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近年来,交通拥堵的现象十分普遍,尤其是在一些大型城市,这一现象更为严重。城市轨道交通对于缓解交通压力起到了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而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的首要任务就是确保运营的安全,运营安全问题已经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重视。因此,研究城市轨道交通安全事故的原因和影响因素就变得尤为重要,本文中主要分析城市轨道交通危险源分类优化。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危险源;分类优化方案
引言
城市轨道交通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涵盖车辆、车辆基地、车站建筑、结构工程、供电、限界、轨道、通信、信号、环控、给排水等多个系统,各个系统存在的危险源众多,怎样设计城市轨道交通危险源登记手册、怎样对危险源进行分类是风险管理工作的基础,是有效进行风险管理的先决条件。
1、城市轨道交通安全事故原因及影响因素
1.1事故原因分析
1.1.1火灾事故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中的火灾事故就其原因又可以分为电路引起的火灾,设备故障引起的火灾,易燃物引起的火灾,人为纵火及其他原因引起的火灾等五种类型。
1.1.2列车相撞事故
列车相撞事故可以分为故障引起的相撞,人为因素引起的相撞以及其他原因引起的相撞事故等三种类型。其中设备故障引起的相撞又可以分为脱轨原因,机械设备,电路以及信号等原因引起的相撞四种类型。
1.1.3停运事故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中止虽然不会造成人员的伤亡,但是对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注重时间的企业来说,停运造成的乘客滞留不仅会对乘客造成不便还会影响轨道交通业在社会的公众形象,甚至会对社会造成不良影响[1]。
1.1.4乘客坠轨事故
乘客坠轨事故是近几年来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中多发的恶性事故,常常会因为来不及控制而造成人员的死亡。
1.2事故影响因素分类
1.2.1人为影响因素
引发安全事故的各种因素中,人的因素是最为突出,也是影响最大的一个因素。即便是高度自动化的系统,也需要人的参与和介入,人的行为是引发安全事故的重要原因。这一现象,在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方面也有所体现。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涉及到很多活动,而这些活动则与人的行为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人的行为是否可靠、安全和高效,对于运营安全的影响是极大的。每项作业、每个环节,都需要人作为行为的主体,进而完成各种作业,以及信息的沟通与交流。
1.2.2设备影响因素
轨道交通运营得以顺利进行,除了人为因素的影响外,设备同样是一个十分关键的因素。作为运营安全的保障和基础,确保设备具有良好的质量非常重要。对轨道交通运营安全造成影响的基础设施设备,主要有电梯、采暖设备和通风空调、供电系统设备等等。
1.2.3环境影响因素
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是环境影响因素的两个主要方面。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系统是一个宏观的、复杂的系统,在这个系统中,社会经济因素、组织机构、系统工作人员以及系统硬件相互影响,共同作用,即所谓的技术系统。而内部环境就较为简单,一般指的是作业环境,即一切生产设施和周围空间形成的环境[2]。
人、机、环境是构成城市轨道交通安全保障的基本组成要素;而管理恰恰是促成三者有机结合的催化剂;所以建立一种行之有效的安全管理模式已经迫在眉睫。
2、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管理模式
对于城市轨道交通影响最为直接的三类因素,包括人、机、环境,这是通过对安全因素以及事故原因进行综合分析的结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这三种因素有着各自的不同特点,彼此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并对运营管理产生不同的作用,具有关联性和独立性的特征,而安全事故的发生则是这些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对人、机、环境进行系统而全面的分析,构建行之有效的方法体系,进而形成系统而完整的理论,而城市轨道交通安全运营管理模式,则是由这些理论基础和方法体系所共同构成。
2.1安全管理模式的设计理论
作为系统工程学的一个分支,系统安全学近年来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系统工程的三维结构理论,对于系统工程所需的知识、逻辑程序步骤,以及工作阶段进行了详细的论述。由此,可以建立系统安全管理的三维结构,并结合安全管理的具体要求,对生产全过程或者系统中所需的理论、事故全过程控制、安全目标进行高度的概括和总结。
2.2指导方针
轨道交通运营企业关于安全管理的声明和意向,就是进行运营安全管理所应遵循的指导方针,一切运营安全管理活动都应在这个方针的指导下开展。一般情况下,由企业的最高管理者来制定安全管理模式的指导方针,全部的安全管理活动,全体员工的行为,都应该以这个指导方针作为行为的准则和指导思想,基于这个前提而展开。
3、城市轨道交通危险源分类优化方案
3.1危险源分析
危险源是指可能造成人员伤害、职业病、财产损失或环境破坏的根源或状态。根据危险源在事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安全科学理论把危险源划分为第一类危险源、第二类危险源。如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基地内设置有危险化学品库,库内储存的柴油是可能发生意外释放的能量或危险物质,被称为第一类危险源;危险化学品库内通风设施不完善、检测报警设施不完善、作业人员违规作业等就是第二类危险源。陈宝智教授认为,一起伤亡事故的发生往往是两类危险源共同作用的结果[3]。第一类危险源是伤亡事故发生的能量主体,决定事故后果的严重程度。第二类危险源是第一类危险源造成事故的必要条件,决定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两类危险源相互关联、相互依存。第一类危险源的存在是第二类危险出现的前提,第二类危险源的出现是第一类危险源导致事故的必要条件。
3.2优化方案
3.2.1国内城市轨道交通危险源常用分类
现阶段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行业常用的的危险源分类是以事故后果为基础分为16类一级代码,20类二级代码。
3.2.2标准推荐使用的危险源分类
根据《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T13861-2009)[8]的相关要求,生产过程中各种危险源按人的因素、物的因素、环境因素、管理因素分为:4类一级代码,15类二级代码,88类三级代码,86类四级代码。
3.2.3城市轨道交通危险源分类优化方案
1)常用的分类方法将事故后果作为危险源的分类基础,易造成危险源、事故后果的概念混淆,不便于城市轨道交通一线员工的实际操作。
2)《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T13861-2009)是针对所有行业可能存在的危险源的分类,对于城市轨道交通行业针对性不强。
3)经研究提出城市轨道交通危险有害因素分类优化方案按人、物、环境、管理等因素分为4类一级代码、13类二级代码、46类三级代码。
4、结语
提出了城市轨道交通危险源登记手册及危险源分类代码的优化方案, 有利于提升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企业的风险管理工作。本文中通过对安全管理模式发展趋势的深入研究以及对城市轨道交通安全影响因素特点的分析, 总结提出了适合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的安全管理模式。
参考文献
[1]胡浩;谢嘉.城市轨道交通安全门系统门控的单元设计[J].科技展望.2016(21):12.
[2]王光裕.城市轨道交通高架长大区间维护方式研究[J].智能城市.2016(07):67.
[3]杨友珍;陈菲菲.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服务质量综合评价体系[J].交通科技.2016(04):98.
论文作者:邝伟健
论文发表刊物:《低碳地产》2016年8月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15
标签:危险源论文; 轨道交通论文; 城市论文; 因素论文; 事故论文; 系统论文; 代码论文; 《低碳地产》2016年8月第1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