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煤矿信息化在煤矿安全生产中的实践论文_李晓军

山东东华能源有限责任公司葛亭煤矿 山东 272053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信息技术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在各个行业的生产过程中都应用到信息化技术,煤矿行业是我国的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由于煤矿生产的特殊性,在进行煤矿生产的时候必须紧抓安全生产,而将煤矿信息化技术应用到煤矿安全生产中能够大大提升安全建设,保障煤矿的安全性,促进安全机制的建立健全,实现煤矿生产的信息化管理。本研究针对煤矿信息化在煤矿安全生产中的实践展开了一系列的探究,首先分析了在煤矿生产中应用信息化的必要性,然后分析了信息化技术的主要内涵以及信息化技术在煤矿生产中的具体应用,对于促进煤矿安全生产有着一定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煤矿;信息化;安全生产;实践

1.前言

信息化技术的发展进程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煤矿安全生产技术的发展,因此,积极促进和拓展信息技术是煤炭安全生产的重要保证。现代化煤炭的生产发展对信息化技术提出更高的要求,例如由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制定和发布的《煤矿安全生产规程》,其中着重强调了煤矿安全生产中使用的系统和设备,必须规范化和标准化。近几年,我国政府加大了对煤矿安全生产的监测管理力度,强制关闭了不符合标准和规范的煤矿企业。因此,把先进的信息化技术融入煤矿生产中,不仅仅可以提高生产的安全度,还可以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和发展潜力。

2.将信息化应用到煤矿生产中的必要性

煤炭生产作业的环境比较复杂且恶劣,空气中含有大量的瓦斯、甲烷、一氧化碳等有毒害的物质成分和气体,造成了煤矿安全生产和安全管理的困难性和复杂性。现代信息化技术的发展为煤矿生产作业中遇到的困难创造提供了一定的有效解决途径。煤炭资源是不可再生资源,相应的煤炭行业是一种劳动密集型的传统行业,信息化技术的应用不仅仅可以节约资源、循环再生产、减少生产成本;还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增加企业的生产利润,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实力。

3.信息化技术的内涵

现代企业的信息化主要是在管理、作业、经营等环节、层次、领域内,采用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化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来改进或者创新企业生产、管理、经营的模式,使其能够充分利用企业资源,提高生产效率,逐渐步入企业全面自动化的道路。现代企业信息化主要包括数字化、程序化、科学化、电子商务等方面。其中数字化是数据电子化的简称,是把各个环节的数据资料传输进入数据库,以方便查阅和使用;程序化是生产监管等各个领域的流程电子化,把企业的岗位、员工、工作内容串联起来,更加便于管理、规范和高效;科学化是使用信息化手段对数据库内的数据进行分析和整理得出科学的企业生产、发展决策,形成科学的辅助指向;而电子商务是通过互联网、物联网等系统建立起企业的电子商务系统,以便于企业加快商务贸易活动,从而更好地整合信息、物流、资金。

4.信息化技术在煤炭行业中的应用

煤矿信息化是一种开放、动态、复杂的技术体系,为保障安全生产、科学监管提供了技术支持。信息化在煤炭安全生产中主要应用的有(如下页图1、图2所示)安全监测监控系统、无线通讯系统、人员定位系统、生产调度系统等。

4.1安全监测监控系统

监测监控系统主要是在井下使用,用于连续监测设备的运作、休息状态和环境的各项参数。它通过采用RS485系统的通讯方式、双机设备的方式,把监测到的物理量通过传感器转化为电信号,经过传输电缆把信号输出,经过分站整理、分析、处理,再经过分机把处理好的控制信号传输回分站的控制开关,达到实时断电和报警的目的。例如对风速、瓦斯、温度、一氧化碳、煤仓煤位、风机开停、水仓水位等数据的监测,当瓦斯的量超过安全限度时,监控设备上将会发出语音提示和报警,同时系统将会自动切断瓦斯超限区域的电源,实现瓦斯电源的闭锁。监控设备还可以根据系统设置的时间来自动生成监测报表,能够更大程度地为地下生成和管理的工作人员提供安全保障和新数据。

