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浦东新区曹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上海 201209)
【摘要】 目的:对中医药治疗肝胃不和型胃脘痛进行综述。方法:以胃脘痛、肝胃不和型、中医药治疗为检索词,检索了中国知网数据库,检索肝胃不和型胃脘痛的中医药治疗文献,对其治疗方法进行分类总结。结果:共检索出治疗性文献8篇。结论:肝胃不和型胃脘痛的中医药治疗,均以疏肝柔肝、调畅气机,进而和胃止痛改善胃脘痛症状。
【关键词】 胃脘痛,肝胃不和型;中医药治疗
【中图分类号】R2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24-0008-02
胃脘痛又称胃痛,常见于西医的急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功能性消化不良等多种疾病,临床以胃脘部胀满或胀痛、吞酸、嗳气、呃逆、脉弦为主要表现。常兼见情志抑郁、不欲食、善太息、胃脘嘈杂等[1]。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日益加快,工作与生活的压力也不断加重,饮食不规律的现象也越来越多,容易导致胃脘痛,其中肝胃不和型胃脘痛发病率最高。
1.病因病机
胃痛的发生主要是由于外感寒邪、饮食不节、七情失和、久病体虚等因素,影响了胃气的和降,导致气机不畅,不通则痛[2]。胃痛的病位在胃,但与肝脾关系最为密切。肝胃之间,木土相乘,肝气郁结,易于横逆犯胃。《内经》首先提出胃痛的发生与肝有关,如《素问?六元正纪大轮》说:“木郁之发,民病胃痛当心而痛。”优思恼怒,伤肝损脾,肝失疏泄,横逆犯胃,脾失健运,胃气阻滞,胃失和降,而发胃痛。
2.治疗
2.1 中医药内治法
叶天士在《临证指南医案》中指出:“肝为起病之源,胃为传病之所”。气机不畅是胃痛最根本的病机。对于肝胃不和型胃脘痛,以中药内服疏肝理气、和胃止痛为治法。
徐虎军[3]等用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肝胃不和型胃脘痛146例,随机将所有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73例,试验组患者采用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1)方剂药物组方:柴胡12g、陈皮10g、川芎12g、香附10g、枳壳(麸炒)10g、白芍10g、(炙)甘草6g;(2)随证加减:对于胃脘痛症状严重者,可加川楝子10g、延胡索10g;对于伴嗳气频繁者,可加旋覆花12g、赭石20g;针对伴胃内泛酸严重者,可加吴茱萸6g、(浙)贝母10g、乌贼骨6g;针对伴恶心呕吐者,可加竹茹6g、姜半夏5g;针对伴纳呆、腹胀者,可加白术10g、砂仁8g;针对伴气虚乏力者,可加黄芪15g;针对胁胀明显者,可加佛手10g、青皮10g;针对伴舌红而口苦者,可加黄连6g、(炒)栀子10g;针对胃阴不足者,可加沙参15g、麦冬20g。加水煎煮至药液300ml,每日早、晚各1次空腹温服,1剂/d,2周为1个疗程,持续治疗2个疗程。对照组患者采用西药治疗:晨起吞服奥美拉唑胶囊0.2g,1次/d;阿莫西林胶囊,0.5g/次,口服,每6~8小时一次,持续治疗1个月。治疗期间,叮嘱患者需戒烟酒,禁食生冷油腻油炸、辛辣及腌制类刺激性食物,不得饮用浓茶,禁服影响治疗效果的其他药剂。试验组患者显效39例、有效29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93.15%(68/73);对照组患者显效33例、有效17例、无效23例,总有效率为68.49%(50/73)。试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317,P<0.05)。
韩千胜[4]等用四逆散合半夏泻心汤治疗肝胃不和型慢性胃炎90例,对照组给予多潘立酮片治疗,10mg/次,口服,每日3次,饭前20min左右口服。观察组增加四逆散联合半夏泻心汤治疗,具体如下:白芍、醋柴胡各15g,枳实、陈皮各12g,酒黄芩、姜半夏、炒黄连、干姜、桔梗、醋延胡索、郁金各10g,炙甘草6g,1剂/d,水煎服,早晚分次服,用药1个月,忌生冷、辛辣、油腻等。治疗一个月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5.5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0%(P<0.05)。
2.2 中医药外治法
临床上主要采用针灸、推拿、穴位贴敷等手段中的一种或者几种结合使用治疗肝胃不和型胃脘痛均有明显疗效。王蓬飞[5]用“调神理气”法针刺治疗肝气犯胃型胃脘痛30例,将60例肝气犯胃型胃脘痛患者,按1∶1的比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治疗组给予“调神理气”法治疗,主穴:神庭、印堂、神门(双)、内关(双)、公孙(双)、中脘、下脘、足三里(双)、三阴交(双)、太冲(双)。操作方法:常规取穴消毒后,采用直径为0.30mm,长度为40mm毫针进行针刺。其中神庭、印堂、神门,针刺得气后静留针30min;公孙、内关左右交叉行捻转提插平补平泻手法;三阴交行提插捻转补法;太冲行提插捻转泻法;中脘、下脘、足三里行提插捻转平补平泻手法;使患者有酸胀麻沉或走窜之得气感;留针15min后行针1次,动留针30min后起针。1d1次。对照组给予常规取穴针刺,主穴:胃俞(双)、中脘、内关(双)、天枢(双)、足三里(双)、太冲(双)。常规取穴消毒后,采用直径为0.30mm,长度为40mm毫针进行针刺,胃俞针刺得气后即出针,余穴行捻转提插平补平泻手法,使患者有酸胀麻沉或走窜之得气感;留针15min后行针1次,动留针30min后起针。1d1次。两组均治疗4周后判定疗效。治疗组有效率93.3%,对照组有效率73.3%(P<0.05)。
