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娟
广西柳州市潭中人民医院儿科 545007
摘要: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感染诱发小儿哮喘急性发作的临床特点。方法:对照组30 例小儿哮喘急性发作患儿为非肺炎支原体感染诱发,观察组30 例小儿哮喘急性发作患儿为肺炎支原体感染诱发。观察两组患儿临床特征、喘息特点以及药物治疗反应。结果:观察组30 例小儿哮喘急性发作患儿发热情况、热程、药物治疗反应、住院时间、C 反应蛋白与对照组30 例小儿哮喘急性发作患儿均有显著差异,对照组30例小儿哮喘急性发作患儿多因上呼吸道感染诱发,观察组均由于肺炎支原体感染诱发;在药物治疗方面,观察组30 例小儿哮喘急性发作患儿采用平喘类药物联合大环内醋类抗生素治疗疗效极为显著。两组小儿哮喘患儿临床治疗效果具有显著差异性,具备统计学意义(P < 0.0 5)。结论:肺炎支原体感染诱发的小儿哮喘急性发作与非肺炎支原体感染诱发的小儿哮喘急性发作临床特点差异较大,采用平喘类药物联合大环内醋类抗生素治疗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肺炎支原体感染;诱因;小儿哮喘;临床特点
肺炎支原体感染是诱发小儿哮喘急性发作的主要原因之一,由于小儿哮喘的诱因较多,临床诊断与治疗存在较大的障碍,但如果不采取及时有效的措施进行防治,会给患儿带来极大的生理方面的痛苦[1]。因此对因肺炎支原体感染诱发小儿哮喘急性发作的患儿临床特点进行分析,能够为临床诊断与治疗奠定坚实的基础,提高小儿哮喘的确诊率,及时的采取有针对性的治疗措施使小儿哮喘患儿恢复健康。现根据我院小儿哮喘患儿药物治疗以及临床特点分析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我院2013年1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小儿哮喘急性发作患儿临床治疗病例进行抽样,将60例小儿哮喘急性发作患儿临床治疗病例进行回顾性研究。将60 例小儿哮喘患儿病例按诱因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30 例小儿哮喘患儿为非肺炎支原体感染诱发,观察组30 例小儿哮喘患儿为肺炎支原体感染诱发。经过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患者及其家属同意后进行临床药物治疗研究。60 例小儿哮喘患儿年龄在8个月一12 岁,平均年龄为(4.2 6 士2.4 6)岁;< 1岁的患儿有3例,1一3 岁的患儿有18 例,3 一6 岁的患儿有30 例,> 6 岁的患儿有9例,男性患儿有34 例,女性患儿有26 例。其中,对照组患儿平均年龄为(3.64 士2.31)岁,观察组患儿平均年龄为(4.9 7 士2.7)岁,患者在一般资料上不存在较大的差异性,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 0.0 5)。小儿支哮喘急性发作诊断符合《儿童支气管哮喘诊断与防治指南》标准[2],排除标准:有精神病史;有严重心血管疾病病史。
1.2 检查方法 由专业的检测人员对小儿哮喘患儿进行全面的检测,包括尿常规、C反应蛋白、血细胞分析、肝肾功能、支原体抗体、心肌酶谱、胸部X 线片,如果患儿病情较为严重,可以对小儿哮喘患儿肺部进行CT 扫描检查。
1.3 治疗方法 60例小儿哮喘急性发作患儿均接受头抱菌素类抗生素治疗,同时采用支气管扩张剂硫酸特布他林与糖皮质激素布地奈德雾化吸人治疗,观察组30例小儿哮喘急性发作患儿在此基础上,联合大环内醋类抗生素治疗,一共治疗2一3周[3]。
1.4 观察指标 ①患儿发热特点,包括热程、发热情况;② 患儿咳嗽特点,包括咳嗽时间、
喘息时间、咳嗽程度、喘息程度;③ 患儿药物治疗效果。
