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企业文化精神探析_社会公平论文

和谐企业文化精神探析_社会公平论文

解析和谐企业的文化精神,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和谐论文,精神论文,文化论文,企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随着建设和谐社会任务的提出,如何建立适应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的和谐企业,已经成为我国企业界的强烈呼唤,同时也为我们企业文化建设提出了一个不得不面对的现实课题。

在笔者看来,构建和谐企业,必须倡导和谐文化。和谐文化既是和谐企业的重要特征,也是企业和谐的精神动力,舆论支持和文化条件。没有和谐的文化,就不可能有和谐的企业。

那么,支撑、构成和谐企业“大厦”的文化精神的“基石”是什么呢?

其一,“人本”观。在中国,早在春秋时期的管仲就提出了以人为本的概念:“夫霸王之所始也,以人为本,本治则国固,本乱则国危。”孟子也曾指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在西方。古希腊时期的普罗泰戈拉就提出过“人是万物的尺度”的命题,把哲学研究的对象由自然客体转向人本身。马克思主义更是认为。社会发展的动力来源于人自身,社会发展的目的是为了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这必然要求我们,将“以人为本”的思想作为构建和谐企业的核心理念。实践证明,无论是社会发展还是现代企业管理。人的因素是最重要的,人的价值理念和整体素质直接影响着企业的发展和社会进步。企业“以人为本”就是要把企业和员工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一切为了员工、相信员工、依靠员工,切实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员工的根本利益,充分尊重人的价值和愿望,不断满足人的物质文化需要,创造和增强人的发展动力,为人的发展创造良好环境,提高人的生存和发展能力,把企业的发展建立在人的全面发展基础之上,让最广大的企业员工成为企业发展成果的受益者、享用者。

其二,“发展”观。企业要和谐,首先要发展。从某种意义上讲,企业的和谐程度,取决于企业的发展水平,取决于企业发展的协调性。企业的发展是构建和谐企业的基础性条件。而我们所说的发展是以“和谐”为主旨的科学发展。事实上,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人们之间关系的和谐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一贯思想,它与马克思主义的最高命题或者根本命题即“一切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一致的。马克思主义并不主张“统治自然”,也不主张“统治人”。恰恰相反,它在本质上主张尊重自然、尊重人,致力于改变剥削制度对自然的掠夺和对人的剥夺。促进入的全面发展。

其三,“公平”观。企业公平的核心和实质,是全体企业成员对企业资源和企业财富的合理分配和享用,它意味着权利的平等、分配的合理、机会的、等和奖惩的公正。这样的企业公平是和谐企业的本质要求,是衡量企业全面进步的重要尺度,也是维护企业和谐的重要基石和深厚基础。在现代企业中,由于市场变化、体制转型和管理改组等原因,企业利益格局始终处于一种动态变化的状态。如果掌控了这种状态,企业就不可能做到和谐。显然,只有坚持企业公平,真正做到企业资源的合理分配,才能充分调动全体企业成员的聪明才智和工作积极性,使企业充满生机和活力。这就要求,企业要在促进发展的同时,把维护企业公平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综合运用多种手段,依法逐步建立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分配公平为主要内容的企业公平保障体系,使全体企业人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使全体企业人朝着共同富裕的方向稳步前进。

其四,“诚信”观。企业和谐的深层基础在于企业人之间拥有一种普遍的认同,人与人之间在一种相互信任的纽带。在现代社会,“诚信”不仅是企业重要的无形资产,同时也是企业实现和谐的重要力量。企业内外部的冲突、人与人之间的不睦,说到底是因为缺乏相互信任。古希腊圣哲亚里士多德说,人是天性合群的动物,唯如此才能组成社会。人类之所以能合群,是因为能够相互信任。人类若没有足够的相互信任,那么人与人之间就失去了相互联系的基本纽带,社会就不能正常运行。正因为信任对于社会的存在与发展具有根本性的意义,所以自古以来没有一个民族。没有一个国家,没有一种宗教,没有一种文化。不把它当作核心价值和基本规范。用我们古人的话来说就是,“民无信不立”、“国无信不立”。同样的道理也完全适用于和谐企业的建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诚信是兴企做人的基本准则,也是企业的“生命线”。如果没有诚信,就没有相互的合作,就没有企业的团结,就不能形成普遍的企业认同,也就失去了企业和谐的现实基础。

其五,“共生”观。“共生”是由现代生态学引入的一个概念。共生指的是两种生物彼此互利地生存在一起。缺此失彼都不能生存的一种关系。共生的生物在生理上相互分工,互换生命活动的产物,在组织上形成了新的结构。比如地衣就是众所周知的共生实例,它是藻类和菌类的共生体。事实上,“共生”是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基本理念,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环境之间也是共生共荣的。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人在本性上是社会的、共同的存在,这意味着人完全不能过个别的、分散的、孤立的生活,不能没有自己所属的某种共同体或集团。人的社会性存在本质,决定了人必须是在群体中生存和发展。当今,全球共生化的进程与格局已经越来越明朗,共生的理念和规则正在被人们普遍接受,以共生为运作逻辑的企业共生体,已经成为社会生活的主导组织形式。因此,正视人与人、人与企业、企业与社会、企业与自然的依赖关系,进而实现企业同员工、社会、自然之间关系的和谐,这是构建和谐企业的客观要求。

其六,“竞合”观。随着经济全球化步伐的来临和加剧,企业逐步意识到: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一个国家、一个企业、一个人想包打天下是不可能的,只有合作,才能形成发展合力。由美国耶鲁大学管理学院拜瑞·内勒巴夫(B.J.Walebuff)和哈佛商学院的亚当·布兰登勃格(Adam M.Brandenburger)提出的“竞合”这一新的范式,已经代替了传统商业观念中“胜者为王,败者为寇”的零和博弈游戏。在他们看来“创造价值当然是一个合作过程,而攫取价值自然要通过竞争。这一过程,不能孤军奋战,必须认识到要相互依靠,就要与顾客、供应商、雇员及其其他人密切合作。”也就是说,世界市场竞争日益激化。但竞争并不一定遵循“你赢必然我输、我赢必要你输”的简单规则,“双赢”或“多赢”已在越来越多的场合成为协调竞争的原则和追求的目标,事实上,如何在企业发展与竞争中。培养和增强合作的意识,建立紧密的合作伙伴关系,已经成为今天中国企业彼此关注的主题和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核心意识。例如海尔的理念就认为:“竞合是21世纪企业国际化战略的趋势。竞合的基础是优势互补;竟合的方式是资源互换;竞合的结果是双赢发展。”

总而言之,与和谐企业相适应的和谐文化是全体企业成员所认同和遵守的以“和谐”为基本企业价值观和行为规范的企业文化体系,是企业关于人自身和谐、人际关系和谐、企业与社会关系和谐、企业与自然关系和谐的思想方法和行为哲学。

来源:《中国今日文化评论》(京)2007.6

标签:;  ;  ;  

和谐企业文化精神探析_社会公平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