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讨预防性护理在血液透析患者感染控制中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80例需进行血液透析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预见性护理,分析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与感染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的住院时间为19.52±3.29天,对照组的住院时间为25.19±2.84天,研究组的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t=4.61,P<0.05);研究组的感染发生率为3.33%(1/30);对照组的感染发生率为10.0%(3/30),组间比较差异显著(χ2=3.73,P<0.05)。结论:对于血液透析患者进行预防性护理,可降低感染的发生,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可供临床参考与应用。
【关键词】预防性护理;血液透析;感染控制;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06-0251-02
血液透析是肾衰竭患者晚期的治疗方法,可增加患者的生存率,改善其生活质量[1]。血液透析是将患者血液引出体外,经血液透析器使血液中的代谢废物清除,维持电解质平衡[2]。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血液透析技术越来越普及,然而在透析过程中,因静脉置管时间较长,且患者的免疫力较低,易出现感染的情况,一旦发生感染,不仅增加了治疗时间,而且严重危机患者的生命安全。本研究对我院在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80例需进行血液透析患者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选取我院在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80例需进行血液透析患者,其认知能力正常,其均知情同意参与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已排除合并严重心血管疾病者,患有恶性肿瘤者,妊娠期或哺乳期妇女,精神病史者。将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0例。研究组中,男性22例,女性18例,年龄27~63岁,平均年龄46.51±3.74岁;对照组中,男性23例,女性17例,年龄29~62岁,平均年龄47.24±2.98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2 方法
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主要为监控患者病情变化,日常护理等,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预见性护理,具体为:(1)透析室感染控制:透析室需每天紫外消毒1小时,严格区分医疗垃圾与生活垃圾;使用一次性的穿刺针、透析器与透气管路;关于透析液应严格按照相关标准进行管理;加强对于血液透析室的相关管理制度,限制陪护与探视。(2)护理人员管理:需提高护理人员预防感染的意识,增强无菌观念,进入透析室应更换专用工作服、拖鞋,并带口罩与帽子;进行穿刺时,严格按照要求操作;对每一位患者进行操作时需更换新手套,透析前严格消毒穿刺皮肤;并告知患者关于血管通路的自我保护,对发热患者及时进行血培养,并采取控制措施。(3)患者与家属的健康教育:告知患者穿刺部位不能接触水或其他异物,需定期对穿刺部位进行消毒,每天换药一次,以防发生感染;告知患者与家属对于留置导管的注意事项。此外,指导患者多食用维生素、钙、铁丰富的食物,应低钾饮食;适当的进行体育锻炼,增加机体的免疫力。
1.3 观察指标
(1)分析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与感染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9.0进行分析,患者的感染情况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患者的住院时间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显著。
2.结果
2.1 分析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与感染情况
研究组的住院时间为19.52±3.29天,对照组的住院时间为25.19±2.84天,研究组的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t=4.61,P<0.05);研究组中,有1例患者发生感染,其感染发生率为3.33%(1/30);对照组中,有4例患者发生感染,其感染发生率为10.0%(3/30),研究组的感染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χ2=3.73,P<0.05)。
3.讨论
随着血液透析的普及,因血液透析导致的感染已成为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3]。因此,对于血压透析者进行有效的护理,以防发生感染是血液透析顺利进行的基本条件。血液透析对于透析室的环境要求较高,医护人员在操作时,确保无菌、干净的透析环境是控制感染发生的关键[4]。预见性护理是依据诱发透析感染的可能因素进行护理,可降低感染的发生。预见性护理要求护理人员无菌操作,透析环境无菌,同时对患者自身因素方面进行预防感染的管理。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的住院时间为19.52±3.29天,对照组的住院时间为25.19±2.84天,研究组的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t=4.61,P<0.05);研究组的感染发生率为3.33%(1/30);对照组的感染发生率为10.0%(3/30),组间比较差异显著(χ2=3.73,P<0.05),可知,对于血液透析患者进行预见性护理,可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降低感染的发生。提示,预见性护理对血液透析患者感染控制效果较好。在具体的预见性护理中,需加强医护人员对于感染的认识,严格执行透析室的相关管理规定,对家属与患者做好预防感染的健康教育,严格控制家属陪同。有研究报道显示[5]:家属探视后病房中的细菌含量高于探视前,因此,需严格限制家属探视;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可降低感染的发生。
综上所述,对于血液透析患者进行预防性护理,可降低感染的发生,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可供临床参考与应用。
【参考文献】
[1]陈岩,杨虹,孙硕彤.预防性护理在血液透析患者感染控制中的作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2016,16(2):271-272.
[4]赵梁利.预防性护理在血液透析患者感染控制中的作用[J].健康前沿,2017,26(2)84-84.
[3]杨柳.预防性护理干预在血液透析感染控制中的应用[J].中国保健营养,2017,27(18)255-256.
[4]滕翠芹.预见性护理在预防血液透析患者医院感染中的应用[J].中国社区医师,2016,32(33):175-176.
[5]郭志娟,邱雪梅,任红艳.预防性护理干预在血液透析感染控制中的作用[J].医疗装备,2015,28(2):137-139.
论文作者:董小瑜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8年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28
标签:患者论文; 血液论文; 发生论文; 对照组论文; 预防性论文; 预见性论文; 时间论文; 《心理医生》2018年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