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信息通信技术的研究论文_李杨,刘晓冬

电力信息通信技术的研究论文_李杨,刘晓冬

国网内蒙古东部电力有限公司兴安供电公司 内蒙古兴安盟 137400

摘要:如今,我国的电力行业比起以前有了非常大的进步,随着电网的全面推广,信息自动化受到了非常广泛的关注,这项技术对于社会发展来说至关重要。有关部门需要运用先进的设备以及技术来对电网进行科学合理的管理工作,这样可以确保电网更加稳定的运行,并且具有足够的安全性,进而极大地减少了支出成本。但在具体的工作中,我们能够得知电力系统还是存在相当多需要改进的环节,特别是在安全性上无法令人满意,这就给电力系统的顺利运行带来了非常不好的影响。如果要想有效地保障信息安全,让电力系统在运行的时候不受到影响,工作人员需要对此展开全面的思考。

关键词:电力信息;通信技术;问题及方法

1电力信息与通信的标准

由于电网的复杂化,在加上分布广泛,因此如果要保证各部分之间协调、有效、即插即用,这就取决于完善的信息及通信标准体系,该标准体系涉及电力的发、输、配、用及信息安全等环节,除之前所使用过的标准外,还包括其他的一些标准,除此之外,还定义了用于监视和控制其他发电机组的通信规范。

通信领域可参考的标准除TCP/IP外,还包括光纤同步网络SONET、数字用户环路、宽带电力线。从目前情况看,电力发、输、配领域的信息模型及信息交换标准已经比较完善,可遵循相关标准。但是在用电领域,涉及的不仅是电力企业,还包括家电企业。当前情况还没有统一的规范或指定相关标准。

2我国电网通信体系的现状

2.1 电网通信运行体系的网络结构不合理

我国的电网建设已经开展了十余年的历史,有了一个较为完善的电力通信网络,可是因为不一样的地区有不一样的技术水平,资金建设水平也各有上下,我国的电力通信结构较为复杂,网络结构基本上呈现的是树型模式或者是星型模式,使得电力通信的网络可靠性低下,缺少较好的资源共享性。如果电力网络通信运行体系和其中的站点出现问题的话,整个的电力通信体系都会面临瘫痪的危险。大部分的通信设施在长时间的运行过程中,都会进入至设备的护理时期和维护时期,甚至会发展至老化模式。像这样需要进行护理维修的甚至各种不良的接触情况都会对电力通信网络的整体安全发展造成一定的影响。除此之外,各种电力通信网络之中的电力网络传输设施的组织结构以及可依赖性还是受到人们的疑问。

2.2 电力通信网络的结构管理复杂

电力通信网络运的运行管理通常会分成一级通信网络、二级通信网络和三级通信网络,电力线路的组织结构和设计规划相对复杂并且伴随着各个不同地区的变电站也在不断增加的过程之中,各个组织变电站中新增加的SDH设备节点也在不断加入进之前的SDH环网之内,SDH网络的拓扑结构优化性不足,以至于越来越复杂。各种电力通信业务要跨环工作甚至是跨多环开展运输操作,使得其不能够和传输要求相适应。

2.3 电力通信网络的传输质量不高

通常的电力通信网络线屏蔽模式都不太好,不能够避免工模干扰情况的出现。一般电力通信玩过的网线都是单股的铜线,因此牢固性不高,网线的径太细,会对网络的传输距离和减少各种可挂接的设备。因为在各个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电力需求,SDH节点也会相对复杂,之前的SDH环网上的节点数量太多,降低了各种失效性情况的具体能力,因此严重影响了电力通信的网络传输质量。

2.4 网络终端设备应用者的安全

电力系统中,网络用户也是信息安全管理的难点。通信终端用户单一,但网络用户较多且分散,同时用户安全意识薄弱,使用接口为基本输入模拟式信号接口,不能传输经过调整后的信息,从而接口的多样化也相应导致了管理方面的困难。通信技术发展日新月异,企业如不能紧跟技术发展,即便制定相应规则和标准以规范用户行为,仍可能出现鱼目混珠的现象,为网络监管埋下隐患。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保障信息安全的方法及优化方案

