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的童年与辅导--陈建功成长的启示_陈建功论文

作家的童年和家教——陈建功成长启示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启示录论文,家教论文,童年论文,作家论文,陈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因为上帝赋予每个人不同的模样和个性。然而,教化却以各种方式和面孔,不停地改变着人原来的模样和个性。艺术家、发明家、作家这些具有创造性的杰出人物,往往是被教化遗漏或未改变成功的人。他们靠自己天性中没被扭曲的那份好奇心和天真,发现了人们不易发现的世界,创造了人们渴望而不易创造的世界。

生命的保护神

一个作家无论诞生在哪里,在他的生命里都一定记录着一段这样的历史:童年时天生的那种独创性和个性曾得到过滋养和保护。作家陈建功说:母亲是他生命的保护神,他的个性和独创性在童年得到了母亲的保护。

陈建功出生于北海,7岁之前,整天在北海的银滩上、 城外的草地里疯跑。因为父亲和他都是独子,在祖母那里他便有着极其特殊的地位和自由。他可以随心所欲地玩,不受任何约束和管教,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可这种生活从他上学读书那天起便结束了。

他那颗在大自然里玩野了的心,每天要收在一个小小的田字格本上,玩惯弹弓、鱼叉的手要在方寸之间玩方块字。他不习惯,但能坐住板凳。渐渐地他在语言文字里找到了一个可以自由驰骋的空间。一次上作文课,老师以写国庆感想为题,要求每人写一篇文章。他拿着笔,在作文本上不停地划着,却不知从哪写起,他的感想太多了,像北海银滩上涨潮的潮水,一个接一个涌来溅起一串串浪花——

我不能写感想,那样写太干巴,太无聊。我要写一首诗,只有诗能表达出我心中那种潮涨潮落般的激情。他写了一首诗交给了老师。没想到,老师看着那首诗,脸上立刻乌云密布起来。老师说他偷懒,不认真,别人都写了几页纸,而他只写几行。最后,老师决定不给他打分。

他原想写作文不就是玩吗?怎样高兴就怎样玩,玩就得玩出点新花样。可他玩错了。老师不给打分。回到家里,他拿出那首被老师打回来的诗给教中学语文的母亲看,没想到,母亲却夸他敢别出心裁,敢写诗,敢和别人不一样。但他还是高兴不起来。因为老师没给他打分。当他不得不把这首诗的下场告诉母亲时,没想到,母亲说:“老师不给打分,妈妈给打。”母亲立刻在那首诗的右中角上打了一个又红又大的5分。

母亲给的5分冲淡了在老师那里产生的羞耻感。比起写诗的快乐, 那个至高无尚的“分数”实在太黯然失色了。他的心情很快平静了。

从那以后,母亲天天逼着他写日记。有心情的时候,或者有热闹好玩的事,他的日记就写得有趣。平淡的日子,实在没什么可写,他就瞎凑一篇想混过去,可母亲偏偏看得特别认真。每次看完,母亲都叮嘱他:没话说就不说。不能重复没用的话,也不能说别人说过的话,要说就说自己想说和别人没说过的话。这样一来,他写日记时间便有了弹性,但母亲从没有因此而责怪过他。

1964年考高中时,语文卷的作文题是:“我为什么考高中”。我为什么考高中?他在脑子里一遍遍问自己。问够了,想清楚了,在他正要动笔往纸上写时,突然不知从哪冒出一股灵感:亲爱的爸爸妈妈:——一封对父母说:“我为什么考高中”的家信写在考卷上了。因为他找到了直接可以倾诉自己心声的对象,他想考高中的理由、想法和未来的梦便神思泉涌般地倾泄在卷子上。

好多天以后,母亲参加全市考试阅卷回来对他说:海淀区有个学生真会写文章,你猜他用什么文体写的作文?还没等他回答,母亲便说:用书信体。用这种文体写自己的志愿又自然又亲切,还能写得生动活泼。他开始还不敢确信母亲说的那个人就是自己。等母亲细说写的内容后,他才敢扬起头骄傲地对母亲说:“妈,那篇作文就是我写的。”

母亲看着他,眼睛里闪动着光芒。他从母亲的目光里看见了鼓励和赞赏。母亲总是鼓励他别出心裁,现在,他竟然敢在考场上别出心裁,而且成功了。从此,他更加相信母亲对文学创作的态度和眼光。他毫不怀疑地按照母亲的写作理论去写,直到他成为一个名作家之后,他仍然认为母亲的理论是最朴实,离文学和人性最近的创作理论。在母亲的保护下,他生命里潜藏的那些奇思怪想,不拘一格的创作冲动不时地冒出来,引导着他一步一步走上创作之路。

陌生的父亲

人的行为能力往往不是从书本上学来的,而是通过具体的行为模仿来的。作家陈建功说:模仿比说教更有力量。

陈建功7岁时,才见到从北京回来的父亲。 对这个陌生的父亲他有一种极大的好奇心。听奶奶说父亲是大学老师。大学对他有点神秘,那个当大学老师的父亲更让他觉得神秘。父亲一回来,家里便宾客满堂。天天都有人请他赴宴。他被众多的人簇拥着。每次父亲出门他都远远地尾随着。有一次,他竟尾随至宴会席上,还大模大样地被请入席。不料被父亲发现了,父亲的脸刷地变了,一把抓住他的衣领从宴席上拽下来,不问青红皂白地把他痛打了一顿。

