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变电站;电气自动化;安全运行
1变电站电气自动化的应用
变电站技术自动化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再加上先进的通信技术,对变电站中产生的数据信息进行收集并处理。自动化技术运用到变电站后,在变电站内构建了一种全新的电网结构,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变电站的工作可靠性。
变电站中使用电气自动化技术能够对变电站内部的电气设备进行整合,提升变电站的工作效率和质量,降低电力工作人员的工作压力和强度。将电气自动化技术运用到变电站中能够利用检测设备对变电设备进行自动检测,帮助变电站工作人员更好地掌握设备的工作状态,确保设备的状态维持在最佳水平,性能得到最大限度发挥,保证设备的安全可靠工作。运用电气自动化技术后,传统的电力设备都被淘汰,促进了变电站的电力设备设施的更新换代,目前电力设备都向着智能化和可视化方向发展升级。目前变电站正常运行过程中的绝大部分操作过程都能够利用自动化技术来完成,这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变电站的智能化水平。
2电气自动化设备安全运行的因素分析
2.1外部因素
由于变电站是在一个外部条件环境中,因此,会受到自然因素的影响,如冬夏季节的温差相对 较大,而且春秋雨水相对较多,这样就给电气自动化设备的日常运行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总之,在变电站的自然气候条件会影响到电气自动化设备的安全,一旦出现了严寒狂风暴雨或者是暴晒等天气,都会对电气自动化设备造成一定的损害,引发部分电子器件性能不断下降,甚至会引起整个电气自动化设备的故障。
2.2人为因素
变电站中电气自动化设备的运行都是靠人员来维护的,如果相关人员缺乏业务素质或者是在对设备进行调试操作、巡检保养的过程当中存在着问题,养护不到位,专业技能不达标,那么无法保证养护工作的有效落实,最终也会影响到变电站电气自动化设备的平稳运行。尤其是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品性以及心情等因素都会对电气自动化设备造成一定的影响。
2.3管理因素
在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工作环节中维修,保养可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工序,但是在实际中这个环节却并没有得到与之匹配的重视,维修保养工作如果不能有效开展那么就会导致电气化设备容易出现故障。根据了解得知部分企业只在乎短期经济效益,从而将部分工作环节的预算进行削减,导致正常工作无法正常进行,这其中就包括维修保养工作。
3电力安全运行的有效措施
3.1建立健全电气自动化系统
(1)设计电力系统框架。电气系统整体结构设计分为间隔层、网络层以及站控层。间隔层利用传感器能够收集电力设备运行的数据信息,整合资源,传达控制面板的命令,保证电力设备的正常运作。网络层是电力系统的基础构成,传输速率为1000Mbs。站控层是电力系统的核心构成,监控电气设备的运行状况,实现远程操控,一旦设备出现安全故障问题就会启动报警功能。通过智能分析系统故障,形成合理有效的解决方案。
(2)设计系统硬件。变电站中的电气设备的硬件配置需要与实际需求相结合,包括网络层中的交换机,通信电缆和光纤接口。间隔层包括功率收集设备、高压开关设备、监视和保护系统,并且站控制层需要两个服务器。例如主要使用Mod总线通信的硬件,通过以太网传输。除此之外,对于系统硬件进行配置的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电量冗余状况。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隔离开关信号电源系统软件设计是实现电气自动化的关键。
3.2树立全面的安全意识
在电力安全运行过程中,企业应以安全生产及保护工作人员生命安全为前提,做好一系列的安全防护措施,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将电气自动化管理工作落实到具体人员身上,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除此之外,企业还应建立严格的奖惩机制,对违背规定的工作人员进行相应的惩罚,对表现积极,工作态度认真的员工给予一定的奖励,发挥其模范带头作用,以此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为工作人员营造一个和谐的工作环境,有利于企业更好地发展。
3.3加强建立安全管理机制与制度
随着我国电力体制的改革,传统的安全运行模式已经不再适应当下电力企业的发展,企业领导人应转变传统的生产观念,学习西方国家先进的生产运营手段,结合实际经济发展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电气自动化运行方案,提高企业电力生产的效率,为人们提供更加优质的电力服务,满足人们对电力能源的需求。此外,在供电企业电力安全运行管理过程中,还需不断完善相应的管理制度,弥补制度中存在的不足,才能在实际管理工作中发挥出真正的作用和价值。
3.4建立健全的可靠性指标体系
首先应该建立健全的可靠性指标体系。在进行指标体系构建时应该充分考虑电气设备的应用环境和应用范围,对设备出现故障后检测识别的要点和准则加以确定。另外在指标参数设定时,应该尽量简化数据内容,避免出现过于复杂繁琐的数据参数。
3.5定期检测电气设备
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各项性能会随着使用时间的增加而逐渐减弱,因此为了保证其性能,应该对其进行定期检测,如果发现存在使用问题应该及时进行维修处理,对于使用时间过长的零件应该及时更换,这样在提升设备可靠性的同时也延长了设备的使用寿命。
3.6加强设备环境管理
最后相关人员应该注重对设备使用环境的管理,过于潮湿或者过于干燥,以及温度过高或者过低都会对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造成影响,设备如果长期处于此类环境中,对导致内部绝缘性降低,影响使用效果和使用寿命。
3.7加强电气自动化设备检修
除日常的检修方法外,对于细节方面的关注也应该同步予以重视,对于保障电气自动化的正常运行,本身应该成为企业管理过程中的独立部门,避免在检修过程中出现人员不足、检测周期无法满足的情况。同时,独立部门更有能力进行快速检修,能够专职维护电气自动化设备的正常运转。
同时,在检测过程中一般采用实验室模拟环境进行测试,部分无法确定的维修问题需要通过现场测试进行解决。而当前因为设备水平的升级换代,部分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能够进行设备自检,从而确定具体的故障部分。而在这三种方法里实验室模拟能够更好的了解设备运行的实际环境,然而所需要的时间成本和资源消耗都比较大,只能在年度检查或者大型检查过程中运用。
现场检测虽然步骤繁琐,但是在三种维修功能中使用频率最高,因为虽然自动化监测具有更高的便利性,但是设备自身的智能化应用还无法达到全功能全情境下的使用,所以在监测成功率以及准确度上还有待提升。因此,当前注重现场检测并且通过人员专业性提升自检的工作效率才是最根本的提升维修效率的方法,也是维护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正常运转的关键要素。
结语:综上所述,当前电力行业对电气设备的使用频率逐步增高,电气自动化发展极大的提升了电力生产运作效率。为了进一步提升电力安全运行水平,在进行电气自动化应用的过程中应充分考量相关因素,通过建立电力安全运行管理体系,保障电力自动化设备及其系统在有序的周期维护下可靠运行。
参考文献:
[1]郑丽欧.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故障预防与检修技术研究[J].中外企业家,2019(32):234.
[2]王涛.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的可靠性分析[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9(20):132+141.
[3]王子淳,李海斌.电力工程中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J].科技风,2019(31):173.
论文作者:尹红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电业》2019年第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1/14
标签:变电站论文; 电气自动化论文; 设备论文; 电力论文; 过程中论文; 工作论文; 工作人员论文; 《中国电业》2019年第19期论文;