结合笔者在上文中的研究可知,如果要想让电力通信的信息安全性得到保障,就一定要从根源入手,笔者将自己的想法写在下文中,希望可以给相关的从业人员以帮助,让信息安全问题得到妥善解决。

3.1 完善相应的制度

3.1.1 完善安全防范制度

对于电力自动化通信系统来说,因为涵盖的内容比较复杂,若是缺乏足够完善的安全防范制度,就很有可能造成信息安全管理工作无法顺利地进行下去,有很大的概率出现严重的信息安全问题。如果要想确定科学合理的安全防范制度,工作人员就要进行全方位的思考,一定要考虑到电力企业各方面的实际状况,对可能出现问题的区域进行重点的保护,在进行应用的时候,需要按照实际情况来确定相应的访问权限,这样保护工作才能够做到位。

3.1.2 优化信息网络设备管理制度

网络设备对于信息传输来说非常的关键,为了能够加强信息安全性,工作人员有必要对信息网络设备展开科学合理的管理。在实际的管理中,工作人员应该全方位多角度的展开管理,对于一些重点环节要格外重视,例如:设备的采购工作,运行期间的维修养护工作等都非常关键,而且还应该制定科学合理的奖罚制度来激发员工最工作的热情与兴趣,提高工作的质量。

3.2 强化安防技术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在电力系统信息系统中应不断与时俱进,通过持续强化安全防护技术水平,来提高电力自动化信息安全水平。目前在强化信息安全技术方面,主要侧重于防火墙、身份验证及信息加密这3个方面。限于篇幅,此处笔者仅就防火墙的安防技术进行简要阐述。

在网络安全防范体系中,防火墙是第一道屏障,通过合理的选择和使用防火墙能够有效地提高通信网络抗恶意攻击的能力和系统的安全性。利用防火墙,能够在内部可信任网络和外部不可信任网络之间提供一个安全链接的单点。通过对防火墙可以实现功能的分析,逻辑上可以将防火墙简单地看作是一个分离器,同时又具备限制器和分析器的功能。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防火墙技术主要是包括基于包过滤的防火墙、基于代理的防火墙和基于状态分析的防火墙三类,其中基于状态分析的防火墙克服了其他两类防火墙存在的限制,同时还具备更加突出的优点,如高安全性、高效性、可伸展性和可扩展性等,代表了未来防火墙技术发展的主流趋势。电力企业想要进一步提高信息安全水平,降低系统被恶意入侵、攻击的危害,就必须不断加强防火墙的建设更新力度,及时升级、维护,使得防火墙能够全面发挥其效力。

3.3 完善网络设备安全管理

网络设备国产化有利于规避国外网络设备安全风险的不可控,应使用自主的核心设备,确保电力系统网络设备可控、能控、在控。电力企业可以联合国内厂商共同开展各种网络设备资源的国产化改造及测试工作,按照“先易后难、先外网后内网”的原则,在保证电力系统正常运行的前提下,进一步推进国产化进程。国产网络设备在上线前应进行相应的安全技术测试,并在采购合同中明确厂商的保密条款和安全责任。同时,完善网络设备上线管控,确保网络设备上线运行前满足国家或者公司对于信息安全的要求。上线前应由内部专业队伍对网络设备进行安全性评测,保证网络设备硬件安全,避免存在安全漏洞或者被事先植入后门、木马等恶意程序;上线时由内部队伍实施,确保网络设备在部署、配置、运行环节的安全性,以及在身份鉴别、访问控制、日志审计方面的完整性。

4 结语

随着电网建设、发展以及电网自动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信息通信技术已成为电网调度自动化、网络运营市场化和管理现代化的基础,是电力系统的重要基础设施,也是保证电网安全、稳定、经济运行的重要手段。信息通信技术的安全与电力系统的安全密切相关,此前对电力系统中的信息通信安全研究较少。

参考文献

[1]姚伟业.电力自动化通信技术中的信息安全问题探究[J].中国化工贸易,2015(36):220.

[2]杨志强,杜巍,鲍可凡.电力自动化通信技术中的信息安全问题研究[J].信息通信,2017(10):176.

论文作者:李杨,刘晓冬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28

标签:;  ;  ;  ;  ;  ;  ;  ;  

电力信息通信技术的研究论文_李杨,刘晓冬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