对坡耕地适宜性进行评价,寻求解决坡耕地可持续利用的利用途径,从而达到合理利用保护坡耕地、为制定生态退耕政策提供依据的目的。 本研究是依托北碚土地资源调查与评价课题进行的,根据国土资源部西部大开发土地资源调查要求,本文所指坡耕地有其特定的含义:坡耕地包含坡地和梯田两种类型,特指坡度为15°~25°和>25°的两个级别,而不含其它坡度级。其中坡地指无工程设施或设施简陋、坡度大于15°的耕地;梯田指有工程设施、种植面积为梯面、坡度大于15°的耕地(包括梯土)。 根据2000年调查,北碚全区现有坡耕地148309.1亩,占耕地总面积的33.7%,占土地总面积的13.1%,人均坡耕地为0.23亩。15°~25°坡耕地为106336.8亩,占坡耕地的71.7%,包含89297.8亩坡地和17039.0亩梯田;>25°坡耕地41972.3亩,占坡耕地的28.3%,包含4001.3亩坡地和1959.0亩梯田。全区15°~25°宜耕梯田主要集中分布在向斜丘陵(龙凤、蔡家),低山山麓(缙云山西北侧和龙王山西北侧)和低山槽谷(天府)一带。15°~25°宜耕坡地主要分布在背斜低山山麓两侧和向斜沟谷切割较深的深丘地区,而15°~25°不宜耕坡地在童家溪镇靠中梁山一侧低山山麓分布较多。全区>25°梯田较少,共1959亩,且零星分布,>25°不宜耕坡地却较多,共40013.3亩,主要分布在观音峡背斜(天府槽谷)两侧的石灰岩山坡,东阳镇靠中梁山一侧,偏岩、石坝靠龙王山一侧,及澄江镇靠沥鼻峡一侧。 按照保持河流水系的完整性、保持村级行政区划的完整性的原则,根据地形地貌等特征,将全区坡耕地分为六个区域:即嘉陵江流域区(Ⅰ),后河流域区(Ⅱ),运河流域区(Ⅲ),黑水滩河流域区(Ⅳ),明家溪流域区(Ⅴ),龙凤溪流域区(Ⅵ)。 在本研究中,为了更深入地对北磅区坡耕地利用途径进行探讨,对全区坡耕地宜耕和不宜耕的程度进行了评定,最终为科学、合理利用坡耕地和生态退耕提供依据。本研究以联合国粮农组织的《土地评价纲要》所规定的评价系统为基础,运用级差地租理论、区位理论和指数和法理论,根据西部大开发土地资源调查技术规定,按北陪区实际情况制定了坡耕地评价系统:本评价系统分为适宜纲和适宜级两个等级,以土地利用现状单位为基础评价单位,选取制约坡耕地宜耕性的若干主导因素,结合定量评价的方法(用指数和法计算各评价单元的适宜性综合评价单元指标值)对坡耕地进行定性评价。结果如下:全区148309j亩坡耕地中,宜耕地共105925刀亩,占刀.4%,其中适且类20125.8亩,中度适宜类56140.3亩,临界适宜类29659刀亩;不宜耕地共42384*亩,占 28石%,其中当汕不适宜类 22463亩,永久不适宜类 19920.5亩。 通过对北殆区坡耕地数量、质量和分布的分析,提出本区坝耕地利用的特点和问题。特点有叁个:坡耕地总量大,分布广但比较集中;坡耕地质量较差;坡耕地环境严重恶化。问题有7点:坡耕地不合理地开发利用,导致自然灾害频繁:坡耕地地区水土流失严重:地力衰退,宜种变窄;污染严重,环境恶化;工程设施简陋,水源保证较差;种植结构单一,粮食产量较低;耕地撂荒现象严重。 最后,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北殆区坡耕地合理利用和保护的两条途径:一是对不宜耕坡耕地(特别是>25”的不宜耕坡耕地人必须进行生态退耕实施还林、还草工程,来改善坡耕地的外部生态环境.本文分析了生态退耕的必要性、可行性及生态退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进行生态退耕的目标、策略和措施;二是对余下部分宜耕坡耕地应实施可持续利用战略,其可持续利用途径有叁:①坡耕地利用方向与结构的调整;②坡耕地的改良治理:因地制宜地实施工程措施坡改梯、生物措施坡改梯、加强水利建设,整治坡面水系、用养结合,培肥地力、坡耕地兔耕技术的应用、推广农林复合经营等六条措施;③对坡耕地进行保护性利用。
王胜[2]2001年在《西南山区生态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文中提出本文以重庆市北碚区为例 ,针对当前生态环境建设工作中出现的一些问题 ,通过对国家生态环境重点项目中国家投资的效应分析 ,认为现有的国家投资构成违背了我国国情 ,客观上没有发挥出预期应有的引导、带动作用 ,并就问题的症结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参考文献:
[1]. 北碚区坡耕地资源及其开发利用途径的研究[D]. 王叁. 西南农业大学. 2001
[2]. 西南山区生态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王胜. 生态经济. 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