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信息管理专业培养目标的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信息管理论文,培养目标论文,大学论文,专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CLASS NUMBER G250
1 培养目标的演进
最初的图书馆学教育目标非常单纯,即专门为图书馆培养工作人员。杜威认为,图书馆从业人员应该同医生、律师以及教师一样,接受正规的教育与训练。在他的努力下,1887年在哥伦比亚大学创立了世界上第一所图书馆学校。当时杜威坚信,图书馆学校必须依附于一个大的学术图书馆,专业的学习训练要与实务相结合,以致于当时的授课采取学徒制形式。在这种实用教育思想的指导下,此后陆续建立的图书馆学专业,其课程紧密地围绕图书馆工作的业务类型设置。据1919年威廉森对15所美国图书馆学校教育的调查,核心课为编目、图书选择、参考工作、分类、图书馆行政5门。[1]这种以培养图书馆专业人员为教育目标的职业教育办学模式,一直影响着世界各国图书情报学教育目标的制定。
我国的图书馆学教育直接受到美国的影响。1920年,美国图书馆学专家韦棣华创办了武昌文华图书馆专科学校,开始了中国正规的图书馆学教育。由于韦棣华女士的直接主持以及当时我国图书馆学家多数曾留学美国,图书馆专科学校的培养目标基本上与美国一样,为图书馆培养业务熟练、动手能力强的工作人员。其后建立的上海国民大学图书馆学系(1925年)、南京金陵大学图书馆学系(1928年)、国立社会教育学院图书博物馆学系(1941年)、北京大学图书馆学系(1947年),培养目标都带有浓厚的职业教育色彩,没能突破为图书馆这一具体机构培养人才的藩篱。
1949~1978年的30年间,北京大学、武汉大学两所大学图书馆系的培养目标,由于社会政治的原因,几经变化。50年代向苏联学习提出培养图书馆学专家的目标,“文革”期间提出培养无产阶级接班人和普通劳动者的口号。图书馆学教育和其他学科一样走过一段弯路,但基本目标是:培养省、市、自治区以上公共图书馆、科学院系统图书馆、高等学校图书馆,以及国家机关、大型厂矿企业图书馆工作人员和图书馆学专业师资。在这一培养目标指导下,课程设置上虽然对旧的教育内容进行了改造,增加了马列主义政治理论课,在专业教学中增加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和社会主义图书馆工作的方针政策及读者工作的内容,在教学计划中增设了自然科学方面的课程,但是,总体的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带有明显的工作流程和工作经验的色彩。鉴于当时国家实行的是计划经济体制,毕业生分配实行计划分配,图书馆工作采取手工操作方式,所以这一时期培养的1800名毕业生基本上能够适应各类图书馆开展业务工作的需要。
1978年,武汉大学图书馆学系设立的情报专业,开始了我国情报学教育历程。1980年以后,北京大学、吉林大学、山东大学、湖南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中南矿业学院、白求恩医科大学、中国医科大学、同济医科大学、南京农业大学相继设立情报专业。此外,其他数十所图书馆学系也都引进了情报学的内容,实行图书情报一体化,系名也多改为图书馆学情报学系或图书馆情报学系,分文理科招生。专业的融合造成培养目标的宽泛和模糊,或游离于图书馆学、情报学之间,或把图书馆学与情报学两者结合。在目标培养及知识结构方面比前一时期有了长足的进步。各系普遍认为学生应具备三方面知识,即:本专业的业务知识;另一学科的专业知识;外语知识。为了达到这一目标,提高学生就业竞争能力,一些综合院校积极采取对策。如北京大学曾采取前两年到生物、物理、计算机、数学等系科学习,后两年回本系学习专业课程的办法;有的学校则采取主辅修制来解决学生知识结构不合理的问题。但由于教育体制及管理方面的诸多原因,未能坚持下来。工、农、医、技术类院校的情报专业目标比较明确,即为本行业情报部门输送人才。普通科技情报系科要求学生能承担文献信息的分析、加工和管理工作,具有熟练的计算机应用开发技术,其课程主要由基础自然科学知识、计算机知识、情报业务知识三部分组成。武汉大学情报学系要求学生重点学习和研究以科技信息为中心的各类信息的获取、加工及存储传输的理论、原理和方法。要求学生既掌握情报学基础理论,又掌握现代情报技术。学生毕业后能从事情报专业教学和科研工作,能从事实际的情报工作和科技管理工作。[2]可以看出,这一时期比较重视学生基础知识、理论研究的能力,同时对技术方法的训练也给予高度重视。初步构建起多种知识结构及能力素质的目标体系。学生的去向从原来的单一各级各类图书馆扩展为包括图书馆、情报所在内的各类情报、信息、咨询行业。
