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娜
天津医院妇产科 300211
摘要:目的 深入研讨在临床对预防剖宫产下肢静脉血栓施以围产期护理干预的应用成效。方法 随机筛选2017年1月-2018年1月期间入院接受分娩的120例产妇,包括妊娠期合并症、高龄初产、瘢痕子宫等产妇,平均分配为护理组与对照组,各为60例。对照组(n=60)施以普通护理干预,护理组(n=60)施以围产期护理干预。将2组的VAS评分、下肢静脉血栓发生情况进行分析与比较。结果 护理组的VAS评分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相比于对照组,护理组的下肢静脉血栓发生情况得到明显降低(P<0.05)。结论 在临床对预防剖宫产下肢静脉血栓施以围产期护理干预,预防作用更为突出,能够大幅降低下肢静脉血栓的形成,减少痛楚。
关键词:剖宫产;下肢静脉血栓;围产期护理干预
随着二胎政策的开放,因妊娠期合并症、瘢痕子宫等选择剖宫产分娩方式的人越来越多,下肢静脉血栓作为其普遍常见并发症之一,也随之不断增多,主要是由于产妇在术后需要长时间的卧床休息所致[1]。一旦未能采取及时处理措施或是处理不当,则会导致肺栓塞栓子形成,增加了病情危险程度。基于此,在现研究中,深入研讨在临床对预防剖宫产下肢静脉血栓施以围产期护理干预的应用成效。现将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筛选2017年1月-2018年1月期间入院接受分娩的120例产妇,平均分配为护理组与对照组,各为60例。对照组(n=60)中,年龄区间23-40岁,平均年龄(26.10±2.58)岁;初产妇39例,经产妇21例;护理组(n=60)中,年龄区间23-39岁,平均年龄(25.86±2.30)岁;初产妇41例,经产妇19例。将2组产妇的一般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均未发现显著差异性(P>0.05),可作对比研究与分析。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n=60)施以普通护理干预,即术前常规监测胎心变化、各项生命体征;在术后平卧6h,采取静脉输液、心电监护等处理措施;护理组(n=60)施以围产期护理干预,其详细护理干预方案如下:(1)术前指导。护理人员应当在手术进行前全面有效评估产妇的体质状况、心理状况等,并对其是否可能会存在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程度进行分析。在术前做好健康宣教工作,主动为产妇家属讲述下肢静脉血栓的诱因、手术方法、预防措施以及可能会出现的不良反应等,一方面提升产妇对该并发症的正确认识力,另一方面还可帮助患者舒缓心理压力。(2)术时护理。在手术过程中,护理人员应当严格按照无菌操作流程,尽可能防止反复穿刺,对产妇造成刺激。在治疗时,指导产妇取平卧体位,严密监测起各项生命体征。给予浓度合理的静脉注射药,避免刺激其血管壁从而引起不良反应。加强御寒保暖工作,以防受冷后产生血管痉挛,降低了血流速度,从而使血栓形成。(3)术后指导。根据产妇的实际体质状况、个人饮食偏好等各方面制定合理膳食搭配计划,通常剖腹产术后6小时可进食水,第二天可进食流质,待肛门排气之后才可给予半流质饮食。多摄入清淡易消化、富含维生素、高纤维的营养物质为主,以利于排便,排便后可常规饮食。术后可为其下肢部位进行适当按摩,每间隔2h进行1次,术后6小时指导产妇进行双下肢背伸运动,以促进下肢血液循环,预防血栓形成。术后24小时拔除导管鼓励产妇早下床活动,从而达到下肢血液循环改善的目的,直到可进行早期运动为止。积极鼓励产妇进行膝关节屈伸训练,为早日活动做准备。
1.3观察指标
观察并同步记录2组的VAS评分、下肢静脉血栓发生情况。VAS评分(0-10分),得分越高则表明患者的疼痛程度越高。
1.4统计学方法
在SPSS21.0统计软件中算出本次研究所有数据,(X2)(%)分别表示计数资料,(t)(x±s)分别表示计量资料,(P<0.05)则表示为差异明显,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2组的VAS评分情况
护理组的VAS评分(2.13±1.06)分,对照组的VAS评分(4.51±1.60)分;护理组的VAS评分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较大(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详见表1.)
2.2 2组的下肢静脉血栓发生情况
护理组的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3.33%(2/60),对照组的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16.67%(10/60);相比于对照组,护理组的下肢静脉血栓发生情况得到明显降低,(X2=5.9259,P=0.0149),差异较大(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
3讨论
经多项临床实践表明,大部分剖宫产产妇引发下肢静脉血栓的主要因剖宫产术会释放机体的凝血酶组织,加快了血液凝固速度;产妇体内血液处于高凝状态,血液过于粘稠;在分娩过程中产生大量出血现象等因素导致下肢静脉血栓形成[2]。鉴于此,有必要为产妇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在本次研究中,将做好产前保健工作,在手术期间严密监测产妇的各项生命体征;在术后加强饮食指导、运动指导等来实现改善下肢静脉血栓的目的[3]。总之,围产期护理干预对预防剖宫产下肢静脉血栓具有重大意义。
本研究表明,护理组的VAS评分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相比于对照组,护理组的下肢静脉血栓发生情况得到明显降低(P<0.05)。
综上所述,在临床对预防剖宫产下肢静脉血栓施以围产期护理干预,预防作用更为突出,能够大幅降低下肢静脉血栓的形成,减少痛楚。
参考文献:
[1].闫金梅,张秀飞,王毅,等. 围产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及护理预防对策[J]. 血栓与止血学,2017,23(2):350-351.
[2].尹姣,秦云君,肖锐,等. 剖宫产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研究进展[J]. 武警医学,2013,24(1):65-67.
[3].李琼敏. 剖宫产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及护理[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5,19(18):94-97.
论文作者:刘娜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15
标签:下肢论文; 产妇论文; 产期论文; 静脉血栓论文; 术后论文; 对照组论文; 评分论文;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1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