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通过查阅大量文献及工作经验总结,探讨了输电线路大跨越铁塔结构发展历程,分析了大跨越输电线路上铁塔面临的问题及防治措施,总结了输电线路大跨越铁塔的主要技术,希望对输电线路大跨越铁塔结构设计有一定的作用。
关键词:输电线路;大跨越铁塔;结构设计
1 输电线路大跨越铁塔结构发展历程
我国在钢材方面较为紧缺,因此在大跨越塔建造的起步阶段,采用的是钢筋混凝土结构。这种结构有着稳定性较强、安全性较高的特点。和其他的材料相比,这种材料也需要投入更多的成本。从我国情况来看,这种材料一般在1990年之前应用较多,尤其是长江中下游平原。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大跨越塔的要求也在逐渐提高,塔的高度也从原本的116.5m增加到了257m,电压从最初的220kV增加到了目前的500kV。通过钢筋混凝土材料建造的跨越塔,不仅有着较高的质量,而且能够长时间使用。但是这种材料的建设周期较长、占地面积大,而且对环境有一定的污染。在当前时代下,基本上已经不使用钢筋混凝土的铁塔,尤其是在部分山区,材料的运输也是一个难点,就算运输完成了,也会对环境造成较大的伤害。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组合角钢跨越塔逐渐开始出现在输电线路中。这种跨越塔和传统的钢筋混凝土塔相比有着更强的强度,在该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同时,这种材料的跨越塔对环境的抵抗力非常强,对于地震等自然灾害有一定的可抗性。
2 输电线路大跨越铁塔结构设计要点
2.1 合理设计塔头铰结点的位置
铁塔的铰结点也就是杆系结点,当杆系结点变为刚性节点后,虽然不会对铁塔的正常工作造成影响,但是会浪费掉一部分的原材料。从对我国的铁塔结构分析可以得出,大部分铁塔在中间铰位置都会添加平连杆,但是在一些发达国家中并没有采取这种做法。在此方面,可以利用三铰拱的方式解决,这样不会对铁塔的稳定性造成影响。因此在铁塔设计的过程中,要保证计算图和加工图的一致性,这样才能保证铁塔的结构优化,提高铁塔的安全性。
2.2 布置合理的导线横担下平面斜材
交叉斜材一般都会安排在横担的主材上,而这很可能产生纵向压力,从而导致节点出现变形的情况。为了避免这种情况,设计时一般都会在这个结构上添加短角钢,但这种方法属于临时的应急措施。因此为了对铁塔结构进行优化,需要对纵向压力进行处理,例如将交叉钢材安装到横担根部,从而将纵向压力传递到主塔上。
2.3 曲臂传递纵向荷载
曲臂铁塔不仅可以提高铁塔的美化程度,同时也增加了铁塔的实用性。通过曲臂结构的铁塔,能够很好地平衡纵向荷载,将其传递到臂内外侧斜材,但是这种方法需要考虑的层面较多。因此设计师在设计的过程中,要考虑到各个零部件的作用,对于不能安装杆件的区域,一定要严格控制。同时在力的传导方向上,还要通过适当的杠件来保证纵向荷载的正确转移。在布置杆系时要保证其合理性,根据纵向荷载的方向进行调整。
2.4 大坡度塔身
大坡度塔身的这种设计方式,能够减少大跨越铁塔建造所消耗的材料,但同时也会导致铁塔出现不同程度的倾斜。这种设计方式在实际中运用较为广泛,效果也比较好,但是塔身的弯曲也可能为铁塔带来一系列安全问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所以在设计时,要对斜材进行相应的完善,在一些关键的环节添加支撑或者用双排螺栓对主材进行固定。此外,在钢管塔上使用大坡度塔身,虽然需要投入大量的成本,但由于其符合物理学原理,因此也有一定的可行性。
2.5 偏心问题
偏心问题属于铁塔的核心问题,导致铁塔偏心的因素有很多,总的来说可以总结为以下四方面:第一,施工中采用单包铁接头的方式,导致主材力线偏心;第二,竹材和斜材连接不当导致的偏心;第三,主材接头的型号、规格不同引发的偏心;第四,横隔面材连接上的偏心。针对不同的偏心问题,要采取不同的解决措施。例如在第三种情况下,可以采用上下主材搭接接头的方法进行完善。
2.6强化铁塔结构设计选型
2.6.1改进水平材验算方法
在过去水平材验算的方式,我国基本都是采用安装工况杆件内力叠加人重弯矩的方式,造成人为加大了杆件应力的现象。通过对国外相关规定的研究,本塔水平材验算采用仅考虑人重弯矩的方式,其它荷载不参与,采用这种方式,一般受力杆件均能满足要求。我国新版《架空送电线路杆塔设计技术规定》也是按此原则做了明确的规定。
2.6.2加长杆件构造长度,减少包铁连接数量
在过去的杆塔生产中,铁塔杆件长度经常受到塔厂镀锌设备的限制,导致杆件长度基本不会超过8米,为了保证长度,塔材只能采取多段连接的方式来弥补生产的不足。近些年,很多塔厂已经进行了改革,换用较大的镀锌锅,这样镀锌杆件长度可达到10-12米,为设计采用较长杆件创造了条件,可减少杆件包铁数量和减小因连接构造误差难免产生的不利影响,能进一步降低塔材耗量,节约加工成本。
2.6.3杆件连接紧凑,减少节点板用量
与国外电力行业发展较好的国家相比,我国塔材单基耗量要比国外高,不仅是因压应力稳定计算公式和钢材的机械性能有所差别,更关键的是节点板用量较高,因此,我国应该重视节点构造设计。比如上、下曲臂外侧主材直线布置,改为短角钢外包连接,可大大减小上"下曲臂内侧主材负端距,可以有效合理安排杆件连接,减少节点板的使用,达到节点连接紧凑的目的,单基耗量40Kg,要比原来的构型耗材少50Kg,另外还改进了直线塔地线支架和横担的相互连接方式,也减少了节点板面积。
3 结语
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输电线路也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必然会呈现越来越密集的趋势,输电线路大跨越铁塔也会面临更大的挑战,因此必须要不断对铁塔的结构设计进行完善,开展深入研究,才能适应时代发展趋势,保证大跨越输电线路的稳定运行。
参考文献:
[1] 帅慧明.高压输电铁塔结构优化设计方法研究与应用[D].广东:广州大学,2011.
[2] 杨捷.对于输电线路铁塔结构设计的探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36).
[3] 方成.浅谈输电线路铁塔结构设计[J].中国建材科技,2015,(S2).
[4] 李峰,袁骏,侯建国,等.我国输电线路铁塔结构设计可靠度研究[J].电力建设,2010(11).
论文作者:陈耿宾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20
标签:铁塔论文; 线路论文; 偏心论文; 节点论文; 结构设计论文; 纵向论文; 方式论文; 《电力设备》2018年第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