1990年以来,毕业生分配制度实行双向选择,为毕业生就业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计算机技术迅速发展,传统手工处理文献信息逐渐被新的信息技术所取代,信息部门对信息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1992年易名潮,引起了全国的震动,各系普遍关注本专业的方向及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的改革。为此,国家教委专门分别主持召开了图书馆学、情报学专业系主任联席会,研讨图书馆情报学教育改革问题。为了制定“八五”计划、规范专业教育标准,国家教委在广泛征求专家意见的基础上,制定了本科科技信息专业目录,提出了业务培养目标,即:本专业培养具有较坚实的外语、数学和计算机软件基础知识,掌握情报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和专门知识,受到良好的科学思维和情报应用研究的基本训练,能够从事各类情报业务工作、计算机情报应用软件和其他软件研究开发,以及有关专业科研、教学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在培养要求上认为: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外语、数学、计算机软件、情报理论和技术,以及某个科技领域的专门知识,运用数学和计算机软件的知识和方法,进行情报收集、处理和服务,接受计算机情报应用软件和其他软件的研制开发技能的训练。在能力方面应具备:①较坚实的数学基础和良好的外语训练;②熟练的计算机情报应用软件的研制开发技术;③对某个科技领域有较为广泛的了解;④具有情报收集、处理和服务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3]
回顾我国专业教育目标的发展过程,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以图书馆业务部门为中心目标的职业教育阶段(1920~1949年);围绕图书馆工作需要而延伸课程的专业教育阶段(1950~1979年);图书馆学情报学相结合的融合教育阶段(1980~1990年);注重信息技术及数理基础知识应用的能力教育阶段(1991年以后)。
由于国家信息基础设施(NII)在全世界的风起云涌,作为信息服务业培养人才的教育部门面临着时代的挑战。面向21世纪信息社会的人才需求市场,不少专家学者和单位感到形势非常严峻,纷纷对信息管理人才的培养提出自己的见解和方案。
2 培养目标的讨论
在近年的研究和探讨中,对信息管理人才的培养目标主要形成以下一些见解。
一是认为信息管理专业的培养模式应以通才为方向。信息管理工作需要多方面知识的支持,既需要信息管理专业的收集、整序、研究开发方面的专业知识,以及良好的中外文表达阅读能力,还需要具备多学科知识。所以一些人认为,要想提高信息服务水平,必须培养结构合理的“通才”。吴慰慈、周庆山两先生认为,信息管理专业教育培养模式宜于以通才模式为发展方向[4]。这一观点的形成主要受美国图书情报教育体制的影响。美国学者威廉森强调:“大量的图书馆技术培训并不能使一个缺乏通才教育的人成为成功的图书馆员。”此外,在我国学术界的其他学科也有不少学者认为,大学本科应该培养“通才”。复旦大学校长杨福家说,大学本科应该是“通才”教育,“培养专家”是大学毕业以后的事情。在综合性大学里,特别应该注意文、理科之间的交叉,也完全可以交叉[5]。
二是认为应该培养信息管理方面的专门人才。认为四年时间极为有限,在教委规定的3000学时里主要进行专业知识的学习和技术能力的训练。北京大学、武汉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院校的教学计划基本上都作出了培养专门人才的规定。北京大学规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能从事科技、文化、教育、商业、市场管理等领域的信息收集、加工、处理、咨询、系统分析与设计以及经营的高级专门人才。武汉大学规定为工商企业、党政机关、新闻出版、科技文化等部门的信息机构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有从事信息咨询和信息系统管理,并具有科技能力的专门人才。北京师范大学的目标为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能在各行业从事信息处理、咨询、系统设计及开发的专门人才。[6]
