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八二医院 江苏南京 223300)
【摘要】目的: 对心血管内科疾病的护理中不安全因素进行简单分析。方法: 选取我科收治的100例心血管内科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简单分析护理的情况。结果:对心血管内科护理中存在的三大不安全因素提出改进的措施。结论:心血管内科护理工作中的不安全因素是客观存在的,通过对护理不安全因素预防措施的落实,从而使护理工作规范化、标准化,继而为患者提供更为优质的护理服务。
【关键词】护理;不安全因素;心血管的内科疾病;分析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6)22-0145-02
心血管内科疾病存在种类繁多、病因复杂、病情变化快等特点,使其成为医院的高风险专科,病人入院后或多或少都有恐惧心理,怕突然发病,不做好心理疏导极易导致忧郁或者放弃积极的治疗,并且患者一旦发病,抢救不及时会危及生命,或者已发病的容易加重或合并其他疾病,所以护理的内容也因此变得繁重、风险增大。本文简单分析了心血管护理面临的三大不安全因素及相应的预防措施,同时举例了说明几种常见心血管内科疾病的特征及护理要点,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00例心血管疾病患者均来自2013年8月-2014年2月我院收治的心血管内科患者。其中男64例,女36例,平均年龄为54岁,其中高血压36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34 例,心力衰竭30例。
1.2 方法
以问卷的方式对选取的100例患者进行调查,回顾性分析护理不安全因素的情况。
2.结果
对选取的100例心血管疾病患者的护理情况进行调查并分析,发现护理主要存在三大不安全因素:护理人员自身因素、患者及患者家属性因素、其他因素。若不能处理好这三大因素,将会引发不必要的医(护)患纠纷,严重则危害患者及医护人员自身的生命健康。
2.1 护理人员自身因素
由于心血管内科的护理人员每天都有着非常大的工作量,长期以来,绝大部分的护理人员超负荷的工作,并且精神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极易导致厌烦心理的产生,从而使得服务态度较差,甚至会引起差错事故的发生,最终产生护理纠纷。与此同时,由于个别护理人员缺乏必要的工作经验,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法制观念较为淡薄,再加上当今人们对护理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进而使得护理人员无法与患者及其家属展开有效的沟通,最终导致护理纠纷的产生。另外,作为司法鉴定主要法律依据的护理记录,其书写的规范程度也会是突出的不安全因素。
针对此类问题,要求护理人员重视护理记录的管理与书写,应当立足于法律,将书写与管理护理记录的态度加以端正,禁止出现护理记录潦草、涂改等不良现象的发生,对药物的描述和疾病的名称记录应当工整和规范。同时,护理记录的客观性和及时性也是保护护理人员自身权益及封堵安全隐患的迫切需要。护理人员在对病情进行观察时必须具备一定的预见性,特别是对于那些病情危重的患者,护理记录应当做到内容全面、及时及准确,一旦出现任何异常,必须尽快的向主治医生报告,最大限度的防止医护记录矛盾的发生;护理人员应当充分的利用晨间和晚间护理的机会,对患者的饮食情况和睡眠情况加以询问,切实的给予患者充足的人文关怀,用自身的实际行动来感化患者,以加强患者与家属的信任和理解。在护理中过硬的技术、果断及时的处理、敏锐的洞察力、高度的责任心是架起患者及其家属对护理人员信任和理解的重要桥梁。
2.2 患者及家属性因素
绝大多数的心血管内科疾病都非常的复杂,疾病的变化速度也非常快,许多疾病如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心力衰竭等疾病,均有可能随时出现生命危险。由于医院的护理工作属于护患双方共同参与的双边活动,不仅需要护理人员的努力,同时也需要患者及其家属的支持与配合。然而,在实际的护理工作当中,很多患者普遍的缺乏执行医嘱的力度,比如患者的病情较轻,便对疾病产生一定的轻视心理,擅自离开医院或者病房,甚至请假后不按时返回,一旦受到外界不良因素的影响,那么便会引起疾病的发作。与此同时,一些患者及其家属明显的缺乏对心血管内科疾病的认识,对医疗存在着过高的期望,一旦患者的病情发生恶化的现象,通常将责任全部归咎于医护人员,从而导致冲突与医疗纠纷的产生。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所以,针对此类问题,要求护理人员主动向患者介绍医院的规章制度,使患者了解医院的环境,遵守管理,积极配合医务人员进行治疗和护理。在患者入院治疗的过程中,护理工作者应强化护患交流及沟通。护理人员应知道,在日常的护理工作当中,语言的交流技巧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护理人员应当注重语言的技巧性和艺术性,使用文明的语言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交流及沟通,坚持做到仪表大方、态度诚恳,切勿态度不耐烦和语调生硬。对于素质较低和态度较差的患者与家属的不当行为及过激语言,护理人员应当耐心的安慰和解释,尽可能的防止纠纷的产生,同时积极向患者及家属介绍病情状况、用药与治疗方法、可能发生病情恶化的现象,并请家属在通知上签字。
2.3 其他方面
