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工会”跟着职工需要走才能更“智慧”
□张刃
网上入会、网上维权、学习技能、参加活动,乃至购票、挂号……由工会搭建的网上服务平台,让越来越多的职工在弹指之间,便可与工会组织 “零距离”对接,获得各种便捷服务。随着互联网应用的迅速普及,工会网络平台建设也在加快步伐。由于充分利用了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优势,不仅工作获得了前所未有的便利,而且扩大了工会为职工服务的视野、范围、触角,人们称之为 “智慧工会”。
马尔库塞认为,黑格尔哲学无论是与哲学史上以往的哲学相比较,还是与他同时代的哲学相比较,都是非常进步和革命的。
“智慧工会”是工会适应互联网时代特点,加快改革创新,通过运用先进信息技术构建的工会智能化服务职工体系,为职工群众提供普惠性、便捷性、精准性、常态化服务,形成线上线下相互融合的工会工作新格局。这个定性描述表明, “智慧工会”建设技术是手段,服务是目的。它在技术层面已经相当成熟,相关人才也不稀缺,今后发展的关键是增加服务内容,提高服务水平,这是建设 “智慧工会”的实质所在,是其前景的决定性的因素。
打个比方,网络平台建设如同修路、搭台,路修成了,台搭好了,就要有车开行,有人唱戏。工会通过网络平台为职工群众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项目,就是 “开好车” “唱大戏”。如北京12351职工服务网络平台,目前已经形成技能助推、法律服务、文体推介、医疗互助、健康促进、职业康复、意外保障、心理关爱、困难帮扶、母婴关怀等十个品牌,并且仍在持续推出全方位立体化的服务项目,目的就是让工会会员尽享工会提供的福利,以此吸引和凝聚职工的心。
“智慧工会”这条 “路”上开什么 “车”、这个 “台”上唱什么 “戏”,要跟着职工的需要走。既然加快推进工会网上工作是构建 “联系广泛、服务职工”工作体系的现实需要,服务对象是从少数群体向全体会员转变,服务范围是从 “四季歌”向全天候转变,服务方式是从工会 “定菜单”向职工 “点菜单”转变,招招不离 “服务”,那么,工会当然要向服务对象问需求。只有契合职工群众的需求,工会网络平台才是有生命力的,才更能显示工会的 “智慧”。
他瞧遍了每个水坑,都没有用,最后,到了漫漫的暮色袭来的时候,他才发现一个水坑里有一条独一无二的、像鲦鱼般的小鱼。他把胳膊伸下水去,一直没到肩头,但是它又溜开了。于是他用双手去捉,把池底的乳白色泥浆全搅浑了。正在紧张的关头,他掉到了坑里,半身都浸湿了。现在,水太浑了,看不清鱼在哪儿,他只好等着,等泥浆沉淀下去。
怎样契合职工需求?成功经验告诉我们,要努力实现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线上资源线下整合,线上诉求线下对接,线上载体线下落地,保证线上有需求线下有行动;要在做好统一部署服务项目外,聚焦本地本行业职工需求,做好特色项目、特色版块的后续开发,不断延伸和拓展服务功能;要创新策划开展活动,通过场景式服务、智能化引导、多维化体验等形式,提高活动的关注度,切实增强 “粘”性吸引职工……这里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尽管有了网络平台,但线上服务不是唯一手段,工会工作者仍然需要经常深入基层,深入职工,走访和了解企业、职工需求,实现对职工需求、基层需要的 “智慧响应”,不断升级 “智慧工会”窗口,挖掘职工更多需求,纳入平台,提供服务。正如有的工会工作者所说,用“工会智慧” 托起 “智慧工会”。
标签:工会组织论文; 职工需要论文; 智慧论文; 网上服务平台论文; 才能论文; 网络平台建设论文; “零距离”论文; 学习技能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