三是认为应培养复合型人才。认为图书情报学培养复合型人才是由专业工作性质的技术性、学术性、教育职能、情报职能决定的。谭祥金先生认为,根据社会的需要和专业的特点,我们的目标应该是培养德才兼备的从事信息资源管理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并进一步解释说,所谓复合型,首先是淡化图书馆学、情报学、档案学的界限,使这些学科逐渐融合与升华。其次是其他相关学科渗透,认为由于信息资源是人类社会长期积累的一种智力资源,涉及多种门类的知识,从事信息资源管理就要要求学生有较广博的知识,应与社会学、教育学、管理学、传播学、经济学、计算机科学、中国语言和外国语等相关学科结合[7]。
四是认为应该培养专业工作者。不少学者认为,信息管理专业教育应围绕着本专业的业务特点和服务行业培养人才。张晓林先生认为,培养能在各类企业、教育机构、科学研究机构、政府部门及其信息部门进行或管理信息开发、组织、分析和服务工作,能在社会信息机构、新闻、公关、经纪等部门进行和管理信息开发组织、分析和服务工作的专业工作者[8]。孟广均先生认为,在智育方面应是培养能够利用现代技术和方法,将分散在各处的新近文献和信息组织成有价值的文献情报资源,予以最佳管理,并向用户提供优质文献情报服务的人才[9]。南京大学1993年提出以培养信息服务业(包括图书、情报、档案工作部门)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台湾各大学的目标多为培养学生具备图书与资讯科学专业知识,图书馆利用与服务的技能。马费成先生认为,培养目标应该从学科知识体系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两个方面来考虑。在新的技术环境中,图书情报工作要求承担知识信息组织的任务,同时成为高速信息网络导航员、协调员和管理员[10]。杨沛超先生认为,应强调素质教育,使学生德智体美在更高层次上有机结合、和谐发展,由“知识型”人才培养转向“创造型”人才培养[11]。
上述一些观点及其他同行的一些见解,为制定21世纪的培养目标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原则地讲,各家在培养目标的表达上没有原则的不同,只是对学生的知识结构、能力特点等所强调的侧重有所差异而已。
在讨论培养目标的同时,对学生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及毕业去向也提出一些看法。认为学生在知识结构方面应是多元的知识系统,具体包括:理、工、农、医或财经类某一学科的知识;熟练的计算机技术;扎实的情报学专业知识;精通一门外国语;文理兼容的知识领域。在学生的能力结构方面,认为应具备应用现代科学技术方法进行信息系统的分析、维护、设计和评价的能力;信息研究、加工及文字表达能力和信息服务的公关和社会活动能力;熟练使用电脑的操作和应用能力;英语听、说、读、写的能力;进一步学习现代科技知识的能力[12]。在学生素质能力方面,为了迎接新世纪的到来,国内外学者对大学生的素质极为关注,华东师范大学前校长袁运开提出8个方面的要求,即:进取、创新精神;较强的适应能力和跟上时代发展;更高的思想品德和对社会、祖国、人类负责的高度责任感;扎实宽厚的知识基础和基本技能;适应科技发展趋势的合理知识结构;与科技发展相适应的能力结构;某些个人特长;国际交流语言和能力。信息管理专业主要应具有对信息分析综合的能力,正确的预见能力,开拓和创造能力,合作精神及责任感。在学生的培养去向方面,认为应培养信息经纪人、信息导航员、信息主管、信息工程师、信息分析研究咨询专家。有的人认为培养去向应有分工,综合性院校侧重于培养研究人员和师资;师范类院校侧重于培养高校图书馆工作人员;理工农医类院校侧重于培养各专业的工作人员。
3 培养目标的思考
我国已步入信息社会化时代。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经济的腾飞,无不依赖信息资源的科学开发和深层次的利用。江泽民同志说,四个现代化,哪一化也离不开信息化。并指出:“我们的经济工作正在实现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的两个根本性转变,在这种新的形势下,我们的教育工作必须进一步解决好两个重要问题,一是教育要面向适应现代化对各类人才培养的需要,二是要全面提高办学的质量和效益。”(在接见四所交通大学负责人时的讲话)国家教委副主任周远清在谈到高等教育改革时指出,要提倡注重素质教育,素质的内涵包括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业务素质、身体和心理素质。[12]担负着为信息部门培养人才的信息管理专业,面向21世纪制定培养目标的时候,要把培养高质量的具有现代信息技术和适应人才市场需要的专业人才放在重要位置,同时要特别注意专业知识结构及能力素质的培养。在进行专业教育的同时拓宽学生的知识领域。
