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山市人民医院 四川 乐山 614000)
【摘要】目的:分析急诊呼吸机阶段性治疗急危重症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定本院收治的急危重症患者患者130例,2016年4月至2018年4月为研究时段,遵循随机数字表法的分组原则,分试验组、对照组,每组样本容量65例。对照组采纳传统呼吸支持治疗,试验组采纳急诊呼吸机阶段性治疗,比较临床疗效。结果:试验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较对照组高,具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急诊呼吸机阶段性治疗可有效改善急危重症患者呼吸障碍情况,效果显著,值得借鉴。
【关键词】急诊呼吸机;阶段性治疗;急危重症;效果
【中图分类号】R45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23-0314-02
急危重症患者多伴有低氧血症、呼吸困难等症状,往往需要入院抢救,氧气支持,呼吸道管理是急危重症患者抢救成功的关键,临床有研究是:急危重症患者入院后予以氧气支持,进行呼吸道管理,可有效改善呼吸障碍,提高患者生存率[1]。在上述背景下,本文为了分析急诊呼吸机阶段性治疗急危重症患者的应用效果,选定2016年4月至2018年4月本院收治的急危重症患者患者130例研究,进行如下汇报。
1.资料与方法
1.1 基线资料
本研究得到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研究对象:随机选定本院收治的急危重症患者患者130例,2016年4月至2018年4月为研究时段,遵循随机数字表法的分组原则,分试验组、对照组,每组样本容量65例。试验组女性29例,男性36例,年龄界限在25~80岁,平均年龄为(52.56±6.26)岁;体质量在19~26kg/m2,平均体质量为(22.36±2.02)kg/m2;20例呼吸心搏骤停、18例出现濒死、9例非创伤、18例创伤。对照组女性30例,男性35例,年龄界限在27~79岁,平均年龄为(52.75±6.17)岁;体质量在19~25kg/m2,平均体质量为(22.28±1.86)kg/m2;19例呼吸心搏骤停、20例出现濒死 、10例非创伤、16例创伤。两组基线资料相比,P>0.05,不具统计学差异,可比较。
纳入标准:(1)自愿参加本次研究者;(2)家属于研究前均知情,并对《知情同意书》阅读签字者。
排除标准:(1)其他脏器合并严重疾病者;(2)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凝血功能障碍、血液系统疾病者;(3)存在精神疾病、沟通障碍者;(4)哺乳期、妊娠期的女性;(5)临床资料不完整者。
1.2 方法
1.2.1对照组:予以传统呼吸支持治疗,结合患者具体情况,选择最佳的呼吸支持方式。
1.2.2试验组:(1)徒手进行呼吸支持,协助患者采取复苏体位,进行心肺复苏,评估复苏效果,协助患者采取仰卧位,保持躯干以及头部在同一轴面上,上肢平放在身体两侧,开放气道,如果患者合并颈椎损伤,则应将下颚抬高,缓解呼吸道梗阻症状,防止舌后坠。(2)氧疗支持:如果患者呼吸或者心跳骤停,则予以鼻导管吸氧或者面罩吸氧,对于自主呼吸困难的患者,予以口气管插管治疗。对于呼吸道受损的患者,则予以有创通气治疗。(3)对于接受有创呼吸治疗者,如果患者伴有急性喉阻塞现象,则应予以气管穿刺治疗或者环甲膜穿刺治疗,而后切开气管,建立可靠气道,对于伴有呼吸系统原发性损伤的患者,切开气管治疗。(4)简易呼吸机治疗:气道建立后结合患者具体病情予以简易呼吸机治疗。
1.3 观察指标
临床疗效评定标准,显效:呼吸障碍消除,临床症状基本消失。有效:呼吸障碍明显缓解,临床症状可见显著好转。无效:呼吸障碍、临床症状变化不明显,甚有加重、恶化迹象。前两者之和,除以总例数,即为总有效率。
1.4 统计学方法
用SPSS24.0软件统计本次研究数据,计数资料,以(n/%)表示,行χ2检验,P<0.05,具统计学差异。
2.结果
两组临床疗效对比。临床总有效率试验组显著较对照组高,两组分别是96.92%、80.00%,P<0.05,具统计学差异,见表1。
3.讨论
急危重症是一种临床常见急症,如果患者出现低氧血症,应立即进行呼吸支持,最大限度提高抢救成功率[2]。传统呼吸支持是结合患者具体情况选择呼吸支持方法,缺乏系统、有效、全面的呼吸管理支持,技术笼统,治疗效果一般。急诊呼吸机阶段性治疗是一种从徒手逐渐过渡到器械、从易到难、从简单到复杂的一种治疗方法,适用于各种急危重症患者疾病的抢救治疗中[3]。本文研究示:试验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较对照组的高,P<0.05,具统计学差异。证实了急诊呼吸机阶段性疗法在急危重症患者治疗中的可行性、有效性,值得作为急危重症患者首选的治疗方法,在临床中参考、借鉴价值较高。
结合实践经验认为,急诊呼吸机阶段性治疗应注意以下几点:(1)保持复苏体位。(2)开放气道,将呼吸道、口腔中的分泌物彻底清除。(3)对于一氧化碳中毒、心肌梗死、末稍循环衰竭、心力衰竭、肺水肿、肺广泛纤维化、慢阻肺等疾病的患者,应予以鼻导管或者鼻塞吸氧治疗。(4)选用一个简单、可行的面罩进行人工通气治疗。(5)对于呼吸抑制、呼吸肌麻痹、呼吸衰竭、心脏骤停的患者,需要进行气管插管治疗。(6)对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呼吸停止、呼吸衰竭、小呼吸道分泌物阻塞、喉梗阻患者可采用气管穿刺导入气管套管术治疗。(7)呼吸机支持应掌握以下指征:呼吸频率在35次/min以下,PH在7.20以下,PaCO2在80mmHg以上,吸入FiO2后PaO2是0.40,30min后仍旧在50mmHg以下。
综上所述:急危重症患者采纳急诊呼吸机阶段性治疗,可有效减轻呼吸障碍程度,缓解临床症状,促进呼吸稳定,安全可行,临床值得信赖并进一步推广。
【参考文献】
[1]刘长,侯新垓,吴柳春,等.急诊呼吸机阶段性治疗急危重症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24(5):85-86.
[2]孙克彬.急危重症患者使用急诊呼吸阶段性治疗的临床观察[J].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4.5(17):15-16.
[3]李雪林.急危重症患者使用急诊呼吸阶段性治疗的临床价值分析[J]. 现代诊断与治疗, 2014.25(4):822-823.
论文作者:周静,曹浩然,魏吉丽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8年8月第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2
标签:患者论文; 呼吸论文; 急诊论文; 阶段性论文; 危重症论文; 呼吸机论文; 统计学论文; 《医药前沿》2018年8月第2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