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壮工夫老始成
“青春须早为,岂能长少年。”成长,是艰辛而又意味深长的跋涉。成长,不只关乎年龄,更是阅历的丰富、见识的增长。蓦然回首,曾经的焦虑归于平静,曾经的心心念念不再强求,而曾经的坚持和苦痛已谱写成深沉厚重的乐章。
“九层之台,起于累土。”成长是向一个方向靠近,不断变得更好、更强、更成熟的过程。近期资本市场出现的几起重大财务报告舞弊事件,将公认为资本市场“看门人”的会计师事务所推向风口浪尖,亟需我们探讨问题发生的深层原因,反思行业发展的既有模式,找寻实现行业健康发展的方向和途径,并进行实质性改革。正如财政部党组成员、副部长程丽华指出的——“行业从业人员要进一步提高认识,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增强会计审计机构自律性、公正性和专业化水平的重要指示为指引,坚持质量导向,树立服务意识,加强诚信建设,强化风险管理,不断提高审计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真正将中国注册会计师行业建设成为更有尊严、更有作为、更有希望的现代高端服务产业。”打铁还需自身硬。本期专题中,5家会计师事务所基于自身提高审计质量的实践,提出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保持专业精神的措施和建议。切实发挥好“看门人”的作用,是注册会计师对中国经济发展的最好贡献。
粗糙集理论[9]是由波兰数学家Pawlak.Z于1982年提出的,对于处理大量数据、信息约简、处理不确定信息方面有一定的优势,其主要观点是保持分类能力不变的前提下,消除不相关和不重要的信息,得到事件的分类规则和决策规则。
成长是一件漫长的事情,漫长至终生。爱则是年轻人成长过程中最好的滋养,用爱浇灌,能让责任意识、担当精神拔节生长。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原副总经理兼总会计师顾惠忠,航空工业系统40年的历练、成长让他在工作中做到了规范与创新并举。他带领集团财务会计团队在助力集团公司经济转型升级和价值创造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还在财会人才培养上始终不遗余力,为航空事业培养了一大批高级财会人才。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汤湘希跟随一批德高望重的老师和前辈“扣扣子”、打基础、树立正确的专业思想,学会计、做会计、理论联系实际……成长为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后,他铭记老师和前辈们衣带渐宽的辛劳和杜鹃啼血般的用心,坚守教书育人的初心,将爱心、耐心和责任心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接续这场“爱的接力”。回望过去、展望未来,坚守岗位做好本职工作,与祖国共成长、同发展,是对新中国成立70周年最好的献礼。
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是成长进步的阶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公共财政体制不断健全、财政改革不断深入以及社会事业领域重大政策措施陆续出台,《事业单位财务规则》的部分内容亟需适应改革和发展的需求做出变革。从本期起,“《事业单位财务规则》修订”征文将陆续刊登广大财政、会计理论和实务工作者,就如何适应政府会计改革与发展等方面的需要,以新时代事业单位财务管理需求为导向完善《规则》提出的相关修订建议。
⑧Tims,M.& Bakker,A.B.,“Job Crafting:Towards a new model of individual job redesign”,Original Research,2010,36(2),pp.1 ~9.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无论是风和日丽还是惊涛骇浪,也无论顺境逆境,保持平和理性的心态、奋发有为的状态,一步一个脚印向前迈进。也许,这就是成长最好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