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科技的日益发展,在国民经济体系中扮演重要角色的建筑工程行业发展迅速。而在建筑工程基础设计及施工中,钢筋混凝土预制桩也占据着重要的角色,对于建筑物整体施工的开展以及施工质量等都会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在对建筑预制桩基础开展施工的过程中,掌握合适的土建施工技术是十分必要的,为了能够保证工程的顺利建设,本文简单介绍了桩基的应用,分析了预制桩施工工艺,探讨了建筑预制桩基础的施工注意事项和质量控制要点。
关键词:建筑工程;桩基施工;预制桩;质量控制
引言
预制桩,是在工厂或施工现场制成的各种材料、各种形式的桩(如木桩、混凝土方桩、预应力混凝土管桩、钢桩等),用沉桩设备将桩打入、压入或振入土中。混凝土预制桩是广泛应用的桩型之一,但其施工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大,常用的有混凝土实心方桩和预应力混凝土空心管桩。其具有承载力大,稳定性好,沉降量小而均匀,施工方便快捷等优点。因此,钢筋混凝土预制桩基础在全国范围内得到广泛应用。从各地的使用情况来看,无论是在质量方面还是在经济性方面,都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一、桩基的应用
在当前很多建筑形式中都应用了桩基,在一些重型的厂房以及需要较大承受能力的建筑物中,应用都十分广泛。在应用大型设备的过程中,需要尽可能的降低使用过程中的振动,这样可以进一步降低对结构产生的不良影响。与此同时,还需要控制好基础沉降以及相应的沉降速率,在一些较高的建筑中,对于水平力以及上拔力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并且要预防倾斜现象的发生,有些地质中土质相对特殊,要想延长建筑物的使用寿命,就要在桩基础方面多下功夫,采用地震区结构的抗震举措加强对建筑工程的施工。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应用桩基础可以满足承载力以及变形方面的需求,但是在设计以及施工的过程中,会因为各个方面的影响造成桩基不合理的现象发生,这样就会对施工造成严重的影响,因此只有加强对地基的勘察工作,进一步完善设计以及施工等方面的内容,才能顺利的完成工程建设,让我国的建筑行业更好的发展。
二、预制桩施工工艺
1、制作预制桩
预制桩可提前在工厂制作,也可以在施工场地进行制作,可结合工程的实际特点,以便利施工、节约成本和时间为原则选择合适的制作地点。例如,长度在10m以内的方桩,在工厂预制比较方便,又便于运输。较长的方桩则可在打桩现场制作。制作预制桩时,必须保证桩体的质量,还要做好模板预设工作。
2、预制桩的运输与堆放
预制桩制作完毕后要搁置一段时间,保证桩体的强度与设计强度参数一致,满足设计强度的需求后方可实施运输与打桩操作。若提前吊运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检验合格后方可运输。
预制桩堆放不当对桩的质量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必须强化对堆放场地的规范与管理,保证场地地面的平整度与坚实度。科学合理地确定垫木间的距离。不同规格的桩,要分门别类的堆放,堆放层数一般不宜超过四层。
3、打桩
打桩前,要测定桩的轴线位置和标高,并经过检查办理预检手续;根据轴线放出桩位线,用木橛或钢筋头钉好桩位,并用白灰作标志,以便于施打;施工前必须打试验桩,其数量不少于2根,确定贯入度并校验打桩设备、施工工艺以及技术措施是否适宜。
要综合考虑桩的密集程度、桩的深度、现场地形条件、土质情况及打桩机移动是否方便等来确定打桩顺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打桩时,必须先选择短落距来进行慢慢的敲打,等到桩体进入到土壤中2.0m左右后,使用全落距进行敲打。若使用落锤进行击打时,落距应控制在1.0m以内,柴油锤则控制在1.4m之内。为了保证打桩质量,必须严格控制桩体的入土速度,保证匀速入土,且锤击的时间与间隔不宜太长,应采取连续击打的方式,最终将其击打到土壤内。
三、建筑工程预制桩基础施工中注意要求
1、施工准备
2、机械操纵
采用机械的方式进行操作,就要对施工设备使用前进行严格的检查,对可能出现的隐患问题做好全方位的预防工作,在检查完成以后要试机,其主要的作用是观察设备是否处在正常的状态下,同时需要检查设备以及零部件的安全性,以避免设备出现倾倒以及倾斜等现象,在应用桩机的过程中,应该确保行走道路的平整性,在桩机移动的过程中应该时刻保证自身的安全,并且在操作的过程中需要以相关的规定为首要前提,确保安全的运转,在不使用时应该重视起维护保养的工作。
3、操作人员
操作人员在实际施工时需要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中,需要由专业的监督人员对日常所开展的工作进行检查,施工人员在施工现场必须要佩戴安全帽保证自身的安全,有些情况下需要从高处开展作业,所以更加应该佩戴安全帽以保证自身的安全性。在对高处进行维修的过程中,严禁向下方丢弃物品,这样会对下方的工作人员带来不必要的伤害。
四、建筑工程预制桩基础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1、原材料的选取、应用和控制
桩基础施工中应用最多的就是混泥土材料,所以要严格把握混凝土施工材料以及质量问题,要根据相关规定挑选和验证混凝土的质量,严格考察水泥厂的生产能力和信誉状况。混凝土想要使质量变好关键问题就是材料混合比一定要控制合理,所以一定要请专业的技术人员来调制这个原材料,使其能够达到工程所需要的硬度和强度。在预制桩浇筑过程中也需要专业的技术人员来进行材料混合和浇筑,同时根据实际情况来选择合适的浇筑方法,提高整体框架质量,也可以减少施工时间,提高施工的效率,这些都可以减少施工的成本。其他相关设施和设备也要齐全,这样才能保证浇筑工程可以长期连续进行下去,在桩基施工完成以后一定要请专业的检测团队来进行检测,保证桩基施工质量能够达到工程要求。
2、对打桩的流程进行确定
在进行桩基础打桩施工中,必须按照桩基础技术的操作规范来进行,要按照规范顺序并结合实际情况来进行每一个施工。影响打桩速度、打桩质量的因素除了周围环境和桩本身质量以外还有打桩顺序。打桩顺序很多种,这个可以根据建筑工程以及施工地实际条件来予以确定。打桩顺序应该根据具体情况来制定,主要受地基土的挤压情况、桩基性能还有桩距大小这些因素的影响。根据实际情况来看,针对较为密集的群桩应该采用自中心向两侧或者自中心向四周这种打桩顺序。需要注意的是不管是哪种顺序都不应该使用自外向内和自周边向中间这种打桩顺序,因为这两种打桩顺序都会使中间土体挤压太密,后续打桩很难进入,这些都会导致后续的桩基结构不合理,影响整个建筑施工过程。
结束语
建筑工程本身就是一项极为复杂的系统性建设工程,在实际建设中影响其质量和安全的因素是非常多的,桩基础施工是建筑工程中重要的基础施工工程,其技术性要求比较高,同时其施工质量直接影响着工程后期建设的安全和质量,然而我国目前对其的研究还不足,所以建设企业需要更为深入的对桩基础施工技术进行应用研究,以提高基础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 黄发兵.建筑工程施工中桩基础施工技术的应用[J].建筑与装饰,2016(7):125-126.
[2] 杨志能.高层建筑工程施工中桩基础施工技术的分析[J].建材发展导向,2015(10):158.
论文作者:黄庆闯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2
标签:桩基论文; 桩基础论文; 质量论文; 过程中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混凝土论文; 顺序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第2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