家里人说他给父亲丢脸,说他闯宴席显得没教养给父亲丢面子,一句话,就是该打。他没有认真地想过这件事的是和非,只认准了一个理:永远不跟父亲说话。

本来就陌生的父亲,经过这一顿打变得更陌生了。可他又必须跟这个陌生的父亲到北京去上学。为了维护自己的尊严,他决定不跟父亲主动说话。父亲可能出于同样的想法,也从不主动跟他说话。但他对父亲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却格外地敏感,甚至学会如何揣摩父亲的心思。距离在把他和父亲推远时,又不知不觉地把他们拉近了。只要一看见父亲在做事,他总愿意找一个茬去帮忙。父亲修理灯时,他去帮找钳子;父亲做木工活,他就帮打下手;父亲摆弄照相机,他跟过去问焦距和光圈用多少。但他说话的口气总是客客气气,像跟两姓旁人在一起一样。

上中学以后,父亲送给他两本书。一本是《少年电工》,一本是《少年木工》。他一下子迷上这两本书了。他一边翻书,一边动手做。每天放学都到煤堆里找自然铜。第一次实验做一个收音机,可刚做到单管机就做不下去了,因为没有高频管。那时,一个高频管1.60元,足够一个7口之家几天的生活消费。而父亲还是给了他6.16元钱, 鼓励他去买高频管做半导体。有了高频管,他的半导体一直做到六管机。他的创造热情和好奇心也因此膨胀起来,以至直到今天,对任何新的科技产品他仍然保持着一种好奇和热情,并能够驾轻就熟地使用。

因为父亲很少使用语言跟他交流,父亲的行为对他便有了更直接更具体更难以抗拒的影响。生活中每一个细小而繁琐的事,都可琢磨,可创造,去干就能改变现状,就能有发明创造。这是陌生的父亲用行动教给他的。

家风

遗传学家研究人长相的遗传基因。智慧的遗传基因,疾病的遗传基因。作家,教育家,心理学家研究的却是人精神和情感的遗传基因。作家陈建功说:善良和豁达也能遗传。

陈建功的爷爷是本世纪40年代北海的商会主席,北海第一家电灯公司的创业者。爷爷乐善好施,家里每天吃饭都要摆两桌,一桌是家里人,一桌是外边的人。那些外边人一到吃饭时便来,吃完便走,后来还跟到北京的家里吃饭,每次饭前还先自嘲一顿,说自己是陈家的老食客,吃了父亲吃儿子,他不理解父母,家里的日子过得那么清苦,为什么还招待那些陌生的食客。可父母却说这是陈家的家风,还嘱咐他们:陈家踞最传家,说话做事宁可自己吃亏,也决不能伤人害人,甚至连人的面子都不能伤。

后来,父亲当了广东管理学院副院长,家里来的人更多了,有求帮忙的,有送礼的。他发现父亲对每个人都一样,能帮的便帮,帮不上的也决不伤人面子。因为他听父亲常说:人到有困难时才求人,求人的人本来很可怜,不能再受伤害了。

父亲待人的这种态度很自然地传给了他。当作家之后,各种各样的人找上门来,有的作者想得到他的帮助,在寄给他的稿件里夹上500 元钱,作为给他的推荐费。他要退回钱,又要退得不伤对方的面子和心,为此他很动了一番脑筋。在退钱时,给对方附上一封信。因怕信丢了,落到别人手里传出去,便把退的钱说成是借的钱寄还了。对一个陌生的作者用了这样的一番苦心只有一个愿望,那就是不伤对方的心和面子。

对正常人这样,对不正常的人也这样。一天晚上,一个患神经病的人慕名闯到家里,跟他说了一大堆要组织人去印度尼西亚救火的疯话。他一直耐心地听着,还不时附和着说两句,一直说到夜里十一点多钟才送走那个疯子。女儿不明白为什么父亲明知他是精神病,却不赶他出去,还舍出时间陪他闲聊。他对女儿解释说:精神有病的人最怕被人说成精神病。疯子也有自尊心,也不能随便伤害。

理解人才能爱人,爱人才能不伤人。这种家风不但影响了陈建功的为人,也影响了他对文学和人性的理解。他从家族人乐善好施的精神里体会出:真正的善,不是施舍,而是宽容和豁达,是渗透进血液里的一种宗教情怀。这种情怀能把作家推向历史的高度俯瞰人类的命运,永远以慈悲和怜悯的目光审视人类的不幸和缺憾。

在陈建功的作品里充满了宽容和豁达,在他的生活里也充满了欣赏人生,把玩人生,奉献人生的宗教情怀。这是一种人生境界,而这种境界是一个家族代代相传留下的最宝贵的遗传基因。

一个人的品质来自家庭的教育和影响。一个人的独立生存能力和创造精神得益于生命之初没有遭到扭曲和破坏。家庭可以保护每个人天性中原有的真、善、美,也可以挖掘出每个人天性中潜藏的假、恶、丑。成功的家庭教育就是能保护人天生的个性和创造性的教育,也是能开发人天性中美的情感和崇高精神的教育。

标签:;  ;  ;  ;  

作家的童年与辅导--陈建功成长的启示_陈建功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