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护理干预改善脑梗死患者心理社会适应状况论文_阳力清

常德市第四人民医院 湖南常德 415000

【摘 要】目的探究护理干预改善脑梗死患者心理社会适应状况的效果,为临床提供指导。方法以来我院就医的72例脑梗死患者(2016年1月12日至2017年1月20日)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对象,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对72例脑梗死患者进行分组。循证护理组36例患者应用循证护理,常规护理组36例患者应用常规护理,研究对比两组脑梗死患者的症状自评量表评分。结果循证护理组患者护理后人际关系敏感、偏执、强迫、抑郁、焦虑、恐怖评分显著低于常规护理组,P<0.05,但敌对及精神病性评分和常规护理组无显著区别,P>0.05。结论对脑梗死患者采取循证护理干预具有较显著的效果。

【关键词】护理;脑梗死;心理;社会适应;效果

脑梗死在临床上又称为缺血性卒中,该类患者的预后常较差,常存在嘴角歪斜、偏瘫、语言功能障碍等症状,给患者的日常生活带来了较严重的负面影响,且临床发现,患者在治疗期间易出现较严重的心理负面情绪,十分不利于治疗的顺利开展[1]。我院对脑梗死患者分别实施循证护理、常规护理干预,以探究护理干预改善脑梗死患者心理社会适应状况的效果,见如下报道。

1 资料和方法

1.1 资料

以来我院就医的72例脑梗死患者(2015年1月12日至2017年1月20日)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对象,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对72例脑梗死患者进行分组。

循证护理组36例患者年龄上限和下限分别为79、56岁,36例患者年龄均数为(68.88±2.64)岁,男女分别为21(58.33%)、15(41.67%)例。

常规护理组36例患者年龄上限和下限分别为80、55岁,36例患者年龄均数为(68.79±2.59)岁,男女分别为20(55.56%)、16(44.44%)例。

循证护理组和常规护理组脑梗死患者的资料经统计发现无明显区别,P>0.05,组间可对比。

1.2 方法

常规护理组36例患者应用常规护理,具体为:告知患者相关治疗药物的服药方法,结合患者病情恢复程度给予其相关的饮食建议,向其简单讲述脑梗死的发病原因、并发症及治疗方法。

循证护理组36例患者应用循证护理,具体干预措施为:(1)提出问题:如何有效护理脑梗死患者?影响脑梗死患者心理社会适应状况的因素?(2)寻找证据:以“护理”“脑梗死”“心理”“社会适应”等作为关键词,在各数据库或图书馆资料库内进行搜索,寻找符合要求的参考文献,并对文献的可靠性进行评价,为上述问题提供相关证据。(3)循证实施:a.认知干预:护理人员应详细向患者讲解负面情绪的不良影响,告知患者“保持积极、愉快的心情接受治疗,可在一定程度上增进治疗效果,并有助于机体提高免疫力及抵抗力,促进疾病恢复”,同时详细向患者讲述脑梗死的发病机制、原因及预后,并告知患者“大部分脑梗死患者常易存在语言功能障碍、肢体运动功能障碍等症状”,让患者做好心理准备,做到心中有数,且向其讲述相关的预防措施及功能训练方法。b.心理放松干预:为缓解患者的心理状况,可指导患者进行相关的心理放松训练,例如深呼吸或播放患者喜欢的轻音乐,运用音乐放松法使患者达到一个较放松、舒适的状态。c.功能训练:为促进患者病情恢复,改善其日常活动能力,护理人员可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指导其进行相关的功能训练,例如:双手交叉上举训练、腕关节背伸训练、踝关节背伸牵张训练、坐位平衡训练、站位平衡训练等。

1.3 评估指标及评估标准

1.3.1评估指标

研究对比两组脑梗死患者的症状自评量表评分。

1.3.2效果标准

心理健康选择SCL-90(症状自评量表)[2]量表进行调查,主要包括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偏执、强迫、敌对、抑郁、焦虑、恐怖及精神病性,计分制采用1-5分制,得分越低,即心理健康越好。

1.4 统计学分析

对研究中的评定指标选择统计学软件(SPSS19.0)进行对比研究,症状自评量表评分(计量资料,±S)的统计学方法选择t检验,其中两独立样本T检验为组间比较的方法,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研究结果

循证护理组患者护理后人际关系敏感、偏执、强迫、抑郁、焦虑、恐怖评分显著低于常规护理组,P<0.05,但敌对及精神病性评分和常规护理组无显著区别,P>0.05,如表1:

 

3 讨论

脑梗死属于临床较为常见的心脑血管疾病,该疾病起病较急骤,病情发展速度较为迅速,且较易并发其他的疾病,因此,大部分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常存在焦虑、恐慌、悲观、绝望等负面情绪,加上脑梗死预后较差,较多患者常易出现日常活动能力受限等现象,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患者的社会适应能力,所以,为缓解患者心理压力,增强其社会适应能力,对脑梗死患者实施相关护理干预尤为必要[3-4]。

本研究为探究护理干预改善脑梗死患者心理社会适应状况的效果,对脑梗死患者分别实施循证护理、常规护理干预,研究发现,常规护理具有较强的普遍性,未能充分考虑到患者的心理状况,护理效果欠佳。而循证护理主要是指护理人员结合搜寻到的护理证据对患者实施相关的护理干预措施,更具有针对性、科学性及合理性,相比于常规护理,该护理干预的效果更佳,更能有效满足患者治疗期间的身心需求[5-6],且通过对患者实施循证护理干预,可有效增加患者对脑梗死的认知程度,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有助于改善其心理状况,使其以放松、舒适的状态接受治疗。

对此次研究结果进行对比发现,敌对及精神病性评分和常规护理组无显著区别,但循证护理组患者护理后人际关系敏感、偏执、强迫、抑郁、焦虑、恐怖评分显著低于常规护理组,这提示循证护理的干预效果显著强于常规护理,有利于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促使患者顺利回归社会。

综上所得,对脑梗死患者采取循证护理干预具有较显著的效果,可显著改善其心理状况,增强其社会适应能力,提高其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许冬云,彭素萍,张家琼等.重型脑外伤并发脑梗死患者亚低温治疗及护理效果探讨[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23(11):1236-1238.

[2]李军莉.循证护理在脑梗死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4,5(7):90-92.

[3]李宁.细节化优质护理在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评价[J].中国医药导报,2015,12(28):164-168.

[4]蔡怡.优化护理流程对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4,33(2):312-314.

[5]赵楠.品管圈联合临床护理路径在脑梗死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4,33(3):661-663.

[6]杨咏梅.优质护理在老年急性闭塞性脑梗死行介入溶栓术患者中的应用[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5,19(z1):209-210.

论文作者:阳力清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蒙医药》2017年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8/2

标签:;  ;  ;  ;  ;  ;  ;  ;  

应用护理干预改善脑梗死患者心理社会适应状况论文_阳力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