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小学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应该改变传统的观念,改变新的方法才能变得更好。把学生们放在教育教学的“主体”地位,充分让他们展示其自身的才能,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变以前的被动学为主动学;呆板学为灵活学;苦学为乐学。
关键词:小学语文 阅读能力 培养训练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672-6715 (2018)05-0161-01
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传统的语文教学方法是一种落后,不太实际的教学方法,大大束缚了学生的思想个性,阻碍了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潜力。因此,在近几年的教学活动中应改变这种以前的方法。把学生们放在教育教学的“主体”地位,充分让他们展示其自身的才能,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变以前的被动学为主动学;呆板学为灵活学;苦学为乐学。下面谈谈我的几点看法。
一、重训练,促进师生的交流与合作能力
1、引导学生读书时,抓住重点词、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一篇课文或一段话,不能让学生放任自流地、平平淡淡念一两遍就了事,而应布置预习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读课文,从课文中找出相关的词语、句子,这样就可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培养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
2、注重师生间的合作交流,对学生进行语文学习的训练。课堂上,我十分注重对学生进行语文学习的训练。我认为,不管教师采用怎样的教学设计,都要通过学生以各种方式来呈现。注重了学生语文学习的训练,且训练注重实效,能使师生间的交流合作更加默契,达到“一呼百应”的效果,较好地实现一堂课的教学目标。
二、重积累,丰富学生的语言与阅读能力
丰富的语言来自于积累。为了实现这一教学目标,我特别注重对学生进行字词、古诗、名言谚语、课外阅读等方面的积累。我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分三步骤展开这方面的教学。第一步,我首先抓住教材语文园地中的“日积月累”,通过记忆比拼、开火车、快速接龙等游戏活动,让学生体验到积累的乐趣和收获。第二步,我送给学生一句话——“日积月累求真知”,让学生铭记在心,懂得知识积累的重要性,帮助学生树立“知识积累”的意识;第三步,围绕“日积月累求真知”这个主题,我组织学生开展了一系列的语文实践活动,让学生自建小词库,设计语文小报,古诗配画、开心小练笔等,激发学生积累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积累习惯。学生在活动中读读写写画画,收获不小。(展示学生成果)孩子们很喜欢些活动方式,现在不少同学在家里也自主创设一些积累库,兴致勃勃地拿给我看。我想,只要我们教师都用心引导、帮助学生学会积累,那么学生的语言就会越来越丰富起来。
三、重朗读,培养学生的语感与感悟能力
1、培养学生语感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语感,是指对语言的感悟能力,是学生学好语文的重要因素。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新课程改革大力提倡“读中感悟”。我在教学中积极采用这种教学方式,每一篇课文的阅读都是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来引导学生理解,并且注重了朗读的指导。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让学生反复地诵读文章,要求学生眼到、耳到、口到、心到,使学生感知其意,感悟其情。
2、创设情境,在身临其境中训练学生的语感,培养阅读能力。在阅读教学中,把情感带入教与学的活动之中,创设和谐美好的学习情境,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
四、重预习 培养学生的审题与阅读的能力
1、提出明确要求,教给预习方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预习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方法。一篇课文,学生通过预习,初步了解课文内容,然后带着问题学习,这样阅读的积极性就会提高。教师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教授新课,就会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平时教学过程中,我的做法是:
(1)预习要求要明确具体:即①利用工具书自学生字、新词;②试着给课文分段、归纳段意;③说说本文的主要内容。这样既节省了课堂时间,又提高了教学效果。
(2)根据不同的教材提出不同的预习要求。如在教《挑山工》一课时,我让学生课内预习,运用标记法边读边思考,用不同的符号划出重点和疑点,提出不理解的问题。对学生提出的疑点,我就引导学生利用集体的智慧进行讨论,自己解疑,这样学生就逐步掌握了预习的方法,从而也激发了阅读兴趣,培养了阅读能力。
2、抓住课题进行审题指导,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课题是文章表情达意的眼睛,教会学生理解题意,对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掌握中心思想有很大帮助。
五、重习题 培养学生阅读与方法的能力
1、钻研课后问题,掌握阅读方法,培养学生阅读能力。课后问题是解决教路和学路的关键,也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钥匙,因此教学生认真钻研课后问题是掌握学法的一种重要手段。例如在学习《太阳》这篇课文时,根据课后思考题,引导学生认真思考,很快就理清了文章的思路,即:课文先讲太阳远、大、热的特点,后讲太阳和我们人类的密切关系。这样学生基本掌握了阅读的方法,在掌握了阅读方法之后,阅读能力也随之得到了培养和提高。
2、准确把握课后拓展内容,培养学生的阅读创新能力。苏霍姆林斯基说:“把每一个学生都领进书籍的世界,培养起对书的酷爱,使书籍成为智力生活中的指路明星,这些都取决于教师,取决于书籍在教师本人的精神生活中占有何种地位。”有些文本尤其是一些名著或佳作,课后都特别强调有条件的学生自己找机会阅读。教师教学时应该把握时机,尽力为学生提供阅读资源,加深对所学文本的理解,教学难点也就不攻自破,学生的求知欲就会更加强烈。的确,用老师的快乐去感染学生的快乐,学生就会从中感到阅读的快乐。习惯就能在其中不断地养成,阅读能力也就不断地得到培养。
叶圣陶曾经强调:“读书要 ‘多比较’、‘多归纳’、‘多揣摩’、‘多体会’,要让学生自己去主动感知、领悟、体味语言文字的内涵”。因此,教师要善于把握机遇,了解学生,分析学生的情绪状态,结合一些教学的中介,采取不同年级用不同方法捕捉学生的学习兴奋点,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来激发学生用语文思维钻研和创造,培养学生对语文学科感兴趣,达到自我阅读的目的。
论文作者:车洁清
论文发表刊物:《基础教育课程》2018年5月0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18
标签:学生论文; 能力论文; 培养学生论文; 课文论文; 就会论文; 方法论文; 课后论文; 《基础教育课程》2018年5月0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