4.2人员定位系统

人员定位系统主要是对煤炭安全生产的作业人员进行实时监督和有效规范,确保整个生产、运输等环节的安全。它主要有图片显示、人员跟踪、考勤统计等具体功能(如图3所示)。主要采用了三层架构体系的系统软件,其中涉及到的信息技术主要包括WINDOWS系统内的VC++/C#语言、ASP、VWL、XML、ActiveX等;硬件主要选用人员信息采集、传输等处理板、备用电池、隔爆电源、矿用阻燃的通信电缆和电源电缆等。其中人员跟踪的功能是人员定位系统的核心技术功能,它可以根据系统的设置对特定的作业人员进行地下实时跟踪明确具体位置、行动轨迹等,这样既可以对作业人员的工作内容、态度进行监督管理,又可以及时地避免或者解决作业人员的工作安全隐患,确保煤炭的安全生产。图3所显示的是通过电子数据转化为信号的方式,可以很清晰地显示出井下巷道的分布情况、作业人员的分布等内容,直观地表现各个设备的通讯工作状况,即使在井下发生了安全事故,也能根据图像的显示进行有效地救助,减少生命的损失,提高安全作业的保障。

5.煤炭安全生产的信息化建设的现状

目前,我国对于经济的发展仍然采用市场经济调节为主,国家调控为辅的模式,这样在煤炭生产行业就形成了规模大小不一、技术水平有高低之分的现象,出现了严重不平衡的状态。虽然经过强制关闭、拆除不规范、不标准的煤矿企业之后,所存留下来的煤矿企业基本上都实现了信息化安全生产,但是在具体的生产、监控、管理、运营等环节还是有很大的差距的。例如,安全生产信息化的意识不强烈,对于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和投入不够,没有完善的安全生产信息化作业标准和规程,不能很好地实现管控一体化。由于网络的基础设施不完善,没有统一的行业整体数据传输平台,安全生产的技术缺乏,造成了自动化和信息化的脱节,不能获取真实而有效的数据,再加上国内在传感器等硬件设施技术方面发展缓慢,不能为安全生产的信息化提供良好的保证,这就对信息化的建设造成了重重阻碍,严重影响到了安全生产自动化一体的进程。

6.加快信息化建设进程的对策

为了加快煤炭安全生产的信息化进程,应该加强对安全生产信息化意识的宣传,把安全保障意识落实到每一个矿产企业、作业人员的内心深处,从而促使煤矿企业极大对信息技术应用的投入,积极引进先进技术,改进硬件设施技术,统一行业的标准和规范,积极培养专业型技术人才,进而促进信息化建设的发展,为煤炭的安全生产提供保障。

7.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煤矿产业的侧结构调整,煤炭的安全生产意识日益深入人心,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信息化的安全生产在煤矿产业发展中所发挥的作用越来越有广度和深度。现今的信息化主要体现在井下的人员定位、皮带传输监控、安全监测监控等系统的建设,但是每个矿产企业之间的信息化程度不一,不能形成统一的行业规范和标准。因此,应该积极引进先进的软件、硬件技术,加大对专业人才培养的力度,积极创新和改进现有的软件系统、硬件设施,从而更好地促进煤炭安全生产的信息化建设,更好地保障作业人员的生命健康安全。

参考文献

[1] 刘战伟,袁延辉.浅析信息化技术系统再煤矿安全生产中的应用[J].魅力中国,2013(28):142-143

[2] 王丽.浅谈信息化在煤矿安全生产工作中的实践应用[J].科技世界,2014(19):275-276

[3] 张启荣.煤矿安全生产管理中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J].科学与财富,2011(9):117

[4] 李伟.浅谈信息化在煤矿安全生产工作中的实践应用[J].煤炭技术,2013(19):275-276

[5] 张应.煤矿安全生产管理中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J].科技创新导报,2008(01):22-23

论文作者:李晓军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3

标签:;  ;  ;  ;  ;  ;  ;  ;  

浅析煤矿信息化在煤矿安全生产中的实践论文_李晓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