教育目标是根据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发展的要求和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状况确定的。它是教学内容、课程设置的依据,也是评价和检查教学质量和效果的依据。我国社会主义高等教育总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德智体诸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信息管理专业在业务上的培养目标可概括为:培养具有扎实的数学、外语和计算机技术的基础知识,系统掌握信息管理的基本原理和技能,熟练运用以计算机为主的现代信息技术的能力,能够从事各类信息部门信息的处理、分析、咨询、管理的开发研究型人才。
知识结构方面应该:
具有良好的外语能力和数学基础;
具有熟练的现代信息技术应用开发知识;
具有系统的信息管理专业知识;
具有某一学科背景知识及较宽泛的人文知识。
能力结构方面应该具有:
信息的快速准确采集能力及分析综合能力;
应用现代计算机技术进行信息系统的分析、维护、设计和评价能力;
外语的听、说、读、写能力和汉语的表达写作能力;
组织管理协调、公共关系、社会调查及信息产品营销能力。
素质结构方面应该:
具有敏锐的洞察力;
具有系统分析与综合思维能力;
具有较强的自学、科研和创造能力;
具有开拓奉献精神和责任感。
上述培养目标及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的拟定,主要依据及指导思想是:
(1)通才与专才的关系。
专业的通才教育可以给学生较宽泛的知识,使学生具有良好的文化素质,能适应实际工作的各种需要,为学生将来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础。专业的专才教育培养方向明确,业务知识具体,针对性强,通才与专才的培养模式各有利弊。根据我国的教育体制及未来社会人才市场对学生的要求,专业培养目标应在通才与专才的结合上寻求一种融合的模式。实行通才教育和适度的专才教育结合,大力加强毕业生对社会的适应性。
(2)人才市场的预测。
专业教育是为社会培养人才的。在制定专业教育计划,规定教育目标时,必须正视社会对人才的需要,明确人才市场对专业人才需要的知识结构及规格。信息管理专业担负着为各类信息部门培养从事信息资源组织、管理、开发人才的任务。据来自信息部门的意见和对人才市场的调查,他们欢迎既有系统专业知识又有某一学科背景知识的“双料”人才,同时需要学生具备熟练的计算机操作和应用开发能力,精通一门外国语。此外,对学生的事业心、责任感、研究和创造能力也提出不同程度的要求。
近年来信息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去向比以前有了很大的变化。原来主要分配到各级各类图书情报部门,这种情况主要与我国的分配制度及经济体制有关。将来国家的分配制度将更加灵活,国家的经济体制改革将进一步深化,学生的就业渠道和方式将更加开放。包括图书情报单位在内的各种信息中心、咨询中心、数据中心、网络中心等为毕业生提供了广阔的择业市场。
为了给学生就业提供更广泛的选择空间,为了满足人才市场对信息专业人才提出的知识技能要求,在制定培养目标时必须兼顾学生各方面的知识及综合素质的培养。
(3)专业的科学定位。
一个专业之所以能够立于学科之林,界定的依据主要取决于它研究对象的矛盾特殊性。信息管理是研究信息的构成、分布、功能、组织、利用及社会信息活动的规律,它需要利用计算机科学、数学、管理科学、经济学等学科的技术和方法,有效地对信息资源进行搜索、组织、传递和服务。技术的改变不能改变学科的性质。信息管理专业与其他学科之间的关系是一种借鉴、利用和服务关系。学科之间的交叉,只能丰富学科的内容,而不会改变学科的性质。正如陈光祚先生指出的,技术不是“主宰者”而是“服务者”,这种关系是不能本末到置的。[13]鉴此,在培养目标及知识结构中应强调专业理论和方法的学习。专业知识是我们区别于其他学科,确定信息管理学科性质的根本。
(4)信息技术的发展。
21世纪,以计算机为主的信息技术将被广泛应用到各个学科领域。面向21世纪的专业教育必须正视用于信息处理和服务的信息技术手段。信息的处理与加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将进入知识信息组织阶段;信息的检索与获取,随着计算机和网络通信技术的进步,将更多地通过网络实现;信息的管理与服务随着网络化、数字化环境的形成,将改变原有的资源共享模式;信息的传输与交流,随着信息高速公路的开通将更加便捷和高速。面对这样一个快速发展的信息环境,必须加强学生计算机技术的培养和训练。
标签:情报学论文; 图书馆论文; 大学论文; 大学专业论文;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