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瑞仙
身份证号码:230105198xxxx30329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速度加快,房屋建筑施工的规模逐渐扩大。房屋建筑地基处理是建筑施工的重要环节,地基稳定性关系建筑质量和使用寿命,所以应加强地基处理工作。工程施工人员需加强对施工地基的勘察,根据地基所在的地区的土层结构选择合理的处理方法,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减少因地基原因对工程造成的影响。本文对房屋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进行分析。
关键词:房屋建筑;施工工程;地基处理技术
1房屋建筑施工中的地基处理特征
1.1复杂性
由于我国国土面积十分广阔,地区的地质条件差异很大,如冻土地基软土地等,各地区的气候条件不同,地质灾害发生的情况也不同,房屋建筑施工中使用的地基处理技术面临比较复杂的状态。
1.2潜在性
房屋建筑施工中的各工序连接十分紧密,在地基处理的时候,应积极发现问题并采取有效的解决措施,不然会造成严重的地基隐患,不利于后续施工,影响工程的质量安全。
1.3严谨性
建筑基础工程施工技术施工质量对建筑工程十分重要,很多的企业对基础施工不重视,使得建筑基础有很多的质量问题,建筑工程施工完成后都要有效解决这些问题,造成质量问题会给企业造成巨大的损失。建筑施工企业应重视建筑基础工作,以保证建筑基础的施工质量。
1.4压缩性
在工程的实际施工中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造成地基出现沉降的现象,如填土方式不当造成地基周围出现固结性的沉降,压缩性可以直接反映出地基中的压缩模量,在实际施工中运用好地基施工技术,提高压缩模量指标,降低压缩性。
2房屋建筑施工工程中的地基处理技术分析
2.1注浆地基处理技术
现如今,对于该技术的运用,主要就是利用水泥注浆以及硅化注浆的方式来完成的。前者主要是利用灌浆管与压浆泵,将依照试验所得比例来配置相应的水泥浆液来完成地基的灌注,实质上就是利用水泥和周边土体在凝结之后形成一个强度高的整体,进而有效地改善地基的抗变形、压缩性及强度的能力。
2.2高压旋喷注浆桩地基处理施工技术
高压旋喷注浆桩地基施工技术主要就是利用之前配备好的水泥浆应用高压旋喷嘴灌入到地基之中,在此过程中,最为关键的就是在10~25MP的高压作用之下进行施工。使得土体和水泥浆液之间充分的融合并凝结,可以起到有效改善地基物化性能的目的。现如今,该技术可以有效的改善淤泥、淤泥质土、粘性土、粉土、黄土、砂土、人工回填土以及碎石土等软土地基的渗水、强度等性能方面,正是因为这些优点,才得以被大众所接受并大范围的应用。
2.3夯实地基处理施工技术
现如今,依照使用机械的类型,可以有效的将其分成重锤及强夯两种方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后者主要在黄土或湿度较大的砂土地基处理之中,将10~40t重的大型起重机从10至40米的高度,依照提前预定好的来打击地基,也就是在压力的作用之下,使得地基土壤之间的缝隙在不断变小,最终提高抗压的强度,在地基进行强夯的过程之中,还要充分的结合处理地基的实际情况来对应高度,在实践的过程之中发现,单层与多层8000KN•m高能量级强夯的深度大约可以达到12~24m,甚至可以达到54m,这对于地基稳定性而言,其意义十分的深远,但是在施工的过程之中,还要全方位的考虑施工技术与面积是否与实际的需求相符。
2.4振冲法地基处理技术
其主要可以分为两种,分别是振冲密实法和振冲桩法。两者之间的区别主要体现在地基基础的适用条件之上。前者一般是应用在砂土地基之中,通常表现在致密性差,也就是说地基粘粒量不足10%的现象之下应用振冲密实法来进行地基处理。其主要特征就是可以有效的将地基的液化现象及时地解决,从而地基之中空隙密度逐渐的缩小,加大地基内部结构的密实度。在地基之中粘粒量的比例为30%的时候,地基内部含水量少,这个时候应用振冲密实法已经无法解决问题,更不会起到地基加固的目的,在这种情况之下就要应用振冲桩法来进行地基处理技术。总之,我们国家房屋建筑的历史十分久远,在其发展的过程之中逐渐的形成了属于自身的一套施工体系。现如今,在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背景下,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的加大,对于房屋的质量要求也在逐渐的提高,因此,房屋建筑施工也要有自身的突破。所以对于地基处理技术研究的力度也要不断的提升,这对于房屋建筑的质量及后期的使用寿命都有着十分深远的影响。
2.5排水固结法
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常常会遇到软土的情况,在这样的地质情况下地基的处理常采用排水固结法,增强软土的重力荷载能力。排水固结法在地基中设置竖向分布的排水管,将软土中的水分排出,促进软土的固结变形,改善地基的抗剪强度和承载能力,提高房屋建筑的稳定性。排水固结法还可以分为三种不同的方式,一种是砂井法,也就是在软土中设置一些砂井,并在上面铺设砂沟或者是砂垫层,增强地基的稳固性,缩短地基排水的距离,提高地基的强度。一种是堆载预压法,也就是在施工现场先填上一些土石,事先对软土地基进行预压,防止地基的沉降。还有一种是电渗排水法。也就是在软土地基中插入金属电极,通上电后软土中的水分由阴极拍向阳极再排出,这样能够将软土中的水分排出,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
2.6DDC灰土挤密技术
DDC灰土挤密技术也是一种新型地基处理技术,该技术的基本工作原理为:利用钻孔、强夯、夯击、注灰等手段方法来增强地基承载力与稳固性,从而保证地基施工质量符合有关质量标准规定。除此之外,DDC灰土挤密技术还具有消除地基土湿陷性的作用[7]。根据相关房建工程地基施工实践应用效果来看,在DDC灰土挤密技术的使用下,该工程地基承载力较处理前提升了约6倍,与灰土桩等其他方法相比,在提升地基承载力方面优势十分明显。可见,这种技术非常适用于湿陷性地基的处理。
2.7IFCO强制固结法
IFCO 强制固结法主要依靠排水系统和加压系统。在固结环境为真空的情况下,压力的提升可借助加压系统,从而使堵截时间极大地缩短,混凝土的固结效率则大大提高。而排水系统不但能进一步提高固结速率,还能拓宽排水通道。因此,固结过程应用IFCO 强制固结法,起到较少粉煤灰固结时间的作用。
3结束语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各种建筑快速发展,房屋建筑施工过程中地基处理十分重要。所以应不断探索地基处理新技术,提高地基的牢固性,提高房屋建筑的质量,以保证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参考文献:
[1]李宁波.地基处理技术的现状与发展研究[J].科技风,2013,(10).
[2]陈军.地基处理技术研究进展[J].江西建材,2014,(23).
论文作者:李瑞仙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细部》2018年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15
标签:地基论文; 技术论文; 建筑施工论文; 房屋论文; 灰土论文; 房屋建筑论文; 是在论文; 《建筑细部》2018年第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