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决定一个民族的未来,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实施素质教育,培养社会主义“四有”新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就必须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更新教育观念,深化教学改革,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切实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科学发展观”就是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教育是发展人的活动,必须以学生为本,确保学生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而学生的全面发展不仅仅是文化素质和智能素质的发展,还应包括思想道德素质、法律素质、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等。作为一名《道德与法治》课教师,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我深切感受到,社会、家庭、个人对学生的文化素质和智能素质都相当重视,却没有充分认识到思想道德素质、法律素质、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对青少年成长和发展的重要意义。
在思想道德素质上,教育必须担负起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任。这一点尤其重要。一个智能超群却思想道德败坏的人,对国家、对社会、对人类来说可能就是危险品。中外历史上这样的人不少,现实生活中这样的人也不鲜见。为此我们就要通过教育引导学生学会用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观察、分析问题,以实际行动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坚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诚实守信为重点的道德原则,自觉履行“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树立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提高思想道德水平和境界,培育文明道德风尚。
现代社会是法治社会,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随着法制的健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已经纳入法治的轨道。法律也已成为每一个公民的根本活动准则。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因此每个公民都应当知法、懂法、守法、用法和护法。我们的教育在培养学生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的同时,还必须承担起培养、提高学生法律意识和公民意识的责任,让学生懂得,不违法是人们行为的底线,违背了道德会受到社会舆论的谴责,而违背了法律则会受到法律的制裁。法律不仅仅是约束,更是自由的保障。一个人不仅有权利,还有义务。没有约束,没有义务,也就无所谓自由与权利,使他们学会依法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
21世纪是一个高度信息化的世纪,是一个竞争更加激烈的时代。激烈的竞争,要求人们必须具备超强的心理素质。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新定义也强调了一个健康的人必须做到身心健康发展。但反观我们的学生,心理却似乎越来越脆弱,心理偏差越来越多。为什么有的学生听不得家长或老师的批评,动辄便做出一些极端的行为?为什么有的学生一到考试就紧张得睡不着觉?为什么有的学生容不得同学朋友超过自己,时常暗中嘲讽打击同学?这些其实都是心理问题。现在的学生独生子女比较多,一个人同时享受着来自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的六份爱,习惯了以自我为中心,心理素质普遍较低,尤其是抗挫折能力更低。我们教育要做的不应是仅仅继续如父母般的对学生细心呵护,更应该及时发现学生的心理问题,积极加以疏导。而更重要也是根本性的,则是有计划地加强学生的心理素质训练,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教会学生调节情绪,正确面对挫折,培养健康高雅的生活情趣,抵御不良诱惑,从源头上预防学生心理问题的发生。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中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对于学生而言,也应该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当今社会飞速发展,各种新知识、新技术、新信息犹如火山喷发一般不断涌现。学生今天学习的知识、技能和信息,到了明天可能就已经落伍了。我们的教育需要看到这一点。教师再也不能期望今天教给学生的知识就足够学生受用一生。“受之于鱼,不如授之于渔”。我们教育面对这种形势要做的,只能是教给学生最基本的知识、技能,让学生具备基本的、全面的、协调的素质,帮助学生树立自主学习的意识、终身学习的意识,并通过课堂内外丰富多彩的活动培养他们的辩证思维能力、逻辑分析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实践操作能力、开拓创新能力及自我发展完善的能力,以保证学生现在与未来的可持续发展。
当今世界,各国之间激烈的经济竞争和科技竞争,归根到底是教育的竞争、人才的竞争。只有把教育搞上去,才能化人口大国为人才强国,化人口压力为人才优势,才能从根本上提高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取得战略主动地位。因此,我们要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扎扎实实搞好教育教学工作,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的高素质专门人才,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人才储备和智力支持。
论文作者:任慧宁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20年1月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4/23
标签:学生论文; 的人论文; 能力论文; 心理素质论文; 法律论文; 人才论文; 是一个论文; 《教育学文摘》2020年1月第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