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我国行政事业单位中,国有资产管理一直是一项很重要的工作。本文主要以基于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现状分析及对策为重点进行阐述,结合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现状为主要依据,从转变观念,提升管理意识、完善相关制度,把财务管理和资产管理相结合、合理配置,提升国有资产的使用效益、加大财政部门的监管强度这几方面进行深入探索。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现状;对策措施
1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现状
一般情况下,行政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不会产生直接性的收益,因此行政事业单位没有给予国有资产管理足够的重视。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①行政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管理基础较差,经常发生国有资产长时间没有登记入账或者是悬挂账外的情况,从而导致账目和事实不一致。②行政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管理意识较为薄弱。在国有资产购置、转让、出售等方面,没有严格的审批流程,交易过程不够透明,导致国有资产出现流失和情况。根据相关调查显示,部分国有资产的出租期限在 10~20 年不等,出租的价格是签约时的价格,并且,在租期内价格固定不变,这严重影响到了国有资产的价值,从而降低了国有资产的使用效率。此外,国有资产没有强有力的外部监督,导致对国有资产的监管力度不足。部分国有资产没有得到有效的监督和管理,以至于影响到了其共享共用的水平。目前,我国针对行政事业单位还没有创建全面的监督制度,在各个部门职责划分方面,不够规范,容易发生监督管理空缺的情况。
2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2.1对于资产的强化管理认识不足
行政事业单位作为一种非盈利机构,运行机构主要来源于国家财政拨款,促使在日常会计核算中单位对于资金的管理格外重视,侧重于对资金收支平衡的考量,因此不具备较强的理实物资产的意识。现阶段,绝大多数单位关于资产管理的认识主要围绕在如何购置新的资产和保管方面,严重忽视了如何促进资产使用效率的提高、避免保值不流失等。专门的内部资产管理机构甚至在有些机构中没有设置,还有一些单位不具备齐全的会计手续,如资产的登记、核算、保管、清查等,必经的会计流程也不规范。
2.2资产的预算管理质量相对不高
在单位中资产的预算管理具有很大随意性。通常情况下,财务部门负责完成资产的预算编报工作,然而财务部门事先并没有进行充分的调研、论证和广泛地征求意见,在配置资产中尚没有将科学合理的配置标准、约束机制制定下来,面对其他部门增加新资产的要求,其便会在预算管理中纳入资产配置计划。同时,还有些单位在对资产预算编制的过程中,不能充分考虑资源节约、使用效率提高,在对新的资产进行配置时也不能在立足于单位实际业务开展的基础上,相反一味地与其他单位攀比,从而引发众多不良现象,如超标、盲目和重复购置。此外,还有的单位在预算编报体系中不能纳入资产,导致账外资产的形成;在预算编报中不能完整的填写相关的资产内容信息,相应的就不能将资产的实际需求和使用情况如实的反映出来。
2.3资产收益管理欠缺规范
关于单位的资产收益,我国在很早之前就将相应的管理制度制定下来,然而不免存在一些单位在处置资产时不能严格的按照规定程序进行或者将资产的处置收益故意的隐瞒,更有甚者存在国有资产低价出租和违规转让的情况,如此所造成的国有资产价值损失巨大。
3 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措施
3.1转变观念,提升管理意识
①需要从观念入手,转变国有资产的产权和占用使用上的关系。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行政事业单位对国有资产没有处置的权利,只有占有和使用的权利。②行政单位事业相关负责人需要清楚国有资产管理的必要性,创建资产管理制度,对责任进行明确,把钱和物之间的关系处理好,避免出现注重钱忽略物和注重购忽略管的情况。
3.2完善相关制度,把财务管理和资产管理相结合
3.2.1国有资产占有使用单位需要完善内部管理制度
在行政事业单位中,在对国有资产进行管理时,需要充分落实内部管理制度,把责任落实到每个人身上,使每个相关工作人员都参与到管理工作中。并且行政事业单位需要设立专门机构和专职人员,负责国有资产管理工作。在管理过程中,需要从国有资产专项清查登记工作开始,保证账目和事实一致,从而使国有资产清查工作更加规范和制度化,加强监督和管理的力度,保证国有资产管理部门的权威性,全面的进行监督,使每个环节中国有资产管理的质量都可以得到保证。
3.2.2把财务管理和资产管理相结合
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实施会计集中核算机制,会计核算中心不能参与到国有资产管理工作中。为了可以使账目和事实保持一致,行政事业单位需要做到以下几点:①需要建立固定资产卡片和资产备查登记薄等,定期核对核算中心的账务,及时找出账实不一致的原因。②针对报废报损的资产和没有入账的资产,需要及时办理手续,对其进行账务处理,保证财务管理和资产管理有效结合。③需要对派专人进行资产管理,对使用者和管理者的责任进行明确,把国有资产管理归入到日常的考核工作。
3.3合理配置,提升国有资产的使用效益
行政事业单位中的财政部门需要针对国有资产配置,创建一套合理科学的审批程序,全面进行考虑,从而节约、有效的角度出发,综合评估国有资产占用情况和使用情况,避免出现无序购买和闲置浪费的情况,从而加强国有资产的管理力度。并且,行政事业单位需要实施国有资产调剂使用机制,从而提升国有资产的使用效益,通过最少的国有资产,实现最大限度的工作量。此外,行政事业单位需要实施产权集中管理制度。坚持“政府统一管理,单位占用使用”的理念,把原先各个单位分散管理的模式转变成政府授权委托财政部门统一对国有资产进行调配、管理、运筹的管理模式。①需要对相关管理制度进行拟定,在制定中要明确财政部门、主管部门、国有资产占有使用单位的职责。②需要有针对性的进行清产核资工作,对国有资产的分布和构成以及家底进行调查。③休要把产权进行转移,创建数据库档案。财政国有资产管理部门负责对一些大型资产进行管理,例如土地、房屋;各个行政事业单位负责对其他资产进行管理。
3.4加大财政部门的监管强度
国有资产管理部门需要进行充分调查,把此作为基础,创建具有较强操作性的相关制度,从而使国有资产管理更加规范。创建国有资产购置、处置、调配、监督、法律责任管理制度的实施细则,并严格根据这些细则进行管理。并且还需要加强对国有资产的处置管理,转变传统的谁占有、谁处置的理念。政府可以招标中介机构,评估和鉴定国有资产的作价和毁损,在市场中公开挂牌交易,以防出现认为操纵的情况,从而引起国有资产严重浪费与流失。在对一些大型资产进行处置时,需要国有资产部门管理负责,在对其他国有资产进行处置时,需要各个行政单位或者是主管部分负责。在对国有资产进行出租和出借时,需要由财政部门进行严格审批,贯彻落实收支两条线管理。
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详细地论述了行政事业单位在资产管理方面所存在的问题,如认识不足、质量不高、管理不规范和管理机制不健全等,在此基础上经过深入的分析从强化管理、增强管理意识、提高资产和预算管理的适应性和健全机制等方面分别提出了有效的解决措施,以此有助于科学、合理、完善行政事业资产管理管理体制的建立。
参考文献:
[1]叶一萍.关于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的思考[J].现代商业,2015(5).
论文作者:陈婉玲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3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6
标签:国有资产论文; 资产论文; 行政事业单位论文; 国有资产管理论文; 单位论文; 资产管理论文; 财政部门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3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