杨宇等[6]运用推拿结合五禽戏锻炼治疗肝气犯胃型胃脘痛8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单纯推拿治疗,应用一指禅推法推拿推背部膀胱经,按揉双侧膈俞、肝俞、脾俞、胃俞、三焦俞等。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以练习五禽戏中的虎、熊二戏:(1)虎戏,动作为虎举、虎扑,左右共9次。(2)熊戏,动作为熊运、熊晃,左右共3次。两组疗程均为2周。结果:治疗组治愈25例,好转14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7.5%;对照组治愈17例,好转16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82.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
2.3 其他治疗法
临床上对于肝胃不和型胃脘痛,也可以采用内外同治法、中药方联合药膳的方法,均有明显疗效。陈晓亮[7]用疏肝和胃汤联合穴位贴敷在肝胃气滞型胃脘痛患者10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疗程均30d。对照组用常规西医治疗,选用奥美拉唑肠溶胶囊20mg/d抑酸,保护胃黏膜药物:硫酸铝1g,qid保护胃粘膜。研究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疏肝和胃汤联合穴位贴敷治疗,疏肝和胃汤(柴胡20g,郁金10g,瓦楞子10g,砂仁10g,川芎15g,陈皮10g,香附10g,芍药15g,枳壳10g,丹参9g,川楝子10g,乌药10g,甘草6g),1剂/d,水煎服,早晚分两次温服。穴位贴敷:选取双侧中脘、太冲、足三里、期门、胃俞,外涂药物采用柴胡、川芎、乳香、没药、皂角、樟脑、青皮、香附、芍药,共研末,用酒精和醋调敷所选穴位,早晚各1次。治疗后,两组患者症状均有所改善,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为74%,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李昳[8]用疏肝平胃汤联合粳米药膳粥治疗胃脘痛94例,根据就诊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7例。观察组患者给予粳米药膳粥联合自拟疏肝平胃汤治疗。药膳粥配方:粳米350g,薏苡仁50g,山药50g,红枣30g,莲子25g。连用4周。疏肝平胃汤:柴胡、枳实各12g,香附、陈皮各10g,白芍、蒲公英、白及、黄芩各15g,甘草6g。气郁化火胃酸过多者加吴茱萸3g,黄连6g,煅瓦楞20g;胃痛严重者加用延胡索12g,川楝子10g;伴食欲不振者加用焦麦芽、焦山楂、焦神曲各10g。水煎服,每日2次。连服4周。对照组患者给予猴头健胃灵片口服,4片/次,3次/日,饭后30min服用。连服4周。比较两组治疗效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87%,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85.11%)(P<0.05);半年后回访,观察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复发率,P<0.05。
3.小结
综上所述,胃脘痛病位虽在胃,但与肝胆关系极为密切。肝喜条达而恶抑郁,主疏泄而调畅全身气机。肝调而全身气机畅达,则六腑气机通利,脾胃升降有序,中焦受纳运化功能正常。肝若失于疏泄,势必影响脾胃受纳腐熟、运化吸收而罹患病变。临床上对肝胃不和型胃脘痛的治疗主要包括中药内服内治法和针灸、推拿、中药穴位贴敷等外治法两个方面。胃以降为和,受纳和腐熟水谷;肝为刚脏,宜和而不宜伐,故肝胃不和型胃脘痛的治疗以疏肝理气、和胃止痛为原则。胃脘痛的治疗贵在于“通”,通则不痛。平时要注意生活调摄,特别在情志方面,尽量避免烦恼忧虑及情绪紧张,以防其伤肝损脾。
【参考文献】
[1]利春红.从肝论治胃脘痛的研究概况[J].湖南中医杂志,2018,34(3):176-178.
[2]陈湘君.中医内科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8:160.
[3]徐虎军,付琼玲.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肝胃不合型胃脘痛的临床疗效[J].临床合理用药,2017,10(36):96-97.
[4]韩千胜,尚叶芳.四逆散合半夏泻心汤治疗肝胃不和型慢性胃炎临床研究[J].光明中医,2018,33(1):81-83.
[5]王蓬飞,邢俊标.“调神理气”法针刺治疗肝气犯胃型胃脘痛30例[J].中医研究,2017,24(12):55-57.
[6]杨宇,陆学滨,曾燕,严欣.推拿结合五禽戏锻炼治疗肝气犯胃型胃脘痛疗效观察[J].广西中医药,2017,40(8):34-36.
[7]陈晓亮.疏肝和胃汤联合穴位贴敷在肝胃气滞型胃脘痛患者中的应用[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15(8):2778-2779.
[8]李昳,王宏.疏肝平胃汤联合粳米药膳粥治疗胃脘痛疗效观察[J].四川中医,2017,35(2):136-138.
论文作者:丁克妍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8年8月第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3
标签:对照组论文; 不和论文; 患者论文; 柴胡论文; 胃痛论文; 肝气论文; 穴位论文; 《医药前沿》2018年8月第2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