近些年以来,心血管内科的诊断及治疗技术得以不断提高,但是有些护理人员缺乏丰富的临床经验,无法及时的掌握新技术、新理论以及新护理方法,在对患者进行抢救的过程当中,护理人员应急能力差、对仪器操作不熟练、医疗器械故障等都会对患者的抢救工作带来不良影响,甚至会危及到患者的生命,这势必会导致护患纠纷的发生。除此之外,医院环境也存在着诸多不安全因素,比如医源性噪声过大引起患者情绪恶化、病房地面湿滑而使患者摔倒等等,这些也都会引发护患纠纷。
对此,为了消除心血管内科护理中所存在的不安全因素,那么就应当不断的促进护理人员护理能力、护理水平和业务素质的不断提高。一方面,应当制定出明确的培训计划,使护理人员积极的参与到护理培训工作当中,特别是要将新上岗护理人员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加强,提高护理人员解决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观察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应当利用业务听课、疾病护理查房等多种形式来掌握患者病情的进展、学习新知识,使护理人员不断的进行新知识和新理论的学习。此外,还必须重视护理人员基本功的训练,使其熟练的对各项技术操作规程加以掌握,在抢救过程中能够做到忙而不乱、井然有序。
3.讨论
在处理好以上三个因素的前提下,下面简要的对高血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以及心力衰竭三种常见的心血管内科疾病的特征和护理要点进行分析。
3.1 对高血压患者的护理要点
本组研究的对象中,36例高血压病患者普遍存在头晕、视物模糊、心慌、记忆力衰退、易烦躁、四肢麻木等症状,偶可见头痛、恶心等较重症状,大多数是因高级神经失调所致。到了后期,除血压较高外,还会有心、脑、肾等靶器官受损现象,轻则造成器官功能障碍,重则产生各种重要器官的衰竭。
这就要求在护理上干预和监督患者的生活方式:①注意休息,患者休息要规律,保证睡眠质量,劳逸结合,避免过度劳累。②在饮食上,杜绝高盐高脂类食物,患者每天摄入的盐应少于3g,脂肪不超过30g,还要戒烟、戒酒。③适当的运动,每天坚持打太极、慢跑等运动1h,运动时的心率保持在170次/分以下,或身体稍微出汗,避免疲劳,每个星期至少运动5天,长期坚持不懈。④严格按照医嘱吃药,不随意停用或者私自调整药量、改用其他药方等,密切观察并记录血压的变化。⑤保持轻松稳定的情绪,避免情绪变化过大,心平气和,不冲动、少生气。
3.2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一种常见的疾病,简称冠心病,其主要病因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胸部压迫窒息感、闷胀感、剧烈的烧灼样疼痛等冠心病的症状表现给患者的生活带来了严重的影响。对于冠心病患者来说,除了要进行一些必要的治疗外,日常生活中冠心病的护理同样非常关键,能对治疗及病情的控制起到辅助作用。对冠心病患者的护理要点:作为研究对象的34例冠心病患者中,有20例为心绞痛,11例为心肌梗塞,3例属于缺血性心肌病。
针对此类患者,护理时因告知患者:(1)避免疲劳、紧张、情绪激动,尽量少参加社交活动和长途旅行,适当节制性生活;(2)坚持参加力所能及的体育锻炼,如户外散步、太极拳、气功等;(3)提倡用温水擦澡,以提高皮肤的抗寒能力,同时要积极防治感冒、气管炎等上唿吸道感染;(4)除坚持服用冠心病的常用药物外,还要备好保健盒、氧气等急救药品;(5)如频繁发生心绞痛,要及时卧床休息,并及时到医院检查、治疗,这点冠心病的护理相当重要。
3.3 对心力衰竭患者的护理要点
属于心力衰竭的30例心血管疾病,早期症状有乏力、烦躁、失眠的特点。这类患者夜间睡觉常因脑供血不足存在失眠、气喘或者憋醒、心跳加快、尿多等现象。
对心力衰竭患者进行护理时,要叮嘱患者或者患者家属注意以下几点:(1)心力衰竭病人要限制盐的摄入,强调低盐饮食,防止水在体内潴留,导致浮肿。食物以高热量、高蛋白、多维生素、易消化为宜。注意少量多餐,因进食过饱会增加心脏负担,诱发心力衰竭。(2)要经常注意心律和心率的变化。对正常窦性心律病人,用测脉率即可;如有心房颤动的病人,可通过听诊器来测量心率。发觉病情有异常变化,应立即送医院治疗。(3)心力衰竭病人应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刺激,要节欲或避孕,病情严重者应遵医嘱暂禁妊娠,以防止心力衰竭发作。(4)气候转冷时要注意加强室内保暖措施,防止上呼吸道感染,减少发作诱因。(5)对心功能不好的患者,大多时间应卧床或半卧休息,病情控制稳定后,可下床适当散步,避免体力衰退、肺部感染和下肢栓塞等现象。(6)对呼吸明显过急的患者,给予氧气袋辅助呼吸。不能咯出痰时,适当使用侧体引流。
【参考文献】
[1]缪廷琼.浅谈心血管内科护理中的安全隐患[J].中国卫生产业,2011,8(09):60.
[2]刘桂玲.心血管内科护理中不安全因素分析[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2,20(1):152.
[3]韩高凤.心血管内科护理工作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及管理防范[J].中外妇儿健康,2011,19(4):260.
论文作者:索倩云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6年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30
标签:患者论文; 心血管论文; 护理人员论文; 内科论文; 心力衰竭论文; 疾病论文; 病情论文; 《心理医生》2016年2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