1.5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7.O统计学软件对上述治疗进行数据的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士标准差表示,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进行X2检验,P<0.05 时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患儿发热情况、热程、药物治疗反应、住院时间与对照组患儿均有显著差异,在药物治疗方面,观察组患儿采用平喘类药物联合大环内醋类抗生素治疗疗效极为显著。两组患儿临床治疗效果具有显著差异性,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情况如表1、表2所示。
表1 对照组与观察组临床指标情况对比表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3 讨论
肺炎支原体感染是诱发小儿哮喘急性发作的主要原因之一,从大小来看,肺炎支原体直径比病毒略大,又略小于细菌,具有非常强的变形性,肺炎支原体没有细胞壁,主要由蛋白质构成,会促使气道炎症发生。由于小儿哮喘的诱因较多,临床诊断与治疗存在较大的障碍,但如果不采取及时有效的措施进行防治,会给患儿带来极大的生理方面上的痛苦。经过大量的研究得出小儿哮喘患儿P1蛋白阳性率高达50.21%,证明肺炎支原体感染是诱发哮喘的主要原因[4]。一旦出现了肺炎支原体感染,极易引发哮喘患儿起呼吸道高反应,诱发呼吸道变态反应,使患儿肺部细胞免疫损伤,发生功能性障碍,进而形成小儿哮喘。如果患儿肺部炎症损伤的同时出现了细胞免疫损伤,会促使患儿呼吸道内细胞因子含量明显上升,进而释放大量炎性物质。同时,支原体会对淋巴细胞的生理产生较大的影响,诱使淋巴B 细胞克隆并活化,分泌大量的免疫球蛋白,刺激淋巴T 细胞功能性活化,然后分泌细胞因子并释放炎性介质[5]。这种情况会导致患儿体内调解过程发生紊乱,致使患儿肺部组织损伤。由于肺炎支原体对神经介质及其介质有着重要影响,刺激神经介质、神经介质相关受体、酶发生变化,进而导致患儿气道狭窄并诱发炎症。通过我院的研究表明,非肺炎支原体感染诱发的小儿哮喘急性发作患儿多为3岁以下,首先采用头孢菌素类抗生素治疗,同时采用支气管扩张剂硫酸特布他林与糖皮质激素布地奈德雾化吸人治疗;肺炎支原体感染诱发的小儿哮喘急性发作患儿多为3 岁以上,由于大环内醋类抗生素不仅具有抗肺炎支原体的作用,还可以减少炎性细胞因子的释放,抑制类固醇和茶碱的代谢,起到较好的抗炎效果,并能快速改善肺功能,因此,一般选择联合大环内醋类抗生素治疗,在3d 左右就可以明显见效,治疗2一3周以后患儿基本康复[6]。与上呼吸道感染诱发的小儿哮喘急性发作相比,因肺炎支原体感染诱发的小儿哮喘急性发作在发热情况、热程、药物治疗反应、住院时间方面均有显著差异。
综上所述,肺炎支原体感染诱发的小儿哮喘急性发作与非肺炎支原体感染诱发的小儿哮喘急性发作临床特点差异较大,采用平喘类药物联合大环内醋类抗生素治疗疗效极为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l]李苏新.肺炎支原体感染诱发小儿哮喘的临床特点分析[J].中国营养保健(中旬刊),2012(6):425 一426.
[2] 杨希晨,潘伟,万俊,等. 阿奇霉素对小儿支气管哮喘的影响[J]. 临床肺科杂志,2012,17(10):1770 - 1771.
[3]蒋健飞,黄红霞.肺炎支原体感染诱发的小儿哮喘临床分析[J].临床肺科杂志,201 1,16(9):378 一379.
[4]董传莉,谢怀珍,张兰,等.肺炎支原体感染诱发小儿哮喘36 例临床分析[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3,38(4):167 一168.
[5]黄世宣.肺炎支原体感染诱发小儿哮喘60例临床分析[J].当代医学,2 013,19(23):457 一458.
[6]戴蔷蕾,郑跃杰.小儿哮喘与肺炎支原体感染的相关性[J].临床医学,2010,3 0(6):6 74 一675
论文作者:刘娟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17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4/7
标签:哮喘论文; 患儿论文; 支原体论文; 小儿论文; 肺炎论文; 对照组论文; 药物治疗论文; 《健康世界》2015年17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